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传统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弊端,学校的多数课堂教学都基于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究的太少,与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较大的冲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注重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
1 合理组建学习讨论小组,创设良好的探讨氛围
合作学习的提出的理论背景之一,是教育家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社会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竞争,合作学习被研究者们看作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因此在中学阶段有目的、有意识开展合作学习,无疑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合理建立学习讨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和思维是受他们的先天气质以及神经类型影响,但它和人们的性格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是可塑的和可修饰的,即个体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是可以培养的。由于合作学习进入课堂较少,因此合作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陌生和不适应的,所以教师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探讨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操作是在组建学习讨论小组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前后两座四人为一组或同桌两人为一组,也可直接采用集体讨论。但无论选择哪种学习讨论小组,目的都只有一个: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引起和发动学生学习,指引学习活动向一定教学目标进行,维持、增加学习知识的力量。所示以教师在开展课堂讨论之前,一定要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心中的疑虑,特别是不要怕说错,要形成“畅所欲言、言无不尽”的讨论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讨论气氛。另外,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同时对所讨论的问题必须有深刻的理解,知识面要广,特别是要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等等。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多角度、多方位吸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挖掘教材,开展探讨活动
高中教材是教育部编的供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使用的材料,每章每节乃至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组织探讨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童年期的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对发展加以引导,才是好的教学”。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学生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经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并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3 故意示错,开展探讨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处,故意弄出错误,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并及时予以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4 抛出课题,开展探讨活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讨论一些实践性的题目,或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扩展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教学前,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调查某些项目;教学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等等。这对于学生进行意义构建和对他们的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
数学又是一门与科技前沿密切相关的学科,可以说,世界上科学的发展,无不凝聚着数学学家们的心血和智慧,将数学前沿科技与数学教材有机地结合,将大大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为科学奋斗的欲望。
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感觉到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不高。根据课堂上的观察,发现集体讨论的参与率比小组讨论的参与率低,大部分学生只是处在观众地位,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等待其他同学的回答,没有进入到讨论的气氛之中。在四人一小组的讨论中,一般只是50%的小组讨论比较热烈,而讨论热烈的小组中也只有60%的学生能比较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讨论不热烈的小组参与率比较低,往往处在冷场的情况。小组讨论时,有时小组会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有班干部或尖子生的小组中,班干部和尖子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责任感或意识,使讨论的参与率降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不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而产生争执。如果引导得好,对于加强信息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肯定会得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针对数学课堂讨论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关注并积极加以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重方法训练,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义构建,相信一定能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