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我国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后,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基于此,文章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简单介绍“7S”管理,并结合实例论述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的“7S”管理模式应用。
关键词:“7S”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
“7S”管理模式是一种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广泛推行的管理模式,该模式近似于我国企业中常见的文明生产活动,并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高职院校中。
但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7S”管理模式应用存在一定不足,而为了尽可能解决这种不足,提升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管理水平,本文围绕“7S”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展开了具体研究,做了一定探索。
一、“7S”管理模式概述
(一)概念分析
“7S”管理模式指的是Seiri、Seiton、Seiso、Seiketsu、Shitsuke、Safety、Save,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7S”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实现整洁明了的生产环境创建、规范标准化与制度化的管理、安全有序的生产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由于高职院校实训室总体设置与企业生产现场类似,这就使得“7S”管理模式同样适用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1],提高了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水平。
(二)应用原则
为保证“7S”管理模式较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管理,必须在“7S”管理模式应用中贯彻整体综合原则以及循序持久原则、整合融入原则、激励奖惩原则。具体如下所示:
(1)整体综合原则。整体综合原则要求教师与学生全员参与到“7S”管理模式的应用中,并保证“7S”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实训室实现全方位推进。另外,将“7S”管理模式与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结合,可以提升实训室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最优化管理。
(2)循序持久原则。将“7S”管理模式应用到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的难度并不高,但想要取得显著效果并将“7S”管理模式推行到底,还需要有效地开展活动、坚持循环,通过由表及里、由粗到精的优化,从外在形象改变到内涵品质提升,即可真正避免“一紧、二松、三垮台、四重来”问题的出现。基于此,教师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也将得到更有力的支撑。
(3)整合融入原则。应用“7S”管理的高职院校实训室要推行的是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并不需要完全舍弃原有的管理方法,而是应开展传统管理方法与“7S”管理模式的整合,由此实现“7S”管理模式的快速、顺利推行。
(4)激励奖励原则。“正激励”“负激励”都属于企业管理中的常见模式,而为了保证“7S”管理模式的顺利实行,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管理也应采用一定的激励奖惩措施,再结合学校管理的各项考核,即可保证教师、学生均全身心参与到“7S”管理模式的应用中[2]。
二、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的“7S”管理模式应用
(一)现状分析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选择了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研究对象。
该院成立于2009年,是东莞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拥有在校生9454人、教职工668人、专任教师455人,其中双师型教师341人,约占74.95%。早在2010年,学院便开展了“5S”管理的探索,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学院逐渐形成了较为先进的“7S”管理系统,学院实训室管理的知名度也在“7S”管理模式支持下不断提升。
(二)应用策略
1.成立管理組织
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7S”管理模式的实训室管理中,学院先成立了“7S”管理实施组织,这一组织的建设属于“7S”管理模式实施的第一环,组织的具体建立路径如下所示:
(1)组建实施组织。为保证“7S”管理模式较好地应用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学院建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中层及各专业组长为成员的“7S”管理实施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由教师管理督导员组成的“7S”管理检查小组。
(2)明确管理岗位职责。在“7S”管理模式的推行中,“7S”管理实施领导小组主要承担“7S”管理模式应用的理论和实际指导,且管理相关的规划、计划、制度、报告的审查也属于其职责范畴;“7S”管理检查小组主要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相关责任部门需要定期组织改善活动,并监管管理活动的完成情况;基层执行员工则需要明确“7S”管理具体项目,并熟悉奖励与处罚制度[3],做到赏罚分明。
2.明确管理进度
“7S”管理模式的应用属于一个学习、模仿、吸收、消化的过程,因此学院在实训室“7S”管理的探索中制定了明确的管理进度,具体进度如下所示:
(1)宣传解读、思想到位。作为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认识直接关系着“7S”管理模式的推进,因此学院采用了编制手册、专题培训、校园广播、校园橱窗、外出参观等方式进行“7S”管理模式的宣传,借此在校园中营造了“7S”管理模式势在必行的氛围。同时,学校还采用了召开专题会议的方式传播“7S”管理模式。
(2)标准到位、责任到人。细致的标准属于“7S”管理模式应用的基础,学院在“7S”管理模式的推行中制定了一系列较为细致的标准,由此实现了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参与人员均拥有其对应的职责,且师生、实训室管理人员、中层与校级领导均得以较好地参与到“7S”管理中,也更好地激发了师生参与实训室“7S”管理的积极性。
(3)全面实施、养成习惯。应用“7S”管理模式的实训室管理不能停留在临时突击打扫卫生的阶段。因此,学院明确了合理布局、清除杂物、优化环境、安全节约、提高素养、养成习惯共六部分的分阶段重点,并设定习惯培养期、第一阶段保持期、第二阶段巩固期,由此制定出可行性较高的计划,从而来真正保证“7S”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实训室管理[4]。 (三)具体管理内容
1.建立“7S”管理样板区
为提供“7S”管理模式应用典型,学院应先建立“7S”管理模式应用的样板区,具体建立路径如下所示:
(1)定置管理。作为能够将人、物、场所三者关系达到最佳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定置管理更有利于“7S”管理样板区的建设,由此结合企业标准建立基础教学型实训室、模拟仿真实训室、技能研发实训室等不同类型实训室,并明确工具、设备、仪器及各类用品定位,且标注管理责任人、安全维护、操作规程、各类用品的标识,即可为“7S”管理样板区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油漆作战。明确的标记、区分和警示同样能够为“7S”管理样板区建设提供支持,需根据场地、物品放置区、安全通道、操作区等的不同功能进行明确标记,如地面区域线、标识牌、储物柜、清扫工具等均需要使用不同线型进行区分。
(3)标识标准。作为较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学院通过区域颜色进行了实训室样板区的功能划分,其中红色区域主要包括实训操作区域、异常隔离区域、不合格品区域,黄色区域为实训操作区和安全通道的分界线,绿色区域为安全通道与合格品区域,蓝色区域为待加工品、待处理品区域,虎纹线为警示区域、批量存放区域。区域标准的统一、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使“7S”管理样板区为“7S”管理模式在学院实训室管理中的全面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管理制度与细则
在学院的“7S”管理制度制订中,合情合理、明确简洁、细致量化的原则得到了较好的贯彻。需要制订的“7S”管理相关制度主要包括实训室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制度、检测制度、奖罚制度,而在这些制度的基础上,学院还建立了“7S”管理模式的应用细则。
细则主要包括对实训班学生的要求、对实训指导教师的建议以及对实训室检查员的要求,以其中以对实训学生的要求细则为例,该细则的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培训。保证实训班的学生全部经过安全培训后,方可进入实训室实训。
(2)建立实训管理小组。实训室需要组建由3~5人组成的实训管理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督促学生开展卫生清洁、设备整顿、考勤等方面的工作,教师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充分指导。
(3)入场要求。实训学生必须提前至少5分钟在实训大楼外等候,检查合格且经过实训教师同意后方可进入实训室,具体检查要求包括机械类学生穿工作服、严禁学生携带零食、检查并上报缺勤名单等。
(4)实训后清理。在实训课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岗位清理,经过实训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训室。
(5)处罚标准。不按“7S”管理模式要求进行实训的学生,将被暂停实训课,学生需要自学管理手册并在检测合格后继续参与实训,情节严重的学生需进行扣分、缴纳赔款、罚款等处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会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3.经验总结
学院的“7S”管理模式应用大大提升了实训室管理水平,而在“7S”管理模式的探索应用中,学院也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如危险预知训练、安全标识系统、修旧利废活动、定点摄影等均属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经验总结。其中定点摄影指的是在同一地点利用每天相同时间拍摄的照片直观展示改善前后的情况,并辅以文字说明,这使学生参与“7S”管理模式应用的热情大幅提升,可见这类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7S”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定置管理、标识标准、建立实训管理小组、处罚标准、定点摄影等内容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7S”管理模式应用路径,而为了更好地发挥“7S”管理模式效用,避免完全照搬企业管理模式、发挥团队力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等“7S”管理模式应用关键点必须得到关注。
参考文献:
[1]杨玲丽.7S管理在电工电子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2):312-315.
[2]李平晖,徐利强.以“自我进化型”7S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世界有色金属,2013(S1):218-221.
[3]曹远明.7S管理理念下中职生职业素质培养实践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S1):60-63.
[4]羅学亮.浅谈7S管理在发电企业运行班组中的推进[J].标准科学,2016(8):86-87,104.
关键词:“7S”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
“7S”管理模式是一种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广泛推行的管理模式,该模式近似于我国企业中常见的文明生产活动,并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高职院校中。
但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7S”管理模式应用存在一定不足,而为了尽可能解决这种不足,提升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管理水平,本文围绕“7S”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展开了具体研究,做了一定探索。
一、“7S”管理模式概述
(一)概念分析
“7S”管理模式指的是Seiri、Seiton、Seiso、Seiketsu、Shitsuke、Safety、Save,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7S”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实现整洁明了的生产环境创建、规范标准化与制度化的管理、安全有序的生产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由于高职院校实训室总体设置与企业生产现场类似,这就使得“7S”管理模式同样适用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1],提高了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水平。
(二)应用原则
为保证“7S”管理模式较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管理,必须在“7S”管理模式应用中贯彻整体综合原则以及循序持久原则、整合融入原则、激励奖惩原则。具体如下所示:
(1)整体综合原则。整体综合原则要求教师与学生全员参与到“7S”管理模式的应用中,并保证“7S”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实训室实现全方位推进。另外,将“7S”管理模式与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结合,可以提升实训室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最优化管理。
(2)循序持久原则。将“7S”管理模式应用到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的难度并不高,但想要取得显著效果并将“7S”管理模式推行到底,还需要有效地开展活动、坚持循环,通过由表及里、由粗到精的优化,从外在形象改变到内涵品质提升,即可真正避免“一紧、二松、三垮台、四重来”问题的出现。基于此,教师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也将得到更有力的支撑。
(3)整合融入原则。应用“7S”管理的高职院校实训室要推行的是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并不需要完全舍弃原有的管理方法,而是应开展传统管理方法与“7S”管理模式的整合,由此实现“7S”管理模式的快速、顺利推行。
(4)激励奖励原则。“正激励”“负激励”都属于企业管理中的常见模式,而为了保证“7S”管理模式的顺利实行,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管理也应采用一定的激励奖惩措施,再结合学校管理的各项考核,即可保证教师、学生均全身心参与到“7S”管理模式的应用中[2]。
二、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的“7S”管理模式应用
(一)现状分析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选择了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研究对象。
该院成立于2009年,是东莞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拥有在校生9454人、教职工668人、专任教师455人,其中双师型教师341人,约占74.95%。早在2010年,学院便开展了“5S”管理的探索,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学院逐渐形成了较为先进的“7S”管理系统,学院实训室管理的知名度也在“7S”管理模式支持下不断提升。
(二)应用策略
1.成立管理組织
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7S”管理模式的实训室管理中,学院先成立了“7S”管理实施组织,这一组织的建设属于“7S”管理模式实施的第一环,组织的具体建立路径如下所示:
(1)组建实施组织。为保证“7S”管理模式较好地应用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学院建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中层及各专业组长为成员的“7S”管理实施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由教师管理督导员组成的“7S”管理检查小组。
(2)明确管理岗位职责。在“7S”管理模式的推行中,“7S”管理实施领导小组主要承担“7S”管理模式应用的理论和实际指导,且管理相关的规划、计划、制度、报告的审查也属于其职责范畴;“7S”管理检查小组主要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相关责任部门需要定期组织改善活动,并监管管理活动的完成情况;基层执行员工则需要明确“7S”管理具体项目,并熟悉奖励与处罚制度[3],做到赏罚分明。
2.明确管理进度
“7S”管理模式的应用属于一个学习、模仿、吸收、消化的过程,因此学院在实训室“7S”管理的探索中制定了明确的管理进度,具体进度如下所示:
(1)宣传解读、思想到位。作为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认识直接关系着“7S”管理模式的推进,因此学院采用了编制手册、专题培训、校园广播、校园橱窗、外出参观等方式进行“7S”管理模式的宣传,借此在校园中营造了“7S”管理模式势在必行的氛围。同时,学校还采用了召开专题会议的方式传播“7S”管理模式。
(2)标准到位、责任到人。细致的标准属于“7S”管理模式应用的基础,学院在“7S”管理模式的推行中制定了一系列较为细致的标准,由此实现了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参与人员均拥有其对应的职责,且师生、实训室管理人员、中层与校级领导均得以较好地参与到“7S”管理中,也更好地激发了师生参与实训室“7S”管理的积极性。
(3)全面实施、养成习惯。应用“7S”管理模式的实训室管理不能停留在临时突击打扫卫生的阶段。因此,学院明确了合理布局、清除杂物、优化环境、安全节约、提高素养、养成习惯共六部分的分阶段重点,并设定习惯培养期、第一阶段保持期、第二阶段巩固期,由此制定出可行性较高的计划,从而来真正保证“7S”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实训室管理[4]。 (三)具体管理内容
1.建立“7S”管理样板区
为提供“7S”管理模式应用典型,学院应先建立“7S”管理模式应用的样板区,具体建立路径如下所示:
(1)定置管理。作为能够将人、物、场所三者关系达到最佳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定置管理更有利于“7S”管理样板区的建设,由此结合企业标准建立基础教学型实训室、模拟仿真实训室、技能研发实训室等不同类型实训室,并明确工具、设备、仪器及各类用品定位,且标注管理责任人、安全维护、操作规程、各类用品的标识,即可为“7S”管理样板区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油漆作战。明确的标记、区分和警示同样能够为“7S”管理样板区建设提供支持,需根据场地、物品放置区、安全通道、操作区等的不同功能进行明确标记,如地面区域线、标识牌、储物柜、清扫工具等均需要使用不同线型进行区分。
(3)标识标准。作为较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学院通过区域颜色进行了实训室样板区的功能划分,其中红色区域主要包括实训操作区域、异常隔离区域、不合格品区域,黄色区域为实训操作区和安全通道的分界线,绿色区域为安全通道与合格品区域,蓝色区域为待加工品、待处理品区域,虎纹线为警示区域、批量存放区域。区域标准的统一、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使“7S”管理样板区为“7S”管理模式在学院实训室管理中的全面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管理制度与细则
在学院的“7S”管理制度制订中,合情合理、明确简洁、细致量化的原则得到了较好的贯彻。需要制订的“7S”管理相关制度主要包括实训室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制度、检测制度、奖罚制度,而在这些制度的基础上,学院还建立了“7S”管理模式的应用细则。
细则主要包括对实训班学生的要求、对实训指导教师的建议以及对实训室检查员的要求,以其中以对实训学生的要求细则为例,该细则的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培训。保证实训班的学生全部经过安全培训后,方可进入实训室实训。
(2)建立实训管理小组。实训室需要组建由3~5人组成的实训管理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督促学生开展卫生清洁、设备整顿、考勤等方面的工作,教师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充分指导。
(3)入场要求。实训学生必须提前至少5分钟在实训大楼外等候,检查合格且经过实训教师同意后方可进入实训室,具体检查要求包括机械类学生穿工作服、严禁学生携带零食、检查并上报缺勤名单等。
(4)实训后清理。在实训课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岗位清理,经过实训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训室。
(5)处罚标准。不按“7S”管理模式要求进行实训的学生,将被暂停实训课,学生需要自学管理手册并在检测合格后继续参与实训,情节严重的学生需进行扣分、缴纳赔款、罚款等处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会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3.经验总结
学院的“7S”管理模式应用大大提升了实训室管理水平,而在“7S”管理模式的探索应用中,学院也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如危险预知训练、安全标识系统、修旧利废活动、定点摄影等均属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经验总结。其中定点摄影指的是在同一地点利用每天相同时间拍摄的照片直观展示改善前后的情况,并辅以文字说明,这使学生参与“7S”管理模式应用的热情大幅提升,可见这类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7S”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定置管理、标识标准、建立实训管理小组、处罚标准、定点摄影等内容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7S”管理模式应用路径,而为了更好地发挥“7S”管理模式效用,避免完全照搬企业管理模式、发挥团队力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等“7S”管理模式应用关键点必须得到关注。
参考文献:
[1]杨玲丽.7S管理在电工电子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2):312-315.
[2]李平晖,徐利强.以“自我进化型”7S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世界有色金属,2013(S1):218-221.
[3]曹远明.7S管理理念下中职生职业素质培养实践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S1):60-63.
[4]羅学亮.浅谈7S管理在发电企业运行班组中的推进[J].标准科学,2016(8):86-8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