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博物馆文化扶贫的探索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下应积极置身其中,利用博物館资源,做好文化扶贫工作。文章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例,阐释博物馆在文化扶贫工作中的探索,并对目前的困境进行反思与探讨。
  关键词:精准扶贫;文化扶贫;博物馆教育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当我们分析贫困地区时,可以发现一个地区的贫穷表面上看是属于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考察,往往有着极深的文化根源,人们的经济状况与其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明开化程度紧密相关。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扶贫”工作,先后陆续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等扶贫方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机构,是文化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提高思想文化素养,开阔视野,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干劲。
  1博物馆文化扶贫的内涵
  文化扶贫是侧重于文化思想观念的“精准扶贫”,可以分解为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改变贫困地区人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的状况,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干劲;第二层含义是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挖掘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把“输血”变为“造血”,形成从文化到经济的良性循环。本文论述博物馆文化扶贫属于第一层含义,侧重于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通过培训、知识输出等手段,传递知识,塑造人文价值。
  2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化扶贫的探索
  2.1搭建巡展平台
  2018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启动实施“展览遍渝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传播工程”,搭建重庆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传播平台。巡展以图片展览为主,以教育活动为辅,把博物馆科普展览和教育资源结合起来,把贴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展览带到群众中,更好地为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提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让部分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的乡镇群众,能够与城市居民共享公共文化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9年,开展“展览遍渝州 文化进万家”深度贫困乡镇巡展工作,共有16个展览到深度贫困乡镇展出157场,同时,开展了《陌生的青铜器》《隐藏在原始先民劳动中的智慧》《汉字里的古代生活》等课程,举办展览导赏、讲解培训、年画制作、有奖问卷、“冬日针爱”爱心助暖等互动体验活动64场,惠及群众4.77万人次。此外,博物馆还在远离城区的山区学校—巫山龙骨坡小学设立固定的“博物文化室”,内设“壮丽三峡”“人之由来”两个科普展览及巫山猿人3D模型、版画、国画填彩、蜀绣等互动体验项目,并召集该校四年级40余名学生成立校园讲解队,开展讲解培训工作。
  2.2推出文化扶志教育课程
  文化扶贫不应该只局限于传递知识,而更应该着眼于塑造文化自信。扶贫必先扶志,只有志气树立起来了,才能抛弃陈旧的观念,更新技能知识,对生活才会有更好的干劲和希望,扶贫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2018年10月29日,国务院扶贫办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扶贫扶志行动的意见》,强调“要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大力弘扬‘脱贫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滴水石穿’‘弱鸟先飞’‘自力更生’等精神,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树立主体意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教育人员从文件中提炼出“劳动”“奋斗”“坚持”“努力”“自立”5个关键词,以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或者文物背后的故事来阐释这5个关键词,实现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古为今用,通过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播,达到小学生的“扶志”(立志)教育目的。下面以《隐藏在原始先民劳动中的智慧》教育课程为例,阐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对小学生文化扶志的实践。
  博物馆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透物见人、以物见志。《隐藏在原始先民劳动中的智慧》一课以“五一劳动节”导入“劳动”一词,通过“如果没有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引发思考,告诉学生劳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推动着人类不断地进步,然后再带领他们“回到”原始社会,一起寻找那些隐藏在原始先民劳动中的智慧。课程巧妙地借助了“巫山猿人牙齿化石”“石制工具”“陶器”等三峡库区的明星文物,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知原始先民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通达的劳动智慧,在课程中感受劳动与智慧的联系,以及劳动与幸福的关系,理解劳动是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从而与“脱贫是干出来的”相对应。
  文化扶志教育课程搭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传播工程”巡展平台,先后进入石柱、巫溪等深度贫困的乡镇中小学校,受到当地小朋友的热烈欢迎。文化扶志教育课程在策划、编写的过程中更侧重选择与三峡以及贫困地区相关的遗迹遗物、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目的在于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更加了解本地的历史,从而形成文化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在设计教学教案时,教育人员应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知识储量,巧妙引用他们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事物,使用类比寻规法、猜想实证法等教学策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5堂课程从五个不同的精神层面展开,在小朋友的心中埋下一颗颗种子,而这些种子必将生根发芽,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导他们树立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努力奋进的人生价值观。
  2.3开展业务培训、人才培养
  文化扶贫“输血”重要,“造血”更为迫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积极加强对文化贫困地区的人才培训工作,积极指导地方博物馆业务发展,提升贫困地区文化单位的服务水平。2018年5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云阳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涉及人才培养、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成果利用等六个方面的合作,在博物馆教育版块开展“文博+教育”“文博+研学”等文化产业合作。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帮助云阳博物馆完成展厅讲解词的重新撰写以及教育课程的设计,同时还系统梳理了云阳的历史脉络,为其设计了一至六年级系统的课程框架。
  “重博新声代—小小讲解员”培训班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于2010年创办的教育培训项目。为深度贯彻落实“志智双扶”政策,让贫困山区青少年充分享受博物馆优质的文化资源,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了解历史”的思想意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根据山区青少年学习认知情况量身定制了培训课程。课程开展依托重庆市流动博物馆联盟,联合区县博物馆、乡镇党委政府,从训练普通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训讲解技巧、规范讲解礼仪等方面为学员提供细致全面的指导。
  3博物馆文化扶贫的反思
  在文化扶贫的过程中,我们切实感受到博物馆因受天然属性和职能所限,必然会遇到很多难以回避的问题。
  3.1便捷性与长效性不足
  贫困地区大多处于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因此扶贫工作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比较高。最平常的“实地扶贫”便捷性不足,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扶贫工作碎片化严重,扶贫成效不佳。博物馆文化扶贫可以将远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互联网+教育”的方式向贫困地区特别是当地的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完成博物馆教育类公益传播的“扶智”功能。当然,我们还需考虑远程教育需要技术支持,需要文化工作者进行日常维护的问题。
  3.2建立观众反馈与评估机制
  评估与观众反馈是保障博物馆文化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评估与观众反馈,总结教训与不足,积累经验,修正问题,提高博物馆文化扶贫的业务水平,推进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建立有效的观众反馈与后期评估机制,送去受当地人欢迎的展览,上小朋友喜欢的扶志课程,将文化扶贫工作做“实”,做“精”,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4结语
  文化扶贫的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博物馆文化扶贫应该找准突破口,抓住贫困地区深厚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等,结合自身优势,“以文化人”,在对贫困地区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提高中,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树立主体意识,了解家乡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其他文献
摘 要:启门图是墓葬中常见的题材,最早在汉画像石中出现,尤盛于宋金。笔者通过梳理山东汉、宋、金、元墓葬中的启门图,认为二者虽表现手法及语境随时代发生了变化,但图像的直观形态和体现的丧葬观念没有改变,即山东地区宋、金、元墓葬中的启门图由汉代发展而来。  关键词:启门图;汉;宋、金、元;墓葬;山东地区  启门图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常见的装饰题材,其载体以墓葬为多。延续时间自两汉迄于明清,乃至民国,尤盛于宋
期刊
摘 要:山西博物院借助于“分众教育”的理念,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营造出适合他们自身需求的参观氛围,同时丰富定制体验活动,让不同观众的观展感受不同。文章以山西博物院为例,按观众的年龄加以区分,进行省级博物馆“分众教育”的探索实践,以期为博物馆的多元化教育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博物馆;分众教育;山西博物院  中华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博物馆是历史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作为公益性单位,其教育和传播职能
期刊
摘要:古画是珍贵的文物,具备优质的艺术欣赏价值与科学研究价值,但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污损、虫蛀及发霉等情况,必须对古画进行修复处理。颜料是古画美感呈现的重要载体,在古画修复中全色属于主要环节之一,在破损或者褪色的部位填涂颜色相同的颜料,以維持原画作的艺术效果。文章主要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分析中国古画矿物颜料的光谱混合模型,以期对古画修复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画;矿
期刊
摘 要:鸟纹造型是青铜器纹饰艺术中的一大分支,虽然各地区之间的鸟纹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但是它们都能体现出这一时期的政治、宗教和艺术,具有相当深厚的内涵。鸟纹不仅仅是青铜器上的符号,还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图腾。1984年在铜陵市铜官区出土的龙耳鸟纹鉴,是东周时期鸟纹作为外部装饰器物的重要代表,对于研究东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试图从商周时期的鸟纹出发,浅谈鸟纹这一特殊符号的源流及发展,再对铜
期刊
摘 要:我国古代铜镜博大精深,在浩瀚的铜镜之海中,鄂爾多斯博物馆馆藏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从中选出一面做研究,从铜镜照进唐代鄂尔多斯地区社会,了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理解各民族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融合形成今天的中华文化、中华之魂。  关键词:唐代;铜镜;海兽葡萄纹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话的含义是极
期刊
摘 要:关帝庙是祭祀关羽的庙宇,关帝碑记是各地记录关羽生平事迹、精神气节、信仰、祭祀等有关活动的碑文,也是伴随着关羽信仰的兴起而产生的。现存的嘉峪关碑铭、碑文记述了嘉峪关关帝庙的兴建原因、经过、显灵事迹等重大事件,并对关羽的生平事迹、功绩等进行了评说,碑铭中关帝庙的称谓变化也反映了关帝在历代被崇拜加封的演变。  关键词:嘉峪关碑文;关帝庙;文化信仰  1 从碑文看关帝庙修建原因及修缮情况  关帝庙
期刊
摘要:敦煌学研究依托丰富的敦煌文献、莫高窟壁画等珍贵原始资料,以学者强大的史料搜集和甄别能力,在一代又一代学者孜孜不倦探索、积淀的加持下,超越传统政治史、经济史等,将史学研究目光向下,对传统研究领域进行突破,拓宽社会文化史、宗教史研究视角,促使敦煌学作为一门学科日益壮大并成为一门显学,且涌现一大批优秀的敦煌学著作。其中,游艺文化研究作为研究古人的游艺活动,以求更加切实地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实况,成为
期刊
摘要:纸质革命文物的修复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以贺瑞麟《死前日记》的修复为例,浅谈纸质革命文物的修复方法。文章从文物的历史背景开始,介绍了贺瑞麟的人物生平,调查了文物的保存现状和基本情况,制订了合理的修复方案,经相关修复专家讨论确定了具体的修复技术路线。文物修复前兼具残缺、水渍、微生物损害、动物损害等相关病害,并有继续恶化发展的趋势,亟待修复。采用传统古籍修复工艺与现代纸浆修复技术相结
期刊
摘 要:铁质文物受环境影响明显,易腐蚀。根据铁刀基体及锈蚀物检测分析结果,选择EDTA二钠、NaOH、苯并三氮唑、B72及氟硅分别作为铁刀保护中的去锈剂、脱盐剂、缓蚀剂及封护剂,对铁刀进行合理保护,效果良好。  关键词:去锈;脱盐;缓蚀;封护  铁元素较为活泼,决定了铁质文物极易腐蚀、不易保存,其保护修复工作比其他金属文物更加复杂,对保存环境要求也更高。本次修复的这把抗战铁刀整体锈蚀,刀体坑洼不平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广州艺术博物院近年藏品征集工作内容,提炼新时期博物馆的收藏经验。即方略上注重成系统成体系的收藏,避免零散泛化;思想上响应时代号召,体现为民宗旨;技术上须先找准收藏定位,明确征集方向。同时了解艺术动态,掌握捐赠信息,确定收藏目标,主动出击争取。三者环环相扣,可资为藏品的征集、捐献打下坚实基础,指明未来方向,提供操作样板。  关键词:藏品征集;收藏体系;捐赠;藏品利用  收藏是博物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