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在教学中对数学文化的渗透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时要适时地加以渗透和培养.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教学方法;渗透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堂教学
创设情景引入教学,这是一堂有效课程教学的开始,也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用数学文化知识引入新课,能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利用历史故事作为数学文化的引入,渗透数学的历史文化价值.著名数学家霍格本曾经说过:“数学史实际上是与人类的各种发明与发现、人类经济结构的演变以及人类的信仰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说明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说明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在教学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引入国际象棋的故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中学生都有崇拜与羡慕他人的特点,通过学生熟知的事例把他们的激情进一步提升.还有介绍牛顿、莱布尼兹等历史人物对学生学习微积分也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体现.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数据、报表、图表等实际数据,来反映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使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如在讲高一函数表示法这一内容时,联系商场让学生对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查,了解商家对商品的促销策略,再到课堂中相互交流.这样我们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分段函数这一难点,理解了分段函数的作用;在圆锥曲线方程这一章的题图,展示我国神舟飞船的运行轨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时不在生活中.
二、定义、定理、例题讲解阶段,让学生充分参与
对定义、定理、例题的讲解是教学的重要阶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也是渗透数学文化的关键阶段.教学时通过对定义、定理、例题的讲解,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思想的培养等形式进行数学文化渗透.而在此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大量思考、探讨的时间.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老师切记“填鸭式灌输”.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求得出结果,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如在讲授定义时,让学生了解定义形成过程中的一定人文背景,通过对概念的追源溯本,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感受数学概念中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讲解公式定理时,向学生讲述定理和公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发展史,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更有利于让学生深入理解定理和公式的内涵.例题讲解时,引用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与人类探索自然密切的例题,通过这些例题,学生一定会为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而感叹不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数学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应用数学,我能应用数学.如概率在保险行业的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在住房贷款中的应用,线性规划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指数函数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等等,都可以很好地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组织兴趣小组,强化数学文化的魅力
长久以来人们对数学总有一个不良印象:数学是枯燥的数字游戏、毫无生机的算式、无味的逻辑推理.确实,个别老师在教学中把本来体态丰腴、婀娜多姿的“数学美少女”教成了无味的人体标本,原因在于老师自身缺乏丰富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在教学时只好就数教数,使学生在听数学课时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对此,老师必须丰富自身的综合文化修养,加强与其他学科老师的互助学习、请教交流,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互融,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如在讲授导数意义的时候,直接引用课本的例子则显得单调无味.教学时,我首先找学生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因学过的时间长,多数学生已忘记背不出来,此时我流利地背诵出其中一段:“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此时学生已对我非常的佩服,其实在课前我已经查阅相关资料并熟记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出和变化有关,指出这种变化无法用具体的数字刻画出来,只能用心来感受.但有些变化是可以表示出来的,比如温度、速度的变化等,在数学中主要探讨可以刻画的变化.这时学生已经急于想知道数学中是如何来刻画变化的,以至接下来的教学得以有效完成.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有些数学文化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渗透,不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文化,而且要利用更多的课外阅读、故事会、黑板报等课外活动的方法对数学进行教学.如通过对图形、建筑物的研究,了解数学的对称美等.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与奋发自强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也是一种数学素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将数学文化真正渗透到教材、引入课堂、融入教学之中,要根据本校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教学方法;渗透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堂教学
创设情景引入教学,这是一堂有效课程教学的开始,也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用数学文化知识引入新课,能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利用历史故事作为数学文化的引入,渗透数学的历史文化价值.著名数学家霍格本曾经说过:“数学史实际上是与人类的各种发明与发现、人类经济结构的演变以及人类的信仰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说明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说明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在教学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引入国际象棋的故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中学生都有崇拜与羡慕他人的特点,通过学生熟知的事例把他们的激情进一步提升.还有介绍牛顿、莱布尼兹等历史人物对学生学习微积分也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体现.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数据、报表、图表等实际数据,来反映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使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如在讲高一函数表示法这一内容时,联系商场让学生对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查,了解商家对商品的促销策略,再到课堂中相互交流.这样我们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分段函数这一难点,理解了分段函数的作用;在圆锥曲线方程这一章的题图,展示我国神舟飞船的运行轨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时不在生活中.
二、定义、定理、例题讲解阶段,让学生充分参与
对定义、定理、例题的讲解是教学的重要阶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也是渗透数学文化的关键阶段.教学时通过对定义、定理、例题的讲解,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思想的培养等形式进行数学文化渗透.而在此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大量思考、探讨的时间.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老师切记“填鸭式灌输”.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求得出结果,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如在讲授定义时,让学生了解定义形成过程中的一定人文背景,通过对概念的追源溯本,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感受数学概念中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讲解公式定理时,向学生讲述定理和公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发展史,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更有利于让学生深入理解定理和公式的内涵.例题讲解时,引用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与人类探索自然密切的例题,通过这些例题,学生一定会为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而感叹不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数学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应用数学,我能应用数学.如概率在保险行业的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在住房贷款中的应用,线性规划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指数函数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等等,都可以很好地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组织兴趣小组,强化数学文化的魅力
长久以来人们对数学总有一个不良印象:数学是枯燥的数字游戏、毫无生机的算式、无味的逻辑推理.确实,个别老师在教学中把本来体态丰腴、婀娜多姿的“数学美少女”教成了无味的人体标本,原因在于老师自身缺乏丰富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在教学时只好就数教数,使学生在听数学课时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对此,老师必须丰富自身的综合文化修养,加强与其他学科老师的互助学习、请教交流,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互融,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如在讲授导数意义的时候,直接引用课本的例子则显得单调无味.教学时,我首先找学生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因学过的时间长,多数学生已忘记背不出来,此时我流利地背诵出其中一段:“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此时学生已对我非常的佩服,其实在课前我已经查阅相关资料并熟记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出和变化有关,指出这种变化无法用具体的数字刻画出来,只能用心来感受.但有些变化是可以表示出来的,比如温度、速度的变化等,在数学中主要探讨可以刻画的变化.这时学生已经急于想知道数学中是如何来刻画变化的,以至接下来的教学得以有效完成.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有些数学文化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渗透,不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文化,而且要利用更多的课外阅读、故事会、黑板报等课外活动的方法对数学进行教学.如通过对图形、建筑物的研究,了解数学的对称美等.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与奋发自强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也是一种数学素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将数学文化真正渗透到教材、引入课堂、融入教学之中,要根据本校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