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伯格在《观看之道》中提出,我们如何理解所看之物的方式,既受到视觉对象和媒介方式的制约,同时也是一种自觉选择和自觉加工生产的过程。{1}相比纸媒时代而言,当下读图时代观者的自觉意识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在这一趋势下,网络媒介所体现出来的图文关系显然与传统纸质媒介不同。虽然目前关于虚拟空间中图像研究在学界已有涉及,但纵观学界研究,对微博图文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就更谈不上是对这一图文景观展开深入的学理研究和反思了。笔者以为,以微博的图文景观为切入点,进而探讨虚拟空间中视觉文化的生成和建构,将有助于我们在当下读图时代的语境中明确图文关系研究的言说立场与逻辑起点。
一、微博的“重图轻文”现象
在众多的网络媒介中,微博以其便捷、交互、即时、跨媒体的优势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近几年交互式网媒的代表之一。而在这一新兴的网络媒介中,图文互文表达是其重要的一道景观。虽然与传统媒介相比,微博中的图像与文学的功能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图像还是直接作用于观者的视觉,文字的排列方式也仍是传统的线性方式,文字的有效传达,也是先要形成脑海中的心像,再转化为思维作用于大脑。不过,相对于传统媒介,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介中,图文景观,特别是图文的表达方式还是出现了相当大的变化。具体来说,图像的应用已变得相当宽泛,而图像的表达形式也出现了千变万化。而且,图像延伸了视觉的功能,在虚拟现实中,图像甚至带有触觉等感官的全面体验,直观的具象思维也开始延伸到抽象思维层面。与图像的转变相呼应,微博中的文字形式也出现一系列变化,文学的表达变得更为直观了。文字的表征化和符号化成为了微博文字表现的主要方式,甚至有些文字与图像并没有多少区别,同样可以给观者直观的感受。基于微博中图文的具体表达,可以按其功能将图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以图释文型。如传统纸制媒介中的图文搭配一样,在微博中阐释文字类的图像占有很高的比例:在这类图文景观中,先以少量文字叙述核心内容,再配以图片,用以阐释文字。在这一类的图文景观中,图像仅仅是为文字创造一个场域,用来美化文字的氛围。与传统的图配文的图文景观不一样,在微博文字主导型的图文景观中,虽然文字似乎处于主导地位,但实际上图片的作用大大超过了传统图配文文本中的图片作用。因为在微博中,文字的量是有限制的(140个字以内),人们通常都会配以图片,只有在评论或者发表信息时才会都省掉。此外,在以图释文型图文景观中,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图像,即以图像来代替文字的叙述,我们姑且可称之为完全叙述型图像。有些微博用户为了叙述一个事件或者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不是以文字来表达,而是以图片来表达,运用图片将事件串联起来,从而提供更为直观的表现,给观众多感官享受。完全叙述型图像充分体现了读图时代的表达方式,而图像对叙述方式以及乐于共享和展示式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充分体现了图像相对于文字的优势。同时,完全叙述型图像也充分体现了用户的自主性,这也说明在读图时代,微博以一种新的图像叙述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文字叙述方式。
互动交流型。互动交流型图像主要是指微博用户首次在微博上发布的图文信息并非自我的原创信息,而是通过转发其他微博用户的图文信息来阐释自我的观点。互动是虚拟空间最突出的特点,计算机网络大大扩大了受众的互动交流范围,为人们远距离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微博上,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单方面接受信息,而更加注重信息背后的交流与共享。微博中的互动交流图文景观并不在于展示图像和文字本身,而在于图文景观的交流互动,在于图文景观背后意义的交流互动。在微博这个虚拟世界中,图文景观的获取和生产变得简单,只要剪切、复制、粘贴或是转发,这为图文景观的短时间大范围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消费引导型。这一类型通常出现在微博的软广告中。在广告无所不在的现代社会,消费者对于单纯的说服型广告有很大的免疫力,广告单纯用文字已很难直接打动消费者了。而如何通过形象的直观达到广告的目的,就成为了不少广告商面临的问题。事实上,在图像和文字的说服力方面,广告实践都已经证实:图像的直观展示远胜于语言的阐释。虽然很多情况下以图像为主的广告仍然需要文字与图像的相互配合,但不可否认的是,微博作为一个极具广告潜力的媒体,大量具有说服性目的的图像型广告存在于其中,甚至某些文字的图像化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广告。在这一类型中,图像相对于文字的直观性、简洁性、吸引眼球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全面体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消费引导型的图文景观也与当前消费社会的出现密不可分。消费社会强调消费的不仅仅在于物品的实用价值,更寻求物品的审美体验,将说服目的隐含在审美的外表下,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而图像就承担着这样的“包装”作用。在一个眼球经济时代或者说注意力经济时代,消费的核心在于消费注意力。消费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变一切为消费服务,而微博作为一个有着广大用户群的信息交互平台,自然在商家的注意力之列。传统的广告以文字的表达为主,而微博中的软广告则以图像的展示为主。因此,微博广告的“重图轻文”现象实质上也是图像与文字的注意力之争的直接后果。当然,如前所述,在这场注意力大战中,图像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色彩斑斓的广告牌、广告图片几乎无孔不入,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在对微博内容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还存在许多视觉说服型图像,这些图像用非常华丽的视觉表现包裹广告的商业目的,致力于说服微博用户进行网上消费。不可否认,这些广告图像降低了人们的排斥心理,说服效果强,而这也说明了图像在直观说服方面相对于文字的潜在优势。
在对微博图文景观的类型化分析中,笔者发现,虽然在微博中文字的存在不可或缺,但相对于文字,图像的生存空间明显占有优势,不少微博都存在“重图轻文”的现象。如在新浪微博中,图像信息占的比重非常大,几乎到90%。在腾讯微博中虽然比重不如新浪微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微博设有专门浏览图片的浏览范式,图片浏览范式窗口完全将图片作为浏览内容,由此可见腾讯微博对于图像的重视。其实,不仅仅是微博,图片在现代其他网络媒介中所占的比重也是相当大的,相对于语言文字的线性叙述方式,图像的叙述方式是非线性的展示方式,当观者遭遇图像时,图像调动的是观者的视觉感知。文字语言注重于观者的阅读过程,而图像注重观者的视觉体验。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体验表达的社会,微博用户用图像记载生活和分享生活体验,其注重读图和用图的方式也恰恰迎合了现代人的体验方式,从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运用。 继续深入分析下去,微博的“重图轻文”现象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况。在社会的现代转型中,随着现代性的展开,出现的是个体的碎片化生存。所谓现代性的碎片化,就是指现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包括个体、世界、知识、道德,认知,等等,都成为了碎片,在某种程度上,碎片表征了现代生活本身。对此,齐美尔曾认为,现代个体也是生活中的一个碎片。“我们总是在不同的层面间来回地循环,它们依据不同的规则,全都构成了世界总体,但从每一个平面来考察,我们的生命在任何特定的时候所获得的只是一个碎片。”{2}用弗瑞斯比的话说,现代性碎片是一种动态的表述: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存在的总体性和个体要素的偶然性得到了相当明确的显露;而与此相反,集中的原则,永恒的因素,则消失殆尽,荡然无存。{3}由于现代生活的碎片化,个体的感知也出现了印象主义风格,现代个体不再关注社会现实的深刻内涵,也不希冀建立一种阐释现实的宏大结构体系,而是注重以主观的内在心理感悟社会生活的表面现象或现实碎片。现代性的碎片化体现在微博图文景观上,主要表现为现代人对于文字的忽略和对于图像的“浅阅读”和“浅表达”,而这也正是微博“重图轻文”的另一重表征。
在微博这样一个网络交互平台上,个体所表达的往往只是社会生活和个人经验的一角,文字是思绪的一刹,图片是景观一瞬。图文都以碎片化的方面而存在,因而更注重表达的审美内涵和注意力效果。微博的这个特点也正是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很好的个案。齐美尔曾指出,在现代性的感性主义生存中,“艺术本质上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从一个现实的偶在碎片(它依赖于同现实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出发构筑出一个独立自主的统一体,一个无须其他的自足的微观世界。个体存在与超个体存在之间典型的抵牾,可以被阐释为这两种因素要达到美学上令人满意的表现形象而无法妥协的抗争。”{4}这就是说,每一处碎片都隐含着成为美的可能性,而生活的整体美和整体内蕴通过审美的方式从任何一个点上都能够得到展现。此外,微博的图文碎片化表达也是个体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的策略。由于社会的碎片化,导致人们身份认同的碎片化,才使得互动交流变得如此急需,不管是名人还是草根,人人都渴望交流和展现。微博这样全民的公共空间就显得很可贵。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在微博的互动交流中,虽然文字的地位不可小觑,但由于现代视觉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人生存的感性体验化,图像的生成和获得变得相对简单,而图像直观的呈现方式也消除了人们在解读图像内涵时的歧义。图像即使经过多次转发,也不会轻易改变发送者的初衷,从而加速了信息内容的理解度,提高了理解的正确性。正是因为如此,多次转发改写的互动交流式的图像类型,由于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不同人群的共鸣而逐渐为人们所青睐。
二、微博“重图轻文”的原因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微博中“重图轻文”倾向是非常明显的,那么,“重图轻文”的内在深层次原因又有哪些?笔者以为,我们有必要把这个问题放到“读图时代的到来”这个问题域中,可以说,微博的“重图轻文”现象实际上是读图时代“图文战争”的一个缩影。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曾占据着社会的主导地位,但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视觉文化开始取代传统的印刷文化形态,并使当代文化实现了从语言向图像的转变。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也曾宣布一个“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以视觉化的方式来了解世界。贝尔指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5}艾尔雅维茨也认为,“在后现代主义中,文学迅速游移至后台,而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光辉所普照。”{6}可以说,当下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开始依赖于视觉,大量的视觉符号占据了人们生活的空间,电子传播媒介的高度发达形成以视觉图像符号为主导的社会文化形态,使得视觉图像和形象代替语言文字符号成为文学传播的主要符号,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逐渐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形态。
在当下的读图时代语境中,图像日益凌越于文字之上,并对传统文学阅读构成了挑战。电视、电影、广告、包装设计等视觉符号逐渐覆盖我们的生活,冲击我们的视觉感官,视觉文化在大众消费文化中开始占据主流形态。以往人们获取信息往往是通过以纸质媒介为载体的文字,而在当下社会,信息资源高度发达,人们利用影视或者网络图像的直观展示,可以通过网络电子图像搜索自己需要的资源,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现代性的生活方式使图像取代文字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工具,这种快速、准确、便捷的文化消费方式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消费社会的到来使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呈现出快节奏、娱乐化、感官化的特点,而无深度的视觉图像正好满足了大众趣味。视觉消费的虚拟性和体验性给大众带来快感,图像的刺激性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一张张充满美感和视觉刺激的图像成为人们宣泄烦恼,摆脱压力的方式。而且,图像视觉符号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没有了地域、民族、语言的限制,更易被受众认知和把握。
进一步地深入下去,我们还可以将读图时代置于更为广泛的视觉文化或后现代文化这个更大的语境中来加以分析。网络虚拟文化,如微博文的不确定性、零散性、差异性等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与视觉文化时代所倡导的视觉理念不谋而合,同时也是后现代文化的一种表征。在后现代文化场域中,微博文化体现出来的碎片式、戏仿式、身份的漂移以及对传统话语权的“解构”等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图像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像本身就是一种碎片式叙述,正如前文提到的,相对于文字而言,现代人们更喜欢用图像来叙述生活。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身份游离于各种符号之间,图片能更好地表征身份,表征即时的状态和环境,而文字只能通过描述再通过接受者想象得到表征意义,这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此外,后现代文化注重体验,以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相对文字而言,微博中的图像体验显然更全面,而且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这种体验还在不断地延伸。如果说图像中也存在某种话语关系,那么现代的媒介也在提供平台“解构”这一传统图像的话语权,微博是个全民平台,发布图像的不仅仅是媒介,大众更是其中最多数的参与者,他们即时发布着自己生活中的图像信息,与全体进行着对话,争取着自己的话语权。 此外,媒介的发展也助推了微博“重图轻文”倾向的形成。任何一种内容都离不开其形式,同样任何信息都离不开其媒介,媒介技术的发展是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十多年前,我们绝不会想到,会有微博这样的公共领域。在印刷媒介时代,文字的生产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而图像却和受众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大众可以欣赏图片、电影等,但是对自己制作图片电影则有很大的难度。当前,视觉技术的发展早已从手工艺图像(绘画)进入机械复制图像(影视)时代,并开启了数字拟像(数字化虚拟影像)时代。因此,技术对视觉文化的影响首先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上反映出来。DV制作颠覆了传统电影生产模式,数码摄影改变了传统胶片摄影方式,数字卫星电视、网络视频、微博、手机等,使得图像的生产变得简单便捷。新视觉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结构乃至文化结构的变革作用,尤其是移动视觉制作技术(如手机相机、电脑摄像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人都是作者或匿名的作者使得图像由谁生产变得不重要了,技术发展正在导致巴特意义上的“作者之死”。可以说,媒介技术的发展让图像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现在只要有手机即可拍摄照片,有电脑即可编辑图片,图片的生产变得如此简单。在微博上,人们乐于上传自己拍摄和制作的图片,甚至影像。因特网上的图片也只要剪切、复制、粘贴即可为自己所用。这似乎比构思长段文字要简单,一张现场照片,所蕴含的内容,恐怕不是几百个文字所能表达的。随着未来网络拟物技术的发展,电脑模拟现实社会景观的能力越来越强,现实社会在虚拟电脑世界也就是一幅幅图景的直观再现,而图像对文学的战争也只会是愈演愈烈。
除了文化的视觉转型因素之外,我们还可以将微博的图文景观置于观者审美心理转变的语境中来加以考察。后现代的审美已经是大众化的审美,普通大众对于各类文化产品的审美动机,已经不像精英文化时代的人们那样有品位,普通大众观看的动机,只是打发时间、游戏心理、寻找群体认同以及一定的参与欲。在这一层次上显然图片相对于文字更符合大众的口味,文字需要人们的抽象思维,去想象前后的线性线索;图片和影像则有天然的优势,不需要观者太多的思考,除去了某些不确定性。当然在微博的审美心理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所谓的“迷心理”或者“控心理”,微博在手机上的即时性和便利性,使得人们的空闲无聊时间被填满了,每天人们按时到微博上报到,在空闲活动时全线图片直播自己的状态,微博极其容易将人置于“被看”的角色上。在后现代语境中,现代人渴望被关注,而微博更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微博中图像的现场感更能让人产生被关注的错觉,因而也备受现代人欢迎。
三、基于微博图文景观的图文关系思考
微博作为现代新兴的网络媒体之一,其“重图轻文”的取向不得不说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当然图文之争还在继续。图文之争并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图像的兴起以及对文字的优势,反映了更深层次的当下社会文化和审美心理的转型。可以说,微博以有限的文字内容和链接式无限的数字图像内容,为人们立体展现了一个虚拟视觉图像世界,其表征出来的“重图轻文”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当前读图时代语境中图文关系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微博的图文景观表征,我们也许可以对图文现象的内在逻辑关联展开进一步的学理反思。
从微博的图文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文学与图像的内在张力关系,而这种张力也是读图时代图文之间的内在张力之表征。文学与图像作为人类交际、思维和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都具有再现的功能,都可以通过符号本身的特性再现现实世界。无论视觉还是听觉,图像还是语言,都是我们生活所借助的符号,图像与文学虽是不同的叙事系统,两者之间的张力却是显而易见的。语言虽然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但词语往往靠视觉的形象来支撑,不可想象完全脱离视觉形象的词语的存在。图像以鲜明、具体的形象打动受众,给受众带来形象的直观性和视觉快感,但却让受众丧失了自由想象的空间,而文学的特性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失。文学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唤起受众丰富的想象,以其独特的、深层表意的功能挖掘文本的内涵。因此,图像与文学虽相异,但是两者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笔者以为,文学的抽象性与图像的形象性,文学的线性化与图像的非线性化,文学的深层表意与图像的浅层表象,文学的可说性再现与图像的可视性再现,使两者形成一种互补的、互动的、平衡的张力关系,而这,也应当是当下图文景观研究的言说立场。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通过语言形象这种线性符号而得以呈现。文学是一种通过语言文字媒介来实现其功能的艺术形式。文学语言在很多时候受制于理性,与个体的阅读和思考等相关,它更多运用丰富的表现手法来合理安排材料,并通过对材料的理性思考来实现其价值和功能。在线性连续性符号空间中,语言文字所建构的空间可以给读者提供更多反思和想象的可能。就文学而言,它是由词语构成,词语与词语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在表达上采取的是一种连续的、线性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图像的直白、浅易。文学作为一种线性接受模式,文字符号具有的张力可以使读者的思维有无限的延展性,读者可以静下来心来专心地阅读文学作品,透过语言想象其传达的形象,领会作者的深层内涵。而图像作为视觉艺术,通过视觉形象这种非线性符号而得以呈现,图像或形象在很多时候受制于感性,与个体的视觉感性和体悟等相连。从对立关系来看,文字作为语言的符号,是一种线性接受的模式,侧重于时间的连续性,适合把握事物的动态过程,因此以语言为媒介的文体更适合叙事与论说。相对于文学的线性表达模式,图像的非线性模式侧重于空间性,所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的景象,倾向于形象和感性层面。此外,非线性图像符号的虚指性,也使图像能对世界进行更形象化和直观化的表征,图像的本性是视觉直观,因此以图像为媒介的艺术就表现为视觉形象的客体展示,也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观者带来视觉的快感。
此外,文学与图像都具有再现的功能,都能以再现的方式表现某些内容,只不过前者是一种“可说性”再现,后者是一种“可视性”再现。语言的再现不能像图像那样将客体的视觉面呈现出来,词语只能被引用,但却看不见客体,而想象或隐喻克服了这种不可能性,用这种视觉再现语言,通过隐喻将形象与文本缝合,成为一种形象文本。米歇尔认为,形象、图像、空间和视觉性只能通过语言话语比喻想象出来,语言话语也要根据图像比喻、联想。在一幅画中,文字是对画中图像及所代表的意义的阐释,这种图像与文字的相辅相成使语言变成可视的了。同时用文字记录形象,也使图中所传达的精神形象成为一种可视语言。文字可将看不见的声音和信息改造成可视的图像,这种可视语言可以弥补图像与使用图像的语言之间的裂痕。 图像作为“可视性”再现,它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给受众带来视觉冲击,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文学作为“可说性”再现,可以通过人物语言表达人物内心活动,它具有发散人思维的作用。在读图时代语境下,图像所带来的强烈的感官刺激使读者无法展开深层思考,而文学的理性因素恰巧可以弥补这种视觉文化对受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消解。此外,图像的可见性使它作为一种可视证据出现在文本中,图像可以让我们更加生动地想象过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图像有各种用途,曾被当作膜拜的对象或宗教崇拜的手段用来传递信息或赐予喜悦,从而使它们得以见证过去各种形式的宗教、知识、信仰、快乐等。这正如伯克所言,尽管文本也可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但图像本身却是认识过去文化中的宗教和政治生活视觉表象之力量的最佳向导。这种形象的建构正是通过模仿和再现的方式来呈现的,是对图像所要表达的文学文本的形象建构。
作为可视性的文本,图像对形象的建构是创作主体通过观察和感受外部世界,运用记忆、图像或语言的媒介将外部世界再现出来,由此可见,图像或文本的形成是主体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和解读。在形象的建构中,文本创作存在着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似对应关系,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应性也就意味着文本必然要对现实进行模仿与再现。正是通过这种再现的形式,艺术家才能使艺术品不再以镜子似的反映个别或具体的事物,而是为这些事物创造一种内在的联系,使外部世界的事物通过图像或文字的形式展现在观者面前。因此,图像再现形象,主要通过模仿和再现的方式来建构视觉形象,艺术家用图像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视化、具体化,如自由、正义、胜利等抽象概念通过图像的形式化身为女性。与文字相比,图像的特殊优势在于它们能迅速而清楚地从细节方面交待复杂的过程。就印刷的过程来说,若用文字来表达,不仅篇幅很长,而且语言的晦涩和含糊会让读者感到费解。若将印刷的步骤用图解的方法来进行描述则更能形象地展示其过程,让观者一目了然。
作为可说性的文本,文学用语言文字进行形象再造,也就是对语言所要描绘形象的文本建构。文学建构文本,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来呈现,比如诗的创作,人们读到诗就会联想到诗所描绘的意象,也就是说,文学用语言的形式构建了一种形象。这种形象不同于视觉的建构,它是由文字的深层表意引人深思的理性思考而形成的。相对于图像来说,它并不是直观的,而是需要运用想象完成的,是一种形象的间接性表达。此外,文学通过形象反映现实,文学的思想体现在形象中,其形象是经作家的概括、集中,用文字的形式在作品中重新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虽然只是形象,但这一形象却包含了丰富的概念。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借语言来塑造、描写艺术,艺术家的构思过程是从语言中提炼准确的、鲜明的、生动的、形象化的语言过程。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就意味着文字是非感官的感受,非具象的形象。由于不具有物理形象的直观性与真切感,文学所展示的形象仅仅是一种喻像。
基于此,文学与图像当作再现实践的异质领域,将建构文学文本与视像文本关联可能性。此外,图像与文学也绝非简单意义上的自我指涉体,在某种意义上,形象和文本、图像和语言可以相互表达和相互言说:图像具有文学功能,而文学具有图像功能,文学与图像的相互言说建构了二者互文表达的共同情境。
需要注意的是,在讨论语图关系时,我们也不能忽略语言与图像在再现层面的张力。这种张力,在我看来,可以从“言说的自我”与“被看的他者”之间的差异、讲述与展示之间的差异、“道听途说”式的文学与“亲眼目睹”式的图像之间的差异等方面具体展开。此外,这种张力也与特定的政治、文化领域内的斗争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如话语与图像之间的权力斗争。在这个意义上,“文学遭遇图像”也可以视为话语与图像之间的复杂关系的表征。当下视觉文化的兴起以及读图时代的到来则使得图像一下子跃居强势地位,并对传统的话语中心主义提出了巨大挑战。在这场冲突中,图像对理性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也就成为图像与文学的冲突在哲学话语层面上的反映。
注释:
{1}[美]伯格著,戴行钺译:《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2}D. N. Levine ed., 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38.
{3}D. Frisby, “The Foundation of Sociology”, 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Vol.Ⅰ (London: Rouotledge, 1994) 330.
{4}[德]齐美尔著,陈戎女等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页。
{5} [美]贝尔著,赵一凡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
{6} [斯]艾尔雅维茨著,胡菊兰译:《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基于学理层面的考察”(项目编号:11A12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图’艺术史的图文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2YBA298)、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基于‘语-图’关系史的考察”(项目编号:2012M51006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 陈善君
一、微博的“重图轻文”现象
在众多的网络媒介中,微博以其便捷、交互、即时、跨媒体的优势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近几年交互式网媒的代表之一。而在这一新兴的网络媒介中,图文互文表达是其重要的一道景观。虽然与传统媒介相比,微博中的图像与文学的功能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图像还是直接作用于观者的视觉,文字的排列方式也仍是传统的线性方式,文字的有效传达,也是先要形成脑海中的心像,再转化为思维作用于大脑。不过,相对于传统媒介,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介中,图文景观,特别是图文的表达方式还是出现了相当大的变化。具体来说,图像的应用已变得相当宽泛,而图像的表达形式也出现了千变万化。而且,图像延伸了视觉的功能,在虚拟现实中,图像甚至带有触觉等感官的全面体验,直观的具象思维也开始延伸到抽象思维层面。与图像的转变相呼应,微博中的文字形式也出现一系列变化,文学的表达变得更为直观了。文字的表征化和符号化成为了微博文字表现的主要方式,甚至有些文字与图像并没有多少区别,同样可以给观者直观的感受。基于微博中图文的具体表达,可以按其功能将图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以图释文型。如传统纸制媒介中的图文搭配一样,在微博中阐释文字类的图像占有很高的比例:在这类图文景观中,先以少量文字叙述核心内容,再配以图片,用以阐释文字。在这一类的图文景观中,图像仅仅是为文字创造一个场域,用来美化文字的氛围。与传统的图配文的图文景观不一样,在微博文字主导型的图文景观中,虽然文字似乎处于主导地位,但实际上图片的作用大大超过了传统图配文文本中的图片作用。因为在微博中,文字的量是有限制的(140个字以内),人们通常都会配以图片,只有在评论或者发表信息时才会都省掉。此外,在以图释文型图文景观中,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图像,即以图像来代替文字的叙述,我们姑且可称之为完全叙述型图像。有些微博用户为了叙述一个事件或者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不是以文字来表达,而是以图片来表达,运用图片将事件串联起来,从而提供更为直观的表现,给观众多感官享受。完全叙述型图像充分体现了读图时代的表达方式,而图像对叙述方式以及乐于共享和展示式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充分体现了图像相对于文字的优势。同时,完全叙述型图像也充分体现了用户的自主性,这也说明在读图时代,微博以一种新的图像叙述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文字叙述方式。
互动交流型。互动交流型图像主要是指微博用户首次在微博上发布的图文信息并非自我的原创信息,而是通过转发其他微博用户的图文信息来阐释自我的观点。互动是虚拟空间最突出的特点,计算机网络大大扩大了受众的互动交流范围,为人们远距离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微博上,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单方面接受信息,而更加注重信息背后的交流与共享。微博中的互动交流图文景观并不在于展示图像和文字本身,而在于图文景观的交流互动,在于图文景观背后意义的交流互动。在微博这个虚拟世界中,图文景观的获取和生产变得简单,只要剪切、复制、粘贴或是转发,这为图文景观的短时间大范围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消费引导型。这一类型通常出现在微博的软广告中。在广告无所不在的现代社会,消费者对于单纯的说服型广告有很大的免疫力,广告单纯用文字已很难直接打动消费者了。而如何通过形象的直观达到广告的目的,就成为了不少广告商面临的问题。事实上,在图像和文字的说服力方面,广告实践都已经证实:图像的直观展示远胜于语言的阐释。虽然很多情况下以图像为主的广告仍然需要文字与图像的相互配合,但不可否认的是,微博作为一个极具广告潜力的媒体,大量具有说服性目的的图像型广告存在于其中,甚至某些文字的图像化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广告。在这一类型中,图像相对于文字的直观性、简洁性、吸引眼球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全面体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消费引导型的图文景观也与当前消费社会的出现密不可分。消费社会强调消费的不仅仅在于物品的实用价值,更寻求物品的审美体验,将说服目的隐含在审美的外表下,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而图像就承担着这样的“包装”作用。在一个眼球经济时代或者说注意力经济时代,消费的核心在于消费注意力。消费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变一切为消费服务,而微博作为一个有着广大用户群的信息交互平台,自然在商家的注意力之列。传统的广告以文字的表达为主,而微博中的软广告则以图像的展示为主。因此,微博广告的“重图轻文”现象实质上也是图像与文字的注意力之争的直接后果。当然,如前所述,在这场注意力大战中,图像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色彩斑斓的广告牌、广告图片几乎无孔不入,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在对微博内容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还存在许多视觉说服型图像,这些图像用非常华丽的视觉表现包裹广告的商业目的,致力于说服微博用户进行网上消费。不可否认,这些广告图像降低了人们的排斥心理,说服效果强,而这也说明了图像在直观说服方面相对于文字的潜在优势。
在对微博图文景观的类型化分析中,笔者发现,虽然在微博中文字的存在不可或缺,但相对于文字,图像的生存空间明显占有优势,不少微博都存在“重图轻文”的现象。如在新浪微博中,图像信息占的比重非常大,几乎到90%。在腾讯微博中虽然比重不如新浪微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微博设有专门浏览图片的浏览范式,图片浏览范式窗口完全将图片作为浏览内容,由此可见腾讯微博对于图像的重视。其实,不仅仅是微博,图片在现代其他网络媒介中所占的比重也是相当大的,相对于语言文字的线性叙述方式,图像的叙述方式是非线性的展示方式,当观者遭遇图像时,图像调动的是观者的视觉感知。文字语言注重于观者的阅读过程,而图像注重观者的视觉体验。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体验表达的社会,微博用户用图像记载生活和分享生活体验,其注重读图和用图的方式也恰恰迎合了现代人的体验方式,从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运用。 继续深入分析下去,微博的“重图轻文”现象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况。在社会的现代转型中,随着现代性的展开,出现的是个体的碎片化生存。所谓现代性的碎片化,就是指现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包括个体、世界、知识、道德,认知,等等,都成为了碎片,在某种程度上,碎片表征了现代生活本身。对此,齐美尔曾认为,现代个体也是生活中的一个碎片。“我们总是在不同的层面间来回地循环,它们依据不同的规则,全都构成了世界总体,但从每一个平面来考察,我们的生命在任何特定的时候所获得的只是一个碎片。”{2}用弗瑞斯比的话说,现代性碎片是一种动态的表述: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存在的总体性和个体要素的偶然性得到了相当明确的显露;而与此相反,集中的原则,永恒的因素,则消失殆尽,荡然无存。{3}由于现代生活的碎片化,个体的感知也出现了印象主义风格,现代个体不再关注社会现实的深刻内涵,也不希冀建立一种阐释现实的宏大结构体系,而是注重以主观的内在心理感悟社会生活的表面现象或现实碎片。现代性的碎片化体现在微博图文景观上,主要表现为现代人对于文字的忽略和对于图像的“浅阅读”和“浅表达”,而这也正是微博“重图轻文”的另一重表征。
在微博这样一个网络交互平台上,个体所表达的往往只是社会生活和个人经验的一角,文字是思绪的一刹,图片是景观一瞬。图文都以碎片化的方面而存在,因而更注重表达的审美内涵和注意力效果。微博的这个特点也正是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很好的个案。齐美尔曾指出,在现代性的感性主义生存中,“艺术本质上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从一个现实的偶在碎片(它依赖于同现实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出发构筑出一个独立自主的统一体,一个无须其他的自足的微观世界。个体存在与超个体存在之间典型的抵牾,可以被阐释为这两种因素要达到美学上令人满意的表现形象而无法妥协的抗争。”{4}这就是说,每一处碎片都隐含着成为美的可能性,而生活的整体美和整体内蕴通过审美的方式从任何一个点上都能够得到展现。此外,微博的图文碎片化表达也是个体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的策略。由于社会的碎片化,导致人们身份认同的碎片化,才使得互动交流变得如此急需,不管是名人还是草根,人人都渴望交流和展现。微博这样全民的公共空间就显得很可贵。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在微博的互动交流中,虽然文字的地位不可小觑,但由于现代视觉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人生存的感性体验化,图像的生成和获得变得相对简单,而图像直观的呈现方式也消除了人们在解读图像内涵时的歧义。图像即使经过多次转发,也不会轻易改变发送者的初衷,从而加速了信息内容的理解度,提高了理解的正确性。正是因为如此,多次转发改写的互动交流式的图像类型,由于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不同人群的共鸣而逐渐为人们所青睐。
二、微博“重图轻文”的原因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微博中“重图轻文”倾向是非常明显的,那么,“重图轻文”的内在深层次原因又有哪些?笔者以为,我们有必要把这个问题放到“读图时代的到来”这个问题域中,可以说,微博的“重图轻文”现象实际上是读图时代“图文战争”的一个缩影。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曾占据着社会的主导地位,但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视觉文化开始取代传统的印刷文化形态,并使当代文化实现了从语言向图像的转变。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也曾宣布一个“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以视觉化的方式来了解世界。贝尔指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5}艾尔雅维茨也认为,“在后现代主义中,文学迅速游移至后台,而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光辉所普照。”{6}可以说,当下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开始依赖于视觉,大量的视觉符号占据了人们生活的空间,电子传播媒介的高度发达形成以视觉图像符号为主导的社会文化形态,使得视觉图像和形象代替语言文字符号成为文学传播的主要符号,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逐渐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形态。
在当下的读图时代语境中,图像日益凌越于文字之上,并对传统文学阅读构成了挑战。电视、电影、广告、包装设计等视觉符号逐渐覆盖我们的生活,冲击我们的视觉感官,视觉文化在大众消费文化中开始占据主流形态。以往人们获取信息往往是通过以纸质媒介为载体的文字,而在当下社会,信息资源高度发达,人们利用影视或者网络图像的直观展示,可以通过网络电子图像搜索自己需要的资源,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现代性的生活方式使图像取代文字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工具,这种快速、准确、便捷的文化消费方式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消费社会的到来使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呈现出快节奏、娱乐化、感官化的特点,而无深度的视觉图像正好满足了大众趣味。视觉消费的虚拟性和体验性给大众带来快感,图像的刺激性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一张张充满美感和视觉刺激的图像成为人们宣泄烦恼,摆脱压力的方式。而且,图像视觉符号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没有了地域、民族、语言的限制,更易被受众认知和把握。
进一步地深入下去,我们还可以将读图时代置于更为广泛的视觉文化或后现代文化这个更大的语境中来加以分析。网络虚拟文化,如微博文的不确定性、零散性、差异性等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与视觉文化时代所倡导的视觉理念不谋而合,同时也是后现代文化的一种表征。在后现代文化场域中,微博文化体现出来的碎片式、戏仿式、身份的漂移以及对传统话语权的“解构”等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图像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像本身就是一种碎片式叙述,正如前文提到的,相对于文字而言,现代人们更喜欢用图像来叙述生活。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身份游离于各种符号之间,图片能更好地表征身份,表征即时的状态和环境,而文字只能通过描述再通过接受者想象得到表征意义,这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此外,后现代文化注重体验,以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相对文字而言,微博中的图像体验显然更全面,而且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这种体验还在不断地延伸。如果说图像中也存在某种话语关系,那么现代的媒介也在提供平台“解构”这一传统图像的话语权,微博是个全民平台,发布图像的不仅仅是媒介,大众更是其中最多数的参与者,他们即时发布着自己生活中的图像信息,与全体进行着对话,争取着自己的话语权。 此外,媒介的发展也助推了微博“重图轻文”倾向的形成。任何一种内容都离不开其形式,同样任何信息都离不开其媒介,媒介技术的发展是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十多年前,我们绝不会想到,会有微博这样的公共领域。在印刷媒介时代,文字的生产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而图像却和受众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大众可以欣赏图片、电影等,但是对自己制作图片电影则有很大的难度。当前,视觉技术的发展早已从手工艺图像(绘画)进入机械复制图像(影视)时代,并开启了数字拟像(数字化虚拟影像)时代。因此,技术对视觉文化的影响首先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上反映出来。DV制作颠覆了传统电影生产模式,数码摄影改变了传统胶片摄影方式,数字卫星电视、网络视频、微博、手机等,使得图像的生产变得简单便捷。新视觉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结构乃至文化结构的变革作用,尤其是移动视觉制作技术(如手机相机、电脑摄像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人都是作者或匿名的作者使得图像由谁生产变得不重要了,技术发展正在导致巴特意义上的“作者之死”。可以说,媒介技术的发展让图像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现在只要有手机即可拍摄照片,有电脑即可编辑图片,图片的生产变得如此简单。在微博上,人们乐于上传自己拍摄和制作的图片,甚至影像。因特网上的图片也只要剪切、复制、粘贴即可为自己所用。这似乎比构思长段文字要简单,一张现场照片,所蕴含的内容,恐怕不是几百个文字所能表达的。随着未来网络拟物技术的发展,电脑模拟现实社会景观的能力越来越强,现实社会在虚拟电脑世界也就是一幅幅图景的直观再现,而图像对文学的战争也只会是愈演愈烈。
除了文化的视觉转型因素之外,我们还可以将微博的图文景观置于观者审美心理转变的语境中来加以考察。后现代的审美已经是大众化的审美,普通大众对于各类文化产品的审美动机,已经不像精英文化时代的人们那样有品位,普通大众观看的动机,只是打发时间、游戏心理、寻找群体认同以及一定的参与欲。在这一层次上显然图片相对于文字更符合大众的口味,文字需要人们的抽象思维,去想象前后的线性线索;图片和影像则有天然的优势,不需要观者太多的思考,除去了某些不确定性。当然在微博的审美心理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所谓的“迷心理”或者“控心理”,微博在手机上的即时性和便利性,使得人们的空闲无聊时间被填满了,每天人们按时到微博上报到,在空闲活动时全线图片直播自己的状态,微博极其容易将人置于“被看”的角色上。在后现代语境中,现代人渴望被关注,而微博更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微博中图像的现场感更能让人产生被关注的错觉,因而也备受现代人欢迎。
三、基于微博图文景观的图文关系思考
微博作为现代新兴的网络媒体之一,其“重图轻文”的取向不得不说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当然图文之争还在继续。图文之争并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图像的兴起以及对文字的优势,反映了更深层次的当下社会文化和审美心理的转型。可以说,微博以有限的文字内容和链接式无限的数字图像内容,为人们立体展现了一个虚拟视觉图像世界,其表征出来的“重图轻文”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当前读图时代语境中图文关系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微博的图文景观表征,我们也许可以对图文现象的内在逻辑关联展开进一步的学理反思。
从微博的图文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文学与图像的内在张力关系,而这种张力也是读图时代图文之间的内在张力之表征。文学与图像作为人类交际、思维和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都具有再现的功能,都可以通过符号本身的特性再现现实世界。无论视觉还是听觉,图像还是语言,都是我们生活所借助的符号,图像与文学虽是不同的叙事系统,两者之间的张力却是显而易见的。语言虽然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但词语往往靠视觉的形象来支撑,不可想象完全脱离视觉形象的词语的存在。图像以鲜明、具体的形象打动受众,给受众带来形象的直观性和视觉快感,但却让受众丧失了自由想象的空间,而文学的特性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失。文学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唤起受众丰富的想象,以其独特的、深层表意的功能挖掘文本的内涵。因此,图像与文学虽相异,但是两者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笔者以为,文学的抽象性与图像的形象性,文学的线性化与图像的非线性化,文学的深层表意与图像的浅层表象,文学的可说性再现与图像的可视性再现,使两者形成一种互补的、互动的、平衡的张力关系,而这,也应当是当下图文景观研究的言说立场。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通过语言形象这种线性符号而得以呈现。文学是一种通过语言文字媒介来实现其功能的艺术形式。文学语言在很多时候受制于理性,与个体的阅读和思考等相关,它更多运用丰富的表现手法来合理安排材料,并通过对材料的理性思考来实现其价值和功能。在线性连续性符号空间中,语言文字所建构的空间可以给读者提供更多反思和想象的可能。就文学而言,它是由词语构成,词语与词语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在表达上采取的是一种连续的、线性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图像的直白、浅易。文学作为一种线性接受模式,文字符号具有的张力可以使读者的思维有无限的延展性,读者可以静下来心来专心地阅读文学作品,透过语言想象其传达的形象,领会作者的深层内涵。而图像作为视觉艺术,通过视觉形象这种非线性符号而得以呈现,图像或形象在很多时候受制于感性,与个体的视觉感性和体悟等相连。从对立关系来看,文字作为语言的符号,是一种线性接受的模式,侧重于时间的连续性,适合把握事物的动态过程,因此以语言为媒介的文体更适合叙事与论说。相对于文学的线性表达模式,图像的非线性模式侧重于空间性,所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的景象,倾向于形象和感性层面。此外,非线性图像符号的虚指性,也使图像能对世界进行更形象化和直观化的表征,图像的本性是视觉直观,因此以图像为媒介的艺术就表现为视觉形象的客体展示,也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观者带来视觉的快感。
此外,文学与图像都具有再现的功能,都能以再现的方式表现某些内容,只不过前者是一种“可说性”再现,后者是一种“可视性”再现。语言的再现不能像图像那样将客体的视觉面呈现出来,词语只能被引用,但却看不见客体,而想象或隐喻克服了这种不可能性,用这种视觉再现语言,通过隐喻将形象与文本缝合,成为一种形象文本。米歇尔认为,形象、图像、空间和视觉性只能通过语言话语比喻想象出来,语言话语也要根据图像比喻、联想。在一幅画中,文字是对画中图像及所代表的意义的阐释,这种图像与文字的相辅相成使语言变成可视的了。同时用文字记录形象,也使图中所传达的精神形象成为一种可视语言。文字可将看不见的声音和信息改造成可视的图像,这种可视语言可以弥补图像与使用图像的语言之间的裂痕。 图像作为“可视性”再现,它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给受众带来视觉冲击,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文学作为“可说性”再现,可以通过人物语言表达人物内心活动,它具有发散人思维的作用。在读图时代语境下,图像所带来的强烈的感官刺激使读者无法展开深层思考,而文学的理性因素恰巧可以弥补这种视觉文化对受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消解。此外,图像的可见性使它作为一种可视证据出现在文本中,图像可以让我们更加生动地想象过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图像有各种用途,曾被当作膜拜的对象或宗教崇拜的手段用来传递信息或赐予喜悦,从而使它们得以见证过去各种形式的宗教、知识、信仰、快乐等。这正如伯克所言,尽管文本也可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但图像本身却是认识过去文化中的宗教和政治生活视觉表象之力量的最佳向导。这种形象的建构正是通过模仿和再现的方式来呈现的,是对图像所要表达的文学文本的形象建构。
作为可视性的文本,图像对形象的建构是创作主体通过观察和感受外部世界,运用记忆、图像或语言的媒介将外部世界再现出来,由此可见,图像或文本的形成是主体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和解读。在形象的建构中,文本创作存在着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似对应关系,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应性也就意味着文本必然要对现实进行模仿与再现。正是通过这种再现的形式,艺术家才能使艺术品不再以镜子似的反映个别或具体的事物,而是为这些事物创造一种内在的联系,使外部世界的事物通过图像或文字的形式展现在观者面前。因此,图像再现形象,主要通过模仿和再现的方式来建构视觉形象,艺术家用图像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视化、具体化,如自由、正义、胜利等抽象概念通过图像的形式化身为女性。与文字相比,图像的特殊优势在于它们能迅速而清楚地从细节方面交待复杂的过程。就印刷的过程来说,若用文字来表达,不仅篇幅很长,而且语言的晦涩和含糊会让读者感到费解。若将印刷的步骤用图解的方法来进行描述则更能形象地展示其过程,让观者一目了然。
作为可说性的文本,文学用语言文字进行形象再造,也就是对语言所要描绘形象的文本建构。文学建构文本,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来呈现,比如诗的创作,人们读到诗就会联想到诗所描绘的意象,也就是说,文学用语言的形式构建了一种形象。这种形象不同于视觉的建构,它是由文字的深层表意引人深思的理性思考而形成的。相对于图像来说,它并不是直观的,而是需要运用想象完成的,是一种形象的间接性表达。此外,文学通过形象反映现实,文学的思想体现在形象中,其形象是经作家的概括、集中,用文字的形式在作品中重新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虽然只是形象,但这一形象却包含了丰富的概念。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借语言来塑造、描写艺术,艺术家的构思过程是从语言中提炼准确的、鲜明的、生动的、形象化的语言过程。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就意味着文字是非感官的感受,非具象的形象。由于不具有物理形象的直观性与真切感,文学所展示的形象仅仅是一种喻像。
基于此,文学与图像当作再现实践的异质领域,将建构文学文本与视像文本关联可能性。此外,图像与文学也绝非简单意义上的自我指涉体,在某种意义上,形象和文本、图像和语言可以相互表达和相互言说:图像具有文学功能,而文学具有图像功能,文学与图像的相互言说建构了二者互文表达的共同情境。
需要注意的是,在讨论语图关系时,我们也不能忽略语言与图像在再现层面的张力。这种张力,在我看来,可以从“言说的自我”与“被看的他者”之间的差异、讲述与展示之间的差异、“道听途说”式的文学与“亲眼目睹”式的图像之间的差异等方面具体展开。此外,这种张力也与特定的政治、文化领域内的斗争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如话语与图像之间的权力斗争。在这个意义上,“文学遭遇图像”也可以视为话语与图像之间的复杂关系的表征。当下视觉文化的兴起以及读图时代的到来则使得图像一下子跃居强势地位,并对传统的话语中心主义提出了巨大挑战。在这场冲突中,图像对理性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也就成为图像与文学的冲突在哲学话语层面上的反映。
注释:
{1}[美]伯格著,戴行钺译:《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2}D. N. Levine ed., 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38.
{3}D. Frisby, “The Foundation of Sociology”, 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Vol.Ⅰ (London: Rouotledge, 1994) 330.
{4}[德]齐美尔著,陈戎女等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页。
{5} [美]贝尔著,赵一凡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
{6} [斯]艾尔雅维茨著,胡菊兰译:《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基于学理层面的考察”(项目编号:11A12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图’艺术史的图文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2YBA298)、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基于‘语-图’关系史的考察”(项目编号:2012M51006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 陈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