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一)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
1.我国应用语言学的萌芽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例如孔子办学,就开设了“文学”和“言语”两科,在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但是都是处在自发状态,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和体系。从整体上来讲,还是处在传统语文学的阶段,即文字、音韵、训诂,只是为经典作注释。
2.晚清到民国成立时期。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出版,是中国形成独立语言学的标志。
3.二十世纪初到建国前。主要是围绕白话文运动开展的,其内容主要是要使白话文取得书面语的正统地位。
4.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主要是语文知识普及阶段。《人民日报》开始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讲话》,并且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1955年10月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和确定“普通话”的内容,在会后实施了《汉语拼音方案》。为了促进汉语规范化,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1956年起开始编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正式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规范性词典。
5.改革开放以来。应用语言学科成立以及蓬勃发展。1984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这是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成立的第一个标志。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创刊。《语言文字应用》的创刊使应用语言学有了专门的阵地。
(二)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近20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国的应用语言学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个十分突出的变化就是出现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用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新型学科,这些新型学科大都和应用语言学有密切关系,甚至本身就是应用语言学的内容。这说明应用语言学在中国已经发展成熟。在这些新型学科中,计算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在发展速度上无疑将会处于领先地位,将可能是中国语言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
1.在计算语言学方面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影响到所有学科的研究工作。在语言学方面,形成了计算语言学这门新型学科,言语工程技术成为热门课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努力,汉语语音识别与合成、汉语自然语言理解、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语料库的建设、现代汉字字频统计、现代汉语词频和句型频度统计等方面的研究都已经取得相当可喜的成果。其中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成绩骄人:陆续开发的多种键盘输入方法。解决了汉字和一些少数民族文字进入计算机的问题;汉字自动识别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进展明显;信息处理开始走向对自然语言大规模真实文本的自动处理,等等。这些成就都大大促进了我国的信息化进程。
著名科学家、“当代毕异”王选教授主持的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引领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将语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取得划时代的巨大变革。
2.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
过去,对外汉语教学曾被一些人讥为“小儿科”教学,近20年来“异军突起”,一跃成为语言学领域中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新型学科。这自然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密切相关。20年来,留学生的人数猛增,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成倍增长,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终于为中国应用语言学领域增加了一门充满朝气的新学科。
1987年8月14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正式成立。学会的成立促进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
理论建树初具规模。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基础理论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应用理论是指教学理论和教学法。
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即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即研究外国人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和相应的教学规律。
研究方法已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位是汉语本体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上不同于一般的汉语研究。
研究领域正在拓宽。社会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用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注重。开始是关注汉语教学中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的介绍,继而进入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开始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所碰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研究成果十分可观。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汉语本体研究成绩尤为突出。
二、应用语言学在国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一)应用语言学在国外的发展
1.语言学在成为独立学科之前,长期从属于哲学,属于语文学的范围。
2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1786年英国学者琼斯发现了古印度语的梵语和欧洲的许多语言有同源关系,导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结构语言学时期。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针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的语言学理论,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
4.生成语言学时期。1956年乔姆斯基发表了《句法结构》,认为结构分析不能掌握人类语言的创造性。提出了生成语言学。
5.十九世纪以后,应用语言学就已经跟历史比较语言学分道扬镳了,当时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是指语言教学。1870年,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就已经提出要区分“纯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6二十世纪40年代,在二战前后,由于军事、科技、文教、旅游的需要。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人们才开始重视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一般认为美国是应用语言学的发源地。
标志应用语言学形成的重要事件是1946年美国在密执安大学建立的英语学院,研究如何对外国人讲授英语,并出版著名的杂志《语言学习》,这个刊物的副题就是《应用语言学杂志》。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明确冠以“应用语言学”的杂志,从此,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语言学科,受到学术界的承认和接受。
应用语言学发展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是1964年在法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和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该会议每三年一次。
(二)应用语言学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近几十年来,国外的应用语言学日益广泛地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越来越普遍地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形成了众多新的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从而使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成为研究方法最精确的学科。与此同时,其理论和方法也开始对其他学科产生重大影响,已经不再是和国计民生无关的象牙塔内的纯学术研究,而是走向社会。在社会生产和文化建设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先后经过对比分析、差错分析、行为分析、话语分析和语言统一性及多样性分析五个阶段。50、60年代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对比分析,差错分析占很大比重。对比分析在50年代相当盛行,它的心理基础是行为主义。在对比分析占主导地位的50年代,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和实践集中 在对不同语言的异同进行对比,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对比。此后由于人们在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发现两种语言结构不相同时不一定就出现错误,而两种语言相近的地方却往往出现错误,很多错误与L1并没什么关系;与此同时,50年代美国学术思潮开始发生变化,乔姆斯基对行为主义心理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差错分析取代了对比分析。自60年代末到70年代之间。差错分析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自70年代末起,人们不再过多关注学习者的语言差错,而是把注意力投向整个二语学习过程,他们研究学习者的词汇、句法、音位习得规律、行为分析,因而成为继差错分析之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又一热门话题。
与此同时,话语分析由于摒弃孤立分析句子的弊端,把话语分析与话语所使用的语境联系起来而倍受推崇。在80年代,话语分析在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已相当盛行。90年代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更加深入,广泛,涉及到多种学科,交叉学科,即跨学科研究,把语言的社会性因素提到了重要地位。
三、评价
从总体上看,国外应用语言学发展很快,但在理论上还比较薄弱。这有多方面原因:一个是学科形成到现在的时间还不太长,学科基础不够深厚,理论研究自然比较薄弱;另一个是应用语言学涵盖的内容繁多,不容易进行总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加强应用语言学各分支学科方法论的综合梳理与总结,加强应用语言学基本理论研究,将是应用语言学今后在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
跟国外相比,我们的应用语言学比较注意研究各分支学科的实际问题和总规律,而且认为应用语言学不只是理论的应用,本身也有理论。在理论方面,有从国外借鉴而有所发展的,有主要是我国提出的。
综上所述,对于应用语言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提议:
首先,应用语言学的关键在“应用”。其学术目标是解决国家和人类在发展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应用语言学才能在国家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与时俱进,并通过自己的学科研究,促进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同时,也要加强和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有的人认为应用语言学考虑的仅是实际的应用,往往忽略基础理论研究,结果应用的成果局限性很大。例如我国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层出不穷,研究者只从文字的结构着眼,而忽略汉字使用的心理语言过程的探讨。一般来说,从思想到言语输出,其语言的外壳是声音。汉语不是拼音文字,其语言表征是否有声音的,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美国认知科学家司马贺(Herbert Simon)和一些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即使是汉字的处理也要经过“语音环”(phono logical loop),所以对用计算机写作的人来说,用音码输入较为直接;但是对打字员来说,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字,其语言输入是视觉的,则可能用形码较为直接。所以对编码法的评估不能离开用户。有些打字员也可能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看,而是以整个词组或句子来看,然后转换成声音表征,再进行输入。那么哪一种输入法好呢?也有待观察和研究。我只是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应用型的研究往往离不开基础研究。往往是以基础研究为先导,开发更多、更好的应用研究。
最后,要重视视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是当今学术发展的大趋势。应用语言学从根本上说,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应用各部分结合部、接触面,包括结合、接触的动态变化的规律性的学科。是语言学同相关学科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学科群。应用语言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应用语言学是生机勃勃、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例如在全新的21世纪,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新技术革命。推动这场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就应用语言学来说,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就是计算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对应用语言学的各个领域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
1.我国应用语言学的萌芽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例如孔子办学,就开设了“文学”和“言语”两科,在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但是都是处在自发状态,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和体系。从整体上来讲,还是处在传统语文学的阶段,即文字、音韵、训诂,只是为经典作注释。
2.晚清到民国成立时期。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出版,是中国形成独立语言学的标志。
3.二十世纪初到建国前。主要是围绕白话文运动开展的,其内容主要是要使白话文取得书面语的正统地位。
4.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主要是语文知识普及阶段。《人民日报》开始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讲话》,并且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1955年10月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和确定“普通话”的内容,在会后实施了《汉语拼音方案》。为了促进汉语规范化,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1956年起开始编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正式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规范性词典。
5.改革开放以来。应用语言学科成立以及蓬勃发展。1984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这是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成立的第一个标志。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创刊。《语言文字应用》的创刊使应用语言学有了专门的阵地。
(二)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近20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国的应用语言学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个十分突出的变化就是出现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用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新型学科,这些新型学科大都和应用语言学有密切关系,甚至本身就是应用语言学的内容。这说明应用语言学在中国已经发展成熟。在这些新型学科中,计算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在发展速度上无疑将会处于领先地位,将可能是中国语言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
1.在计算语言学方面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影响到所有学科的研究工作。在语言学方面,形成了计算语言学这门新型学科,言语工程技术成为热门课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努力,汉语语音识别与合成、汉语自然语言理解、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语料库的建设、现代汉字字频统计、现代汉语词频和句型频度统计等方面的研究都已经取得相当可喜的成果。其中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成绩骄人:陆续开发的多种键盘输入方法。解决了汉字和一些少数民族文字进入计算机的问题;汉字自动识别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进展明显;信息处理开始走向对自然语言大规模真实文本的自动处理,等等。这些成就都大大促进了我国的信息化进程。
著名科学家、“当代毕异”王选教授主持的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引领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将语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取得划时代的巨大变革。
2.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
过去,对外汉语教学曾被一些人讥为“小儿科”教学,近20年来“异军突起”,一跃成为语言学领域中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新型学科。这自然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密切相关。20年来,留学生的人数猛增,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成倍增长,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终于为中国应用语言学领域增加了一门充满朝气的新学科。
1987年8月14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正式成立。学会的成立促进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
理论建树初具规模。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基础理论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应用理论是指教学理论和教学法。
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即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即研究外国人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和相应的教学规律。
研究方法已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位是汉语本体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上不同于一般的汉语研究。
研究领域正在拓宽。社会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用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注重。开始是关注汉语教学中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的介绍,继而进入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开始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所碰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研究成果十分可观。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汉语本体研究成绩尤为突出。
二、应用语言学在国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一)应用语言学在国外的发展
1.语言学在成为独立学科之前,长期从属于哲学,属于语文学的范围。
2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1786年英国学者琼斯发现了古印度语的梵语和欧洲的许多语言有同源关系,导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结构语言学时期。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针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的语言学理论,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
4.生成语言学时期。1956年乔姆斯基发表了《句法结构》,认为结构分析不能掌握人类语言的创造性。提出了生成语言学。
5.十九世纪以后,应用语言学就已经跟历史比较语言学分道扬镳了,当时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是指语言教学。1870年,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就已经提出要区分“纯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6二十世纪40年代,在二战前后,由于军事、科技、文教、旅游的需要。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人们才开始重视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一般认为美国是应用语言学的发源地。
标志应用语言学形成的重要事件是1946年美国在密执安大学建立的英语学院,研究如何对外国人讲授英语,并出版著名的杂志《语言学习》,这个刊物的副题就是《应用语言学杂志》。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明确冠以“应用语言学”的杂志,从此,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语言学科,受到学术界的承认和接受。
应用语言学发展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是1964年在法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和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该会议每三年一次。
(二)应用语言学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近几十年来,国外的应用语言学日益广泛地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越来越普遍地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形成了众多新的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从而使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成为研究方法最精确的学科。与此同时,其理论和方法也开始对其他学科产生重大影响,已经不再是和国计民生无关的象牙塔内的纯学术研究,而是走向社会。在社会生产和文化建设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先后经过对比分析、差错分析、行为分析、话语分析和语言统一性及多样性分析五个阶段。50、60年代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对比分析,差错分析占很大比重。对比分析在50年代相当盛行,它的心理基础是行为主义。在对比分析占主导地位的50年代,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和实践集中 在对不同语言的异同进行对比,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对比。此后由于人们在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发现两种语言结构不相同时不一定就出现错误,而两种语言相近的地方却往往出现错误,很多错误与L1并没什么关系;与此同时,50年代美国学术思潮开始发生变化,乔姆斯基对行为主义心理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差错分析取代了对比分析。自60年代末到70年代之间。差错分析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自70年代末起,人们不再过多关注学习者的语言差错,而是把注意力投向整个二语学习过程,他们研究学习者的词汇、句法、音位习得规律、行为分析,因而成为继差错分析之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又一热门话题。
与此同时,话语分析由于摒弃孤立分析句子的弊端,把话语分析与话语所使用的语境联系起来而倍受推崇。在80年代,话语分析在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已相当盛行。90年代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更加深入,广泛,涉及到多种学科,交叉学科,即跨学科研究,把语言的社会性因素提到了重要地位。
三、评价
从总体上看,国外应用语言学发展很快,但在理论上还比较薄弱。这有多方面原因:一个是学科形成到现在的时间还不太长,学科基础不够深厚,理论研究自然比较薄弱;另一个是应用语言学涵盖的内容繁多,不容易进行总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加强应用语言学各分支学科方法论的综合梳理与总结,加强应用语言学基本理论研究,将是应用语言学今后在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
跟国外相比,我们的应用语言学比较注意研究各分支学科的实际问题和总规律,而且认为应用语言学不只是理论的应用,本身也有理论。在理论方面,有从国外借鉴而有所发展的,有主要是我国提出的。
综上所述,对于应用语言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提议:
首先,应用语言学的关键在“应用”。其学术目标是解决国家和人类在发展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应用语言学才能在国家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与时俱进,并通过自己的学科研究,促进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同时,也要加强和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有的人认为应用语言学考虑的仅是实际的应用,往往忽略基础理论研究,结果应用的成果局限性很大。例如我国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层出不穷,研究者只从文字的结构着眼,而忽略汉字使用的心理语言过程的探讨。一般来说,从思想到言语输出,其语言的外壳是声音。汉语不是拼音文字,其语言表征是否有声音的,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美国认知科学家司马贺(Herbert Simon)和一些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即使是汉字的处理也要经过“语音环”(phono logical loop),所以对用计算机写作的人来说,用音码输入较为直接;但是对打字员来说,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字,其语言输入是视觉的,则可能用形码较为直接。所以对编码法的评估不能离开用户。有些打字员也可能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看,而是以整个词组或句子来看,然后转换成声音表征,再进行输入。那么哪一种输入法好呢?也有待观察和研究。我只是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应用型的研究往往离不开基础研究。往往是以基础研究为先导,开发更多、更好的应用研究。
最后,要重视视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是当今学术发展的大趋势。应用语言学从根本上说,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应用各部分结合部、接触面,包括结合、接触的动态变化的规律性的学科。是语言学同相关学科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学科群。应用语言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应用语言学是生机勃勃、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例如在全新的21世纪,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新技术革命。推动这场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就应用语言学来说,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就是计算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对应用语言学的各个领域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