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予前房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何氏眼科医院就诊的300例单纯性白内障患者(370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毕于前房内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0.5 mg,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干预。术后观察患者眼部畏光、异物感、流泪、疼痛等症状,裂隙灯下观察房水闪辉、角膜炎症、KP及虹膜后黏连等体征,通过各项指标的综合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综合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单纯白内障患者术毕前房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可有效地减轻术后角膜水肿及前房炎症反应
【关键词】 白内障;前房;地塞米松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要求通过手术治疗改善其视功能和生活质量。但是,术后并发症仍然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我们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大连何氏眼科医院就诊的300例单纯性白内障患者(370眼),其中治疗组144例185只眼术毕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注入前房控制其术后的炎症反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何氏眼科医院就诊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计数>2000个/mm2,无眼前节病史,无内眼手术史,全身情况良好,无糖尿病,可耐受手术。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4例185只眼,男56例,女88例,年龄52-74岁,平均67.2岁。对照组156例185只眼,男61例,女95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6.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进行手术,术式均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组在植入人工晶状体后,自角膜侧方9点位穿刺口向前房内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0.5mg,前房深度维持良好,指测眼压正常后结束手术。对照组在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前房内不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两组术毕均结膜囊内涂妥布霉素眼膏。
观察指标:观察项目包括自觉症状(畏光、异物感、流泪和眼痛)、视力、眼压及眼部体征(睫状充血、角膜炎症(包括角膜后弹力层皱褶)、房水闪辉、角膜后沉着物、纤维素样瞳孔渗出膜、虹膜后黏连)。所有评价均由同一位医生用同一仪器观察,保证参数的一致性。
评分标准:各项观察指标采用赵家良等[1]的5级标准,即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极重度(4分)。对每只试验眼每次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计分,方法为各项症状和体征的记分乘以权数后相加得综合分。不同的权数反映不同症状和体征在炎症评价中的重要性。对于白内障术后患者,房水闪辉和前房浮游体的权数为2,其他各项症状和体征的权数为1。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t检验、X2检验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各项症状和体征得分。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综合评分在术后第1天差异均无显著性(11.08±2.35vs10.73±2.28,P>0.05)。术后第3天(7.92±1.22vs9.59±2.48)、第7天(4.23±0.31vs6.99±0.19)、第14天(1.98±0.11vs4.38±0.1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觉症状的消失时间:治疗组为(5.17±1.19)d,对照组为(6.36±2.47)d,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性房水闪辉和前房浮游体的消失时间:治疗组为(3.84±1.52)d,对照组为(6.27±2.69)d,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的控制主要依靠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炎药物,其中尤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要方式。全身给药后,药物的有效成份在体内分布受其理化特性及分子结构影响,最终达到眼部的药量仅为给药量的很少一部分,药物在非靶器官的累积将引起毒副作用[2],故不常规推荐使用。由于角膜屏障以及血-房水屏障的影响,局部滴眼液由于其药效维持时间短,需反复给药,患者依从性较差,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给患者带来了不适和痛苦,增加了发生并发症的危险[3]。因此,前房内给药应运而生,前房内给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既能维持较高的前房内药物浓度,作用持久,又能减少术后药物用量及用药次数[4]。地塞米松可以抑制人工晶状体表面细胞反应及减少细胞粘附,减轻炎症反应,还能降低血管和细胞炎症渗出,减轻机体对各种刺激性损伤引起的不良反应[5]。
本研究显示,单纯白内障患者术毕前房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提高了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无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家良,黎晓新,董冬生,等.普南扑灵滴眼剂治疗白内障术后眼炎症和非感染性眼前段炎症的临床评价[J].眼科研究,2000,18(6):560-564.
[2]金敏.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637.
[3]单宝才.地塞米松注射液控制糖尿病白内障术后炎症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07,21(2):148-150
[4]马茹来,崔巍.糖尿病性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7)785—788.
[5]宋旭东.糖皮质激素在白内障手术中的使用[J].食品与药品.2009,11(7):72—74.
【摘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予前房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何氏眼科医院就诊的300例单纯性白内障患者(370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毕于前房内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0.5 mg,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干预。术后观察患者眼部畏光、异物感、流泪、疼痛等症状,裂隙灯下观察房水闪辉、角膜炎症、KP及虹膜后黏连等体征,通过各项指标的综合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综合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单纯白内障患者术毕前房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可有效地减轻术后角膜水肿及前房炎症反应
【关键词】 白内障;前房;地塞米松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要求通过手术治疗改善其视功能和生活质量。但是,术后并发症仍然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我们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大连何氏眼科医院就诊的300例单纯性白内障患者(370眼),其中治疗组144例185只眼术毕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注入前房控制其术后的炎症反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何氏眼科医院就诊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计数>2000个/mm2,无眼前节病史,无内眼手术史,全身情况良好,无糖尿病,可耐受手术。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4例185只眼,男56例,女88例,年龄52-74岁,平均67.2岁。对照组156例185只眼,男61例,女95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6.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进行手术,术式均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组在植入人工晶状体后,自角膜侧方9点位穿刺口向前房内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0.5mg,前房深度维持良好,指测眼压正常后结束手术。对照组在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前房内不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两组术毕均结膜囊内涂妥布霉素眼膏。
观察指标:观察项目包括自觉症状(畏光、异物感、流泪和眼痛)、视力、眼压及眼部体征(睫状充血、角膜炎症(包括角膜后弹力层皱褶)、房水闪辉、角膜后沉着物、纤维素样瞳孔渗出膜、虹膜后黏连)。所有评价均由同一位医生用同一仪器观察,保证参数的一致性。
评分标准:各项观察指标采用赵家良等[1]的5级标准,即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极重度(4分)。对每只试验眼每次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计分,方法为各项症状和体征的记分乘以权数后相加得综合分。不同的权数反映不同症状和体征在炎症评价中的重要性。对于白内障术后患者,房水闪辉和前房浮游体的权数为2,其他各项症状和体征的权数为1。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t检验、X2检验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各项症状和体征得分。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综合评分在术后第1天差异均无显著性(11.08±2.35vs10.73±2.28,P>0.05)。术后第3天(7.92±1.22vs9.59±2.48)、第7天(4.23±0.31vs6.99±0.19)、第14天(1.98±0.11vs4.38±0.1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觉症状的消失时间:治疗组为(5.17±1.19)d,对照组为(6.36±2.47)d,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性房水闪辉和前房浮游体的消失时间:治疗组为(3.84±1.52)d,对照组为(6.27±2.69)d,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的控制主要依靠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炎药物,其中尤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要方式。全身给药后,药物的有效成份在体内分布受其理化特性及分子结构影响,最终达到眼部的药量仅为给药量的很少一部分,药物在非靶器官的累积将引起毒副作用[2],故不常规推荐使用。由于角膜屏障以及血-房水屏障的影响,局部滴眼液由于其药效维持时间短,需反复给药,患者依从性较差,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给患者带来了不适和痛苦,增加了发生并发症的危险[3]。因此,前房内给药应运而生,前房内给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既能维持较高的前房内药物浓度,作用持久,又能减少术后药物用量及用药次数[4]。地塞米松可以抑制人工晶状体表面细胞反应及减少细胞粘附,减轻炎症反应,还能降低血管和细胞炎症渗出,减轻机体对各种刺激性损伤引起的不良反应[5]。
本研究显示,单纯白内障患者术毕前房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提高了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无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家良,黎晓新,董冬生,等.普南扑灵滴眼剂治疗白内障术后眼炎症和非感染性眼前段炎症的临床评价[J].眼科研究,2000,18(6):560-564.
[2]金敏.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637.
[3]单宝才.地塞米松注射液控制糖尿病白内障术后炎症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07,21(2):148-150
[4]马茹来,崔巍.糖尿病性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7)785—788.
[5]宋旭东.糖皮质激素在白内障手术中的使用[J].食品与药品.2009,11(7):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