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研究,能够为农村教育效果的提升带来帮助。文章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为对象,分析了其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对策予以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
许多父母为了谋求更好的生计,给孩子上学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将未成年的儿女留在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孩子进行监管。他们的离开,同样也给学校、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子女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以及父母的呵护,在德育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结合我在农村小学的工作经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现状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村相对来讲,信息较闭塞,环境寂寞安静,同时农户居住较分散,相互间交流较少,是一个不适应孩子好动好奇心灵的环境,容易导致孩子自闭孤僻的性格。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重智轻德,管理缺位。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工程的今天,不少农村地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所以在广大农村,主副科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作为“副科”,在很多情况下,德育工作成了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口号中,用以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形式。
2、师资不足,方法陈旧。农村小学学校教育总量不足,德育工作偏于薄弱。由于农村小学学校整体师资力量所限农村小学教师有的受制于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表现出漠视的态度,往往认为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应该是校长的事情,是班主任的事情。
3、“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问题之一,由于当前很多年青父母都外出务工,很多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一方面忙于农活,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缺少文化知识,无法跟孩子沟通,使得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
二、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高度重視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
小学德育工作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多,家庭引导较少,学校更应发挥主体教育作用,不仅要承担学校本身的教育工作,还应向家庭教育延伸,弥补当前农村孩子家庭引导的不足问题。
第一,要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更新德育观念与德育工作模式创新,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要加强领导,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实现德育工作的组织化建设和制度化推进。
第三,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实现德育工作的全员性。
第四,在德育评估管理上,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重视德育工作的过程,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上,实现评价的多元性。
第五,实施重点突破,探索提升小学德育效果的新途径,例如在德育教学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利用乡土自然禀赋,积极拓展综合德育实践活动;建立网上德育教育阵地,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强化德育工作的交流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从自我认识、体验上升到自我控制、自主德育。
第六,特别关注并普遍实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程,学校要积极行动,发挥主导功能,与社会、家庭等加强沟通与互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疏导、管理方法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道德教育
学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孩子怎样做人,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是党的德育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首先,要和监护人取得联系,和他们一起进行教育。学生不到校上课,要立即通知监护人,如果学生放学晚回家,监护人也要随时通知班主任,只有这样,才能随时随地监管学生。
其次,作为老师要想尽办法来教育学生。给学生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环境;利用早安三分钟经常教育学生;多和学生沟通,多了解学生在最近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在学习上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经常进行家访,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听听监护人对学生有什么要求,
再次,作为学校,想为学生之所想,急为学生之所急。这才是促进德育教育有效的手段。
(三)、要及时提高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儿童道德教育的意识
要想把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抓好,光靠学生在学校老师的教育是很不够的。必须进行家庭、学校、社会一起抓才行。尤其是家庭的教育,是一点也不能忽视的。只要监护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就能在健康的道路成长。
(四)创新德育教学方式
德育教育应该是贯穿于课堂内外、联系于学生言行的常态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与性格品质的教育,必须坚持时时、事事进行,坚持多样化教育,寓教于乐,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抓典型,树榜样。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多采用正面教材,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表扬和赞同,让他们从内心产生自豪感,也成为众多学生效仿的对象。
2、改革德育教学形式。
改变过去“单向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更多地与学生互动共进,寓教于乐。要变课堂教育为主为课堂内外结合教育,把德育教学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领域,产生一个长期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3、加强学校集体文化活动。
现在很多学生,既是独生子女,又是留守儿童,缺少与同龄人的交流。在学校要加强班集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家集体意识与归属感,比如进行一些活动、比赛使学生能够主动去结交朋友,主动与他人交流。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占全国少年儿童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要常抓不懈,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不懈地坚持下去,就会得到一个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J],廖菊花.2019年第11期
[2]关爱无声,德育开满园——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J],林韩莹.2019年第25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
许多父母为了谋求更好的生计,给孩子上学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将未成年的儿女留在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孩子进行监管。他们的离开,同样也给学校、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子女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以及父母的呵护,在德育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结合我在农村小学的工作经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现状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村相对来讲,信息较闭塞,环境寂寞安静,同时农户居住较分散,相互间交流较少,是一个不适应孩子好动好奇心灵的环境,容易导致孩子自闭孤僻的性格。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重智轻德,管理缺位。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工程的今天,不少农村地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所以在广大农村,主副科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作为“副科”,在很多情况下,德育工作成了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口号中,用以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形式。
2、师资不足,方法陈旧。农村小学学校教育总量不足,德育工作偏于薄弱。由于农村小学学校整体师资力量所限农村小学教师有的受制于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表现出漠视的态度,往往认为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应该是校长的事情,是班主任的事情。
3、“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问题之一,由于当前很多年青父母都外出务工,很多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一方面忙于农活,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缺少文化知识,无法跟孩子沟通,使得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
二、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高度重視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
小学德育工作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多,家庭引导较少,学校更应发挥主体教育作用,不仅要承担学校本身的教育工作,还应向家庭教育延伸,弥补当前农村孩子家庭引导的不足问题。
第一,要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更新德育观念与德育工作模式创新,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要加强领导,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实现德育工作的组织化建设和制度化推进。
第三,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实现德育工作的全员性。
第四,在德育评估管理上,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重视德育工作的过程,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上,实现评价的多元性。
第五,实施重点突破,探索提升小学德育效果的新途径,例如在德育教学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利用乡土自然禀赋,积极拓展综合德育实践活动;建立网上德育教育阵地,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强化德育工作的交流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从自我认识、体验上升到自我控制、自主德育。
第六,特别关注并普遍实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程,学校要积极行动,发挥主导功能,与社会、家庭等加强沟通与互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疏导、管理方法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道德教育
学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孩子怎样做人,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是党的德育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首先,要和监护人取得联系,和他们一起进行教育。学生不到校上课,要立即通知监护人,如果学生放学晚回家,监护人也要随时通知班主任,只有这样,才能随时随地监管学生。
其次,作为老师要想尽办法来教育学生。给学生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环境;利用早安三分钟经常教育学生;多和学生沟通,多了解学生在最近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在学习上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经常进行家访,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听听监护人对学生有什么要求,
再次,作为学校,想为学生之所想,急为学生之所急。这才是促进德育教育有效的手段。
(三)、要及时提高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儿童道德教育的意识
要想把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抓好,光靠学生在学校老师的教育是很不够的。必须进行家庭、学校、社会一起抓才行。尤其是家庭的教育,是一点也不能忽视的。只要监护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就能在健康的道路成长。
(四)创新德育教学方式
德育教育应该是贯穿于课堂内外、联系于学生言行的常态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与性格品质的教育,必须坚持时时、事事进行,坚持多样化教育,寓教于乐,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抓典型,树榜样。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多采用正面教材,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表扬和赞同,让他们从内心产生自豪感,也成为众多学生效仿的对象。
2、改革德育教学形式。
改变过去“单向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更多地与学生互动共进,寓教于乐。要变课堂教育为主为课堂内外结合教育,把德育教学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领域,产生一个长期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3、加强学校集体文化活动。
现在很多学生,既是独生子女,又是留守儿童,缺少与同龄人的交流。在学校要加强班集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家集体意识与归属感,比如进行一些活动、比赛使学生能够主动去结交朋友,主动与他人交流。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占全国少年儿童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要常抓不懈,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不懈地坚持下去,就会得到一个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J],廖菊花.2019年第11期
[2]关爱无声,德育开满园——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J],林韩莹.2019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