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探析了小说《直觉》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深入分析了小说所描述的美国社会科学界高级知识分子在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难以协调的情况下出现的普遍的精神困惑和焦虑,进而从人性和心理学的角度阐明了学术造假的原因。
关键词:心理分析 自我 超我 本我 科研造假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发表于2006年的艾丽古若·古德曼的小说《直觉》,选择了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科研造假,令当今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们读后感到震撼。然而,造假事件在小说中只是若隐若现;小说真正触动人们心灵的,是事件背后每个人物在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双重挤压下的痛苦挣扎。人性在无处可逃的现实中被作者刻画得入木三分。《今日美国报》评价古德曼:“犹如现代的简·奥斯丁,对于人物性格,人际互动与隐藏在背后的猜疑有着精辟的观察。她最特殊的天赋便是分析人性,透过精准的眼光解析人性的弱点与长处……”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将人的心灵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同时,在概述三者关系时,弗洛伊德引用了“一仆难侍二主”的俗语,指出可怜的“自我”甚至面临着一仆侍三主的狼狈境地:它一面被“本我”欲望驱使;一面受“超我”理想监督;同时又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折磨。于是,代表理智和意识、按照“现实原则”行动的“自我”只有感叹“人生苦短”了。而“自我”在“本我”的精神焦虑、“超我”的道德焦虑和面对外界的现实焦虑的多重挤压之下很容易走向崩溃。本文即从精神和现实两个层面对小说《直觉》中的三个年龄、性别和阶层各不相同的人物:克利夫(Cliff),罗宾(Robin)和玛丽安(Marion)加以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小说所展示的当今美国科研界,即高级知识分子生活的一个侧面。
一 克利夫的无奈和选择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并存着天使和恶魔,而克利夫就具有着双重人格。
首先,他虽然出生于开小文具店的家庭,但父母都上过大学,鼓励天生聪慧的克利夫从小进行各种科技实践,直至供他读完博士,并以他为骄傲;克利夫热爱科学,景仰博学的教授,渴望有一天也会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甚至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当他以麻省理工学院最杰出的博士的身份来到科研所时,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同时,桑迪和玛丽安也对他寄予厚望并格外重视;正因为如此,他才敢无视桑迪和玛丽安的安排,置研究所多年的行规于不顾,冒着失业甚至失去一切的风险,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研究项目。到这时为止,他还固守着杰出科学家的本性,离自己的理想很近。此时,他的人格和心灵是协调的。
克利夫理想的褪色开始于他的科研项目再次并且正式被取消,他发现失去了一条通往理想的路,同时也失去了宠信,甚至失去了同行的尊重。此刻,他已经出现精神焦虑。当他无法承受打击而徘徊街头时,便产生了穿越结了薄冰的河面的想法:这其实已经预示着他将违背科研者的道德原则,进而陷入险境。
同时,无情的现实和机缘巧合,再加上本能的驱使,使克利夫终于选择了野心而不是理想。在他即将被研究所抛弃时,他在桑迪家的圣诞晚会上对博士后的生活发出了“苦难的丰富,乞丐般的贫穷”的感叹;由此可见,他对现实的残酷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现实的焦虑也是极其深切的。然而就在穷途末路时,他的研究项目又出现了转机,他也再次被推到了研究所的最高点。这冰火两重天的反差击溃了克利夫的理智。他只有拼尽一个博士后所有的“丰富”——比如研究数据的小小变更,来维护这转瞬即逝的现在,并企及他所向往的未来。就这么小小的一步,克利夫已经身不由己地迈入了道德焦虑的深渊。此后,无论他怎样废寝忘食地投身科研工作中,如何决心成功后要报答同事,如何故作镇定地面对罗宾的诘问,甚至事情水落石出后黯然地离开之后,克利夫从不曾,也将永远不会摆脱面对“超我”时的道德焦虑。
当现实与理想相冲突时,理想的原则不得不做出让步。克利夫无奈的两难处境发人深省,作者藉此让我们发现这些看似光彩夺目的人物处境的险恶和人类内心的脆弱。无论精神层面还是现实层面,克利夫的形象都是小说《直觉》整体构架的基石,是作者试图借小说要反映的美国社会高级知识分子的最底层。这种大厦基础的松动不能不令人担忧。
二 罗宾的妒嫉和背叛
在小说精巧的情节设置中,罗宾应该是克利夫的对照。她经历了克利夫选择歧路前的一切——从杰出、被重视到无足轻重。就在她有可能再次成为研究所的中心时,已被宣判的克利夫竟又戏剧般的复活了。她再次变得无足轻重。即使一再被现实抛弃,罗宾仍然没有放弃理想。在这一点上,她高于克利夫。同时也成就了她科研道德层面的“超我”。
事实上,罗宾坚定的信念也是千锤百炼的结果。少女时期就经历了失去母亲的伤痛,但也为她埋下理想的种子——立志攻克癌症难关。在通往理想的征途上,她承受了各种歧视和打击。例如,在母亲去世第二天的考试中的突出表现被老师们不理解;博士毕业答辩时被导师“承诺的下一个”;求证克利夫研究数据时所谓的“背叛”等。在所有的困窘面前,她内心始终坚持着一个令人感叹的声音:“我热爱科研!”幸运的是,在研究所里,她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偶像——玛丽安,似乎只要沿着玛丽安的足迹走下去,如果上帝眷顾,理想于她真的有可能成为现实。
但是,罗宾前进的障碍是她情感的脆弱和矛盾。她明知不能与实验室的人产生感情,却没有拒绝克利夫的追求。她无法在自己的失败和克利夫的成功之间找到平衡,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精神焦虑。对克利夫实验成果的嫉妒和猜疑,毁掉了她与克利夫的情感,她迫不及待地想证明自己,开始自己独立的研究。年近四十的她,若不抓住这最后一根稻草,在通往科学圣地的朝圣路上,她这个可怜的殉难者将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这深沉的无奈与悲哀背后的挣扎又岂是一段情感的结束或一个新的项目的开始所能化解得了的。
更可悲的是,还没从自己的情感困境中走出来的罗宾,又不知不觉陷入了现实世界的是是非非的漩涡。由于长期处于那个无菌、淡漠和孤寂的实验室中,罗宾的性格即单纯又固执。从雅各布(玛丽安的丈夫)为了保护妻子而含糊的暗示,到实验室合作者的劝阻,再到实验室报复者的怂恿,国家卫生研究院对当事人的调查和听证会上的闹剧,各种力量汇成汹涌的波涛,而罗宾仿佛是波涛中的一片树叶一样身不由己,她痛苦不堪,前途未卜,更不用提所期望的真理和公正了。罗宾对现实的焦虑不仅令她失眠,而且使她濒于崩溃的边缘,同事甚至担心她会自杀。
在道德层面上,罗宾同样陷入窘境。她出于妒忌和直觉质疑克利夫的人格和科研工作,阻止了造假行为的继续;然而,在反复的求证过程中,却为自己和实验室及其成员招来是非,使周遭的人开始质疑她的人格——她为什么“背叛”克利夫和研究所。
在小说的整体结构中,罗宾和克利夫一样,是美国现实社会科研圈子的最底层,是科学圣殿的基石,从罗宾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基石”所承受之重。
三 玛丽安的追求、虚荣和奋斗
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设置都是层层递进的。玛丽安经历过并超越了克利夫的名利关和罗宾的脆弱与迷茫:她曾是个聪明、漂亮、勤奋、热情的25岁的哈佛女博士,科学界于她像玻璃花一样透明、有序、闪闪发光。但她同样经历了在哈佛被排挤、被迫转换研究领域和科研成果被剽窃等打击。然而,多年的竞争使她意志更为坚强、更耐心、更挑剔,但也很容易精神紧张。她是信守科学原则和道德的典范,是众人眼中最有前途的科学家之一,主持一个科研所。
玛丽安对科研的真谛有着深刻的领悟:在欣赏艾登演唱的《受难曲》时,她领悟到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像艾登表演《受难曲》般沉静自持,宁静祥和;要努力不懈、小心谨慎、缓慢而细致地进行实验,要不求任何荣耀地投入,要遵循细微观察的指引,而不是预设宏伟的理想。这将是一个科研工作人员的一条漫漫长途,也是前进的唯一道路。然而,即便如此,她仍无法找到一片科研的净土;无法张扬她作为一名纯粹的科学家的天性;甚至偶尔会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迷失方向。
由于多年坚持的几个研究项目都毫无进展,玛丽安正面临着科研经费中断的绝境;她既要为手下的科研人员的工作负责,还要为科研经费的事操心,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只不过多年的磨练已使她习惯面对“本我”所产生的精神焦虑。因此,当克利夫的项目出现一线微弱的希望时,她虽然本能地感觉到这只是一个偶然,需要进一步的实事求是的验证;但是多年的苦苦奋斗却仍毫无收获,使她又无法超然物外;于是,面对克利夫提交的所谓的有效数据,她同样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忘记了一个科研工作者应有的理智、客观和基本原则;同时,面对合作者知名肿瘤学家桑迪世俗的、冒进的、功利的想法和行为,她在抵触的同时,又忍不住佩服甚至被动地支持;因为那样做虽然违背了她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本性,但在现实中却是最有效、最可行的,是突破现实瓶颈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她选择与桑迪合作的原因。
但是,科研工作是复杂又充满挑战和诱惑的,同时科研人员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弱点。作为实验室的核心领导,玛丽安一面巧妙地压制克利夫蠢蠢欲动的野心;一面抚慰罗宾脆弱的心灵,努力栽培科研人员。可惜百密一疏,她未能识破克利夫掺假的实验数据,又几乎被桑迪的激情和激进所迷惑,误会了罗宾欲证明自我的初衷,在无意识间将脆弱的罗宾推入了更危险的境地,也间接地将研究所的软肋公之于众。于是接踵而来的是媒体片面的炒作;同行组织的学术委员会的暧昧的澄清;政府部门疑神疑鬼的调查和充满政治色彩和权术的听证会。这铺天盖地的纷扰几乎吞噬了她,她除了为维护着自己作为一位科学家的尊严而努力保持着客观与诚实外,再没有任何能力或办法与之抗衡。
值得称道的是,老练精干的玛丽安并未在使其焦虑的现实面前妥协。她对科研工作的态度就如对自己编织的毛衣一样,哪怕只有一针的失误,她也会拆掉看似完好、耗费许多心血和时日织就的一切,从头再来。小说结尾处恰当地留给读者一抹亮色:在克利夫羞愧地离开,桑迪委婉地退出,罗宾被玛丽安的竞争对手招致麾下后;在一次小型的学术会议上,玛丽安的研究成果再次成为同行关注的焦点,玛丽安选择了和台下的罗宾第一个来交流,显示出了一个科学家应有的胸怀和气度。
通过上述对小说主要人物性格心理及其工作环境的分析,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界知识分子精英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他们时常如履薄冰的处境,他们不仅要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还特别需要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并获得同行和社会的认可与尊敬;他们不仅需要克服科研路途上的种种障碍,还需要克服内心的种种欲望的干扰以及来自社会的种种纷扰。和其他行业的人一样,金钱和荣誉对他们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如果没有严格的职业操守和信念,他们的工作极易出现偏差,同时,社会和他们自己对自我的要求极高,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很容易埋下各种隐患。由此我们也更深刻地认识到科学从来不曾是任何人的避难所或圣土一方,也更容易理解学术界的剽窃和造假事件何以层出不穷,而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防患于未然,使知识分子专注于为人类谋福利的伟大事业,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2009年高校科研项目课题“20世纪80年代后部分美国犹太作家作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B030。
参考文献:
[1] Allegra Goodman:Intuition.The Dial Press,A Dividion of Random House,Inc.New York,New York,2006.
[2] 朱刚:《20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
李玉云,女,1972—,辽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篇分析,工作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艳慧,女,1969—,河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国研究,工作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心理分析 自我 超我 本我 科研造假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发表于2006年的艾丽古若·古德曼的小说《直觉》,选择了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科研造假,令当今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们读后感到震撼。然而,造假事件在小说中只是若隐若现;小说真正触动人们心灵的,是事件背后每个人物在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双重挤压下的痛苦挣扎。人性在无处可逃的现实中被作者刻画得入木三分。《今日美国报》评价古德曼:“犹如现代的简·奥斯丁,对于人物性格,人际互动与隐藏在背后的猜疑有着精辟的观察。她最特殊的天赋便是分析人性,透过精准的眼光解析人性的弱点与长处……”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将人的心灵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同时,在概述三者关系时,弗洛伊德引用了“一仆难侍二主”的俗语,指出可怜的“自我”甚至面临着一仆侍三主的狼狈境地:它一面被“本我”欲望驱使;一面受“超我”理想监督;同时又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折磨。于是,代表理智和意识、按照“现实原则”行动的“自我”只有感叹“人生苦短”了。而“自我”在“本我”的精神焦虑、“超我”的道德焦虑和面对外界的现实焦虑的多重挤压之下很容易走向崩溃。本文即从精神和现实两个层面对小说《直觉》中的三个年龄、性别和阶层各不相同的人物:克利夫(Cliff),罗宾(Robin)和玛丽安(Marion)加以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小说所展示的当今美国科研界,即高级知识分子生活的一个侧面。
一 克利夫的无奈和选择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并存着天使和恶魔,而克利夫就具有着双重人格。
首先,他虽然出生于开小文具店的家庭,但父母都上过大学,鼓励天生聪慧的克利夫从小进行各种科技实践,直至供他读完博士,并以他为骄傲;克利夫热爱科学,景仰博学的教授,渴望有一天也会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甚至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当他以麻省理工学院最杰出的博士的身份来到科研所时,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同时,桑迪和玛丽安也对他寄予厚望并格外重视;正因为如此,他才敢无视桑迪和玛丽安的安排,置研究所多年的行规于不顾,冒着失业甚至失去一切的风险,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研究项目。到这时为止,他还固守着杰出科学家的本性,离自己的理想很近。此时,他的人格和心灵是协调的。
克利夫理想的褪色开始于他的科研项目再次并且正式被取消,他发现失去了一条通往理想的路,同时也失去了宠信,甚至失去了同行的尊重。此刻,他已经出现精神焦虑。当他无法承受打击而徘徊街头时,便产生了穿越结了薄冰的河面的想法:这其实已经预示着他将违背科研者的道德原则,进而陷入险境。
同时,无情的现实和机缘巧合,再加上本能的驱使,使克利夫终于选择了野心而不是理想。在他即将被研究所抛弃时,他在桑迪家的圣诞晚会上对博士后的生活发出了“苦难的丰富,乞丐般的贫穷”的感叹;由此可见,他对现实的残酷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现实的焦虑也是极其深切的。然而就在穷途末路时,他的研究项目又出现了转机,他也再次被推到了研究所的最高点。这冰火两重天的反差击溃了克利夫的理智。他只有拼尽一个博士后所有的“丰富”——比如研究数据的小小变更,来维护这转瞬即逝的现在,并企及他所向往的未来。就这么小小的一步,克利夫已经身不由己地迈入了道德焦虑的深渊。此后,无论他怎样废寝忘食地投身科研工作中,如何决心成功后要报答同事,如何故作镇定地面对罗宾的诘问,甚至事情水落石出后黯然地离开之后,克利夫从不曾,也将永远不会摆脱面对“超我”时的道德焦虑。
当现实与理想相冲突时,理想的原则不得不做出让步。克利夫无奈的两难处境发人深省,作者藉此让我们发现这些看似光彩夺目的人物处境的险恶和人类内心的脆弱。无论精神层面还是现实层面,克利夫的形象都是小说《直觉》整体构架的基石,是作者试图借小说要反映的美国社会高级知识分子的最底层。这种大厦基础的松动不能不令人担忧。
二 罗宾的妒嫉和背叛
在小说精巧的情节设置中,罗宾应该是克利夫的对照。她经历了克利夫选择歧路前的一切——从杰出、被重视到无足轻重。就在她有可能再次成为研究所的中心时,已被宣判的克利夫竟又戏剧般的复活了。她再次变得无足轻重。即使一再被现实抛弃,罗宾仍然没有放弃理想。在这一点上,她高于克利夫。同时也成就了她科研道德层面的“超我”。
事实上,罗宾坚定的信念也是千锤百炼的结果。少女时期就经历了失去母亲的伤痛,但也为她埋下理想的种子——立志攻克癌症难关。在通往理想的征途上,她承受了各种歧视和打击。例如,在母亲去世第二天的考试中的突出表现被老师们不理解;博士毕业答辩时被导师“承诺的下一个”;求证克利夫研究数据时所谓的“背叛”等。在所有的困窘面前,她内心始终坚持着一个令人感叹的声音:“我热爱科研!”幸运的是,在研究所里,她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偶像——玛丽安,似乎只要沿着玛丽安的足迹走下去,如果上帝眷顾,理想于她真的有可能成为现实。
但是,罗宾前进的障碍是她情感的脆弱和矛盾。她明知不能与实验室的人产生感情,却没有拒绝克利夫的追求。她无法在自己的失败和克利夫的成功之间找到平衡,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精神焦虑。对克利夫实验成果的嫉妒和猜疑,毁掉了她与克利夫的情感,她迫不及待地想证明自己,开始自己独立的研究。年近四十的她,若不抓住这最后一根稻草,在通往科学圣地的朝圣路上,她这个可怜的殉难者将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这深沉的无奈与悲哀背后的挣扎又岂是一段情感的结束或一个新的项目的开始所能化解得了的。
更可悲的是,还没从自己的情感困境中走出来的罗宾,又不知不觉陷入了现实世界的是是非非的漩涡。由于长期处于那个无菌、淡漠和孤寂的实验室中,罗宾的性格即单纯又固执。从雅各布(玛丽安的丈夫)为了保护妻子而含糊的暗示,到实验室合作者的劝阻,再到实验室报复者的怂恿,国家卫生研究院对当事人的调查和听证会上的闹剧,各种力量汇成汹涌的波涛,而罗宾仿佛是波涛中的一片树叶一样身不由己,她痛苦不堪,前途未卜,更不用提所期望的真理和公正了。罗宾对现实的焦虑不仅令她失眠,而且使她濒于崩溃的边缘,同事甚至担心她会自杀。
在道德层面上,罗宾同样陷入窘境。她出于妒忌和直觉质疑克利夫的人格和科研工作,阻止了造假行为的继续;然而,在反复的求证过程中,却为自己和实验室及其成员招来是非,使周遭的人开始质疑她的人格——她为什么“背叛”克利夫和研究所。
在小说的整体结构中,罗宾和克利夫一样,是美国现实社会科研圈子的最底层,是科学圣殿的基石,从罗宾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基石”所承受之重。
三 玛丽安的追求、虚荣和奋斗
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设置都是层层递进的。玛丽安经历过并超越了克利夫的名利关和罗宾的脆弱与迷茫:她曾是个聪明、漂亮、勤奋、热情的25岁的哈佛女博士,科学界于她像玻璃花一样透明、有序、闪闪发光。但她同样经历了在哈佛被排挤、被迫转换研究领域和科研成果被剽窃等打击。然而,多年的竞争使她意志更为坚强、更耐心、更挑剔,但也很容易精神紧张。她是信守科学原则和道德的典范,是众人眼中最有前途的科学家之一,主持一个科研所。
玛丽安对科研的真谛有着深刻的领悟:在欣赏艾登演唱的《受难曲》时,她领悟到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像艾登表演《受难曲》般沉静自持,宁静祥和;要努力不懈、小心谨慎、缓慢而细致地进行实验,要不求任何荣耀地投入,要遵循细微观察的指引,而不是预设宏伟的理想。这将是一个科研工作人员的一条漫漫长途,也是前进的唯一道路。然而,即便如此,她仍无法找到一片科研的净土;无法张扬她作为一名纯粹的科学家的天性;甚至偶尔会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迷失方向。
由于多年坚持的几个研究项目都毫无进展,玛丽安正面临着科研经费中断的绝境;她既要为手下的科研人员的工作负责,还要为科研经费的事操心,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只不过多年的磨练已使她习惯面对“本我”所产生的精神焦虑。因此,当克利夫的项目出现一线微弱的希望时,她虽然本能地感觉到这只是一个偶然,需要进一步的实事求是的验证;但是多年的苦苦奋斗却仍毫无收获,使她又无法超然物外;于是,面对克利夫提交的所谓的有效数据,她同样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忘记了一个科研工作者应有的理智、客观和基本原则;同时,面对合作者知名肿瘤学家桑迪世俗的、冒进的、功利的想法和行为,她在抵触的同时,又忍不住佩服甚至被动地支持;因为那样做虽然违背了她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本性,但在现实中却是最有效、最可行的,是突破现实瓶颈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她选择与桑迪合作的原因。
但是,科研工作是复杂又充满挑战和诱惑的,同时科研人员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弱点。作为实验室的核心领导,玛丽安一面巧妙地压制克利夫蠢蠢欲动的野心;一面抚慰罗宾脆弱的心灵,努力栽培科研人员。可惜百密一疏,她未能识破克利夫掺假的实验数据,又几乎被桑迪的激情和激进所迷惑,误会了罗宾欲证明自我的初衷,在无意识间将脆弱的罗宾推入了更危险的境地,也间接地将研究所的软肋公之于众。于是接踵而来的是媒体片面的炒作;同行组织的学术委员会的暧昧的澄清;政府部门疑神疑鬼的调查和充满政治色彩和权术的听证会。这铺天盖地的纷扰几乎吞噬了她,她除了为维护着自己作为一位科学家的尊严而努力保持着客观与诚实外,再没有任何能力或办法与之抗衡。
值得称道的是,老练精干的玛丽安并未在使其焦虑的现实面前妥协。她对科研工作的态度就如对自己编织的毛衣一样,哪怕只有一针的失误,她也会拆掉看似完好、耗费许多心血和时日织就的一切,从头再来。小说结尾处恰当地留给读者一抹亮色:在克利夫羞愧地离开,桑迪委婉地退出,罗宾被玛丽安的竞争对手招致麾下后;在一次小型的学术会议上,玛丽安的研究成果再次成为同行关注的焦点,玛丽安选择了和台下的罗宾第一个来交流,显示出了一个科学家应有的胸怀和气度。
通过上述对小说主要人物性格心理及其工作环境的分析,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界知识分子精英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他们时常如履薄冰的处境,他们不仅要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还特别需要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并获得同行和社会的认可与尊敬;他们不仅需要克服科研路途上的种种障碍,还需要克服内心的种种欲望的干扰以及来自社会的种种纷扰。和其他行业的人一样,金钱和荣誉对他们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如果没有严格的职业操守和信念,他们的工作极易出现偏差,同时,社会和他们自己对自我的要求极高,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很容易埋下各种隐患。由此我们也更深刻地认识到科学从来不曾是任何人的避难所或圣土一方,也更容易理解学术界的剽窃和造假事件何以层出不穷,而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防患于未然,使知识分子专注于为人类谋福利的伟大事业,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2009年高校科研项目课题“20世纪80年代后部分美国犹太作家作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B030。
参考文献:
[1] Allegra Goodman:Intuition.The Dial Press,A Dividion of Random House,Inc.New York,New York,2006.
[2] 朱刚:《20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
李玉云,女,1972—,辽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篇分析,工作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艳慧,女,1969—,河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国研究,工作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