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汇率制度的分类
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的形成和变动机制所作出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国际货币基金(IMF)将当前各国的汇率制度分为七类:
1.无单独法定货币的汇率制度:一国不发行自己的货币,而是使用他国货币作为本国唯一法定货币,或者一个货币联盟中,所有成员国使用共同的法定货币;
2.货币委员会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以独立的货币管理局或货币委员会取代中央银行,将本国货币钉住另一国货币。为保持货币平价而进行的外汇储备买卖活动,直接影响着本国货币的流通数量。货币委员会不吃由本国政府债券,不要求商业银行提取存款准备,也不充当银行的最终贷款者。
3.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是将一国货币与另一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固定汇率并非汇率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平价的上下限范围波动。当汇价涨或跌到上限或下限时,政府的中央银行要采取措施,使汇率维持不变。
4.钉住平行幅度汇率制度:指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平价更大幅度的波动,由于规定的汇率幅度更大,所以钉住平行幅度制在灵活性等反面叫固定汇率还是有了很大变化。
5.爬行钉住汇率制度:也称为蠕动汇率,是一种自动调整汇率的制度安排。货币当局首先确立本币与钉住货币的平价,同时规定每次调整幅度,于是汇率就按照官方指定的攻势定期自动调整。当市场汇率偏离平价值时,中央银行就义务进场干预。所以,爬行钉住的特点在于允许过比平价持续地小幅度调整,从而降低固定汇率一次性大幅度调整对经济的震动。
6.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也称为不清洁浮动,这种安排的目的是保持正常的汇率变動,同时消除过度波动性。管理浮动的优越之处在于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改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
7.本国货币汇率由市场决定。货币当局偶尔进行干预,这种干预旨在缓和汇率的波动、防止不适当的波动,而不是设定汇率的水平。
截止200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6个成员国的现实汇率制度选择所占比例如图一所示,表明汇率制度本身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于追求内外均衡目标的各国货币当局来说,经济效率和经济稳定不仅有赖于选择适合本国经济条件的汇率制度,更多地还必须取决于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现实情况。
二、东南亚国家的汇率制度改革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经济增长机制存在根本缺陷有关。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许多方面有着与拉美国家相同的特点,基本奉行一种"赶超型"的经济增长方针。其主要特征体现为:一是采取美元联系汇率制,以固定汇率促进出口增长、推进工业化进程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二是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干预措施,力图加快经济增长步伐;三是通过金融体系扩大融资规模,利用国民储蓄和外资加大产业投资,迅速扩大生产能力。
这种经济增长战略存在严重缺陷。首先,美元联系汇率制使本币的对内贬值不能及时反映在汇率水平上,汇率高估造成的贸易竞争力下降使得潜在汇率风险累计增大,强化了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基础和危害。其次,政府干预政策激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固定汇率制度的内在矛盾,形成了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目标相互对立的格局。再者,通过银行体系吸纳国民储蓄资金和外资,以低于市场成本的价格转化为企业投资的过程造成企业高负债经营,埋下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增加的根源。最终,这种结构性的不平衡超过临界点时只能以金融危机的形式强行加以纠正。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韩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期望其能自动调节对外经济平衡。但是,仅靠浮动汇率制并未能解决它们所面临的问题。拉美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在引入浮动汇率制的初期几乎都面临过这样的两难,即在国内货币供应严重过量的情况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必须提高利率;而一旦利率提高,又将导致外资流入。恶性循环的结果是,银根过松,给泡沫经济创造了条件,也给投机者创造了条件。
三、汇率改革成功的障碍
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初衷在于控制国内通货膨胀。20世纪70和80年代,是国际经济领域强调利用政府公共政策加快经济增长的年代。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大多实行扩大政府财政开支和增加货币发行的扩张性政策,试图以适度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政策的直接后果是政府财政赤字失控和恶性通货膨胀,并由此引发汇率大幅波动的动荡局面。为了摆脱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困境,这些国家客观上需要找到避免货币失控的"锚",这个"锚"就被确定在盯住美元的货币局制和固定汇率制度上。
固定汇率制具有遏止恶性通货膨胀的功效。在恶性通货膨胀条件下,固定汇率制使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汇兑关系固定下来,持有本币如持有等量美元,从而使居民愿意持有本币,通货膨胀也能得到控制。此外,由于固定汇率具有稳定预期的作用,对于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固定汇率制度增加了政府债务成本。理论上讲,固定汇率制的自动调节机制能够自动调节货币供给。随着货币供给随着外资流入减少而减少,本币利率将随之升高,又会增强对外资流入的吸引,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但是,由于受到国际资金成本变化以及投资者对相关国家经济前景与风险预期的影响,这种理论关系经常受到现实经济运行状况的严重挑战。拉美国家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赤字大幅增加,投资者预期投资风险增加,资金风险溢价会随之上升,利率反而升高由于融资成本不断升高,政府偿债能力受到市场怀疑,进一步增加了市场对债务风险的疑虑,市场利率因风险溢价而迅速上升。
东南亚国家汇率改革遭遇困境的另一个直接原因还可能来自于错置的改革顺序。这些国家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同时开放了资本市场,这使得它们的固定汇率制要同时经受资本流动的考验。国际资金流动很容易受到市场预期和信心变化的影响而发生逆转。此外,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巨额资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迅捷流动,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可动用的资金远大于中小金融市场可承受的规模,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极易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
参考文献:
[1]陈雨露.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宋建奇.关于国际汇率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兼论中国汇率政策的决策参考指标体系[J].中国货币市场,2005(11)
[3]朱耀春.各国汇率制度比较研究及对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3(5)
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的形成和变动机制所作出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国际货币基金(IMF)将当前各国的汇率制度分为七类:
1.无单独法定货币的汇率制度:一国不发行自己的货币,而是使用他国货币作为本国唯一法定货币,或者一个货币联盟中,所有成员国使用共同的法定货币;
2.货币委员会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以独立的货币管理局或货币委员会取代中央银行,将本国货币钉住另一国货币。为保持货币平价而进行的外汇储备买卖活动,直接影响着本国货币的流通数量。货币委员会不吃由本国政府债券,不要求商业银行提取存款准备,也不充当银行的最终贷款者。
3.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是将一国货币与另一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固定汇率并非汇率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平价的上下限范围波动。当汇价涨或跌到上限或下限时,政府的中央银行要采取措施,使汇率维持不变。
4.钉住平行幅度汇率制度:指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平价更大幅度的波动,由于规定的汇率幅度更大,所以钉住平行幅度制在灵活性等反面叫固定汇率还是有了很大变化。
5.爬行钉住汇率制度:也称为蠕动汇率,是一种自动调整汇率的制度安排。货币当局首先确立本币与钉住货币的平价,同时规定每次调整幅度,于是汇率就按照官方指定的攻势定期自动调整。当市场汇率偏离平价值时,中央银行就义务进场干预。所以,爬行钉住的特点在于允许过比平价持续地小幅度调整,从而降低固定汇率一次性大幅度调整对经济的震动。
6.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也称为不清洁浮动,这种安排的目的是保持正常的汇率变動,同时消除过度波动性。管理浮动的优越之处在于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改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
7.本国货币汇率由市场决定。货币当局偶尔进行干预,这种干预旨在缓和汇率的波动、防止不适当的波动,而不是设定汇率的水平。
截止200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6个成员国的现实汇率制度选择所占比例如图一所示,表明汇率制度本身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于追求内外均衡目标的各国货币当局来说,经济效率和经济稳定不仅有赖于选择适合本国经济条件的汇率制度,更多地还必须取决于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现实情况。
二、东南亚国家的汇率制度改革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经济增长机制存在根本缺陷有关。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许多方面有着与拉美国家相同的特点,基本奉行一种"赶超型"的经济增长方针。其主要特征体现为:一是采取美元联系汇率制,以固定汇率促进出口增长、推进工业化进程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二是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干预措施,力图加快经济增长步伐;三是通过金融体系扩大融资规模,利用国民储蓄和外资加大产业投资,迅速扩大生产能力。
这种经济增长战略存在严重缺陷。首先,美元联系汇率制使本币的对内贬值不能及时反映在汇率水平上,汇率高估造成的贸易竞争力下降使得潜在汇率风险累计增大,强化了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基础和危害。其次,政府干预政策激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固定汇率制度的内在矛盾,形成了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目标相互对立的格局。再者,通过银行体系吸纳国民储蓄资金和外资,以低于市场成本的价格转化为企业投资的过程造成企业高负债经营,埋下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增加的根源。最终,这种结构性的不平衡超过临界点时只能以金融危机的形式强行加以纠正。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韩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期望其能自动调节对外经济平衡。但是,仅靠浮动汇率制并未能解决它们所面临的问题。拉美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在引入浮动汇率制的初期几乎都面临过这样的两难,即在国内货币供应严重过量的情况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必须提高利率;而一旦利率提高,又将导致外资流入。恶性循环的结果是,银根过松,给泡沫经济创造了条件,也给投机者创造了条件。
三、汇率改革成功的障碍
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初衷在于控制国内通货膨胀。20世纪70和80年代,是国际经济领域强调利用政府公共政策加快经济增长的年代。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大多实行扩大政府财政开支和增加货币发行的扩张性政策,试图以适度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政策的直接后果是政府财政赤字失控和恶性通货膨胀,并由此引发汇率大幅波动的动荡局面。为了摆脱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困境,这些国家客观上需要找到避免货币失控的"锚",这个"锚"就被确定在盯住美元的货币局制和固定汇率制度上。
固定汇率制具有遏止恶性通货膨胀的功效。在恶性通货膨胀条件下,固定汇率制使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汇兑关系固定下来,持有本币如持有等量美元,从而使居民愿意持有本币,通货膨胀也能得到控制。此外,由于固定汇率具有稳定预期的作用,对于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固定汇率制度增加了政府债务成本。理论上讲,固定汇率制的自动调节机制能够自动调节货币供给。随着货币供给随着外资流入减少而减少,本币利率将随之升高,又会增强对外资流入的吸引,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但是,由于受到国际资金成本变化以及投资者对相关国家经济前景与风险预期的影响,这种理论关系经常受到现实经济运行状况的严重挑战。拉美国家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赤字大幅增加,投资者预期投资风险增加,资金风险溢价会随之上升,利率反而升高由于融资成本不断升高,政府偿债能力受到市场怀疑,进一步增加了市场对债务风险的疑虑,市场利率因风险溢价而迅速上升。
东南亚国家汇率改革遭遇困境的另一个直接原因还可能来自于错置的改革顺序。这些国家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同时开放了资本市场,这使得它们的固定汇率制要同时经受资本流动的考验。国际资金流动很容易受到市场预期和信心变化的影响而发生逆转。此外,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巨额资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迅捷流动,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可动用的资金远大于中小金融市场可承受的规模,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极易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
参考文献:
[1]陈雨露.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宋建奇.关于国际汇率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兼论中国汇率政策的决策参考指标体系[J].中国货币市场,2005(11)
[3]朱耀春.各国汇率制度比较研究及对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