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的花朵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b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苔丝,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既代表着传统,又融合了时代的特点. 本文重点分析了哈代笔下苔丝这个女性形象的心灵纯洁, 性格的坚毅和社会所灌输给她的悲观主义。
  关键词: 纯洁;坚韧;悲观;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苔丝,哈代用他特有的表现手法描绘出了一个具有真善美的女性形象,深情地赞美了苔丝的纯洁和善良;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虚伪,自私和残忍以及对女性的侮辱和歧视。
  一、纯洁
  苔丝,这个悲惨故事的女主人公,虽然她接受过高于同一阶级和同龄女孩的教育,但她从骨子里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乡村姑娘。当亚力克在路上对她非礼的时候,作为女孩子的苔丝,从那一刻起,就应该意识到要尽可能地避开这个危险人物。如果她能具备这样的意识,她就不可能失身于亚力克,那么最后的悲剧也就不会发生。她出于对爱情的忠诚,对丈夫的真爱和信赖,而将自己过去的不幸经历告诉了丈夫,天真地希望能得到丈夫的体谅和宽恕。因为她纯真的性格不允许她去欺骗她深爱的人。宁愿失去,也不愿得到不纯洁的爱。在她被丈夫抛弃后,苔丝仍然坚贞不渝的深爱着他。她只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咎于自身而且对自己的丈夫还表示出深深的歉意。作为忏悔,她甚至想到过死。她把一切当作应受到的惩罚,而且从不表达什么,对于她对安吉尔这种坚贞不渝的爱的确令人同情。安吉尔无声的突然的离去,好长时间音信全无,苔丝苦苦等待,仍然坚守着她这份纯洁的爱,她一直怀抱着安吉尔有一天会回到她身边的梦想,然后当她想起是不能改变的现实使安吉尔离她而去,这份希望又被现实击得粉碎。但她又幻想着她的安吉尔能够听到她的哀求之声, 经历过心灵上的洗礼,突然出现在她眼前。不管怎样,她在尽着她自己一切的努力去祈祷着。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能感受到苔丝心灵的纯洁。那就是对待安吉尔的追求上。我们应该了解,那个时期,像安吉尔这样有魅力,知识丰富,而且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的男孩,对女孩子们,特别是穷人家的女孩子们, 是很有吸引力的。能够被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男士爱上简直就是梦境一般。但当这走到她身边的幸福出现在苔丝面前时,她犹豫了,因为她不想使她深爱的安吉尔受到影响。而且,她还努力去转移安吉尔的注意力,让他多去关注其它的女孩。安吉尔应该去娶那些女孩子中的某一个,因为她们都比她优秀。 或许她的这种在感情上还要作出谦让的思想在现代人的眼中是不会受到赞成的, 但苔丝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纯洁的女人, 这也正是她与众不同和安吉尔深深爱上她的原因。
  这部作品问世后,很明显,哈代要用他所描述的苔丝向当时的读者群们的行为规范和传统的道德,宗教,社会观发出一个挑战,因为精神上的纯洁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
  二、坚韧和骄傲
  苔丝是一个很特别的女孩,她从祖先那里继承了高贵和骄傲的本性。她用厚厚的手套打在亚力克的身上那一幕就像她中世纪祖先愤怒得用武力击打敌人一样。“鲜红的血渍出现在刚才她击打的地方,一瞬间的功夫, 血流下了他的嘴角。”当苔丝的境况很艰难时, 她从来没向安吉尔的父母伸过手。虽然她知道在很紧张的时候可以求助于他们,但正是这种骄傲感不容她产生这种想法。宁愿自己来干苦活,也不愿去恳求他们。苔丝是坚韧的,当她的精神支柱安吉尔离开她时,我们能从她身上看出那种坚韧和坚韧的性格,虽然自己是一个柔弱的女子,但家庭的贫苦使苔丝不得不去工作来养家。从文中很多场景中,我们都能感觉到她干得活有多累多重。 “甚至最强壮的劳力们也疲倦的倒下了,苔丝的胳膊累得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 甚至都不听大脑使唤了。” 而且她还要不得不在各种天气下干活, 停下来就没有钱赚。同时, 她还遭受着被丈夫抛弃所带来的精神折磨和对丈夫的思念。苔丝所干得所有重活对于今天的女孩子们来说是几乎不能想像的, 在她那个本来应该快乐幸福的黄金时光, 在被丈夫抛弃之后, 她用柔弱的肩膀勇敢得抗起一切。没有怨言,只是默默得承受。我非常欣赏她在身体和精神双重压力下的勇气和坚韧,如果我们把这些苦活和被抛弃作为不幸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这个因素将会导致苔丝的毁灭。那就是亚力克,一个不受欢迎的男人打乱了她平静的生活。面对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诱惑,苔丝明确的拒绝了他。 “对于我的姊妹或我自己,我是不会要你的任何东西的。”对于亚力克的到来,苔丝的头脑是很冷静的。她曾经说过: “你,还有像你一样的那群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苦痛上。”虽然最后苔丝随亚力克走了,但也并不是否定苔丝的坚强和骄傲。她面对的压力是巨大的,她所处的环境迫使她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 在那个妇女地位低下的封建社会里,更何况是一个柔弱的无助的年轻女子,与自身的命运搏斗了这么长时间已经不是一件易事了, 所以她的坚韧是应该受到赞赏的。
  三、苔丝的悲观主义
  在这部小说中, 有着很显著的一点,就是它强调不可抗拒的命运力量,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悲观失望之情。如果人们为无形的力量所控制, 自己却无能为力, 那么他们无疑会对前途感到无望。 苔丝就是这样一个悲观主义的代表者。事实上,在书的开头,从那匹老马被杀死,我们就能发现苔丝悲观主义的痕迹。她认为那次意外应该归咎于她自己,如果能小心些,就不会发生。当她看到那匹马死去时, 她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谋杀者。有意义的是, 在这次意外之前, 苔丝被问到这个世界是美丽的还是丑陋的时,她回答是: “这是一个丑陋的世界。”当她离开亚力克回到家时,苔丝感觉到她是一个罪人,这就来自于那个社会所灌输给她的这种观念。在苔丝用手套抽打压力克后,她用一种小鸟般无望的抵抗看着他,像在等待着猎人扭断小鸟的脖子。 “你打我吧,一次受压迫,永远受压迫。”这种悲观主义很明显,就是导致这位女主人公走向毁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故事结束的时候,她才意识到,给她定罪的是一条毫无道理的,专横武断的道德法律。事实上,真正杀害她的是社会,而正是社会灌输给她这种悲观主义。
  四、总论
  虽然哈代笔下很多乡村人民的形象都是坚强和有着巨大承受力的, 这些特点在苔丝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她接受着厄运一次又一次的降临, 但是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也没有因为生活的高强度而退缩。她答应做亚力克的情人也是为了能确保她一家人的生活。当安吉尔回来后, 她心底爱重新复活,她再也不能忍受这种苦境, 杀死亚力克和安吉尔一起出逃。在这个人们没有健全的道德观念的世界上,苔丝则是唯一道德高尚的人。也许正是她的这种高尚,使得她如此容易的受到两个男人的伤害。她没有利己思想,关心他人,是一个不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人。苔丝的形象引人注目并耐人寻味,这就是源自她纯洁高尚坚韧的品性。逆境时,没有崩溃,而是去勇敢承担,这成就了她具有感染力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德伯家的苔丝》 托马斯·哈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社
  [2]《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Robert Ackerma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我的课堂上,除非是诗歌、文言文或者较短的文章,其余的课文通通是自己快速默读。并且,即使课堂上有读书声,也仅限于开始讲课时,后面便一味的分析课文,不再有读书声。  但听了名师们一堂堂异彩纷呈的课,我发现了共通之处,那就是课堂上书声琅琅。于永正老师在“咬文嚼字”中有效朗读,孙双金老师抓住课文关键引导学生体悟式朗读,王崧舟老师设计了学生通读全文、自读感悟、品读文眼等多种读书方式,读出了节奏感、读
期刊
摘要:博物馆是构成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资源,推动旅游业和博物馆良好结合,一方面可以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优势,有效促进地区旅游业良好发展,博物馆收藏的是记忆,传承的是文明,是人民大众欢乐的家园,与旅游活动嫁接起来,一定会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 旅游 健康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为其将来能独立面对世
期刊
摘要:从事教师生涯几年之后,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追求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希望拥有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学个性。这样,教师会更受学生欢迎,教学水平也将再迈上一个新台阶。如何才能具备自己的教学个性,一方面要多学习,多历练;另一方面要学会在教育科研中求进步,塑个性。  关键词:教学个性 学习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
期刊
摘 要: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对其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一种评价,他反映着教师的需要,并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因此教师职业价值观可以作为学校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的一个突破口,认清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并了解个体差异,通过对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关注和调动达到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教师 价值观  价值观是了解员工态度和动机的基础,是人心灵深处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决定着个人未来的行为方向,对
期刊
为了适应新课改新理念,为了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的形势下,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学者,必须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小学生音乐多元素养发展性评价体系。  一、小学生音乐多元素养发展性评价产生的背景和依据  1、背景  纵观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实践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教师把音乐科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知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在有人看来,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看这节课学生掌握多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寻找一种合理的复习方式,把高中历史课本重新整合编排,理清线索,便于把握。首先,引导学生整理线索本,将三本必修课本串联为一体,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大部分。其次,整理小专题,在有了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中外历名相融合。第三,整理国别史,把三本必修上有关各国的历史汇总起来,使学生对各国发展能够做到整体把握。最后,时间大排行,相关知识按时间排列,便于背诵,比较。  唐诗中有一句“
期刊
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养成了一个好的思考习惯,那就是经常深入课堂去揣摩和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并从中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在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个人受益匪浅。也愿把多年来的体会和感受与大家分享。  首先,板书设计在教学中没有受到大多数教师高度重视,其实,好的板书是课堂的窗口,它既能体现教师巧妙的构思,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是一种教学艺术的美,是教学内在的和外在的美的统一,是教学美的创造
期刊
摘 要:《黎明之前》这部经典的谍战剧是由刘江执导,吴秀波、林永健等主演的一部经典谍战剧,主创人员将关键人物的设定和心理分析引入情节描述时都分别用不同光线和影调做以暗示,仅第一集就用了950多个镜头,多层次的切换,会让观众陷入一种“紧迫”的情绪当中。然而这么多镜头的切换,这么紧凑的剧情变换必然会促成电视剧中照明用光的灵活变化,因此本文将分析本剧用光有何特点、意义,画面影调是如何有何特点和如何变化
期刊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生活中便少了许多责骂、埋怨和勾心斗角。袁静老师首先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并定义为这是“让孩子设想自己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某一历史人物,以此‘角色’来想象、推断事物发展的可能轨迹的一种学习方法”。  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是新课程实验教师的普遍感受。同时,新课标明确要
期刊
摘 要:面对当前部分中学生惧写、厌写作文的消极现状,结合新教材的再次修订,笔者认为不妨将诗歌教学作为突破口,让学生翱翔在诗歌的天地中,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关键词:诗歌 作文教学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学生可根據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