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在教学中对数学文化的渗透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时要适时地加以渗透和培养.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教学方法;渗透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堂教学
  创设情景引入教学,这是一堂有效课程教学的开始,也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用数学文化知识引入新课,能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利用历史故事作为数学文化的引入,渗透数学的历史文化价值.著名数学家霍格本曾经说过:“数学史实际上是与人类的各种发明与发现、人类经济结构的演变以及人类的信仰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说明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说明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在教学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引入国际象棋的故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中学生都有崇拜与羡慕他人的特点,通过学生熟知的事例把他们的激情进一步提升.还有介绍牛顿、莱布尼兹等历史人物对学生学习微积分也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体现.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数据、报表、图表等实际数据,来反映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使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如在讲高一函数表示法这一内容时,联系商场让学生对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查,了解商家对商品的促销策略,再到课堂中相互交流.这样我们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分段函数这一难点,理解了分段函数的作用;在圆锥曲线方程这一章的题图,展示我国神舟飞船的运行轨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时不在生活中.
  二、定义、定理、例题讲解阶段,让学生充分参与
  对定义、定理、例题的讲解是教学的重要阶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也是渗透数学文化的关键阶段.教学时通过对定义、定理、例题的讲解,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思想的培养等形式进行数学文化渗透.而在此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大量思考、探讨的时间.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老师切记“填鸭式灌输”.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求得出结果,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如在讲授定义时,让学生了解定义形成过程中的一定人文背景,通过对概念的追源溯本,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感受数学概念中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讲解公式定理时,向学生讲述定理和公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发展史,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更有利于让学生深入理解定理和公式的内涵.例题讲解时,引用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与人类探索自然密切的例题,通过这些例题,学生一定会为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而感叹不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数学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应用数学,我能应用数学.如概率在保险行业的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在住房贷款中的应用,线性规划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指数函数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等等,都可以很好地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组织兴趣小组,强化数学文化的魅力
  长久以来人们对数学总有一个不良印象:数学是枯燥的数字游戏、毫无生机的算式、无味的逻辑推理.确实,个别老师在教学中把本来体态丰腴、婀娜多姿的“数学美少女”教成了无味的人体标本,原因在于老师自身缺乏丰富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在教学时只好就数教数,使学生在听数学课时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对此,老师必须丰富自身的综合文化修养,加强与其他学科老师的互助学习、请教交流,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互融,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如在讲授导数意义的时候,直接引用课本的例子则显得单调无味.教学时,我首先找学生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因学过的时间长,多数学生已忘记背不出来,此时我流利地背诵出其中一段:“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此时学生已对我非常的佩服,其实在课前我已经查阅相关资料并熟记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出和变化有关,指出这种变化无法用具体的数字刻画出来,只能用心来感受.但有些变化是可以表示出来的,比如温度、速度的变化等,在数学中主要探讨可以刻画的变化.这时学生已经急于想知道数学中是如何来刻画变化的,以至接下来的教学得以有效完成.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有些数学文化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渗透,不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文化,而且要利用更多的课外阅读、故事会、黑板报等课外活动的方法对数学进行教学.如通过对图形、建筑物的研究,了解数学的对称美等.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与奋发自强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也是一种数学素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将数学文化真正渗透到教材、引入课堂、融入教学之中,要根据本校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职教育各专业中,数学课既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又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但学生数学素质的参差不齐,致使高职数学教学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这就对通过改革优化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客观的要求,为此通过教师、学生及专业特点联系实际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来提高课堂效率,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堂效率;实践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堂标准》(试行)中提到中职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使他们乐学.本文在笔者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来探讨数学教学
【摘要】 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我努力把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整合,尝试使两者成为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完善的教育形式,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所蕴含的德育要素,在实践中时刻尝试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 数学课堂;德育;教育  教书首先要育人,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德育工作. 数学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
【摘要】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石. 正确理解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运用较多的感性材料,引发学生思维,要注重刻划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并注重概念的实际应用,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 数学概念;概念教学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数学中的命题,大多是由概念构成的,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特点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使学性能轻松而快乐地学习.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打心眼儿喜爱学习、热爱数学.   现就如何培养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减轻分数对学生的压力. 要做
[摘要]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数学;生活;学以致用;价值
【摘要】 基础教育新课程指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情感体验,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建立自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创设情景;情感教学;合理设计    作为一个初中老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情境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学习氛围的好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截然不同. 如果学生对某些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在学习时就会精神振奋、兴致勃勃,即使遇到困难也会表现出顽强的学习毅力,学习效果倍增. 相反,如果他们只是在外在的压力下被动地去学习,那就会敷衍了事,流于形式,学习效果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作为教师要深入研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将学习兴趣的培养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