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下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缺血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下表现。结果 本病以老年人多见,多以腹痛、血便为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结肠镜下可见结肠粘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出现溃疡和肠腔狭窄。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的病因众多,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诊断需结合临床、内镜及病理结果。疗效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多数情况下,非坏疽型预后较好,无并发症。早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及指导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而致的结肠肠壁缺血、缺氧损伤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缺血性疾病类型。现将我院近年来诊断为IC的5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下表现报道如下,希望提高IC的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lC的52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34例,平均(68.4±12.4)岁。
1.2 结肠镜检查 所有患者于发病后的72小时内行结肠镜检查,结肠镜下诊断标准参照Maston分型分为3型[1], 1,一过性可复性缺血:粘膜充血、水肿、增厚,粘膜下出血,血管纹理模糊,部分粘膜可见多发性浅溃疡,病变部位与正常粘膜界限清楚;2,缺血性溃疡伴狭窄:粘膜充血水肿明显,伴糜烂、溃疡、出血,肠腔明显狭窄;3,缺血坏死性结肠炎:是缺血性结肠炎最严重缺血损伤,可引起穿壁性坏死。
1.3 疗效判定 治疗后3周复查结肠镜。痊愈: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和肠镜下病变基本消失。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检查正常,肠镜下病变未完全消失。
2 结果
对确诊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肠镜下特点、病理、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2.1临床表现 所有IC患者均为急性起病。
2.2 伴随疾病 高血压36例(69.2%),冠心病18例(34.6%),心房颤动13例(25%),脑血管病史6例(11.5%),高脂血症14例(26.9%),糖尿病18例(34.6%),便秘16例(30.8%),肿瘤性疾病5例(9.6%),骨折1例(1.9%)。
2.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升高11例(21.2%),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9例(36.5 %),血沉增快13例(25%),粪便潜血阳性50例(96.2%)。D二聚体升高4例(7.7%),大便培养结果均阴性。
2.4 结肠镜下特点 病变位于结肠脾曲15例(28.8 %),降结肠21例(40.4%),乙状结肠10例(19.2%),横结肠3例(5.8%),右半结肠3例(5.8%)。分型:一过性39例(75%),溃疡伴狭窄16例(30.8%),坏死性2例(3.85%)。
2.5 病理学检查 可见粘膜水肿、粘膜隐窝扭曲、粘膜及粘膜下出血,固有层炎症浸润,肉芽组织,血管内血小板血栓及坏死等。
2.6 治疗方法及疗效 所有患者均住院观察,给予禁食及静脉营养,使用广谱抗生素,积极治疗伴随病,停用缩血管药物,使用扩血管药物如罂粟碱、丹参、前列地尔。一周内36例患者(69.2%)症状好转,腹痛及便血消失,14例(26.9%)仍有轻度腹痛,粪便隐血阳性,2例(3.85%)因坏死型转外科手术治疗。50例内科治疗后3周复查肠镜,43例(86%)内镜下基本恢复正常,7例(14%)患者于复查肠镜时仍遗留充血、血管网紊乱等表现;52例患者中痊愈43例(82.69%),好转7例(13.46%),手术2例(3.85%)。
3 讨 论
IC多发生于老年人,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腹痛甚至绞痛、便血,以及因缺血后肠道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腹泻、大便习惯改变等,但这些症状均无特异性,很容易造成误诊误治。因为它常表现为轻度、短暂性,实际发生率被低估。在临床上常分为非坏死型和坏死型。非坏死型结肠炎常波及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占所有病例的80~85%。进一步分为一过性可恢复性缺血性结肠炎,慢性非可复性缺血性结肠炎(包括慢性结肠炎,狭窄,肠道损害较重)。坏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15%,包括急性爆发性结肠炎,肠坏死和死亡,需外科手术治疗。诊断基于临床疑诊、影像学、内镜及病理结果的结合。大多数情况下的非坏死型是一过性、自愈性疾病无并发症。坏死型死亡率高往往需要紧急手术治疗[2]。
IC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大多数患者有突发性腹部绞痛、便血、腹泻。疼痛局限于受累肠段。通常为左下腹,24小时内出现便血,为鲜红色或褐紫红色,常与大便混合,便血量较少。直肠指检可见指套血染。大便隐血阳性。本研究中急性腹痛52例(100%) ,腹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粪便潜血阳性50例(96.2%),提示腹痛后便血及粪便隐血检查可能是发现缺血性结肠炎的重要线索。所有病例中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升高,发热较少,粪便培养结果阴性,实验室结果无明显特异性。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IC的“金标准”。IC典型特点为病变粘膜与正常粘膜之间分界清楚,节段性分布。病变部位大多见于左半结肠,病变形态随病情分期而异。诊断需要早期结肠镜检查(< 72 h)。在早期阶段,缺血性损伤仅累及粘膜和粘膜下层,结肠镜检查可发现出血性结节表明粘膜下出血、浅溃疡形成。与钡剂灌肠检查发现的“指压征”或“假瘤征”相一致。粘膜下出血通常在48小时内消失或与溃疡并存。稍后可见节段性红斑,伴或不伴有纵行溃疡和出血。当发生透壁性坏死时,粘膜表面变为灰绿色或黑色,也可有假息肉和伪膜并存。在慢性期,几周或几月后可能出现肠腔狭窄、 粘膜萎缩和颗粒状,或粘膜表面形态提示“节段性溃疡性结肠炎”形成[3-4]。虽然结肠镜检查是安全的,但是在检查期间应小心,因为肠腔膨胀可能会进一步减少肠道血流灌注,避免过度充气,谨防穿孔。当出现腹膜炎征象时,应避免内镜检查。当结肠镜检查发现坏死时,应停止结肠镜检查、尽快手术。IC可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最易发生于脾曲、降结肠,其次为乙状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直肠。其原因与结肠动脉的供血有关。结肠的供血主要由肠系膜上、下动脉组成,肠系膜上动脉分出回盲动脉、右结肠动脉和左结肠动脉,分别供应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肠系膜下动脉分出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中结肠动脉和左结肠动脉在脾曲处相吻合,该处称为Griffiths点,为两处血管供应的分界区,吻合支少,缺血好发于此。
对于临床上存在IC高危因素,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出现腹痛、便血、腹泻等症状,应高度怀疑,结肠镜检查是IC诊断的重要手段,尽量在发病后72小时内行结肠镜检查,对于腹痛持续性加重,出现腹膜炎,应考虑为坏死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Marston A ,Pheils MT , Thomas ML ,et al . Ischemic colitis [J ] .Gut ,1966 ,7 (1) :1-15.
[2].Αngeliki Theodoropoulou , Ioannis E Κoutroubakis , Author information , et al. Ischemic colitis: Clinical practic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 December 28; 14(48): 7302-7308.
[3]. Brandt LJ, Boley SJ. Colonic ischemia [J] . Surg Clin North Am. 1992;72:203-229.
[4] Zuckerman GR, Prakash C, Merriman RB, et al. The colon single-stripe sig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ischemic colitis[J].Am J Gastroenterol. 2003;98:2018-2022.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下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缺血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下表现。结果 本病以老年人多见,多以腹痛、血便为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结肠镜下可见结肠粘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出现溃疡和肠腔狭窄。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的病因众多,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诊断需结合临床、内镜及病理结果。疗效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多数情况下,非坏疽型预后较好,无并发症。早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及指导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而致的结肠肠壁缺血、缺氧损伤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缺血性疾病类型。现将我院近年来诊断为IC的5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下表现报道如下,希望提高IC的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lC的52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34例,平均(68.4±12.4)岁。
1.2 结肠镜检查 所有患者于发病后的72小时内行结肠镜检查,结肠镜下诊断标准参照Maston分型分为3型[1], 1,一过性可复性缺血:粘膜充血、水肿、增厚,粘膜下出血,血管纹理模糊,部分粘膜可见多发性浅溃疡,病变部位与正常粘膜界限清楚;2,缺血性溃疡伴狭窄:粘膜充血水肿明显,伴糜烂、溃疡、出血,肠腔明显狭窄;3,缺血坏死性结肠炎:是缺血性结肠炎最严重缺血损伤,可引起穿壁性坏死。
1.3 疗效判定 治疗后3周复查结肠镜。痊愈: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和肠镜下病变基本消失。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检查正常,肠镜下病变未完全消失。
2 结果
对确诊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肠镜下特点、病理、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2.1临床表现 所有IC患者均为急性起病。
2.2 伴随疾病 高血压36例(69.2%),冠心病18例(34.6%),心房颤动13例(25%),脑血管病史6例(11.5%),高脂血症14例(26.9%),糖尿病18例(34.6%),便秘16例(30.8%),肿瘤性疾病5例(9.6%),骨折1例(1.9%)。
2.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升高11例(21.2%),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9例(36.5 %),血沉增快13例(25%),粪便潜血阳性50例(96.2%)。D二聚体升高4例(7.7%),大便培养结果均阴性。
2.4 结肠镜下特点 病变位于结肠脾曲15例(28.8 %),降结肠21例(40.4%),乙状结肠10例(19.2%),横结肠3例(5.8%),右半结肠3例(5.8%)。分型:一过性39例(75%),溃疡伴狭窄16例(30.8%),坏死性2例(3.85%)。
2.5 病理学检查 可见粘膜水肿、粘膜隐窝扭曲、粘膜及粘膜下出血,固有层炎症浸润,肉芽组织,血管内血小板血栓及坏死等。
2.6 治疗方法及疗效 所有患者均住院观察,给予禁食及静脉营养,使用广谱抗生素,积极治疗伴随病,停用缩血管药物,使用扩血管药物如罂粟碱、丹参、前列地尔。一周内36例患者(69.2%)症状好转,腹痛及便血消失,14例(26.9%)仍有轻度腹痛,粪便隐血阳性,2例(3.85%)因坏死型转外科手术治疗。50例内科治疗后3周复查肠镜,43例(86%)内镜下基本恢复正常,7例(14%)患者于复查肠镜时仍遗留充血、血管网紊乱等表现;52例患者中痊愈43例(82.69%),好转7例(13.46%),手术2例(3.85%)。
3 讨 论
IC多发生于老年人,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腹痛甚至绞痛、便血,以及因缺血后肠道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腹泻、大便习惯改变等,但这些症状均无特异性,很容易造成误诊误治。因为它常表现为轻度、短暂性,实际发生率被低估。在临床上常分为非坏死型和坏死型。非坏死型结肠炎常波及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占所有病例的80~85%。进一步分为一过性可恢复性缺血性结肠炎,慢性非可复性缺血性结肠炎(包括慢性结肠炎,狭窄,肠道损害较重)。坏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15%,包括急性爆发性结肠炎,肠坏死和死亡,需外科手术治疗。诊断基于临床疑诊、影像学、内镜及病理结果的结合。大多数情况下的非坏死型是一过性、自愈性疾病无并发症。坏死型死亡率高往往需要紧急手术治疗[2]。
IC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大多数患者有突发性腹部绞痛、便血、腹泻。疼痛局限于受累肠段。通常为左下腹,24小时内出现便血,为鲜红色或褐紫红色,常与大便混合,便血量较少。直肠指检可见指套血染。大便隐血阳性。本研究中急性腹痛52例(100%) ,腹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粪便潜血阳性50例(96.2%),提示腹痛后便血及粪便隐血检查可能是发现缺血性结肠炎的重要线索。所有病例中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升高,发热较少,粪便培养结果阴性,实验室结果无明显特异性。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IC的“金标准”。IC典型特点为病变粘膜与正常粘膜之间分界清楚,节段性分布。病变部位大多见于左半结肠,病变形态随病情分期而异。诊断需要早期结肠镜检查(< 72 h)。在早期阶段,缺血性损伤仅累及粘膜和粘膜下层,结肠镜检查可发现出血性结节表明粘膜下出血、浅溃疡形成。与钡剂灌肠检查发现的“指压征”或“假瘤征”相一致。粘膜下出血通常在48小时内消失或与溃疡并存。稍后可见节段性红斑,伴或不伴有纵行溃疡和出血。当发生透壁性坏死时,粘膜表面变为灰绿色或黑色,也可有假息肉和伪膜并存。在慢性期,几周或几月后可能出现肠腔狭窄、 粘膜萎缩和颗粒状,或粘膜表面形态提示“节段性溃疡性结肠炎”形成[3-4]。虽然结肠镜检查是安全的,但是在检查期间应小心,因为肠腔膨胀可能会进一步减少肠道血流灌注,避免过度充气,谨防穿孔。当出现腹膜炎征象时,应避免内镜检查。当结肠镜检查发现坏死时,应停止结肠镜检查、尽快手术。IC可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最易发生于脾曲、降结肠,其次为乙状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直肠。其原因与结肠动脉的供血有关。结肠的供血主要由肠系膜上、下动脉组成,肠系膜上动脉分出回盲动脉、右结肠动脉和左结肠动脉,分别供应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肠系膜下动脉分出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中结肠动脉和左结肠动脉在脾曲处相吻合,该处称为Griffiths点,为两处血管供应的分界区,吻合支少,缺血好发于此。
对于临床上存在IC高危因素,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出现腹痛、便血、腹泻等症状,应高度怀疑,结肠镜检查是IC诊断的重要手段,尽量在发病后72小时内行结肠镜检查,对于腹痛持续性加重,出现腹膜炎,应考虑为坏死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Marston A ,Pheils MT , Thomas ML ,et al . Ischemic colitis [J ] .Gut ,1966 ,7 (1) :1-15.
[2].Αngeliki Theodoropoulou , Ioannis E Κoutroubakis , Author information , et al. Ischemic colitis: Clinical practic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 December 28; 14(48): 7302-7308.
[3]. Brandt LJ, Boley SJ. Colonic ischemia [J] . Surg Clin North Am. 1992;72:203-229.
[4] Zuckerman GR, Prakash C, Merriman RB, et al. The colon single-stripe sig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ischemic colitis[J].Am J Gastroenterol. 2003;98:2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