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记录历史,让广播传递思想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口述历史类广播节目《声音档案》为例,就如何利用和盘活库存的“声音文献”,重访亲历者,采制他们的口述,再结合广播“先声夺人”的特色制作出富有可听性的文化类广播节目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声音档案》 声音文献 口述历史 先声夺人
  《声音档案》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设的一档以“口述历史”为特色的名牌节目。2006年开播至今的六年时间,已制作节目三百多期。它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六十多年来积累下的丰富而又珍贵的声音资料为依托,结合当下时政、新闻、纪念日和主题活动,揭开尘封的历史,去重新解读“声音文献”,审视历史,从亲历者、学者的口述中发现“新闻”。节目充分发挥了以声音见长的广播特色,再加上精良的制作、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江浙沪听众的喜爱。题材涉及历史事件、民俗风情、奇闻轶事、海上掌故、电台往事、珍贵留声解读等。
  由于《声音档案》以珍贵的留声为依托,吸引了不少声音发烧友;由于节目题材涉猎多为上海本土化内容,久而久之,她成为了一张“解读上海发展的声音名片”。她很好地吸引了有兴趣了解上海发展的人士,在上海已形成广泛而固定的收听群。开播至今,在激烈的收听市场竞争中,她作为周播的文化类节目能时常出现在上海地区广播收听前20榜单上,这是不多见的。回顾节目走过的岁月,分析其成功之道,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借鉴。
  一、多方查找“声音文献”
  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声音文献可以理解为以声音形式固化记录在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载体上的文献。在近代以前,中国人的听觉感官世界有四个来源:“自然、生活、典礼和享乐”。除了“自然”之外,“生活、典礼和享乐”所包括的各种声音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们开口说话,使用的是祖先流传下来的语言;品味戏曲,也没有忘记古人创作的经典,但是在缺乏完整记录复制技术手段的岁月里,声音只能通过历代口传和文字记述来流传,而且在口音语调上我们已经与古人大相径庭了。所以,我们传承的是一种声音的演变,古人原汁原味的声音早已成为绝响。在留声机问世以前,声音不能复制,只能模仿,模仿声音的最高境界当推口技。而人类信息的记录史上,留声机的发明,是继照相机之后又一革命性变革。留声机自1877年发明以后,很快对世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上海是中国最早引进留声机的城市,也是近代中国唱片制作与销售中心。留声机与唱片,在近代上海社会生活中,先后被赋予多重意义。‘留声机’的名字是1890年由上海人叫开的;近代中国第一批唱片是1903年在上海灌制的;弄堂里飘出留声机播放的靡靡之音,是老上海的特别风情;一曲《义勇军进行曲》的灌制,使上海历史文化名城色彩更为亮丽。从经济角度看,唱片业曾是上海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
  《声音档案》节目自开办以来,利用各种途径,在海内外多方查找“声音文献”。比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节目推出的一个以挖掘历届世博人文历史内涵为主题的系列专题,充分发挥了广播在声音方面的优势,颇具可听性。人类在最初的几届世博会中,“倾听自己的留声”是最炫的一道风景。上海是近代中国最早引进留声机的城市,也是近代中国唱片制作与销售的中心。从人类留声的历史来解读世博会,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角度。主创人员发挥自己长期收藏各类留声的专业特长,并从海外寻觅到许多世博会早期的留声。这些资料都是人类声音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珍品。在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专家的帮助下,节目组播出了下列留声,声音来源于:最早与爱迪生在英国会晤的中国人;1878年在巴黎世博会上第一个见到留声机的上海人;最早用上海话在留声机里留声的人。节目组还对留声机通过世博会流入上海的历史进行了深入考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组在采访了爱迪生门洛帕克博物馆馆长杰克斯坦利时,让“骨灰级”的发烧友听到了爱迪生1877年发明留声机时录下的原声《玛丽有只小羊羔》——它一直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留声。事实上,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留声是一段10秒的法国民歌《金色月光》的录音——150年前的一位法国女子的歌声。这段由美国录音收藏协会收藏的录音,在节目中播出。此外,节目还向听众介绍了最早在留声机中留下声音的中国人——上海人黄炎培。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黄炎培随中国实业代表团到纽约参观。通过引见,黄炎培到纽约郊外拜访了68岁的爱迪生。爱迪生热情地接待了黄炎培,带他参观自己的工厂,并请黄炎培试用他发明的远写机(合留声机和授语机为一体,一方电话机可自动记录对方说话的机器)说了一段上海方言。
  二 、尘封的声音资料是一座埋藏已久的“声音的富矿”
  中国的史学界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以采用社会调查和口述历史方法收集资料,大力推动“家史、厂史、社史、村史”的整理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协都有文史资料刊物以及相关管理部门。但由于多是政府行为,内容、范围、对象比较单一。所收集的资料十分有限,在方法上也比较简陋,以笔录或个人自写为主,少数留有录音带,不过品质与保存也都不尽理想。
  与之相比,专业的广播电台拥有的历史留声是一座得天独厚的“富矿”。《声音档案》节目依托的上海音像资料馆是全国首家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集中管理的专业机构,也是上海市的专业音像档案资料馆。作为节目资料管理和媒体资产管理的专业部门,上海音像资料馆管理着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所有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的广播电视节目资料,通过接收、购买、收录、拍摄、交流等多种渠道,已拥有上海人民广播1949年开播以来和上海电视台1958年建台以来各类广播电视音像资料50多万盘 。
  上海音像资料馆从1984年建立之初就致力于上海珍贵历史影像资料的特色馆藏建设,现有从1898年至今的新闻纪录片、专题片、素材以及各类节目资料7万多部,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上海百年音像史志”。这其中,成立于1949年5月27日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六十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广播节目资源,是几代广播人的辛勤耕耘的结晶。这些宝贵的声音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一段段光辉历史,是一笔极其宝贵财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声音档案》节目的设立,对这些历史的留声进行了重新的发掘整理和利用,使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007年,在“金嗓子”周璇逝世五十周年之际,节目组发掘出了周璇去世前四个月所留下的完整的“绝唱”,并在制作原录音报道的3位主创人员均已离世的困难下不懈努力,终于为其加上了完整的注解。原来的作品并非展示周璇音乐生涯的华彩乐章,而是通过这位歌坛巨星在精神恍惚、生命已进入倒计时的最后时光,与一位普通的青年演奏员短暂合作时所流露出的认真、谦逊及平和的本色,来揭示周璇不为人们熟知的人格魅力以及带给一个演奏员的终身教益。
  这个主题是十分深刻的,它犹如一坛陈年老酒,经过岁月的沉淀,使周璇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愈发地纯,愈发地美。对于周璇的歌,上海的老歌迷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于这则周璇的“绝唱”,一直充满着谜团:它是在什么背景下采录的,是由谁在哪里采录的,是如何采录的?
  五十年后的今天,要弄清这一切是很艰难的:报道的主创人员均已离世给资料的解读留下了很大的遗憾。而仅仅展示“绝唱”本身似乎意义不大。在这种情况下,节目主创人员锲而不舍,找到节目资料中心的老同志、老广播高宇同志反复回忆相关背景,并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查找到了汪韵之同志所留下的一篇介绍当年采访周璇的手记,这对弄清这段历史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主创人员不满足于文字上的补充,始终执著地寻找这段历史的见证人,最后终于在原来报道的字里行间有了突破,费尽周折找到了当年24岁,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钢琴伴奏员盛茵。关键人物的寻得为周璇的“绝唱”加上了生动细腻的注解,同时也给老资料的整理工作画上了漂亮的句号。
  节目播出当天,老歌迷的电话不断,纷纷表达对这位歌坛巨星深深的怀念;湮没在听众群中的上海老歌唱家张露、张秀琴以及电影史专家赵士荟、唱片收藏家冯玗均来电对这期节目表达了关注。出人意料的是,远在东南亚的一位周璇的歌迷也在互联网上听到了节目,并打来越洋电话。国内外唱片界也闻风而动,与上海文广洽谈购买老资料的版权事宜,这一切都为盘活广播声音老资料做出了全新的尝试,也说明了老的声音“档案”的价值——在周璇逝世以后的半个世纪,一档有关她的节目还能够引起如此大的轰动。
  三、利用广播强大的传播平台,用“老声音”做线索,续写“声音档案”
  2011年5月,《声音档案》改为直播。直播节目更讲究互动性,为了继续发挥广播节目的声音特性,节目组尝试着把寻找“有故事的历史声音资料”作为新的节目源。他们会同节目资料中心大力挖掘上海电台历史上的、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选题,并用这些声音做源头,继续讲述“声音里的故事”。
  2011年正逢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建村六十周年。《声音档案》在浩如烟海的声音资料中,找到了当年新村工地的打桩声、劳动号子声,以及当年乔迁新居的村民的喜悦说话声。当年的小伙如今已成了耄耋老人,如今已散居在上海各处的老邻居们又走到了一起,通过节目一起重温了那段火红的岁月。
  又如:1956年6月20日至26日,应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访问上海,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苏联舰队首次访华,也是上海解放后首次接待外国海军舰队的来访。在苏联海军友好访华舰队进入上海的当天凌晨,上海市陆军109医院24岁职工夏桂兰于广慈医院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孩。为了纪念两艘苏联海军驱逐舰的光临,孩子的父亲就用苏军来沪的两艘舰艇的名字“智谋”“启蒙”为这对孪生子命名。《声音档案》节目制作了宣传带,全市“广播找人”,并在《每周广播报》上刊登了主人公当年的大幅照片。这对双胞胎很快被听众和读者找到了。年过半百的双胞胎走进直播室,听到了自己当年刚出生时的啼哭声和牙牙学语时稚嫩的话语声,禁不住热泪盈眶,也深深感染了听众。
  四、抢救口述历史
  1857年法国发明家斯科特发明了声波振记器,这是最早的原始录音机,是留声机的鼻祖。1877年,爱迪生制造出人类史上第一部留声机。自从世上第一套录音设备出现,由蜡盘滚筒逐步发展到磁盘、有线录音机、卡式录音带和卡式录影带,现代意义的口述历史工作就真正诞生了。
  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是在录音设备发明以后,运用音传、进而运用像传手段记述历史的方法。从历史记录的广度而言,口述历史提供了相当广阔的空间。人们生活中所见、所历、所闻、所传闻的种种活动、认知,不一定都能载入史册。如果没有口述历史,许多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老百姓就难以提供他们所见所闻的重要历史情节,一些历史情节就只能通过推理和假设来完成。
  口述历史节目《声音档案》的开辟,也给了普通老百姓一个讲述和回忆的渠道。同时,对口述史有兴趣的,也不仅仅是史学工作者。非历史专业的社会调查者、作家、新闻记者都开始进行口述历史的访谈、搜集、整理。
  广播记者做口述历史有其自身的优势:因为首先,口述史是声音的历史。它是由口述收集者提问,口述者回答而产生的,对于口述者亲历亲闻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回忆。广播工作者用录音工具代笔搜集口述,还可以准确地将“大笑”“哽咽”这样的情绪表达全部细致地记录下来。其次,在现代意义的口述史中,这些声音是要借助于录音机或摄像机记录下来的,广播记者对于记录设备的运用又有其专业上的优势。
  《声音档案》节目自创办以来,邀请到的口述者有两大类:一类是大人物(讲述他们经历的大历史事件),另一类是小人物(讲述他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记忆)。因此口述者不仅仅局限于上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代表人物,还有重大事件的一般见证者和参与者。比如:八年抗战期间,有21000多名浦江儿女参加新四军,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拯救民族危亡的壮丽诗篇。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新四军成立70周年之际,《声音档案》和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分会共同制作的大型系列纪实广播《新四军中的浦江儿女》,通过健在老战士的口述,首次向听众展现了新四军为保护上海地下党的安全,派人到日寇占领的上海扩军的历史:从1940年7月到1941年4月短短8个多月里,共有2000多名浦江儿女加入到由36个伤病员发展起来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即“沙家浜”部队);慈善团体“慈联会”以垦荒为由,组织1000人以上的“难民”,历尽艰险投奔皖南新四军;南汇近900名浦江儿女南渡杭州湾,开辟四明山敌后抗日根据地……浦江儿女中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和可歌可泣的事迹,在《声音档案》节目中得以展现。   2008~2009年,为纪念上海人民广播事业60周年,《声音档案》——老广播人口述历史项目采访(拍摄)了上海广播领域的一批老前辈,回溯和记录了上海人民广播事业不平凡的发展历史。节目组共完成了对42位上海老广播人的口述史记录工作。他们中有早期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领导、第一代播音员、编辑、记者、录音师等。我们的这项工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上海人民广播事业的成长轨迹和改革发展的精彩片段。项目组共整理出录像带39盘、DVD视频光盘35盘、音频光盘34盘、图片资料32盘,采访拍摄总时长超过65个小时。
  五“先声夺人”——《声音档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声音的魅力
  声音是广播的灵魂,它是广播赖以生存的媒介。如何“先声夺人”——利用种种声音元素,营造出声音的蒙太奇效果,从而进入听众的心灵,引领听众一起分享“声音的感动”,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声音档案》节目近年来对此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声音档案》节目的主创人员一直对声音世界保持一种独特的感悟和领受。2006年播出的《弄堂回声》,展示了作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注意实录和收集各类市声叫卖,专注于系统地整理、发掘、收集老上海的传统叫卖声,并历经五年时间逐渐形成了有序的收藏。她像一幅可以听得见的图画,又有如老上海本帮菜那般风格——很家常、很精致而又浓油赤酱般浓郁。作品是个体,但是它代表了共性。它像一帧帧老照片,怀旧而又时尚。这是一部充满着回味的,能够打动人心的老上海的风情交响。作者以独到的眼光,在短短的十分钟节目时间里,用“叫卖和吆喝”作为声音标志来反映老上海弄堂中的一天(早晨,白天和晚上)发生在“上海屋檐下”的故事。从清晨红漆马桶罗列成行的大阅兵式的合奏,到午夜时分传来的蕴涵着无限疲惫和辛劳的长音——历经岁月淘洗的声音如同一个个符号,在人们的记忆中定格成为生活的绝响。它折射出当年上海滩的社会生活、商品生产、社会阶层的方方面面,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声音资料会同那些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逝的行业的参与者和经历者的口述,使得本件作品具有很强的可听性。播出后引起了老上海人的强烈共鸣,节目中独具魅力的音响将他们又带回到了昔日里老上海的弄堂,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唤起许多美好的、充满温情的集体记忆。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声音档案》节目组以近代上海自开埠以来的城市人口变迁为出发点,一直致力于收集抢救富有历史沧桑感的时代留声,并注意实录上海城市发展的音响。2009年,《海上寻源》采录项目完成后,六集广播专题的创作也圆满画上句号。丰富的音响结合上海文化传人的“口述历史”,揭示近代海派文化形成的源头,为听众展示浓浓的上海乡音。自上海开埠以来,如此大规模地从历史角度出发,客观地梳理记录上海人口的文化音响,搜寻上海城市发展的声音轨迹,堪称首次。
  该节目的策划和制作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上海文化界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年有关上海的书籍和影视作品,过分强调了城市的矛盾性和世界性,其实上海城市的海派文化有中有西、有土有洋,多元、混杂的特点和近代上海是一个很大的移民城市、人口构成极为复杂息息相关。专家呼吁,应该全面客观公正地向世人介绍海派文化中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上海滩不仅仅是风花雪月,它还有许多本土的民俗和乡音乡情值得人们铭记。于是,系列广播专题《海上寻源》便应运而生了。
  该节目的采制工作历时一年,主创人员采录了大量代表上海本土特色的声音元素,其中包括青浦田歌、上海港码头工人号子、南汇锣鼓书、南汇哭嫁歌、崇明山歌等;近距离实录了外滩海关大钟的钟声,本市各公园的群众文艺活动,城隍庙、徐家汇、南京路、新天地等上海地标的声音环境;查阅和收集了大量解放前老上海的唱片等音响资料;走访了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音像资料馆、南汇文化馆、杨浦文化馆、崇明文化馆、上海大学上海话研究中心、上海市文联的多位权威专家学者;拜访了上海民间文化的传人等。我们从上海本土文化样态去追溯其人口迁移发展的轨迹。节目的播出无疑对多角度宣传上海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这6集系列节目中,许多历史、文化、社会学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他们对于“海派文化”起源的观点。这些观点加上民间艺人留给我们的原汁原味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音档案,使听众仿佛聆听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百家讲坛”。这些珍贵的声音资料,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可以弥补史料的不足,对于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来说,也许口述历史就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这正如节目中收录到的很多的民间艺人的声音,他们的记忆提供了与其艺术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信息及民俗知识。
  综上所述,在现代口述历史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今天,口述历史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起来。广播应该重视这种类似田野调查的原始资料的采集和利用,为明天留下更多更宝贵的声音档案。同时,有着丰厚“家底”的电台也应不断地抢救和整合利用其库存的声音文献,用声音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更具鲜活的史料。
  (作者单位: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范国平)
其他文献
本刊讯 2012年3月23日,由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主办的“广播新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广播”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以中国之声新浪官方微博粉丝数突破两百万为契机,以“自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更好地和新媒体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局面”为切入点,邀请了包括新浪网、新华电视网、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台交通广播和央广新媒体公司等多家合作网站、学术院校和兄弟媒体的近四十位专家、学者、同行,以及知名博主、中国之声知名主
期刊
摘 要:对外广播节目的创作不同于一般的节目,它要兼顾海外人士的汉语水平、文化习惯、社会环境等因素,在这个前提下向海外华人展示中国的新面貌、新事物。本文以《中国之窗》节目创作为例,从选题、采访、撰稿、制作等方面入手,与大家分享几点值得探讨的经验。  关键词:对外广播节目 小选题 贴近性 隐性宣传  《中国之窗》节目是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全国30多家省级电台共同打造的一档新闻性专题节目。从
期刊
摘 要:1967年欧洲第一部立体声广播特写《鸡》播出之后,这个作品被译成15种语言播出,并获得意大利奖。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节目开创了广播特写的一种新形态:音响与解说互相交织而形成的广播音画。  关键词:音画 题目 生命 解说 音响  1985年,我第一次听的布朗的广播特写是《欧洲的钟》。二十年后我才知道,布朗制作的第一个广播特写是《鸡》。说实话,刚听到这个题目,心中很是疑惑:鸡
期刊
摘 要: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媒体实力的展示和挑战。本文总结了中央台经济之声2012年两会报道的突破和特点:数量大、形式多、内容广、有深度,凸显财经频率专业性。  关键词:经济之声 财经专业性 高端权威 评论树帜 深度  中央电台2012年经济之声两会报道从自身定位出发,实现了全方位、全频率的整体效应,参与节目之多、参与专家数量之大和层次之高、报道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总体概括起
期刊
摘 要:广播是通过声音来传播的,不仅是语言,而且还有音响。音响常常被人误认为是语言的解说和说明,是说明某个问题的注解,是一种点缀。其实音响是传达信息、表达感情的一种有力元素,比富有哲理的话语具有更大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音响的运用。  关键词:广播特写语言 音响 沉默 解说  广播特写《鸡》是我做的第一个广播特写。做这个特写我学会了用音响作画,用音响讲故事。我称之为“音画”。 
期刊
摘 要: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本文以丹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彤为例,通过分析他深受百姓爱戴的原因,诠释新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品格、人文情怀、道德风范和精神内核。  关键词:接地气 有骨气 扬正气 聚人气  从2012年1月16日开始,新
期刊
摘 要:新闻访谈节目是广播节目中最能展现媒体对新闻事件思考深度的节目,也是最考验主持人功力的节目。本文从新闻访谈如何“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高处着眼,从深处着手”,对新闻访谈的创作规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访谈 创作规律 稀土 配额限制 国家安全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考察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道出了中国稀土大国的地位。然而,一段时间以
期刊
摘 要:有人说,“做一名合格的编辑记者,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蹲在田间地头找感觉”。这其实是给编辑、记者提出的一个高标准的要求,即记者的眼界一定要高,脚走得一定要实。编辑记者也只有走向基层、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多接“地气”,培养“底气”,增长灵气,才能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捕捉到新闻热点,才能在服务群众中更好地实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才能放大新闻宣传的影响力。  关键词:新闻 接“地气” 长灵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中央电台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实际出发,介绍了中央电台“走转改”活动的实施步骤、具体做法,分析了“走转改”活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即能准确地把握大局方向,促进新闻创新和有效传播,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带来全媒体发展新阶段的新探索、新思考等。  关键词:求真务实 常走常新 新闻创新 有效传播 全媒体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一周年之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召开了“走
期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清明过后,素有“人间天堂”和“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已是一片大地回春、繁花似锦的景象。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时节,我们走进了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对苏州广电总台台长瞿长林进行专访。  瞿长林执掌苏州广电总台帅印已有十载。在这十年间,苏州总台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十年来总台资产增长10.64倍,经营增长7.39倍,利润增长70.85倍。总台已成长为拥有资产55.5亿元的大型传媒产业集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