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小学教育也追随时代发展步伐,而数学是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为相应教改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一门学科,将创新教育不断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角落,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让学生针对数学课本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维、新看法,这不仅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极为有利,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也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还应结合生活、课本知识等,从多方面出发,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教师自身的创新
教师自身的创新:一是教学方法要创新,这个主要是针对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点讲解,可以将“讲”变为“问”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一个知识点讲完后,要对学生进行提问等,让其思想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注意力一直围着着教学的知识点转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是教学程序要创新,这就是指整个课堂的结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几乎都是直接说翻到书xx页,今天我们讲xxx内容,然后就开始板书、讲解、练习题等。这种教学程序在现阶段的改革要求下,也需要创新。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采用更有趣的方式进行引入,比如“老师家里有一只兔子,雪白雪白的可乖了,今天早上老師去喂它的时候,突然从门外又跑来了三只兔子,一只灰色的、一只黑色的还有一只居然是粉色的,他们一下就跑了进来,哎呀,老师现在都不知道我一共有几只兔子了,小朋友们能不能帮老师一起数数啊”然后再进行加法运算的教学。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引导、训练和发展,才能达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具体到教学中要注意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形式的教学,使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广泛的思考。教师还要注意适度、适时地提示或点拨学生。让他们找出和旧方法不同的新的解题思路,提出不同的问题。使他们的思维横向、纵向都得到发展,到创新之目的。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离不开已有知识和经验,而且学生对知识和经验的理解越深刻,就越有利于萌发创新思维,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认知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境多问,使学生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如在讲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笔者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大小不同但都标有各线段长度的平行四边形,问学生:“大家想想如何把平行四边形变化成我们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争着发言):“可把它们变成长方形。”这样通过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发学生通过尝试、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途径,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使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后再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可得到很好的启发。
三、鼓励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其前提和基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实践,探索多种解题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说,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另外,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
四、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更多地加入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实践中创造并感知,从而激发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实践能够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为稳定的知识,因为从具体形象的事中才能强化人们对知识内容的感知和记忆。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数一些玩具木棒、数花生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化知识内容。实践活动的方式还包括课下练习内容,安排练习题时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乐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加强对知识的感知和认识,小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不但会加强知识的认识,还会形成自己动手的成就感,也会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利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创新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新课改提出,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也更全面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不仅有书面作业,还有行为观察、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再仅仅只看学生成绩的高低,重点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比如,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创新思想,是否能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课堂上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是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扎实灵活等等。
总之,创新不是科学家、艺术家的专利,它是指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小学数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交流情感、共同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转变思想,积极创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以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新型的数学课堂上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关信.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教改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周强. 陈文丽.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开展策略[J].广东教育,2000.
[3]王红. 谢忠德.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吉林教育,2001.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让学生针对数学课本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维、新看法,这不仅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极为有利,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也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还应结合生活、课本知识等,从多方面出发,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教师自身的创新
教师自身的创新:一是教学方法要创新,这个主要是针对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点讲解,可以将“讲”变为“问”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一个知识点讲完后,要对学生进行提问等,让其思想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注意力一直围着着教学的知识点转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是教学程序要创新,这就是指整个课堂的结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几乎都是直接说翻到书xx页,今天我们讲xxx内容,然后就开始板书、讲解、练习题等。这种教学程序在现阶段的改革要求下,也需要创新。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采用更有趣的方式进行引入,比如“老师家里有一只兔子,雪白雪白的可乖了,今天早上老師去喂它的时候,突然从门外又跑来了三只兔子,一只灰色的、一只黑色的还有一只居然是粉色的,他们一下就跑了进来,哎呀,老师现在都不知道我一共有几只兔子了,小朋友们能不能帮老师一起数数啊”然后再进行加法运算的教学。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引导、训练和发展,才能达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具体到教学中要注意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形式的教学,使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广泛的思考。教师还要注意适度、适时地提示或点拨学生。让他们找出和旧方法不同的新的解题思路,提出不同的问题。使他们的思维横向、纵向都得到发展,到创新之目的。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离不开已有知识和经验,而且学生对知识和经验的理解越深刻,就越有利于萌发创新思维,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认知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境多问,使学生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如在讲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笔者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大小不同但都标有各线段长度的平行四边形,问学生:“大家想想如何把平行四边形变化成我们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争着发言):“可把它们变成长方形。”这样通过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发学生通过尝试、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途径,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使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后再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可得到很好的启发。
三、鼓励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其前提和基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实践,探索多种解题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说,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另外,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
四、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更多地加入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实践中创造并感知,从而激发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实践能够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为稳定的知识,因为从具体形象的事中才能强化人们对知识内容的感知和记忆。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数一些玩具木棒、数花生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化知识内容。实践活动的方式还包括课下练习内容,安排练习题时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乐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加强对知识的感知和认识,小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不但会加强知识的认识,还会形成自己动手的成就感,也会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利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创新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新课改提出,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也更全面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不仅有书面作业,还有行为观察、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再仅仅只看学生成绩的高低,重点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比如,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创新思想,是否能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课堂上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是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扎实灵活等等。
总之,创新不是科学家、艺术家的专利,它是指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小学数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交流情感、共同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转变思想,积极创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以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新型的数学课堂上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关信.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教改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周强. 陈文丽.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开展策略[J].广东教育,2000.
[3]王红. 谢忠德.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吉林教育,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