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差异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hx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统称。语言和文化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衡量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不仅仅取决于他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取决于他对该语言相关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1.称谓
  中文对人的称呼,姓在前名在后,而英文则相反,是名在前姓在后。他们一般把Mr,Mrs,Miss和Ms放在姓前称呼别人。但彼此不相识的人互相称呼时,男性广泛地使用Sir,女士使用Madam或Miss。另外,如Professor,Doctor,Nurse、Captain,President 等头衔也可以放在姓前使用。对亲属的称呼,英语文化要求名副其实,不像中国文化那样主张尊老、讲辈分。他们称呼上一辈直系亲属的词有uncle 和aunt,同辈的只有cousin。侄子不仅可以直呼叔叔,阿姨之名,有时连父母之大号也是随心所欲地呼之无碍。此外,这类带亲属关系的称呼方式只限亲属之间,亲属之外一概以姓名相称。
  2.打招呼
  在正式场合下,中国人见面相互问“您好”,而英语人相互问“How do you do!”,在这一点上,二者基本相同,这主要是因为汉文化的“您好” 是从英语文化泊来的。而在非正式场合,中国人相见时常问“吃(过)饭了没有?”/“您上哪儿去?”/“上班呀?”。而西方人则说:
  A:How are you (doing)? B:Fine,thank you. And you?
  另外,初次见面在关系不十分密切的情况下,不宜问个人年龄、婚姻、收入、体重、宗教信仰等情况,因为英美国家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否则,会产生误会,乃至不欢而散。
  3.关心他人存在的语言差异
  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例如: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看到一位老教授蹒跚过车水马龙的马路,出于同情心,他飞步上前挽住老人,要送他过去,但是他得到的却是怒目而视。中国人建议患上感冒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表示真诚的关心。而美国人对此不理解,会认为难道他的病有如此严重吗?因此,只要回答:“I’m sorry to hear that.”就够了。
  4.介绍
  自我介绍方面,中国人以“自谦”为美德,而西方人则力求尽可能地将个人好的素质及优秀面展现出来,实事求是,以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获得赏识。
  在介绍他人时,中西方人基本相同,都尽量拣被介绍者好的东西来讲。但在介绍方式上则略有不同。中国文化重视尊老,一般是将年长者、位高者介绍给年轻者、位卑者;而西方人则恰好相反。如果是同辈,且又有男有女,中国人习惯按年龄大小去介绍,而西方人一般是将男方先介绍给女方。
  介绍完后,一般都要握手。握手時,中西方文化都要求年轻者、位卑者等候年老者、位高者先伸出手来。男女之间,男方应等女方先伸出手来。握手时,如果戴手套,要先摘除手套。西方要求手不要握得太紧太长,但中国人握手握得越紧越长,甚至双方同握,则更显得热情和亲切。另外,对方没有握手的表示,则微微点头,以示礼貌。
  5.谈论天气
  中国人怕饿,见面不离吃饭事。英国人怕雨,见面无不谈天气。
  英国人在见面谈天气,这是有其原因的。首先,英国是欧洲西北角的一个岛国,西面是大西洋,东面是北海,这就使得英伦三岛的气候变化多端。所以人们一见面总是谈论天气变化情况。其次,英国人性格上趋于保守,他们不善于同别人谈论个人的隐私,而谈论天气就是一种很好的回避方式。真所谓人人见面谈天气,意在天气外。
  6.称赞(夸奖)
  在中国文化中,“谦虚”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美德。日常生活中对待别人的称赞与表扬时,总是要谦虚地说上两句“哪里,哪里 !”或 “不行,我不行”。而西方文化则崇尚称赞与夸奖,他们把称赞与夸奖看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正如莎士比亚所说:“Our praise are our wages.”。所以,当一个人得到另一个人的称赞时,通常的反应是感谢。我们必须要知道,赞扬一个人的衣着及其外表,是英美人士的口边话题。了解这一点,在听到对方的赞语后,就不会手足无措,慌不择言地回答“No,no.”,而是大大方方的回答“Thank you.”了。
  7.告辞(别)
  一般来说,中国人告别比较注意两点:一是表殷情。客人要走了,主人总是要一再挽留,说“时间还早哇”,“再坐会儿,凡正回去也没事”等等。二是表关心。客人真的要走了,主人要起身相送,一直送到门口,嘴里还不断地唠叨着:“慢走哇”,“路上小心呀”!
  英语国家文化在告别时奉行的是主随客便,强调的是尊重对方。客人要走,表明客人来访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对方提出要走,就要尊重别人的意愿。即使主人有事想留一下客人,也是以征求对方的意见的方式提出,不会刻意挽留。告别时就只一句“Good bye.”。当然出于礼貌,还是要说上两句客套话:“ Thank you for coming.”或“Nice to see you again.”。
  8.对数字的反应存在的差异
  在西方人看来,星期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如果星期五与13号重合,那就是特大的倒霉日。因为在西方被认为是背叛耶稣的犹大是最后晚餐中的第13位客人,在罗马,传说聚集了12组巫婆,而第13个被认为是恶魔等等。而星期五则是耶稣被迫害的日子,有些学者还认为亚当被诱惑食禁果也是星期五。所以,星期五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五,而在许多高楼则没有第13 层,医院和旅馆没有房间号13等等。在中国,则认为4与3,为不吉利的数字,因为4、3是死、三的谐音,所以许多人都不选择含有3、4的手机号码、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等。可见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忽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要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充实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能力。
  因此,英语是一门基础课程,注重突出交际性、工具性、文化性和教育性,英语教学要强调交际与应用,强调语言知识、技能与交际的有机结合,从而努力实现基本知识、技能与交际的内化与外显,让学习者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将英语做为交往、学习的工具加以应用。作为文化的载体,让学生了解一般的英美方面的
  知识,不仅有利于交际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人格(国际人)的培养。
  由此可见,只有正确认识英汉文化差异才能使学生避免出现共同的语言错误”,英语教学中实际上是教师怎样导入情境,学生怎样学习、探索、理解、掌握和应用这门语言的问题。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做到。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交流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在高效课堂实施的今天,数学课的小组交流已经广泛应用到一线教师的课堂中,但是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数学课的小组交流变成了优秀生表演的舞台,学困生只能是“陪太子读书”。如何让数学课的小组交流更“有效”?我认为:有效的数学小组交流,应当要关注“课堂
期刊
近几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惠民兴教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也逐渐加大,使得教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依赖性更强,更迫切。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注重认知、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成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体现了现代信息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课文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读是引领学生领略课文蕴含情感的极佳途径,而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见,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如何做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呢?结合教学体会,我浅谈以下几点方法:  一、注重示范引
期刊
2017年历史高考考试大纲规定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一、唯物史观的内
期刊
英语作文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素质体现。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如语法和词汇量等,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这些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一篇学生习作中去。  一、立足教材  在英语写作方面,我认为内容贫乏是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而新教材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写作,新教材的Reading and writing及More reading and writing
期刊
在新课改总体目标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来构建高效的课堂显得非常重要。  一、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把传统主讲变为引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所能接触的知识信息来源多,范围广,形式多样,不再局限于课堂的知识内容,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不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认识,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维,有不同的看法,充分认可和信任自
期刊
机场爆炸、商场砍人、孩子被摔、城管打人等,中国社会充满暴戾气。我们不能简单说都是坏蛋所为。坏蛋确实要被惩罚,但需要思考根子在哪里。  对全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中,培养出更具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正是今天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在历史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
期刊
一、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含义及特征  1.全身反应法的含义  全身反应法就是指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指令式语言项目,然后再让学生对这些项目用身体作出反应。  2.全身反应法的特征  全身反应法吸收各种英语教学方法的长处,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小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让全班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内全神贯注地听课是几乎不可实现的。全身反应法能让学生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语言能力。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
期刊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师生课堂双边活动入手,探讨了做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有诗意的语文教师。  我从事了24年的语文教学工作,记不清已上过多少节语文课了。我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语文教师和课堂教学,见证了语文教师的感叹、困惑、迷惘、惊喜、顿悟。我体会到一个语文教师从不懂语文到懂语文,从不会教到会教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滋味。在课堂大赛的评比中,我曾看到
期刊
一、新课程语文教材体现着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  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永久,绚丽多彩,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艺术。写好中国字是当代少年儿童的必修课程,其目的和意义在于熏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了解中国汉字的特点、功能和造型艺术,掌握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因此,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