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岳阳楼记》的美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9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修篇章。这篇文章不仅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胸怀和高尚的道德打动着世人之心,而且能用文中的“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洗涤世人之污浊而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现赏析一二,供各位同仁品评。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基础,以写作背景为依托的,而课文的内容又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受的材料。因此,在教学作品时,我尽可能的选择精彩段落指导学生朗读、品味、探究文章中的美。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感触到《岳阳楼记》的美主要体现在:
  一、雄伟壮丽之美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从文中可见洞庭湖气势之恢弘,覆盖之广袤。湖水动而非不安,静而非无物。动静相接趋于和谐。湖面开阔、大气、水域无边,月色千里,看到这种景色,使人内心趋于激动,但不会不安;使人心潮逐浪,但无压抑。置身于其中,会使人感觉到己之渺小,自然之雄伟,湖景之磅礴。真可谓壮美之极至以。
  二、柔弱优雅之美
  文中的“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等句。小巧玲珑,清谈秀丽,圆融清新,轻盈流畅,幽雅宁静。空中飞舞的沙鸥,夜晚湖面上渔歌的互答,岸边的幽草,水中嬉戏的锦鱼,使人直接感到愉悦,心旷神怡。此景平和、舒畅、宽朗、静谧,使人保持祥和的心态。外加此时此景把酒临风,真可谓一个“爽”字,幽雅之极至以。
  三、色彩之绚丽美
  文章在描绘阴雨图景之时,色彩略显暗淡。而在描绘岳阳楼之大观时,则有碧绿的湖水,青色的远山,白浪滚滚的长江,金色浮动的朝晖。在描绘春和景明之时,更显色彩纷呈,蓝天、碧水、黄滩、白鸥、彩鱼、青草、兰花……交辉相应,赤橙黄绿青蓝紫,各尽其能,共同编织了美丽的画面。就是在描绘洞庭月夜之时,作者也没有忘了把“浮光跃金”添加上去。几次描景,色彩之鲜明艳丽,画面之清晰纷繁,景色之美丽迷人,印象之深刻难忘,无不使人留恋。在这里绚丽的色彩起到了不可缺失的作用。文中的色彩之全,调配之均可谓范文之典范。
  四、文中之和谐美
  从文中的语句来看,语句讲究节奏和对称,多四字骈句,且音节节奏二二为步,从“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类句子,比比皆是。其节奏鲜明,读来如诵诗,琅琅上口,意境优美。而文章又没有完全拘于骈句,而是骈散结合。骈句概括凝练,音调铿锵;散句自由平缓,长短错落,加之文中语气的变换,尾音的押韵,叠字的多处运用等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让音调有高有底,蜿蜓曲折,波澜起伏,如行云流水,抑扬而顿挫。诵读起来和谐而顺口,悦耳而动听,让人感受到音乐之美。读过之后有如余音绕梁、香茗入口,可谓美妙之极。
  五、立意之精髓美
  文章是文、道、质的结合体。其中质是文章之精髓,作者之心意。只有解读了文章之质才能做到通过课文了解作者之本意,使之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饮水思源,解文寻根,要想正确解读文章,就要了解其写作背景。《岳阳楼记》是在范仲淹和藤子京同时被贬的情况下,各自抱着不同心态,范仲淹准备劝慰老友藤子京可又无从入口的情况下,正逢岳阳楼落成藤子京请其做记之时,范仲淹故借此曲意劝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而应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应先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是作者理性思考的结果。这种做人以专处世以恒的人生态度,既能给成功者以规箴,又能给失利者以慰勉,还包涵了宽容和大度的美德。其崇高内涵能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美化心灵。最后的“微斯人,吾与谁归”可谓劝勉的神来之笔,既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又表达了欲想与老友同归之愿,从而达到规劝之意。故此,此文立意高尚。我认为这也是文中最美之处,也是众美之精髓所在。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即使在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有美的存在。美无处不在。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充满了美,她的美远远不能用言语来确切表达,它需要我们去读、去思、去品、去感受。
其他文献
期刊
很多孩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似乎都是为父母学,为老师学,学习上缺乏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要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语文课上调动内在心理动因,渗入心理技术,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欲望,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调动其非智力因素,克服学业倦怠感,更好地完成学业,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  良好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期刊
一味以行政手段难以根本改变企业的“召回秀”,风险评估后的分级处理  ——“退市”之威或许能起到震慑作用。    2004年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虽然提出了“召回”概念,但一些触犯条款的企业如不遵照实施,并没有相应处罚。“没有政府强制力的干预,召回显得避重就轻。”汽车业内著名车评人钟师对《汽车观察》记者说,有些企业把“召回”当成是一个做秀的舞台,哪怕每次花费几百万元、几千万
会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一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这样的生活化教学能凭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活动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生活理念来活化语文教学。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呢?  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式教学,尽力做
期刊
心理学表明,人的任何一种有意识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活动动机。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在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下进行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内驱力。 怎样激发中职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动机呢?下面谈一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抛砖引玉。  第一,激发中职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动机,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好学生是相似的,而不愿学习的学生却是千差万别的,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不像二
期刊
编者按:作为汽车行业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作为曾经的汽车业内人士,没有人比苗圩更适合从宏观上去把脉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上海国际车展高峰论坛上,现任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
摘要: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种改革。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时一定要做到时刻更新观念,给学生营造一些创新的环境,这样才能使传统的教学打破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培养 创新能力  1.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给中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要求语文教育要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