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当前部分中学生惧写、厌写作文的消极现状,结合新教材的再次修订,笔者认为不妨将诗歌教学作为突破口,让学生翱翔在诗歌的天地中,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关键词:诗歌 作文教学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学生可根據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这体现了人文合一的价值取向,把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知、情、意、行的和谐成长之中。而语文教材一再修订,高一、二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有关古今中外诗歌教学内容,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广阔的视角来看,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训练应当是以教材为本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将语文训练包括作文训练落到实处。而诗歌是一种灵魂与自然,情感与物境的结晶,将其作为当前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突破口将会使师生受益匪浅。
(一)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对语文的忽略性,消极性,甚至于抵抗性,但诗歌这个板块却是一个例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歌这块圣洁的充满灵气的、五彩斑斓的想象力的土地满怀激情。不可否认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和矛盾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因如此学生在语言的运用和其它方面上存在着不足,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阅读能力。
在知识爆炸和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是人们立足社会,发展自我的必备条件。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侧重于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阅读量。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数理化等学科的能力训练上,很少去阅读有关的语文读物。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偏废。学校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评估方法也较单一,往往只注重结果,没有注重过程。因此,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人文思想逐渐淡化,阅读能力也难以提高。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通过诗歌这个另类的途径去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国古代诗歌的字义、词义变化很大,往往一字一词多解。例如,“玄黄”一词,一般是天地的代称,有的却指丝帛,有的又作疾病解,需要将这两个字的上下文联系起来,才能界定它的含义。这种变化在诗词中尤其显著。又如酒,李白诗中叫“中圣”,杜甫诗中叫“竹叶”,李贺诗中叫“琥珀”。毛泽东《致陈毅》中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李贺诗有一特点:好用代词,不直说物名。如剑曰玉龙,天曰苍圆,秋花曰冷红,春草曰寒绿。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比喻,其中明喻、暗喻比较容易看懂,借喻则难懂,弄通它需要具备有关的知识。
从古诗词过渡到新诗,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跨越。特别是学生在阅读“五四”时期的优秀诗歌时会满怀激情。比如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首激愤的诗,所谓死水,当然是指那时的中国现实。“死水”再加上“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的否定,“死水”即黑暗,是丑恶断然产生不了美,只有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才有希望,为了希望必须让丑恶彻底地暴露。让学生在阅读时产生一种联想,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诗人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其体会到语言所孕育的魅力。
(二)
既然要用文字来说话,来做斗争,那就必然关系到写作这个问题。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只有作者首先为外物所感,被彻底打动,才有可能写出动人的作品。情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了鲜活的情感之源,文章就会显得死板呆滞,毫无生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心灵,只有在感动的天地中倘佯,才能够编织出灿烂的云锦,喷吐出辉煌的光焰。近几年来作文教学日渐走向枯竭的境地,暮气沉沉。多情善感、富于幻想的青少年在这种作文教学现状中被捆缚住手脚,畏首畏尾。题材仓库空空如也,想象天地逼仄狭小,语言形式呆板贫乏,成为目前很多学生作文的共同状况。
好的文章常常能够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这种“意无穷”常常能够使读者产生无限联想、获得回味无穷不忍掩卷的艺术美感,这就是文章的空白效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种空白。诗歌蕴含无穷的魅力,学生在阅读一首优秀的诗词后,所产生的共鸣正是一种写作的原动力,将这种共鸣运用在写作上,所写出来的作品便是一篇有灵魂与激情的作文。且能在诗歌中学会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唐诗中“月”的意象。月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②唐诗的题目有一大批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如《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望月怀远》、《古朗月行》、《嫦娥》……难以尽数,可以说,是月给了唐诗以丰富意蕴,给诗人以美妙的灵感,创造了唐诗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生命,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若无月意象的沾溉,就没有上述诗题,也使诗人们失去了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诗坛亦丧失一大批不朽的诗作。在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就会自然中将这种意象印入脑海中,在日后的写作过程中发挥优势。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总结其写诗经验时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深刻揭示了语言积累对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性,通过背诵精品,可以强化记忆、丰富词汇、规范语言、积累素材、提高智力、增强敏锐性和洞察力。精品背诵应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倾向,要在加强理解、领悟和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活背;应克服贪多求全的不良倾向,要切实选择优秀诗歌精背;应克服背写分离的不良倾向,要在巧用活用精品词汇、警句、构思、方法、技巧上下功夫背。要做到以精品背诵促进写作、以写作促进精品背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和吸收精品营养,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上,我们要改变一个观点——不要仅仅让学生去寻找答案。可贵的不是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可贵的是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有没有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有没有让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作文教学便是如此。
参考文献:
①《诗词津梁》王佐邦著 长征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 ISBN 7-80015-736-9I.161
②《唐诗中月的意象》 王启民 2004年
③《中学语文教学建模》 伊道恩主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年5月第一版
关键词:诗歌 作文教学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学生可根據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这体现了人文合一的价值取向,把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知、情、意、行的和谐成长之中。而语文教材一再修订,高一、二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有关古今中外诗歌教学内容,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广阔的视角来看,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训练应当是以教材为本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将语文训练包括作文训练落到实处。而诗歌是一种灵魂与自然,情感与物境的结晶,将其作为当前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突破口将会使师生受益匪浅。
(一)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对语文的忽略性,消极性,甚至于抵抗性,但诗歌这个板块却是一个例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歌这块圣洁的充满灵气的、五彩斑斓的想象力的土地满怀激情。不可否认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和矛盾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因如此学生在语言的运用和其它方面上存在着不足,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阅读能力。
在知识爆炸和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是人们立足社会,发展自我的必备条件。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侧重于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阅读量。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数理化等学科的能力训练上,很少去阅读有关的语文读物。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偏废。学校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评估方法也较单一,往往只注重结果,没有注重过程。因此,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人文思想逐渐淡化,阅读能力也难以提高。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通过诗歌这个另类的途径去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国古代诗歌的字义、词义变化很大,往往一字一词多解。例如,“玄黄”一词,一般是天地的代称,有的却指丝帛,有的又作疾病解,需要将这两个字的上下文联系起来,才能界定它的含义。这种变化在诗词中尤其显著。又如酒,李白诗中叫“中圣”,杜甫诗中叫“竹叶”,李贺诗中叫“琥珀”。毛泽东《致陈毅》中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李贺诗有一特点:好用代词,不直说物名。如剑曰玉龙,天曰苍圆,秋花曰冷红,春草曰寒绿。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比喻,其中明喻、暗喻比较容易看懂,借喻则难懂,弄通它需要具备有关的知识。
从古诗词过渡到新诗,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跨越。特别是学生在阅读“五四”时期的优秀诗歌时会满怀激情。比如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首激愤的诗,所谓死水,当然是指那时的中国现实。“死水”再加上“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的否定,“死水”即黑暗,是丑恶断然产生不了美,只有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才有希望,为了希望必须让丑恶彻底地暴露。让学生在阅读时产生一种联想,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诗人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其体会到语言所孕育的魅力。
(二)
既然要用文字来说话,来做斗争,那就必然关系到写作这个问题。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只有作者首先为外物所感,被彻底打动,才有可能写出动人的作品。情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了鲜活的情感之源,文章就会显得死板呆滞,毫无生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心灵,只有在感动的天地中倘佯,才能够编织出灿烂的云锦,喷吐出辉煌的光焰。近几年来作文教学日渐走向枯竭的境地,暮气沉沉。多情善感、富于幻想的青少年在这种作文教学现状中被捆缚住手脚,畏首畏尾。题材仓库空空如也,想象天地逼仄狭小,语言形式呆板贫乏,成为目前很多学生作文的共同状况。
好的文章常常能够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这种“意无穷”常常能够使读者产生无限联想、获得回味无穷不忍掩卷的艺术美感,这就是文章的空白效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种空白。诗歌蕴含无穷的魅力,学生在阅读一首优秀的诗词后,所产生的共鸣正是一种写作的原动力,将这种共鸣运用在写作上,所写出来的作品便是一篇有灵魂与激情的作文。且能在诗歌中学会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唐诗中“月”的意象。月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②唐诗的题目有一大批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如《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望月怀远》、《古朗月行》、《嫦娥》……难以尽数,可以说,是月给了唐诗以丰富意蕴,给诗人以美妙的灵感,创造了唐诗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生命,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若无月意象的沾溉,就没有上述诗题,也使诗人们失去了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诗坛亦丧失一大批不朽的诗作。在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就会自然中将这种意象印入脑海中,在日后的写作过程中发挥优势。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总结其写诗经验时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深刻揭示了语言积累对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性,通过背诵精品,可以强化记忆、丰富词汇、规范语言、积累素材、提高智力、增强敏锐性和洞察力。精品背诵应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倾向,要在加强理解、领悟和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活背;应克服贪多求全的不良倾向,要切实选择优秀诗歌精背;应克服背写分离的不良倾向,要在巧用活用精品词汇、警句、构思、方法、技巧上下功夫背。要做到以精品背诵促进写作、以写作促进精品背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和吸收精品营养,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上,我们要改变一个观点——不要仅仅让学生去寻找答案。可贵的不是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可贵的是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有没有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有没有让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作文教学便是如此。
参考文献:
①《诗词津梁》王佐邦著 长征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 ISBN 7-80015-736-9I.161
②《唐诗中月的意象》 王启民 2004年
③《中学语文教学建模》 伊道恩主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