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2日,周有光先生108岁华诞座谈会于北京举行。周有光身有不适未能到会,视频里,他依然面容滋润,目光睿智,六七十岁的“少老”模样。他和大家打招呼:“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
他说人愈老,愈要追求真理,他的真知灼见令人醍醐灌顶
1989年,周有光离休。83岁高龄,许多人连日常生活都难以自理,周老却开始了事业的又一春。他连续出版了《百岁新稿》《语言文字学的新探索》《朝闻道集》《拾贝集》《文化学丛谈》等文集。他博览群书,对世界历史、“全球化”之类尤为关注,《纽约时报》的《年鉴》、《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他是必买必读。
他新潮得令人惊讶,《世界是平的》被译成中文版的前几年,英文版已上了他的书架;他用电脑打字,开博客,不放过好莱坞大片;中东的剑拔弩张、巴以的历史纷争、世贸大厦被撞、“谷歌”的纠纷,个中因由他说得一清二楚。他写杂文探讨民主与专制、大同与小康、传统与现代,议长论短,发掘时弊。他说人愈老,愈要追求真理,他的真知灼见令人醍醐灌顶一一关于“中国崛起”,他说“中国的工业化是廉价劳动和外包经济,这是低水平的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也很低”,“李光耀说,中国要追上美国至少要30年,而且这30年美国不是站着不动……李光耀说得对”。
他不赞成本位的“爱国”,“全球化年代不能这么叫了。法国人爱法国,德国人爱德国,于是打了两次世界大战。要爱人类,从爱人类的角度来爱国。”他不主张跟美国吵,“不行,吵不过它。全世界的网络有一个主根服务器,在美国;12个根服务器,9个在美国。北京人家里几十样电器,90%都是美国的。它控制全世界的网络,怎么跟它打仗?”
这就是周有光,眼花耳背但神采奕奕、思维敏捷、行走麻利。北京朝内后拐棒胡同那幢朴素的民房,墙外是喧嚣的街市,墙内是他读书、会客、休息的流水般的生活。他心态宽仁而愈显睿智,筋骨保持着令人惊讶的健康。诚如夫人张允和的祝福那样:“有光一生,一生有光!”
人生必有不如意之事,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都不要生气
周有光出生于1906年,有一次,他去医院检查,在年龄一栏里填了“97”,挂号的人大概以为他糊涂了,想都没想,给改成了“79”。年轻时的周有光身体并不好,生过肺结核,还得过忧郁症;当年周有光与张允和结婚时,家里的保姆不放心,偷偷拿了两人的八字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说:“这两个人都活不到35岁。”结果张允和以93岁高龄去世,周老现在108岁依然健康。
因为身体不很好,他们的生活比较有规律,不乱吃东西,不过生日,不过年节。上下午都喝茶,清茶或英国红茶,有时喝咖啡。穿衣服也简单,舒服就行。人家要住大房,他们却喜欢小房间,因为有利于听觉。周有光的家在北京朝内后拐棒胡同一座很不起眼的楼房里,老人丝毫不介意这一点。“我所处的时代是动乱时代。我一生经历了三次倾家荡产。我的曾祖父原是清朝做官的,退休还乡后在家乡办工厂,是常州第一批办厂的实业家,办了好多布厂、纱厂,还有当铺。结果太平天国军来的时候,把我们家的东西烧光了,我的曾祖父投水而死。这是第一次家里面破产。抗战期间,我们逃难去四川之前,把苏州的老家交给一位老工照管,说我们最长三年回来。结果没想到,一待就是八年。再回来时,老工早就不知下落。家里面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了,却还有另外人家住着,还问我们找什么人?这是第二次破产。‘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被下放到宁夏‘五七干校’,房子也被造反派占上了。一直到林彪死后才回来,发现家里面什么都没有了,连一张纸片片都没有了。所以我们家有三次真正的破产,今后经历什么都无所谓了。”
周老觉得人生必有不如意之事,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都不要生气。他没有当上外交官,却避免了“文革”中遭受迫害;抛开喜爱的经济去搞语言研究,却躲过了“右派”的帽子;下放“五七”干校时只许带一本书,他带了20本不同文字的《毛主席语录》,不仅做了比较文字研究,体力劳动还治好了他的失眠症。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周有光常常以古人的话开解自己。对人生真谛通透的体味,自足达观,也许正是这位文化老人长寿的“秘诀”。
对语言学和文字学完全是外行的周有光,最终阴差阳错地成了这一行的大专家
常州青果巷是个神奇的地方,从那里走出过3位致力文字改革的著名学者:瞿秋白、赵元任、周有光。1929年,瞿秋白在苏联起草了《中国拉丁化的字母》,被称为“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在留苏华侨中推行。1933年传来中国,形成一个群众性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周有光也参加了这股文字运动的潮流中,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在纽约工作的时候,除了研究经济学,周有光还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他一直感兴趣的语言文字学。所以当新中国成立之后,重新制定汉语拼音又被提到议事日程时,周有光成了一个理所当然的人选。
“当对外公布我们要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征求意见的时候,一下子来了4000多封信,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提出各种建议。文改会有两个研究室,其中拼音方案室由我兼主任,我就提出每一封信的意见我们都要认真看,要用科学方法答复,不能敷衍,这可是一项非常大的工作。”经过一番辛苦工作,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决议,同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
对语言学和文字学完全是外行的周有光,最终阴差阳错地成了这一行的大专家。一向谦逊平和的周老,很反感别人称他为“现代汉语拼音之父”。“我对语言学和文字学是外行,我参加文字改革工作是偶然。所以我的孙女儿上小学时对我说:‘爷爷,你亏了!你搞经济半途而废,你搞文改半路出家,两个半圆合起来是一个O。’这就是我的写照。”老人开心地笑着,谦虚地打趣自己。
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这是圣约翰大学留给他一生受之不尽的财富
17岁那年,周有光考取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大学的生活,为周有光打开了一道五彩斑斓的世界。圣约翰特别重视基础教育,读经典文学、世界史,作文一律用毛笔书写,讲课都用英语,这对他的影响很大。他发现欧洲人对字母学很重视,就积极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发表过关于文法的文章,还买了许多字母学的书自学。这些,都成为他日后从事语言学的资本。
周有光在很多回忆中都提及这样一个故事:学校阅览室的中英文报纸特别多,有一次,周有光在那里看报纸,碰巧一位英国老师也在那里。这位老师问大家平时怎么看报纸。周有光很纳闷,看报就看报,还要“怎么看”?老师说:“看报有看报的方法。每天看完报纸,要问自己:今天这些消息中,哪一条是最重要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一条新闻最重要?最后还要问自己:这条新闻的背景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去图书馆查书,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查百科全书。”这一番话让周有光受益颇深,“我后来就按照他这个方法来看报,很快就感觉到进步得非常快,而且把自己的生活和全世界的活动连成一片”。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这是圣约翰大学留给他一生受之不尽的财富。与张允和结婚后,他的事业如虎添翼。张允和有6个兄弟、3个姊妹。大姐张元和嫁给昆曲名家顾传玢,三姐张兆和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四妹张充和的丈夫是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四姐妹同为上海中国公学的第一批预科女学生,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周有光听从妻子的话,放弃到外交部工作,携妻子到日本留学,后被新华银行派往美国和欧洲工作,回国后,他先后在光华大学、上海银行、新华银行、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等处任职,才华渐露,春风得意。在美期间,他曾两次会见爱因斯坦。他牢记爱因斯坦的话:一个人60岁前业余时间占了17年,能否成功就看你怎么利用业余时间。于是更加勤奋自学,直至今天。
(摘编自《羊城晚报》2013年1月19日、《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26期)
他说人愈老,愈要追求真理,他的真知灼见令人醍醐灌顶
1989年,周有光离休。83岁高龄,许多人连日常生活都难以自理,周老却开始了事业的又一春。他连续出版了《百岁新稿》《语言文字学的新探索》《朝闻道集》《拾贝集》《文化学丛谈》等文集。他博览群书,对世界历史、“全球化”之类尤为关注,《纽约时报》的《年鉴》、《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他是必买必读。
他新潮得令人惊讶,《世界是平的》被译成中文版的前几年,英文版已上了他的书架;他用电脑打字,开博客,不放过好莱坞大片;中东的剑拔弩张、巴以的历史纷争、世贸大厦被撞、“谷歌”的纠纷,个中因由他说得一清二楚。他写杂文探讨民主与专制、大同与小康、传统与现代,议长论短,发掘时弊。他说人愈老,愈要追求真理,他的真知灼见令人醍醐灌顶一一关于“中国崛起”,他说“中国的工业化是廉价劳动和外包经济,这是低水平的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也很低”,“李光耀说,中国要追上美国至少要30年,而且这30年美国不是站着不动……李光耀说得对”。
他不赞成本位的“爱国”,“全球化年代不能这么叫了。法国人爱法国,德国人爱德国,于是打了两次世界大战。要爱人类,从爱人类的角度来爱国。”他不主张跟美国吵,“不行,吵不过它。全世界的网络有一个主根服务器,在美国;12个根服务器,9个在美国。北京人家里几十样电器,90%都是美国的。它控制全世界的网络,怎么跟它打仗?”
这就是周有光,眼花耳背但神采奕奕、思维敏捷、行走麻利。北京朝内后拐棒胡同那幢朴素的民房,墙外是喧嚣的街市,墙内是他读书、会客、休息的流水般的生活。他心态宽仁而愈显睿智,筋骨保持着令人惊讶的健康。诚如夫人张允和的祝福那样:“有光一生,一生有光!”
人生必有不如意之事,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都不要生气
周有光出生于1906年,有一次,他去医院检查,在年龄一栏里填了“97”,挂号的人大概以为他糊涂了,想都没想,给改成了“79”。年轻时的周有光身体并不好,生过肺结核,还得过忧郁症;当年周有光与张允和结婚时,家里的保姆不放心,偷偷拿了两人的八字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说:“这两个人都活不到35岁。”结果张允和以93岁高龄去世,周老现在108岁依然健康。
因为身体不很好,他们的生活比较有规律,不乱吃东西,不过生日,不过年节。上下午都喝茶,清茶或英国红茶,有时喝咖啡。穿衣服也简单,舒服就行。人家要住大房,他们却喜欢小房间,因为有利于听觉。周有光的家在北京朝内后拐棒胡同一座很不起眼的楼房里,老人丝毫不介意这一点。“我所处的时代是动乱时代。我一生经历了三次倾家荡产。我的曾祖父原是清朝做官的,退休还乡后在家乡办工厂,是常州第一批办厂的实业家,办了好多布厂、纱厂,还有当铺。结果太平天国军来的时候,把我们家的东西烧光了,我的曾祖父投水而死。这是第一次家里面破产。抗战期间,我们逃难去四川之前,把苏州的老家交给一位老工照管,说我们最长三年回来。结果没想到,一待就是八年。再回来时,老工早就不知下落。家里面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了,却还有另外人家住着,还问我们找什么人?这是第二次破产。‘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被下放到宁夏‘五七干校’,房子也被造反派占上了。一直到林彪死后才回来,发现家里面什么都没有了,连一张纸片片都没有了。所以我们家有三次真正的破产,今后经历什么都无所谓了。”
周老觉得人生必有不如意之事,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都不要生气。他没有当上外交官,却避免了“文革”中遭受迫害;抛开喜爱的经济去搞语言研究,却躲过了“右派”的帽子;下放“五七”干校时只许带一本书,他带了20本不同文字的《毛主席语录》,不仅做了比较文字研究,体力劳动还治好了他的失眠症。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周有光常常以古人的话开解自己。对人生真谛通透的体味,自足达观,也许正是这位文化老人长寿的“秘诀”。
对语言学和文字学完全是外行的周有光,最终阴差阳错地成了这一行的大专家
常州青果巷是个神奇的地方,从那里走出过3位致力文字改革的著名学者:瞿秋白、赵元任、周有光。1929年,瞿秋白在苏联起草了《中国拉丁化的字母》,被称为“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在留苏华侨中推行。1933年传来中国,形成一个群众性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周有光也参加了这股文字运动的潮流中,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在纽约工作的时候,除了研究经济学,周有光还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他一直感兴趣的语言文字学。所以当新中国成立之后,重新制定汉语拼音又被提到议事日程时,周有光成了一个理所当然的人选。
“当对外公布我们要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征求意见的时候,一下子来了4000多封信,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提出各种建议。文改会有两个研究室,其中拼音方案室由我兼主任,我就提出每一封信的意见我们都要认真看,要用科学方法答复,不能敷衍,这可是一项非常大的工作。”经过一番辛苦工作,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决议,同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
对语言学和文字学完全是外行的周有光,最终阴差阳错地成了这一行的大专家。一向谦逊平和的周老,很反感别人称他为“现代汉语拼音之父”。“我对语言学和文字学是外行,我参加文字改革工作是偶然。所以我的孙女儿上小学时对我说:‘爷爷,你亏了!你搞经济半途而废,你搞文改半路出家,两个半圆合起来是一个O。’这就是我的写照。”老人开心地笑着,谦虚地打趣自己。
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这是圣约翰大学留给他一生受之不尽的财富
17岁那年,周有光考取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大学的生活,为周有光打开了一道五彩斑斓的世界。圣约翰特别重视基础教育,读经典文学、世界史,作文一律用毛笔书写,讲课都用英语,这对他的影响很大。他发现欧洲人对字母学很重视,就积极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发表过关于文法的文章,还买了许多字母学的书自学。这些,都成为他日后从事语言学的资本。
周有光在很多回忆中都提及这样一个故事:学校阅览室的中英文报纸特别多,有一次,周有光在那里看报纸,碰巧一位英国老师也在那里。这位老师问大家平时怎么看报纸。周有光很纳闷,看报就看报,还要“怎么看”?老师说:“看报有看报的方法。每天看完报纸,要问自己:今天这些消息中,哪一条是最重要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一条新闻最重要?最后还要问自己:这条新闻的背景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去图书馆查书,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查百科全书。”这一番话让周有光受益颇深,“我后来就按照他这个方法来看报,很快就感觉到进步得非常快,而且把自己的生活和全世界的活动连成一片”。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这是圣约翰大学留给他一生受之不尽的财富。与张允和结婚后,他的事业如虎添翼。张允和有6个兄弟、3个姊妹。大姐张元和嫁给昆曲名家顾传玢,三姐张兆和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四妹张充和的丈夫是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四姐妹同为上海中国公学的第一批预科女学生,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周有光听从妻子的话,放弃到外交部工作,携妻子到日本留学,后被新华银行派往美国和欧洲工作,回国后,他先后在光华大学、上海银行、新华银行、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等处任职,才华渐露,春风得意。在美期间,他曾两次会见爱因斯坦。他牢记爱因斯坦的话:一个人60岁前业余时间占了17年,能否成功就看你怎么利用业余时间。于是更加勤奋自学,直至今天。
(摘编自《羊城晚报》2013年1月19日、《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