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急诊结肠手术分析研究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048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急诊结肠手术临床治疗疗效,为进一步对做好急诊结肠手术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0例急诊结肠手术患者采用针对性手术治疗方式与观察,调查患者基本情况,分析其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共有I期手术患者47例,痊愈40例,发生肠瘘2例,发生腹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裂开1例,均经抗感染、引流对症治疗治愈,死亡4例。Ⅱ期手术患者13例,痊愈且无并发症9例,发生全身及腹腔感染2例,其中治愈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另2例死于多发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结肠损伤治疗原则之一是抗感染,抗感染治疗除加强支持疗法,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外,使用抗生素是抗感染的首要措施。手术治疗则是是治疗结肠破裂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结肠损伤;急诊;手术分析
   结肠损伤(Injury of Colon)是腹部钝性损伤及穿透性损伤所致的较常见的空腔脏器损伤,也可因医源性损伤如钡剂灌肠、结肠镜检查灼切除肠息肉所引起的结肠穿孔等。因结肠内细菌较多所以腹膜炎严重,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危及生命结肠有一部分居腹膜外,损伤时,腹膜炎不明显易漏诊;腹部损伤往往是多脏器多段肠管损伤,腹膜炎明显,易掩盖结肠损伤造成误诊或漏诊应提起注意[1]。结肠急诊手术传统方式是修补或切除病灶后附加结肠造口转流粪便和二期关闭造口。随着外科诊疗技术的提高和抗生素的发展,近年来,结肠一期手术治疗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结肠急诊手术的方式不仅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状况,而且对预后并发症产生长期的影响。本课题主要以急诊结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了腹部损伤中结肠损伤急诊处理来研究其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探讨结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也为提高急诊结肠手术水平奠定基础。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2010年1月~2011年8月在我医院住院收治的需行急诊结肠手术的患者60例为调查对象,年龄在30~72岁之间,平均年龄51.62±14.10岁。其中男性为38人,平均年龄52.15±14.06岁;女性为22人,平均年龄50.23±14.26岁。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问卷调查
   以单独调查方式,采用统一选项式问卷调查表,主要包括: 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饮食情况、疾病史等。
  1.2.2 临床表现
   穿透性结肠外伤早期多有休克症状和腹膜炎体征,临床表现取决于受伤严重程度。本组6例刀刺伤病人,仅表现腹痛、血便。非穿透伤表现复杂且隐匿,本组17例均有腹痛,明显腹膜炎8例,腹穿阳性7例,腹透膈下游离气体5例,3例24小时后出现明显腹膜炎并发热才探查发现。病人均于人院24小时内手术,住院时间5~26天,平均住院时间7.5天。
  1.2.3 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B超、CT检查有助于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象常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1.2.4 术前护理
   加强常规护理,进行入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对症护理,严密观察病情。
  1.3 手术方式
   I期手术共47例,其中单纯缝合肠修补术26例,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3例,Ⅱ期手术共13例,其中横结肠损伤肠外置术3例,乙状结肠修补或部分切除吻合加横结肠造口5例,乙状结肠损伤肠外置术2例,直肠修补加乙状结肠造口3例,肠外置术患者于术后2~3周将外置肠管修补或部分切除还纳,肠造口者于术后3~4个月行肠吻合还纳术。
  1.4 质量控制
   向急诊结肠手术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研究的目的、内容的具体要求,取得其信任,注意病人个人隐私的保密。
  1.5 统计分析
   选取拟分析的因素,分别予以分级和数量化。将问卷调查内容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统一录入计算机,建立 SPSS数据库,通过计算机逻辑校对和抽样复核确保资料录入的准确性。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等。
  2 结果
   本组共有I期手术患者47例,痊愈40例,发生肠瘘2例,发生腹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裂开1例,均经抗感染、引流对症治疗治愈,死亡4例。Ⅱ期手术患者13例,痊愈且无并发症9例,发生全身及腹腔感染2例,其中治愈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另2例死于多发脏器功能衰竭。
  3 讨论
   结肠损伤发病率较小肠为低,但因结肠内容物液体成分少而细菌含量多,故腹膜炎出现较晚,但较严重。绝大多数为开放伤,闭合伤极少,大多伴有其他脏器损伤。结肠损伤(Injury of Colon)是腹部钝性损伤及穿透性损伤所致的较常见[2]的空腔脏器损伤,也可因医源性损伤如钡剂灌肠、结肠镜检查灼切除肠息肉所引起的结肠穿孔等。因结肠内细菌较多,所以腹膜炎严重,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危及生命。结肠有一部分居腹膜外,损伤时,腹膜炎不明显易漏诊;腹部损伤往往是多脏器、多段肠管损伤,腹膜炎明显,易掩盖结肠损伤造成误诊或漏诊,应提起注意。根据有腹部外伤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及腹膜炎的体征,X线可见气腹征和诊断性穿刺抽出粪便样液体,即可确定结肠损伤。预后取决于[3]结肠损伤的部位、受伤程度、范围及腹腔污染情况,与抢救及时、处理得当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其一期修补或吻合形成肠瘘及腹腔残余感染等并发症较多。
   结肠损伤治疗原则之一是抗感染,结肠内存在大量细菌,外伤破裂后极易引起严重的感染,病死率高,抗感染治疗除加强支持疗法,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外,使用抗生素是抗感染[4]的首要措施。手术治疗则是是治疗结肠破裂的根本措施。由于结肠壁薄、血液供应差、含菌量大,故结肠破裂的治疗不同于小肠破裂。除少数裂口小、腹腔污染轻、全身情况良好的病人可以考虑一期修补或一期切除吻合(限于右半结肠)外,大部分病人均需先采用肠造口术或肠外置术处理之,待3~4周后病人情况好转时,再行关闭瘘口。即使采用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术,也宜在其近口侧进行造口术,暂时转移粪流并避免肠管膨胀,并在手术结束后即行肛管扩张,以保证良好愈合。
  
  参考文献
  [1]高劲谋,赵山红,林曦,等. 结直肠损伤的手术治疗:附125例报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 ( 1 2 ):1171- 1173.
  [2]胡永均,施金怡.肠道灌洗法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 I期手术患者的应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 ( 1 ):22-23.
  [3]李旺林,曹杰 ,张伟建,等.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实用医学杂志,200 8,2 4 ( 2 ):272 -273 .
  [4]孙淑明,吴利标,陈淑贞,等.术中结肠灌洗在治疗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时肠道细菌学的研究.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 6,7(4):29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呼气末正压通气在神经源性肺水肿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28例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观察患者肺部湿性啰音、SaO2、PaO2以及PaCO2的变化。结果: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治疗后2小时患者的SaO2、PaO2较前明显改善;28例患者显效15例,有效7例。结论:早期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S)的异常表达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3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标本作为观察对象,检测内膜中VEGF和ENS的表达情况。 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异位内膜中VEGF和ENS的表达均高于在位内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膜周期中,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儿科门诊收治的5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和30例水痘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将50例流行性腮腺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同样也随机将30例水痘分为观察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均应用到西咪替丁,对照组仅做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水痘组:观察组15例患儿均在12h内止痒,24~72h 结痂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儿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分娩的剖宫产532例,其中第二产程共35例,作为观察组,择期剖宫产49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母婴的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第二产程剖宫产术后母体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子宫切口裂伤,新生儿的窒息、羊水污染、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尽量做好产妇产前检查,严格控制好第二产程剖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螺旋CT在肺气肿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以2010年7月到2011年7月到我院治疗肺气肿的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16层的螺旋CT检查。结果:病灶区在双下肺的有9例,双上肺7例,位于胸壁之下的5例,而呈多发弥漫状的有4例。结论:螺旋CT能及早发现早期肺气肿,对肺气肿的诊断具有高敏感性,对肺气肿的预防与治疗有着重要帮助。   【关键词】 螺旋CT;肺气肿;肺小叶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采用改良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92例患有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A组患者采用腮腺筋膜浅面翻瓣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腮腺筋膜下翻瓣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们研究后发现,A、B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妊娠结局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为孕妇及时合理补充血清微量元素提供膳食指导及临床和保健服务,提供临床对于妊娠不良结局的预防、诊断、治疗的应用参考价值。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组,用原子吸收分析法分析各组对象微量元素的水平。 结果:妊娠不良结局(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等)与微量元素有关,许多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都会影响胚胎及胎儿发育,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 结论:应加强对微量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甘利欣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作用。方法:以2009.10~2010.10在我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分为强力宁组与甘利欣组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强力宁组的TSB与ALT大都控制在正常范围,但有7例异常。甘利欣组的TSB与ALT则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结论:甘利欣在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乙肝病毒标志的改善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强力宁,值得在乙型肝炎肝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我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的7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78例患者均于入院12小时内手术,均获得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的成功,手术时间48~150 min,平均(76.3±7.4)min,术中出血90~250mL,平均(142.6±10.1)mL,腹腔引流管在引流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行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脾切除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除1例因大出血中转开腹外,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平均260 ml,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硬化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