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如何开展任务驱动型教学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ao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学习知识和技能,通过自己和合作的力量完成任务。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在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思维能力和自控力较差,在面对一些难以理解或不感兴趣的内容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在进入教室后,会对电脑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容易过度投入探索,从而忽略了教师的讲解和教学指导。
  (二)教师的教学创新性不足
  教师的教学创新性不足是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仍有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具体表现在过于注重信息技术的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其实践性特点,习惯通过讲授让学生被动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对于学生综合消化理论知识和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不够重视。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状态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加不易集中,并且还会对课程和教学内容产生厌烦。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出发,从多角度综合探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指向性不明
  考虑到信息技术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一些教师会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往往会按照自身的想法和计划安排教学内容。但实际上,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被充分满足,对教学内容不够熟悉,无法及时准确地理解教师所传授的内容,难以迅速抓住教学重点与知识核心,无法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无法根据理论知识的学习完成实操任务。长此以往,学生容易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无法充分地把握自身的学习情况。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有梯度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每一个相互连接的小任务,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和挖掘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与新的技能。这种主动探索、发现并有所收获的过程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与成就感。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开放、互动活跃的教学环境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沟通,通过体验式的活动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发展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往往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通过讲解技术操作规范,让学生通过理解操作规范验证操作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缺少新鲜感和探索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保留了未知的新鲜感,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根据每一个小任务的目标和已知的线索,自主分析、思考和探究后续任务的完成方法、完成角度。这种教学模式逐步指引学生自发主动地去探究后续的任务内容并将之完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中的任务具有开放性,不会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让学生能自主思考和探索完成任务的各种方法,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明确教学目标与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根据任务的要求和提供的线索完成任务目标,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因此,学生在接到任务时,需要寻求有效的方法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减少中间环节不必要的时间、资源、精力等的浪费和消耗,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如何开展任务驱动型教学


  (一)综合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设计课堂教学
  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综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任务。教师要有效整合多元要素,梳理出一条任务主线,并以这条主线为线索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和完成任务。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Windows的窗口”时,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设置学生需要逐步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回顾学过的鼠标操作方法。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别进行演示,并由学生评比出记得最牢、演示最准确的学生。
  2.认识Windows窗口,了解窗口的组成。小组的每个成员依次轮流说出窗口的组成部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讨论。
  3.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学生利用鼠標在桌面的点选、移动等功能熟悉Windows窗口的基本操作,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演示一遍,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初识菜单命令。
  5.进一步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学生探究鼠标左键、右键、中键或滚轮的具体作用,并与同伴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以小组的形式展示。
  上述五个任务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完成旧知识的回顾、巩固,新知识的探究、消化与巩固的过程,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展示和表达自己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参与感和表现欲。通过小组内部评价、外部评比等方式,教师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并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驱动学生以更强的凝聚力和专注力完成学习任务。
  (二)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引导任务探究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一种需要有效整合多种具体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教学模式,以任务为教学主线,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的动力核心。而具体在每一个小任务、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让学生能以更强的参与性、执行力和投入度完成每一个小任务。以教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编写通讯稿”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
  1.利用多媒体丰富任务情境。小学生主要依靠形象思维学习知识,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术语、专业操作描述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照本宣科地解释教材内容又会让学生感到枯燥,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模拟、形象、趣味等优势,直观、形象、具体地描述任务情景,并不断丰富。如有节课的教学目标为Word软件的使用,教师可以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展示Word软件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利用Word软件处理文字的便利。教师还可以通过趣味的视频演示、操作模拟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掌握Word软件的启动、退出、输入文字、保存文件等具体操作过程,便于通过回放、巩固、消化,让学生能更高效地完成掌握Word软件基本操作的学习任务。
  2.利用游戏提高任务趣味性。在学生初步掌握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后,教师可以设置稍难的学习任务,如提高技能熟练度、掌握键盘输入指法等,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任务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输入一个短篇内容的任务。教师可以通过“青蛙喝水”“警察抓小偷”之类的打字游戏,让学生进行分组比拼,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不断巩固和提高新学的知识。
  3.利用真实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将一些真实的问题情境融入课堂教学,增强教学和生活、社会的联系,以此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展示一篇小学生作文内容以及文章的处理过程,让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找出其中文字处理不规范的操作和错别字。这样的任务既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新闻稿这种问题,还能帮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处理文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综合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指导学生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应用性的课程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让学生能在开放、自由、活跃的空间里接触到多元化的趣味教学形式,以执行任务和完成任务为目标,引导学生自发、自主地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客观需求,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效率,科学地将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作者单位: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高闸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构建起来的,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是帮助幼儿正确认识、适应和融入世界的有效途径。科学活动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有利于幼儿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体验。大自然是最好的科学场所。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正确感知自然,培养他们对自然与科学的兴趣,选用适宜的科教活动,帮助幼儿提升认知能力。一、幼儿认知能力培养方向  人脑对信息的提取、储存、分析、加工能力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强调幼儿、教师、家长等多方的参与。课程改革不仅仅是编制新的教材,更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探究者。我园树立“孩子在心,课程随行”的课程理念,坚持“一日生活皆课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一、从幼儿兴趣点出发生成课程  3~6岁的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以他们感兴趣的、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为教学内容是最
区域活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内幼儿可以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创造,实现自主发展。区域活动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符合幼儿的发展特征,有利于彰显幼儿的主体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可持续性发展。但是目前幼儿园的区域活动都存在着不少误区,本文将针对教师应该如何以新课程、新理念的精神为引领,从园本课程实际出发,寻找行之有效的策略,引领、点拨、指导幼儿走出区域活动的误区。幼儿园
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其中老年人由于机体机能衰退、骨质疏松,关节出现退行性改变,与年轻人相比,更易骨折。大部分患者的骨折都是由外界碰撞所导致,同时也有部分骨折是由于长期疲劳损伤所致。  骨折患者必须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保证康复效果。如果救治不及时,很有可能诱发休克症状,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与其他疾病不同,治疗骨折患者中较为明显的特点是治疗周期长,医护人员需要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承认儿童是活的,普通儿童之特性,大多都富于好奇心。”玩泥巴是幼儿的天性,泥塑课程是学龄前幼儿特别喜爱的一项课程。教师在泥塑课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泥塑活动“活”起来。  泥塑活动是一项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课程,它既能培养幼儿的艺术细胞,还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在以往的泥塑课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枯燥,大多以展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近年来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有了巨大的转变,幼儿园教学更注重幼儿的体验和感受,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追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学习性区域活动,如语言区、科学区、数学区等,是教师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在这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
表演游戏是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常见的一种游戏,深受幼儿喜爱,且能让幼儿在表演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幼儿园要重视表演游戏的开展。然而,在幼儿表演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表演内容随意、形式单一、比重偏差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教师优化表演游戏的有效策略。一、表演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表演游戏是根据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表演的游戏,也就是让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
“自然课程”的开放度大、多元性强,因此对幼儿园的要求很高。幼儿园要坚持科学的教育观和课程观,按照课程基本要求灵活实施课程。笔者对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幼教中心下轄的四所幼儿园开展了关于“自然课堂”的课程调研,查阅了课程方案并与教师开展了对话。本文对这四所幼儿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一、幼儿园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  一是缺乏针对性。幼儿园普遍设
在幼儿园教育环节中合理运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能够让幼儿在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互相融合中以更积极的态度、更直接的体验、更具象的理解真正融入课程框架中,并切实在游戏活动中内化相关课程知识,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为了真正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幼儿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应做好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实践分析工作,以此优化游戏的运用与融合模式。  游戏是一种趣味性与实践性较强的活动组织形
近几年,随着吸奶器的出现,在哺乳阶段掀起了一场“哺乳革命”。母乳喂养对于婴儿的好处不言而喻。大多数上班族宝妈虽然很希望亲自喂养,但是由于工作原因,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吸奶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宝妈们带来了便利,可同时也引发了一个疑惑:瓶喂与亲自喂养,哪一种对婴儿更好呢?一、亲自喂养的优点与缺点  亲自喂养的方式,对宝宝而言,不仅对其身体发育有好处,还对宝宝的心理健康有诸多好处;对于妈妈而言,采用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