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路面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各项建设,只有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规范,采用合理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才能够确保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路基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测量放线、路基排水、路基压实等环节的施工,满足市政工程路基结构稳定、强度足够。水文温稳定性强的要求。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 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引言:
基层的强弱与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路面的质量,无论是沥青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整体强度、质量和使用寿命都十分重要。因此,作为公路路面的基层,必须按照正确的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公路路基的质量,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1、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它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拌合得到的混合料,当其经压实及养护后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其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石灰工业废渣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石灰粉煤灰类,简称二灰,包括:二灰土、二灰砂砾、二灰碎石、二灰矿渣等;其中砂砾、碎石、矿渣等通称为集料。另一类是石灰煤渣等废渣类。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是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或碎石类基层。石灰工业废渣,特别是石灰粉煤灰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其抗冻性比石灰土高得多。抗裂性能比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稳定土都好。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与底基层,但二灰土不应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快速路和主干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二灰土也不应作基层。
由于基层混合物非常干硬,容易离析,为了保证基层铺筑面平整度和压实均匀性,粗集料最大粒径以小于40mm为宜,一般最好采用细料比例较高的混合料以解决压实问题。粗、细集料合成级配对路面施工混合料的可压性、抗离析性及易修整性影响很大,粗、细集料具有良好的合成级配,才能使基层施工获得能满足要求的压实度,从而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和质量均匀性。
2、主要的施工工序
2.1、混合料的拌和
基层施工拌和料通常由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粉煤灰等组成,由于含水量低,须采用连续式搅拌装置,一般情况下,搅拌器形式以双卧轴连续式稳定土搅拌设备为主。基层施工结构层厚、施工速度快、拌和料用量大,因而要求拌和设备的生产率较高,如WBC300稳定土拌和机等。基层拌和料干而松散,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水分的散失,一般应用大吨位自卸车并加防护罩或覆盖物。运输时间应在30min内,以保证混合料在拌和完成后2h之内压实完成。
2.2、摊铺
摊铺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式。先放样测量,在路基上布控制桩,形成方格网,用水准仪测量标高,做好松铺标记,根据方格网的面积以及松铺高度控制每个方格材料的用量,采取挖机散料粗平,以及辅以人工精平。当摊铺宽度和拱度符合路面设计且横坡相同时,应尽量采用整幅一次摊铺的方法;如果路面角宽或横坡有变化时则需采取分幅摊铺。一般以路面纵向中心线为中缝决定摊铺作业宽度,有条件时用两台摊铺机前后布置成梯队形式,两台摊铺机作业时间间隔不宜过长。
2.3、碾压
宜先用轻型压路机辗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进行压实。辗压时由曲线段内侧向外侧碾压,直线段由低处向高处按照设计的横坡度进行辗压,配合人员要跟机作业,碾压时要重叠1/2轮宽。压路机行走速度头两遍为1.5~1.7km/h,以后宜采用2.0~2.5km/h。后轮压完全部轮宽时即为1遍,一般需碾压6~8遍。达到规定遍数后,由试验人员检测压实度,不合格时,继续碾压直到合格,压实度合格后,再静压1遍。全部碾压操作在稳定料运送到工地2~3h内完成。碾压过程中要求压路机形成梯队、轮迹重叠不漏压。边角处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械压实。在各施工段端头4~5m范围内,压路机沿路而横坡由低向高适当横向碾压,以防止纵向碾压端头时混合料向端头方向滑移,形成裂缝或松散现象。碾压过程中,如果出现松散、离析等现象,应人工及时将有缺陷部位挖除换填新的混合料,使其达到质量要求。施工段结合部位,碾压时应压过分界线4m左右,保证结合部的密实度。
2.4、接缝
接缝主要是指施工混合料的横向施工接缝,分为干接缝和湿接缝。湿接缝即新老料的接茬处,在施工时前端留下30~50cm,暂不压,与新铺料一起施工以保证接缝处的压实度、平整度。干接缝一般使用导木法,接缝应干净、密实、垂直中线,铺新施工混合料前要洒水湿润。如利用干接缝做胀缝,在摊铺新料前应按要求放入胀缝板,按做胀缝的方法施工。
2.5、养护
每一施工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水泥稳定基层采用洒水养护,根据天气及气温状况调整洒水频率及水量,以保持稳定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底基层养护7d之后才能铺筑基层,基层养护时间不少于7d铺筑后7d内不准行驶汽车,保持稳定层面层清洁。
2.6、质量要求
在即将压实前,每天或每一压实段随机取样1次,进行集料含水量、筛分、塑性指数的试验,每200m随机取样4处,进行压实度试验。
3、技术措施
3.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1.1、强度
基层必须能够承受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即在预定设计标准轴载反复作用下,基层不会产生过多的残余变形,更不会产生剪切破坏或疲劳弯拉破坏。基层要满足上述的技术要求,除必须的厚度外,主要取决于基层材料本身的强度。对基层材料的强度要求,在重交通道路上要比在一般道路上高。
3.1.2、刚度
基层的刚度必须与面层的刚度相配。如面层和基层的刚度差别过大,则面层会由于过大的拉应力而过早开裂破坏。在沥青面层下,应该选用结合料稳定材料做基层,特别是应选用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等稳定的粒料。在普通道路上,沥青面层一般较薄,整个路面的承载能力将主要依靠基层来满足。这就要求基层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而且基层的厚度也要较大。使用强度大、承载能力高的基层,以适应较薄的沥青面层,或适当减薄沥青面层。对于普通道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时,也可以采用强度大、承载能力高的基层。
3.2、有足够的水稳性和冰冻稳定性
沥青面层,特别是喷洒型的沥青表面和沥青贯入式面层,往往是透水的,尤其在使用初期,其透水性较大。因此,雨季表面水有可能透过沥青面层进入基层和底基层,也可能从两侧路肩或路面与路肩的结合处以及中央分隔带缘石与路面结合处透入路面结合层中。如果沥青面层产生了裂缝,表面水将从裂缝透入路面结构层中。在地下水位接近地表的地段,特别在路基填土不高时,地下水可通过毛细作用进入路面结构层。
通常情况下,水进入基层顶面,并滞留在那里,在高速行车作用下产生高压水,对基层顶面产生冲刷,以致板下脱空、碎裂、断板。进入路面结构层的水能使含土较多、土的塑性指数较大的基层或底基层材料的含水量增加及强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沥青路面过早破坏,或刚性路面损坏。因此,必须用水稳性好的材料做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
4、结束语
与其他工程相比,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并没有显著的不同之处。但是,由于市政工程往往会受到施工场地、施工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以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董彦超,李潮.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3,07:197.
[2]李顺祥.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26:422.
[3]邱运良.浅析市政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13:142-143.
【关键词】 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引言:
基层的强弱与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路面的质量,无论是沥青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整体强度、质量和使用寿命都十分重要。因此,作为公路路面的基层,必须按照正确的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公路路基的质量,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1、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它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拌合得到的混合料,当其经压实及养护后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其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石灰工业废渣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石灰粉煤灰类,简称二灰,包括:二灰土、二灰砂砾、二灰碎石、二灰矿渣等;其中砂砾、碎石、矿渣等通称为集料。另一类是石灰煤渣等废渣类。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是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或碎石类基层。石灰工业废渣,特别是石灰粉煤灰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其抗冻性比石灰土高得多。抗裂性能比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稳定土都好。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与底基层,但二灰土不应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快速路和主干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二灰土也不应作基层。
由于基层混合物非常干硬,容易离析,为了保证基层铺筑面平整度和压实均匀性,粗集料最大粒径以小于40mm为宜,一般最好采用细料比例较高的混合料以解决压实问题。粗、细集料合成级配对路面施工混合料的可压性、抗离析性及易修整性影响很大,粗、细集料具有良好的合成级配,才能使基层施工获得能满足要求的压实度,从而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和质量均匀性。
2、主要的施工工序
2.1、混合料的拌和
基层施工拌和料通常由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粉煤灰等组成,由于含水量低,须采用连续式搅拌装置,一般情况下,搅拌器形式以双卧轴连续式稳定土搅拌设备为主。基层施工结构层厚、施工速度快、拌和料用量大,因而要求拌和设备的生产率较高,如WBC300稳定土拌和机等。基层拌和料干而松散,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水分的散失,一般应用大吨位自卸车并加防护罩或覆盖物。运输时间应在30min内,以保证混合料在拌和完成后2h之内压实完成。
2.2、摊铺
摊铺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式。先放样测量,在路基上布控制桩,形成方格网,用水准仪测量标高,做好松铺标记,根据方格网的面积以及松铺高度控制每个方格材料的用量,采取挖机散料粗平,以及辅以人工精平。当摊铺宽度和拱度符合路面设计且横坡相同时,应尽量采用整幅一次摊铺的方法;如果路面角宽或横坡有变化时则需采取分幅摊铺。一般以路面纵向中心线为中缝决定摊铺作业宽度,有条件时用两台摊铺机前后布置成梯队形式,两台摊铺机作业时间间隔不宜过长。
2.3、碾压
宜先用轻型压路机辗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进行压实。辗压时由曲线段内侧向外侧碾压,直线段由低处向高处按照设计的横坡度进行辗压,配合人员要跟机作业,碾压时要重叠1/2轮宽。压路机行走速度头两遍为1.5~1.7km/h,以后宜采用2.0~2.5km/h。后轮压完全部轮宽时即为1遍,一般需碾压6~8遍。达到规定遍数后,由试验人员检测压实度,不合格时,继续碾压直到合格,压实度合格后,再静压1遍。全部碾压操作在稳定料运送到工地2~3h内完成。碾压过程中要求压路机形成梯队、轮迹重叠不漏压。边角处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械压实。在各施工段端头4~5m范围内,压路机沿路而横坡由低向高适当横向碾压,以防止纵向碾压端头时混合料向端头方向滑移,形成裂缝或松散现象。碾压过程中,如果出现松散、离析等现象,应人工及时将有缺陷部位挖除换填新的混合料,使其达到质量要求。施工段结合部位,碾压时应压过分界线4m左右,保证结合部的密实度。
2.4、接缝
接缝主要是指施工混合料的横向施工接缝,分为干接缝和湿接缝。湿接缝即新老料的接茬处,在施工时前端留下30~50cm,暂不压,与新铺料一起施工以保证接缝处的压实度、平整度。干接缝一般使用导木法,接缝应干净、密实、垂直中线,铺新施工混合料前要洒水湿润。如利用干接缝做胀缝,在摊铺新料前应按要求放入胀缝板,按做胀缝的方法施工。
2.5、养护
每一施工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水泥稳定基层采用洒水养护,根据天气及气温状况调整洒水频率及水量,以保持稳定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底基层养护7d之后才能铺筑基层,基层养护时间不少于7d铺筑后7d内不准行驶汽车,保持稳定层面层清洁。
2.6、质量要求
在即将压实前,每天或每一压实段随机取样1次,进行集料含水量、筛分、塑性指数的试验,每200m随机取样4处,进行压实度试验。
3、技术措施
3.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1.1、强度
基层必须能够承受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即在预定设计标准轴载反复作用下,基层不会产生过多的残余变形,更不会产生剪切破坏或疲劳弯拉破坏。基层要满足上述的技术要求,除必须的厚度外,主要取决于基层材料本身的强度。对基层材料的强度要求,在重交通道路上要比在一般道路上高。
3.1.2、刚度
基层的刚度必须与面层的刚度相配。如面层和基层的刚度差别过大,则面层会由于过大的拉应力而过早开裂破坏。在沥青面层下,应该选用结合料稳定材料做基层,特别是应选用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等稳定的粒料。在普通道路上,沥青面层一般较薄,整个路面的承载能力将主要依靠基层来满足。这就要求基层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而且基层的厚度也要较大。使用强度大、承载能力高的基层,以适应较薄的沥青面层,或适当减薄沥青面层。对于普通道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时,也可以采用强度大、承载能力高的基层。
3.2、有足够的水稳性和冰冻稳定性
沥青面层,特别是喷洒型的沥青表面和沥青贯入式面层,往往是透水的,尤其在使用初期,其透水性较大。因此,雨季表面水有可能透过沥青面层进入基层和底基层,也可能从两侧路肩或路面与路肩的结合处以及中央分隔带缘石与路面结合处透入路面结合层中。如果沥青面层产生了裂缝,表面水将从裂缝透入路面结构层中。在地下水位接近地表的地段,特别在路基填土不高时,地下水可通过毛细作用进入路面结构层。
通常情况下,水进入基层顶面,并滞留在那里,在高速行车作用下产生高压水,对基层顶面产生冲刷,以致板下脱空、碎裂、断板。进入路面结构层的水能使含土较多、土的塑性指数较大的基层或底基层材料的含水量增加及强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沥青路面过早破坏,或刚性路面损坏。因此,必须用水稳性好的材料做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
4、结束语
与其他工程相比,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并没有显著的不同之处。但是,由于市政工程往往会受到施工场地、施工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以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董彦超,李潮.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3,07:197.
[2]李顺祥.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26:422.
[3]邱运良.浅析市政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1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