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评价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sou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 研究与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脑血管功能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治诊断的5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同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将5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行常规西医疗法,观察两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试验组患者病变血管1级再通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脑血管功能方面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脑梗死后遗症;脑血管功能;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observe the effects of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improve the clinical sequelae of cerebral vas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reated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diagnosis,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over the same period. 5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sequel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estern medicine control group routin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schemes.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obvious; vascular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a test group of patients recanalization rate was higher,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tegrative therapy achieved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in improvi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sequela regard to clinical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cerebral vascular function; clinical efficacy
  脑梗死发病后一年内还出现脑梗死的相应症状,称为脑梗死后遗症[1]。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整体机体复原速度缓慢,患者生活一般不能自理,常出现大小便失禁、行走姿势怪异、头歪眼斜、口角流涎的临床症状[2]。为了恢复脑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缩短脑梗死后遗症期的时间,我院将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以下是详细研究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在2014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了5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基本资料为:男性病例27例,年龄分布在67-78岁,平均年龄69岁,病程为3个月至3年;女性病例23例,年龄分布在55-69岁,平均年龄62岁,病程为6个月至2年半。
  1.2实验方法
  1.2.1治疗前准备 饮食原则为低盐、低热量、低脂肪。低脂牛奶250ml一杯,补充钙盐和钾盐摄入量。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E,大量的膳食纤维可润通肠道、防止体内大便宿结、干燥。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药物以抗血小板聚集和脑血管营养药物为主。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基础西药联合中药,血竭10克、全蝎10克,地龙10克,桂枝10克,红花各10克、柴胡20克,姜黄10克,升麻20克,桔梗20克,威灵仙10克,蔓荆子20克,川芎20克,菖莆30克,山甲10克,制川乌10克,甘草10克。每日1付,分三次服用。
  1.2.3 评价指标 将5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脑血管影像学结果、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脑血管影像学结果分为3级:1级,病变部位血管再通率60%以上;2级,病变部位血管再通率30-59%;3级,病变部位血管再通率30%以下或出现新的病变血管。临床疗效可分为3度:1度.痊愈,脑梗死后遗症期病变症状消失,患者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持续一年;2度.有效,病情得到缓解,患者能做对抗地心引力的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个人生活自理;3度.无效,所有症状改善均不明显,存在平衡和协调障碍,一年内病变反复。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脑梗死是老年人多发的脑部血管疾病,发病原因与脑血管闭塞、栓塞导致血管供血不足、脑细胞缺血缺氧有关,好发于“三高”人群[3]。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体内激素代谢紊乱、血管内膜受损、内皮细胞重塑最终导致血管壁吸附血栓形成[4]。据统计,80%以上脑梗死患者发病一年内还出现相关后遗症状,此期历时较长,病变较重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以往一般采用西医治疗方案,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为主,未取得理想治疗效果[5]。目前,国内优秀医学研究人员将中医疗法联合西医疗法用于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取得重大突破。我院借鉴前人研究资料后开展此次实验,旨在对中西医结合疗法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脑血管功能的疗效进行评价。
  阿司匹林一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缓解患者病情起到一定作用,但长期服用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且造成患者止血功能异常,易导致高血压患者大面积颅内出血[6]。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常规抗栓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柴胡、姜黄、蔓荆子、川芎等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活血通经功效的中药药物,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根据影像学结果实验组患者病变血管1级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得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脑组织小动脉血液成分、恢复病变小动脉正常供血功能方面较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有明显治疗效果。在结果2.2中,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无效者仅1例,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恢复患者肌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较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能有效改善病变脑血管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对恢复患者正常生活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郝予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79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21-141.
  [2] 李俐娟,周景芬.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80例疗效观察[J].微创医学,2014,9(6):776-780.
  [3] 岳敏,邹彩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43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84-86.
  [4] 倪珏民,陈晓,吴晓力.中西医联合治疗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4):758-759.
  [5] 周卫鹏.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68例临床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2):64-65.
  [6] 倪珏民,吴晓力.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脑梗死后遗症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6):58-59.
  [7] 刘月珍.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682-683.
  [8] 郭胜利.血栓通治疗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综合评价[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2013,7(2):76-7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是机体内重要蛋白激酶,它被各种方式激活后能够调节能量代谢,通过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及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脂肪酸及胆固醇的合成等途径来发挥调节能量代谢的作用,因此被称为机体的“细胞能量调节器”[1]。研究表明,AMPK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方法:选取腹腔内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影像学检查,然后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分别行传统开腹术和腹腔镜手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导致腹腔内出血的病因包括异位妊娠(35.3%)、卵巢黄体破裂(25.0%)、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2.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在预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稳定型心绞痛并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LP(a)浓度高低分成LP(a)≥300 mg/L组即A组56例和LP(a)<300 mg/L组即B组44例。观察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有无心肌梗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愈发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医学学科中日新月异的知识构架,不可否认,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所占的位置日趋重要,多媒体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与教学之源相结合,而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课程信息量大、抽象、案例更新迅速,只有结合多媒体技术教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78例高血压脑出血老年病例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行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则实施小骨窗开颅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病情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5±4.1)d,明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分析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老年腹腔镜胆囊炎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及维库溴胺吸入麻醉,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瑞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胺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质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予前房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何氏眼科医院就诊的300例单纯性白内障患者(370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毕于前房内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0.5 mg,对照组不采取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功能消化不良患者200例,随机进行分组,西药组患者100例,为西医组;联合组患者100例,进行西药治疗同时给予中药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治疗时间、治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 为了探讨将酒石酸布托啡诺应用于老年精神病患者短小手术的术后镇痛方面是否可行以及安全度高不高的问题,方法 本研究以从2013年8到2014年8之间在我院进行短小手术的15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实验组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来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直肠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术前单纯给予放疗;试验组术前给予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能够提高肿瘤降级率、病理完全缓解率、保肛率(P<0. 05);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