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留点权重标准差与施源器位置不确定性对宫颈癌患者剂量影响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k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三维后装中驻留点权重标准差与施源器位置不确定性对宫颈癌患者受量影响。

方法

选取已完成治疗的根治性宫颈癌患者20例,均使用Fletcher施源器(Nucletron#189.730),基于原CT图像和结构信息,重新设定一组新计划,记录原计划和新计划中驻留点权重并计算驻留点权重标准差(DWSD),按照DWSD大小患者2个计划被分成高低两组,即LDWSD组(0.141~0.299)和HDWSD组(0.211~0.337),利用Oncentra®Brachy V4.3计划系统模拟Fletcher施源器中宫腔施源器,阴道施源器发生±1 mm位移时的剂量分布。统计CTV的D100、D90和V150,、膀胱、直肠、小肠的D0.1cc、D1cc和D2cc,分析DWSD与施源器位置不确定性对三维后装剂量的影响。

结果

DWSD越大,由施源器位置不确定性产生的剂量偏差就越大。当宫腔施源器、阴道施源器发生1 mm位移时,CTV的HDWSD组D100、D90、V150比LDWSD组分别高3.0%、23.8%、4.8%和0.5%、1.2%、5.2%,膀胱、直肠、小肠HDWSD组D0.1cc、D1cc、D2cc都高于LDWSD组,其中小肠最明显,分别高44.0%、22.8%、16.8%和10.3%、14.4%、12.4%。

结论

宫颈癌三维后装计划的评估应考虑驻留点权重因素,可以减小由施源器位置不确定导致的剂量偏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纳米VPA-BSANPs复合物对C6、U87胶质瘤细胞系的体外放射生物效应。方法C6、U87细胞分别经不同浓度VPA、VPA-BSANPs作用12、24 h后MTT法检测群体细胞存活率,经不同浓度VPA、VPA-BSANPs联合X线0、2、4、6、8 Gy照射后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E值,经不同浓度VPA、VPA-BSANPs作用12 h后X线0、4、8 Gy照射应用Annexin V-FIT
ⅢA期NSCLC是一组异质性较高的疾病。治疗上存在一定的争议,尤其是ⅢA—N2期患者。本篇文章探讨了ⅢA—N2期NSCLC术前放疗或术后放疗能否提高患者生存,并评估了手术治疗的作用。
目的探讨高原藏族人群肺癌放疗所致RILI的相关因素。方法2012—2016年间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NSCLC患者共262例,其中世居海拔3000m以上高原藏族人群138例,非世居高原藏族人群或非藏族人群124例,所有患者行IMRT±化疗,且放疗后CT随访>6个月。对≥2级RILI患者分别就民族、年龄、性别、KPF评分、临床分期、是否联合化疗及有无吸烟史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两组人群分别就性别、吸烟
目的利用TOMO自带的MVCT图像引导系统,分析食管癌患者治疗摆位误差,指导计算CTV到PTV外扩间距。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间64例在我院接受TOMO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在每次摆位后行MVCT获得图像,并将其与定位时KVCT图像进行配准。记录患者在x、y、z轴平移和横截位旋转(roll)摆位误差并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利用M= 2.5∑+0.7δ计算PTV的外扩间距。结果颈段、胸上段、胸中段、
目的探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08—2015年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135例。采用2DRT (56例)或3DRT (79例)技术60~64 Gy (1.8~2.0 Gy/次),同步化疗采用氟尿嘧啶+顺铂或紫杉醇+顺铂方案,分别在放疗的第1、5周给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率并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3、5
目的探讨电子线IORT在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4年本院行电子线IORT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共167例患者的OS期、LR率、不良反应。IORT剂量10~20 Gy。术后12例体外照射、56例同步CRT、17例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随访率100%。中位OS期10.3个
目的探讨3~4周期新辅助化疗(NACT)对N2—N3期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0年间915例T1-4N2-3M0期鼻咽癌患者资料。以行3~4周期NACT者为观察组(NACT≥3组),行2周期NACT (NACT=2组)和未行NACT (NACT=0组,即同期放化疗组)作为对照组。按1∶2∶1比例以年龄、N分期、病理类型、NACT方案配对后,NACT≥3组、NACT=2组、NA
目的比较自动3DCRT、逆向3DCRT、逆向IMR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4—2015年间单一靶区肺癌10例和颅内肿瘤10例,经网络传输至RayStation4.5TPS。采用自动3DCRT、逆向3DCRT和逆向IMRT方法分别对20例病例进行治疗计划设计,3种PTV和OAR剂量体积限制条件一致、射野数相同,比较3种计划的等剂量分布、靶区和OAR剂量参数。采用多相关变量和双相关变量分布分
期刊
目的建立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大鼠模型,观察急性心肌组织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等病理学表现,探讨NF-κB及其下游通路是否与心肌纤维化相关。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4只,完全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采用6 MV X线单次20 Gy经心前区照射构建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照射后第14天应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及细胞间质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分布情况,并以CVF作半定量分析指标进行成组t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