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有声语言表达技巧来完善地表达文学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有声语言再创作。因上世纪政治宣传的需要,教育原因,方言等因素导致出现“读书调”、“唱腔”,“方言习惯”等一系列朗诵中出现的固定腔调。我们将从有声语言的三重空间和有声语言再创作的方面分析其成因以及正视有声语言创作过程中思维和感受,提高语言的表达技巧来解决“固定腔调”的问题。
关键词:朗诵艺术;固定腔调;表达技巧;有声语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从有声语言的三重空间来寻找朗诵
一重空间——生存空间。很久以前人类想要生存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表示“那里有动物,那里有危险不要去”等,实际上他们需要一种工具,这个工具可以让彼此之间互相明白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那就是语言。同时语言是具有传播性的,在传播过程当中它是比较杂乱、不规范的。所以这才有了语言的第二重空间——规范空间。
第二重空间——规范空间。当一个部落和另一个部落交流,他们可能之间就有隔阂。比如部落联姻,他们需要说同样的语音、词汇、声调、语法等沟通;再比如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也是各种各样,我们需要统一规范的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这就进入了有声语言的第二重空间。我们在广播电视节目当中听到的有声语言都是规范的普通话(除了方言节目),在规范之中我们才能够“五湖四海皆兄弟”。在规范之后,有一种语言文化广采博收,深化内涵,为了发展、认知,从而获得愉悦和共鸣。这就使得我们进入了下第三重空间——审美空间。
第三重空间——审美空间。审美空间往往是具有历史的厚重、时代的高度、哲理的深度。审美空间的有声语言是言简意赅、心驰神往。而我们的朗诵就是审美空间的艺术形式——朗诵艺术。
有些人可能觉的朗诵是高处不胜寒,触摸不到,很高深。虽然朗诵艺术有很大的受众群体和喜爱的群体,但是朗诵艺术不是简单念字出声,而是艺术的再创作。
二、从有声语言再创作来发现“固定腔调”
1、首先我们从有声语言的规范上来看。我们国家有七大方言区,每个方言都有不同的特点,“h f”“n l”不分;平翘舌不分以及前后鼻音不分等这种情况很是常见。比如老师教孩子们一起高声朗读一篇课文,无论是鲁迅、朱自清,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听不出什么差别。长此以往孩子在拿到文字作品时,照字出音、有字無词、高低一致。所有的声音和作品内容完全脱节,声音形式固定,缺乏变化。
2、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政治宣传需要,收音机和大喇叭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最早进入电台电视台的人,很多都是来自文艺团体中跟语言表达有关的话剧演员、报幕员或者演员等等。他们由于自身原本职业的影响在有声语言表达当中往往有一种舞台腔、唱腔。比如在一些助词“为、之、者、”这些地方停顿。抑或是发语词“啊”和一些句首字“从、在、于”等等做一个起势的长音,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式。现在很多人的朗诵依然是具有上述的问题。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创作道路的问题,创作技巧的问题。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缺乏思维与感受这一媒介。在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当中,他们只有字形与字音一一对应的表层转化,只是看到字形,读出字音,恰巧省略了或者是绕过了动脑、动心,语言与思维、情感结合起来的重要环节。没有清晰的思维,深切的体验,传导出的语流怎么可能是“言为心声”呢,怎么会有生命的活力呢?
三、放弃“固定腔调”好好说话
1、做到生活语音规范化,规范语言生活化
这里的规范化就是要用标准的普通话。生活化就是要求我们朗诵的人要遵循语言和思维、情感密切的基本规律。我们需要尽量的去避免语言和思维、情感的脱节,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并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增强可听性和接近性。比如朱自清的《春》,在表达过程中需要准确的随着稿件的内容变化及时的转换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保持着强烈的交流意识和主动积极的语言表达。把春天即将到来的欣喜,以及对春天象征希望,一切都是新的这种激情真实的想法和感情传达给受众,再加上生动活泼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样的朗诵才会是态度诚恳,感染力强,成为受众所喜爱的朗诵作品。正如叶圣陶说:“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2、提高语言表达技巧
克服“固定腔调”还需要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以及用气发声、吐字共鸣基本功做基础。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需要做到多听、多读、多思考,锤炼自己语言表达技巧,让我们的声音形式和蕴含的内容得到有机的统一。从小的方面来说:停连是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我们在朗诵时不可能一口气把话说完,中间需要停顿和换气。如果不停的说不符合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受众也不可能听得懂。所以朗诵中要充分运用停连这个“标点符号”辅之以重音,比如“你今天吃了吗”这句话,强调“你”就是问谁吃了,强调“吃”就是问有没有吃。做到精确地寻找重音,表情达意。其次语气、节奏这两种表达技巧都强调以思想感情的运动为内心依据。二是两者都是以声音高低、强弱、快慢、断连方面的变化为外在表现形式。但是两者也有相异之处,在不同的稿件当中我们需要搞清楚其中的差异。合理的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各种技巧以及丰富的情感注入语言表达,使我们的朗诵更加鲜活。最后我们还要锻炼培养语感,提高语言的感受力和驾驭能力。抓住语气这个核心技巧,用心研究语气的多样性、具体性,语势的曲折性、波浪式,让各种各样的“固定腔调”得到完美的克服。
不仅如此,好的朗诵除了正视有声语言创作过程中思维和感受,提高语言的表达技巧。更讲究形体、手势、表情、眼神都应该和谐统一,协调配合。这样才能真正的解决“固定腔调”这个弊病,让我们回归本真,好好说话,才能真正用心朗诵。
参考文献
[1]张颂. 朗诵美学—修订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1(2015.7重印)
[2]吴弘毅. 实用播音教程:第一册,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9(2007.3重印)
[3]付成. 实用播音教程:第二册,语言表达.—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10(20015.7重印)
关键词:朗诵艺术;固定腔调;表达技巧;有声语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从有声语言的三重空间来寻找朗诵
一重空间——生存空间。很久以前人类想要生存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表示“那里有动物,那里有危险不要去”等,实际上他们需要一种工具,这个工具可以让彼此之间互相明白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那就是语言。同时语言是具有传播性的,在传播过程当中它是比较杂乱、不规范的。所以这才有了语言的第二重空间——规范空间。
第二重空间——规范空间。当一个部落和另一个部落交流,他们可能之间就有隔阂。比如部落联姻,他们需要说同样的语音、词汇、声调、语法等沟通;再比如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也是各种各样,我们需要统一规范的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这就进入了有声语言的第二重空间。我们在广播电视节目当中听到的有声语言都是规范的普通话(除了方言节目),在规范之中我们才能够“五湖四海皆兄弟”。在规范之后,有一种语言文化广采博收,深化内涵,为了发展、认知,从而获得愉悦和共鸣。这就使得我们进入了下第三重空间——审美空间。
第三重空间——审美空间。审美空间往往是具有历史的厚重、时代的高度、哲理的深度。审美空间的有声语言是言简意赅、心驰神往。而我们的朗诵就是审美空间的艺术形式——朗诵艺术。
有些人可能觉的朗诵是高处不胜寒,触摸不到,很高深。虽然朗诵艺术有很大的受众群体和喜爱的群体,但是朗诵艺术不是简单念字出声,而是艺术的再创作。
二、从有声语言再创作来发现“固定腔调”
1、首先我们从有声语言的规范上来看。我们国家有七大方言区,每个方言都有不同的特点,“h f”“n l”不分;平翘舌不分以及前后鼻音不分等这种情况很是常见。比如老师教孩子们一起高声朗读一篇课文,无论是鲁迅、朱自清,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听不出什么差别。长此以往孩子在拿到文字作品时,照字出音、有字無词、高低一致。所有的声音和作品内容完全脱节,声音形式固定,缺乏变化。
2、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政治宣传需要,收音机和大喇叭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最早进入电台电视台的人,很多都是来自文艺团体中跟语言表达有关的话剧演员、报幕员或者演员等等。他们由于自身原本职业的影响在有声语言表达当中往往有一种舞台腔、唱腔。比如在一些助词“为、之、者、”这些地方停顿。抑或是发语词“啊”和一些句首字“从、在、于”等等做一个起势的长音,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式。现在很多人的朗诵依然是具有上述的问题。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创作道路的问题,创作技巧的问题。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缺乏思维与感受这一媒介。在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当中,他们只有字形与字音一一对应的表层转化,只是看到字形,读出字音,恰巧省略了或者是绕过了动脑、动心,语言与思维、情感结合起来的重要环节。没有清晰的思维,深切的体验,传导出的语流怎么可能是“言为心声”呢,怎么会有生命的活力呢?
三、放弃“固定腔调”好好说话
1、做到生活语音规范化,规范语言生活化
这里的规范化就是要用标准的普通话。生活化就是要求我们朗诵的人要遵循语言和思维、情感密切的基本规律。我们需要尽量的去避免语言和思维、情感的脱节,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并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增强可听性和接近性。比如朱自清的《春》,在表达过程中需要准确的随着稿件的内容变化及时的转换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保持着强烈的交流意识和主动积极的语言表达。把春天即将到来的欣喜,以及对春天象征希望,一切都是新的这种激情真实的想法和感情传达给受众,再加上生动活泼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样的朗诵才会是态度诚恳,感染力强,成为受众所喜爱的朗诵作品。正如叶圣陶说:“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2、提高语言表达技巧
克服“固定腔调”还需要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以及用气发声、吐字共鸣基本功做基础。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需要做到多听、多读、多思考,锤炼自己语言表达技巧,让我们的声音形式和蕴含的内容得到有机的统一。从小的方面来说:停连是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我们在朗诵时不可能一口气把话说完,中间需要停顿和换气。如果不停的说不符合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受众也不可能听得懂。所以朗诵中要充分运用停连这个“标点符号”辅之以重音,比如“你今天吃了吗”这句话,强调“你”就是问谁吃了,强调“吃”就是问有没有吃。做到精确地寻找重音,表情达意。其次语气、节奏这两种表达技巧都强调以思想感情的运动为内心依据。二是两者都是以声音高低、强弱、快慢、断连方面的变化为外在表现形式。但是两者也有相异之处,在不同的稿件当中我们需要搞清楚其中的差异。合理的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各种技巧以及丰富的情感注入语言表达,使我们的朗诵更加鲜活。最后我们还要锻炼培养语感,提高语言的感受力和驾驭能力。抓住语气这个核心技巧,用心研究语气的多样性、具体性,语势的曲折性、波浪式,让各种各样的“固定腔调”得到完美的克服。
不仅如此,好的朗诵除了正视有声语言创作过程中思维和感受,提高语言的表达技巧。更讲究形体、手势、表情、眼神都应该和谐统一,协调配合。这样才能真正的解决“固定腔调”这个弊病,让我们回归本真,好好说话,才能真正用心朗诵。
参考文献
[1]张颂. 朗诵美学—修订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1(2015.7重印)
[2]吴弘毅. 实用播音教程:第一册,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9(2007.3重印)
[3]付成. 实用播音教程:第二册,语言表达.—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10(20015.7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