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心理援助机制,其中主要涉及到了心理援助平台的扩展以及创建,主要是对心理援助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有效探讨。
关键字:高校学生、心理援助、设计
中图分类号:B84-0
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都非常重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素质教育,明确的提出了必须要以学生身心发展为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全国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全国各地,各大高校对其也非常重视,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室向学生们提供心理援助。可是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依然层出不穷。怎样才能建立一套有效的、科学的心理援助机制成为了当前各大高校所面临的重点问题。这种心理援助平台要针对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教育规律,帮助每位学生走出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及时发现高校学生的心理疾病以及各种危机状况,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一、目前高校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学生时代是学生们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高校中的学生们思想都非常活跃,求知欲相对旺盛,热情奔放,可他们的情绪很容易激动,容易受到各种挫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不足,尤其是随着现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结构和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自主择业、家庭贫富差距等现状让大学生心理问题极为突出。根据经验总结,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因为学习压力所引发的心理问题、情感困惑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评先争优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以及未来就业所引发的心理问题等。此外,在目前我国大学生中,还存在着贫富悬殊、社会适应困难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二、建立高校学生心理援助机制
各大高校可以和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结合当代学生心理援助方式的特点,建立一个三级心理援助体系,制定出每一级的任务和责任:其中,第一级主要是在校党委以及学生工作处领导下的素质教育中心;第二级则是院系党总支领导的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小组,由专门的心理辅导员负责;第三级是在院系心理辅导员的领导下,为每个班级配备学生心理素质辅导员,这些学生心素质理辅导员可以从学生干部、学生社团骨干中选出。在之前的研究中,主要是在理论上探讨三级心理援助平台,提出了三级机构以及他们的职责。而这种组织体系能否可以满足学生心理援助的需要,三级机构又是否可以有效履行,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等问题,则还应该在实践中去进行检验。
(一)第一级层面工作机制的讨论
1、应该普及心理素质教育知识,开设心理教育公选课
在现如今的高校中,当学生们遇见心理问题时,通常都会“先自我调节,再寻求他人”,根据这个特点,老师可以为学生们开展心理学的必修课以及选修课,其中将《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素质训练》等作为选修课;把《健康心理学》作为必修课。为心理学开展必修课以及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高校学生普及心理素质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和技巧。根据实际情况表明,每年选修心理学的学生高达2000余人,心理学的每门课程都得到了学生们的选修,达到选修人数的最高。这足以说明学生对心理选修课程的需要。
2、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
为了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自我调节方法,关心自身的心理健康,老师们可以定期为学生们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心理自测、心理电影赏析、展板巡展、心理健康征文以及心理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心理文化活动,让学生们不断从中接受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不断加强个别以及团体咨询,提高学生的主动咨询意识
高校学生的心理援助平台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主动需求咨询意识,纠正学生对心理咨询不正确的一些观念。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各种教育,让学生们主动前来咨询,从根本上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除此之外,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参加心理咨询辅导活动。
二、对第二级心理素质领导小组的探讨
(一)提高业务素质,对其进行培训
高校可以对心理素质教育小组进行各种心理培训,还可以请专家来院校进行讲座。除此之外,在高校心理素质宣传月中,也可以让院系的领导小组参与进来,为学生们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比如团队精神培训、心理电影鉴赏等。
(二)学校可以不断开展“校园谈心”活动
在高校中,学生们的心理成长主要体现在日常的教学、生活、管理当中。为了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学校可以根据各班学生的心理情况,在校内开展主题为“校园谈心”活动,让班主任、辅导员、学校的中层领导以及教学老师和学生们谈话,对学生现存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进行一一解答,对具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治疗和转介。
(三)学校要参与到新生的访谈活动中来
在之前第一级讨论中,已经提到要通过新生心理调查,来了解新生的心理情况,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访谈。这是在之前的教育中所没有过的。以前的心理健康访谈都是由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可是因为人员的限制,只能单方面的关心到问题严重的学生,那些需要注意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有效帮助。但学校的心理素质领导小组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了心理援助的力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心理问题。
三、对第三级工作探讨
从之前的结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做的不到位,高校学生心理援助平台是很难成功的。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援助机制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水平建设,让他们可以应对生活和学习。高校的老师们要坚持从心里健康的角度出发,时刻关注心理危机干预,把高校学生的心理援助平臺落到实处。
心理援助平台它不但是一套硬件上的设备,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班级学生心素质理辅导员以及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手段,把心理求助消息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心理辅导员,借助互联网或者各种心理网站,与心理辅导员进行交流。辅导员要熟练运用心理学,在电脑中录入心理辅导文字,再借助互联网发送给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对学生内部的心理困扰作出缓解。
参考文献:
[1] 颜桂梅,冯辉荣,沈嵘枫等.建立学生心理援助短信平台的探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110-111.
[2] 张宏宇.建构大学生心理援助对象的有效评估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0,(30):75-77.
[3] 鲁晓静.高职学生心理现状及其心理援助体系的构建[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3):469-470.
关键字:高校学生、心理援助、设计
中图分类号:B84-0
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都非常重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素质教育,明确的提出了必须要以学生身心发展为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全国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全国各地,各大高校对其也非常重视,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室向学生们提供心理援助。可是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依然层出不穷。怎样才能建立一套有效的、科学的心理援助机制成为了当前各大高校所面临的重点问题。这种心理援助平台要针对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教育规律,帮助每位学生走出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及时发现高校学生的心理疾病以及各种危机状况,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一、目前高校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学生时代是学生们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高校中的学生们思想都非常活跃,求知欲相对旺盛,热情奔放,可他们的情绪很容易激动,容易受到各种挫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不足,尤其是随着现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结构和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自主择业、家庭贫富差距等现状让大学生心理问题极为突出。根据经验总结,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因为学习压力所引发的心理问题、情感困惑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评先争优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以及未来就业所引发的心理问题等。此外,在目前我国大学生中,还存在着贫富悬殊、社会适应困难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二、建立高校学生心理援助机制
各大高校可以和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结合当代学生心理援助方式的特点,建立一个三级心理援助体系,制定出每一级的任务和责任:其中,第一级主要是在校党委以及学生工作处领导下的素质教育中心;第二级则是院系党总支领导的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小组,由专门的心理辅导员负责;第三级是在院系心理辅导员的领导下,为每个班级配备学生心理素质辅导员,这些学生心素质理辅导员可以从学生干部、学生社团骨干中选出。在之前的研究中,主要是在理论上探讨三级心理援助平台,提出了三级机构以及他们的职责。而这种组织体系能否可以满足学生心理援助的需要,三级机构又是否可以有效履行,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等问题,则还应该在实践中去进行检验。
(一)第一级层面工作机制的讨论
1、应该普及心理素质教育知识,开设心理教育公选课
在现如今的高校中,当学生们遇见心理问题时,通常都会“先自我调节,再寻求他人”,根据这个特点,老师可以为学生们开展心理学的必修课以及选修课,其中将《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素质训练》等作为选修课;把《健康心理学》作为必修课。为心理学开展必修课以及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高校学生普及心理素质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和技巧。根据实际情况表明,每年选修心理学的学生高达2000余人,心理学的每门课程都得到了学生们的选修,达到选修人数的最高。这足以说明学生对心理选修课程的需要。
2、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
为了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自我调节方法,关心自身的心理健康,老师们可以定期为学生们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心理自测、心理电影赏析、展板巡展、心理健康征文以及心理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心理文化活动,让学生们不断从中接受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不断加强个别以及团体咨询,提高学生的主动咨询意识
高校学生的心理援助平台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主动需求咨询意识,纠正学生对心理咨询不正确的一些观念。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各种教育,让学生们主动前来咨询,从根本上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除此之外,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参加心理咨询辅导活动。
二、对第二级心理素质领导小组的探讨
(一)提高业务素质,对其进行培训
高校可以对心理素质教育小组进行各种心理培训,还可以请专家来院校进行讲座。除此之外,在高校心理素质宣传月中,也可以让院系的领导小组参与进来,为学生们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比如团队精神培训、心理电影鉴赏等。
(二)学校可以不断开展“校园谈心”活动
在高校中,学生们的心理成长主要体现在日常的教学、生活、管理当中。为了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学校可以根据各班学生的心理情况,在校内开展主题为“校园谈心”活动,让班主任、辅导员、学校的中层领导以及教学老师和学生们谈话,对学生现存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进行一一解答,对具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治疗和转介。
(三)学校要参与到新生的访谈活动中来
在之前第一级讨论中,已经提到要通过新生心理调查,来了解新生的心理情况,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访谈。这是在之前的教育中所没有过的。以前的心理健康访谈都是由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可是因为人员的限制,只能单方面的关心到问题严重的学生,那些需要注意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有效帮助。但学校的心理素质领导小组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了心理援助的力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心理问题。
三、对第三级工作探讨
从之前的结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做的不到位,高校学生心理援助平台是很难成功的。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援助机制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水平建设,让他们可以应对生活和学习。高校的老师们要坚持从心里健康的角度出发,时刻关注心理危机干预,把高校学生的心理援助平臺落到实处。
心理援助平台它不但是一套硬件上的设备,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班级学生心素质理辅导员以及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手段,把心理求助消息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心理辅导员,借助互联网或者各种心理网站,与心理辅导员进行交流。辅导员要熟练运用心理学,在电脑中录入心理辅导文字,再借助互联网发送给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对学生内部的心理困扰作出缓解。
参考文献:
[1] 颜桂梅,冯辉荣,沈嵘枫等.建立学生心理援助短信平台的探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110-111.
[2] 张宏宇.建构大学生心理援助对象的有效评估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0,(30):75-77.
[3] 鲁晓静.高职学生心理现状及其心理援助体系的构建[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3):46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