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u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尊重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求异、敢于质疑和善于总结。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认识不足之处,从而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个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独创性、创新性,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灵活多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
  “今天有学习中的创新,明天才有工作中的创新”。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要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不仅为了掌握一些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具备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观。
  二、在创新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认识过程及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情节、有场面的具体描述,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活起来,借助实物、图片、场景、幻灯片、电子白板等手段辅助教学。
  使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更为体现出来。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意义,接着出示用圆的教具,让学生具体地说说圆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接着设问:“怎样测量出圆的周长”?学生挡驾思索,答案很多,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用线缠绕一周后拉直在测量等等。教师肯定学生的答案后又提出问题:如果是一个很大的圆,无法在直尺上滚动或测量怎么办呢?如果是画在本子上的圆,无法将其缠绕及滚动又怎么测量圆的周长呢?接着出示个个大小不同的形状的圆的图片,我很快说出圆的周长,并让学生用线围绕一周后进行测量来进行验证我的答案,学生经过测量后发现我的答案是正确的。然后再提出问题:“同学们,想知道教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生的内容,下面让我们一起來研究其中的奥秘吧!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滚动与环绕两实验,前者通过几个小组具体数据找出倍数关系,后者直接显示出来倍数。从而探索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经过学生讨论总结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当我们知道了圆的直径或半径时就可以计算出圆的周长。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πd或C=2πr 这一规律。整个规律都是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动脑发现的。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实现,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设计独具匠心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中,精心设计有趣的,现实的、开放的、灵活多变的、独具匠心的练习题,让学生在一道题目中,创新出多种解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生在掌握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设计如下练习题:
  (1)5()2()是一个四位数,请在方框里填上数字,让这个数能同时被2、3、5整除,有几种填法?
  (2)从0、2、7、8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有几种组合法?
  (3)说说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有哪些?
  这样,学生在练习中自主探索,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达到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的作用。
  四、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掌握教学知识,而课外活动最能表现和发展学生各自的才能,体现他们不同的兴趣和爱好,适当开展课外活动,更能发展学生的特长及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曾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有层次性,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異,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
  (1)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2)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要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兴趣的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一个有心计的人,善于动脑动手,精心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课堂教学环境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课堂教学上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加新.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J].教育评论,2000年06期
  [2]刘军梅.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N].周口日报,2008年
  [3]郑信巧.浅谈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N].贵州民族报,2014年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而兴趣的激发又离不开精彩的导语,一堂语文课,引人入胜的导入,能起到先声夺人,扣人心弦的作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单纯地从导语设计的方式看,基于教材内容的多样性,加之教师风格的迥异以及学生基础的差别,大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川灌河,殊道同歸,无论何种导入,都要立足课堂,针对学情,设计出科学而不失新颖的导语,方能产生积极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导入语 
在研究梁漱溟乡村建设时,尽量不受以往某些定论的影响和支配,真正应用历史的眼光、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它,不论其成败与否,挖掘出它的历史进步性。本文征引各种史料,力图澄清梁
数学是一门集高度的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于一身的学科.数学语言作为数学的载体,具有抽象性、准确性、简约性和形式化等特点.数学教学依赖于数学语言,教师通过
摘 要: 韩国语听力教学中,影视剧资料的适当应用可以增强听力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听力内容的实用性,是传统听力教材的有益补充。在电视剧听力教学中,可以设置背景知识铺垫、多样化听力活动及综合能力训练等环节。电视剧听力资料由于口语化、现实化等特点,教师在选取听力资料时需考虑到学习者的韩国语能力水平、电视剧的时代特点、剧情特点及台词密度等因素。  关键词: 电视剧 教学环节 选定标准  一、电视剧教学价值 
在当前政府对高等教育重视度提升以及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现实背景下,要求高校制定相应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助推高校科研的发展与进步
期刊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蔗渣半纤维素水解过程中硫酸浓度与液/固比对木糖收率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这两个因素与木糖的收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通过回归方程优化
期刊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语言大师、现代作家和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非常擅于使用自然流畅,纯净漂亮的北京语言词汇,尤其是富有口语色彩的语言非
由n个点两两用边连接得到的图叫做n阶完全图,记为Kn,将图中的边用红、蓝两种颜色染色,得到的图叫做2-色图,对于2-色图中的一个三角形,如果它的3条边都同色,则称之为同色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