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李玥、网友
答:白岩松
2012年12月21日,白岩松参加由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主办的《劳动·创造·奋斗——我的青春故事》系列访谈。
不管你生活中有多少阴暗的B面永远有让你可以看到希望的A面
Q:今天把您请到现场,是因为很多青年朋友对自己的未来、对择业特别迷惘,您那会儿找工作也非常不容易吗?
A:大家现在都会去抱怨,觉得生活中充满着负能量,有人拼爹,有富二代的故事。生活中有没有负能量?当然有,而且会愈演愈烈,这是让我们整个社会焦虑的。如果生活本身充满了负能量,你依然用自己心中的负能量去面对生活,不会负负得正,只会更加糟糕。我是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由于高考,我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一生。我在北京几乎不认识任何人,大学毕业后能一直走到今天,有很多人说我有贵人相助,我承认。但是这些贵人不是富人,不是我拼爹能拼出来的。我父亲在我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是我母亲把我们哥俩养大的,我们哥俩都在北京读完大学。
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学毕业前夕,我去国际台实习,后来没留下。当时非常沮丧,但是庆幸的是我没有绝望,而是尝试还有没有更多的机会,我听说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要招人,就一个人去前门买火车票要去广州。在这个时候系里面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话,说有人去他们那里实习没有成,问能不能让我过去再面试一下。按理说这是理论上不存在的事情,我正是因为去不了电视台和电台,才去国际台实习,因为那里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我那天下午就去面试了。我即将去广州的时候,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话,他们说:“你不用去了,我们要你了。”这件事让我相信,不管你生活中有多少阴暗的B面,永远有让你可以看到希望的A面。
后来我从电台去电视台,也不是因为认识人,而是我在报纸上不断写文章,被别人看到。制片人四处找人,小崔就推荐了我。他专门过来,就在自行车棚里,我给了他十篇文章,他看了三篇,就说你就是我要的人,我就去了。你相信负能量有用吗?只会害了自己。当你足够强的时候,你生活中出现的大多数是明规则。但是当你不强的时候,你总有机会抱怨潜规则。
Q:你也说过其实人一生中都是不容易的,我想知道,当你深陷在这种不容易中的时候,你能抽出来吗?
A:我不得不承认我经常也很沮丧,经常充满着负能量,但是我知道我会走出来。我首先从来没有回避和掩耳盗铃,生活中有无数的痛苦、沮丧和绝望,但是有时候绝望到极致就是转折,所以我首先要面对它。《约翰·克里斯多夫》那本书扉页上傅雷写了一句话:“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我们不会因为潜规则相信这个社会太糟糕了。别把它当作一个信仰,想着怎么把潜规则弄得更好,让自己更相信潜规则。论赌博的系数来说,相信自己更强机会永远最多。要我下注,我永远在自己这边下注。
把自己打造得当命运来敲门的时候.你立刻可以把门打开
Q:在一次演讲的时候说特别鼓励年轻人做点无用的事,当时觉得这个概念特别新鲜。
A:我觉得我在关注很多无用的事情的时候让我得到了有用的东西。举一个例子,我最近在看很多台湾诗人的诗,由此我看到了中文的另一种可能。我们看到的诗都是古诗,要么是现代诗。但这只是在大陆这样一种语言环境下中文的一种可能,我们忘了中文有另外一种可能,在台湾由于很多因素导致它没有被中断和干扰过,所以台湾的诗发展得很好。这几天我一直在整理这些诗,这有用吗?当然没用了。但是也许在将来什么情况也不知道的时候,我的语言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就来自于我现在的整理。
在青春的时候,我们为这个国家掉过眼泪,为国家呐喊过,我们每天讨论的都是大话题。在今天看来都是无用的东西,我们不关心那些很具体的事情,但是它给了我一个更大的格局,是这些无用的事情真正地让我走到今天。如果一开始就去关注非常有用的事情,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技术人才,那我觉得我的格局会很小,我走不出自己的那个泥沼。哪怕走得很通畅了,也不过是在一个透明的屋子里徘徊而己。对无用事情的关注让我走得更远。最近几年我去一些高校跟年轻人沟通的时候,总是提醒他们,你们关心的事情太具体了。你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焦虑,怎样在四年级的时候找一个好工作,一定找不到,因为你焦虑得太早,你一上来就关心那些非常有用的事情。如果你只是关注我如何开心,如何非常有效地度过这四年,你将来一定会有美好的结果。
Q:您是说通过很多无用的事把自己涵养得更宽。
A:把自己的格局、外延打得更大,把自己打造得当命运来敲门的时候,你立刻可以把门打开。别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打开门的时候他正在敲隔壁的门。
Q:在的年轻人跟你们年轻时有什么差别?
A:没有太大差别,人性的进化很慢。他们也许现在是用iPad,用iPhone,但是他们表达的东西跟我们那个时候差不多,失恋,友情,梦想很大,现实很残酷,都是这些东西,没有变过。我相信十年、二十年后这些东西也不会变。这是人性中必然面对的事情。所有的年轻人都必须要搞明白,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情。青春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不断地犯错误,因为有大把的时间改正错误。但是青春本身从来都是难过的,都是不容易的。因为有无数的第一次,你要去抉择,甚至打垮你等等,所以我觉得很难。但是正因为很难,将来回忆的时候才会觉得如此的美好。
我觉得不同的是,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多的发泄和表达的渠道,比如说互联网等等。让青春的问题被全社会看到,所以我觉得要关爱,但是没有必要溺爱。
另外一部分,现实越来越残酷。我们那个时候也许很幸运,有很多的第一次可以去填补空白,机会多。正常社会里就意味着机会在减少,都要论资排辈,一切去排队。可是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正常社会,没有办法。这可能就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听哪个,好消息就是你的声音都可以表达出来,坏消息是机会没有以前多了。
只要别拿自己太当回事.你就知道自己该怎么活着了 Q:您四十岁的时候出了《幸福了吗?》这本书,为什么到四十岁的年纪反而有这样—个疑问呢?
A:几年前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就知道它是一个问题,所以我就写了。为什么要去掉“你”,因为我得首先问自己。把“你”拿掉。从明天开始,每个人经常问问自己,幸福了吗?你的生活、你的很多东西都会发生转变,这原本是我们该自己问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别人拿着话筒追在后面问的。几年前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就知道这是我自己的问题,也是这个时代的问题。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我们吃得饱一些了,穿得暖一些了,当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我们下一个问题更加关键,“幸福”。围绕着幸福,自由、尊严、权利等等,都是用数字没有办法衡量的。
Q:在我们这个时代,可能哗众取宠的人特别多,很多人的生活是展现给别人看的。想问问您怎么样才能做自己,怎么样能不把这种生活展现给别人看?
A:在各处都有我的微博,但是我从来没有开过。有很多写我名字的心灵鸡汤,我没法去反驳。在反日游行的时候,四处疯狂地转发署着“白岩松”这三个字的抵制日货的东西,可我从来不是抵制任何货的支持者。别人会说你为什么不反驳?我想讲一个故事:在很多书的腰封上写着梁文道,说是他推荐的。其实有很多书他自己都没有看到过。他有一次给一个出版社打电话,说,“你们出版的这本书我根本都没有看过,你们怎么写是我推荐呢?”出版社回答,“非常遗憾地告诉您,我们特别尊敬您,但是您一定得知道,在内地叫梁文道的人还很多。”所以我非常担心,当我要去反对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说他们也叫白岩松,显得我好像有点矫情。可是这就是现实,偷书不能算偷吗?算。其实盗用别人的东西即便你做得再好也一样。很多年前我也问过启功,我说您去过琉璃厂吗?他说去过。“您怎么看待启功的书法?”他说,“哎呦,真有比我写得好的。”
现在看很多署名白岩松的微博的时候,我觉得真有比我写得好的。套用启老的话,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但凡写得好的,那都是别人的。写得不好的,都是我的。不是说能抵制哗众取宠,有时候因为别人的误解会给你留下哗众取宠的声音,我也尽可能把声音留在我能说话的地方。我是想故意低调,我得自己知道,你不过就是万千声音中的一个,别拿自己太当回事,只要别拿自己太当回事,你就知道自己该怎么活着了。
(摘编自中青在线网)
白岩松
生于196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持人,任《焦点访谈》《新闻周刊》《感动中国2008》《新闻1+1》等节目主持人,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答:白岩松
2012年12月21日,白岩松参加由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主办的《劳动·创造·奋斗——我的青春故事》系列访谈。
不管你生活中有多少阴暗的B面永远有让你可以看到希望的A面
Q:今天把您请到现场,是因为很多青年朋友对自己的未来、对择业特别迷惘,您那会儿找工作也非常不容易吗?
A:大家现在都会去抱怨,觉得生活中充满着负能量,有人拼爹,有富二代的故事。生活中有没有负能量?当然有,而且会愈演愈烈,这是让我们整个社会焦虑的。如果生活本身充满了负能量,你依然用自己心中的负能量去面对生活,不会负负得正,只会更加糟糕。我是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由于高考,我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一生。我在北京几乎不认识任何人,大学毕业后能一直走到今天,有很多人说我有贵人相助,我承认。但是这些贵人不是富人,不是我拼爹能拼出来的。我父亲在我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是我母亲把我们哥俩养大的,我们哥俩都在北京读完大学。
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学毕业前夕,我去国际台实习,后来没留下。当时非常沮丧,但是庆幸的是我没有绝望,而是尝试还有没有更多的机会,我听说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要招人,就一个人去前门买火车票要去广州。在这个时候系里面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话,说有人去他们那里实习没有成,问能不能让我过去再面试一下。按理说这是理论上不存在的事情,我正是因为去不了电视台和电台,才去国际台实习,因为那里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我那天下午就去面试了。我即将去广州的时候,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话,他们说:“你不用去了,我们要你了。”这件事让我相信,不管你生活中有多少阴暗的B面,永远有让你可以看到希望的A面。
后来我从电台去电视台,也不是因为认识人,而是我在报纸上不断写文章,被别人看到。制片人四处找人,小崔就推荐了我。他专门过来,就在自行车棚里,我给了他十篇文章,他看了三篇,就说你就是我要的人,我就去了。你相信负能量有用吗?只会害了自己。当你足够强的时候,你生活中出现的大多数是明规则。但是当你不强的时候,你总有机会抱怨潜规则。
Q:你也说过其实人一生中都是不容易的,我想知道,当你深陷在这种不容易中的时候,你能抽出来吗?
A:我不得不承认我经常也很沮丧,经常充满着负能量,但是我知道我会走出来。我首先从来没有回避和掩耳盗铃,生活中有无数的痛苦、沮丧和绝望,但是有时候绝望到极致就是转折,所以我首先要面对它。《约翰·克里斯多夫》那本书扉页上傅雷写了一句话:“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我们不会因为潜规则相信这个社会太糟糕了。别把它当作一个信仰,想着怎么把潜规则弄得更好,让自己更相信潜规则。论赌博的系数来说,相信自己更强机会永远最多。要我下注,我永远在自己这边下注。
把自己打造得当命运来敲门的时候.你立刻可以把门打开
Q:在一次演讲的时候说特别鼓励年轻人做点无用的事,当时觉得这个概念特别新鲜。
A:我觉得我在关注很多无用的事情的时候让我得到了有用的东西。举一个例子,我最近在看很多台湾诗人的诗,由此我看到了中文的另一种可能。我们看到的诗都是古诗,要么是现代诗。但这只是在大陆这样一种语言环境下中文的一种可能,我们忘了中文有另外一种可能,在台湾由于很多因素导致它没有被中断和干扰过,所以台湾的诗发展得很好。这几天我一直在整理这些诗,这有用吗?当然没用了。但是也许在将来什么情况也不知道的时候,我的语言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就来自于我现在的整理。
在青春的时候,我们为这个国家掉过眼泪,为国家呐喊过,我们每天讨论的都是大话题。在今天看来都是无用的东西,我们不关心那些很具体的事情,但是它给了我一个更大的格局,是这些无用的事情真正地让我走到今天。如果一开始就去关注非常有用的事情,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技术人才,那我觉得我的格局会很小,我走不出自己的那个泥沼。哪怕走得很通畅了,也不过是在一个透明的屋子里徘徊而己。对无用事情的关注让我走得更远。最近几年我去一些高校跟年轻人沟通的时候,总是提醒他们,你们关心的事情太具体了。你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焦虑,怎样在四年级的时候找一个好工作,一定找不到,因为你焦虑得太早,你一上来就关心那些非常有用的事情。如果你只是关注我如何开心,如何非常有效地度过这四年,你将来一定会有美好的结果。
Q:您是说通过很多无用的事把自己涵养得更宽。
A:把自己的格局、外延打得更大,把自己打造得当命运来敲门的时候,你立刻可以把门打开。别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打开门的时候他正在敲隔壁的门。
Q:在的年轻人跟你们年轻时有什么差别?
A:没有太大差别,人性的进化很慢。他们也许现在是用iPad,用iPhone,但是他们表达的东西跟我们那个时候差不多,失恋,友情,梦想很大,现实很残酷,都是这些东西,没有变过。我相信十年、二十年后这些东西也不会变。这是人性中必然面对的事情。所有的年轻人都必须要搞明白,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情。青春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不断地犯错误,因为有大把的时间改正错误。但是青春本身从来都是难过的,都是不容易的。因为有无数的第一次,你要去抉择,甚至打垮你等等,所以我觉得很难。但是正因为很难,将来回忆的时候才会觉得如此的美好。
我觉得不同的是,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多的发泄和表达的渠道,比如说互联网等等。让青春的问题被全社会看到,所以我觉得要关爱,但是没有必要溺爱。
另外一部分,现实越来越残酷。我们那个时候也许很幸运,有很多的第一次可以去填补空白,机会多。正常社会里就意味着机会在减少,都要论资排辈,一切去排队。可是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正常社会,没有办法。这可能就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听哪个,好消息就是你的声音都可以表达出来,坏消息是机会没有以前多了。
只要别拿自己太当回事.你就知道自己该怎么活着了 Q:您四十岁的时候出了《幸福了吗?》这本书,为什么到四十岁的年纪反而有这样—个疑问呢?
A:几年前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就知道它是一个问题,所以我就写了。为什么要去掉“你”,因为我得首先问自己。把“你”拿掉。从明天开始,每个人经常问问自己,幸福了吗?你的生活、你的很多东西都会发生转变,这原本是我们该自己问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别人拿着话筒追在后面问的。几年前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就知道这是我自己的问题,也是这个时代的问题。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我们吃得饱一些了,穿得暖一些了,当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我们下一个问题更加关键,“幸福”。围绕着幸福,自由、尊严、权利等等,都是用数字没有办法衡量的。
Q:在我们这个时代,可能哗众取宠的人特别多,很多人的生活是展现给别人看的。想问问您怎么样才能做自己,怎么样能不把这种生活展现给别人看?
A:在各处都有我的微博,但是我从来没有开过。有很多写我名字的心灵鸡汤,我没法去反驳。在反日游行的时候,四处疯狂地转发署着“白岩松”这三个字的抵制日货的东西,可我从来不是抵制任何货的支持者。别人会说你为什么不反驳?我想讲一个故事:在很多书的腰封上写着梁文道,说是他推荐的。其实有很多书他自己都没有看到过。他有一次给一个出版社打电话,说,“你们出版的这本书我根本都没有看过,你们怎么写是我推荐呢?”出版社回答,“非常遗憾地告诉您,我们特别尊敬您,但是您一定得知道,在内地叫梁文道的人还很多。”所以我非常担心,当我要去反对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说他们也叫白岩松,显得我好像有点矫情。可是这就是现实,偷书不能算偷吗?算。其实盗用别人的东西即便你做得再好也一样。很多年前我也问过启功,我说您去过琉璃厂吗?他说去过。“您怎么看待启功的书法?”他说,“哎呦,真有比我写得好的。”
现在看很多署名白岩松的微博的时候,我觉得真有比我写得好的。套用启老的话,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但凡写得好的,那都是别人的。写得不好的,都是我的。不是说能抵制哗众取宠,有时候因为别人的误解会给你留下哗众取宠的声音,我也尽可能把声音留在我能说话的地方。我是想故意低调,我得自己知道,你不过就是万千声音中的一个,别拿自己太当回事,只要别拿自己太当回事,你就知道自己该怎么活着了。
(摘编自中青在线网)
白岩松
生于196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持人,任《焦点访谈》《新闻周刊》《感动中国2008》《新闻1+1》等节目主持人,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