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小名三花儿,河北省平山县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
她,大名闫三妮,开创了河北民间音乐独树一帜的“闫三妮民歌”。
她,望山喊歌,隔水拉话,是太行山与滹沱河成就了她美丽的歌喉。
她,情为人民所动,歌随时代而唱。她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向往、对旧社会的控诉、对家乡土地的深情。她,也用歌声表达对侵略者的愤怒、对子弟兵的赞颂、对祖国的热爱、对共产党的拥护。
信步放歌,山歌好比滹沱水
闫三妮的家乡在平山县合河口乡杏树湾村,此地山高谷深,入目皆是风景。村边潺潺流淌的小河,向东汇入卸甲河后,再向南蜿延百余里,汇入滹沱河。俗话说:高山出俊女,净水养歌喉。是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成就了闫三妮“望山喊歌,隔水拉话”的民歌艺术,产生了咱河北人的“信天游”。
闫三妮1913年出生,小脚女人,身材瘦削,个子不高。三花儿是她的昵称,因为在家排行老三,又脑瓜灵、悟性高,招人喜欢。她从小爱唱歌,她是跟谁学的?说不清了。只知道,合河口乡地处冀、晋两省交界地带,是一个山歌的汇集地。从山西五台那边传来不少民歌,而此地人的口音也相当接近山西口音。不过,音乐界认为,这仍是我们河北的民歌,与山西的并不一样。闫三妮用地道的家乡方言唱歌,她的嗓音清纯甜美,虽音量不大,但是音质清澈有穿透力,就像水中的一块美玉与鹅卵石清脆碰撞。“这是来自山野的最朴实、最动听、最迷人的歌声,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江先生如是说。
闫三妮有即兴创作的习惯,诸如“摘花椒”“割韭菜”“打枣”等生活场景,她都随时唱来。那时,她唱的最多的是情歌,尤其是诉相思之苦的情歌,比如《哥走山梁妹走沟》《半斤莜面推窝窝》。不过,与现实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那时的女孩们虽然传唱情歌,现实中却没有自由恋爱的机会,闫三妮16岁时,在父母的包办下,嫁到50里外的蛟潭庄。
婚后,闫三妮生了三四个孩子,由于营养不良,医疗条件又差,最后只养活了一个儿子,其他的都夭折了。在蛟潭庄的日子里,闫三妮劳作之余,继续学歌、唱歌。那充满酸楚的《秋莲吊孝》,催人泪下的《寡妇难》,描写水灾、听来令人感到惊心动魄的《淹没天》等,虽然不一定是她的亲身经历,但却唱出了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广大妇女,在旧社会所遭受的种种磨难。
国恨家仇,歌声成为抗战的武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七月的太阳似火烧,日本进攻卢沟桥。侵略我国呀灭我种,还要奴役我同胞。”这是闫三妮唱的《七七事变歌》。从那时起,她的歌风为之一变。她的关注点,从“家”而到了“国”。是呀,没有国,哪有家?
“一更鼓儿敲呀,二更鼓儿响,鬼子来了遭了殃,遭呀遭了殃。见人他就杀呀,大火烧毁了房……”(闫三妮《哭五更》)
蛟潭庄村向上通往山西五台,向下则出山进入平原河谷地带,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八路军和日寇在这里展开多次较量。聂荣臻在蛟潭庄设过司令部,白求恩在蛟潭庄住过。在蛟潭庄东边不远的柏叶沟村,曾发生“柏叶沟惨案”。日军将不肯替他们收粮的村干部梁贵武扔到开水锅里烫死,并用机枪扫射试图冲出包围的村民,86具尸体横卧街头。
“我奶奶说,日本鬼子入侵时期没人敢在村里住,都跑到附近山沟里,搭个茅草屋躲着。”闫三妮的孙子胡小平回忆。
“三更鼓儿鸣呀,四更鼓儿敲,汉奸来了更糟糕,更呀更糟糕。拉咱们去当夫哇,专把那腰包掏。你要是不同意呀,他杀头绝不饶。”
闫三妮的丈夫就曾被抓夫,押往日本挖煤。押到阜平县时,他示意日本鬼子要解手,鬼子给他松了绑。“那时天已经擦黑,看不太清,我爷爷身材高大又会武功,一看这是个机会,就一溜儿烟跑了。连着翻上20多个大堾,快翻过梁时,被日本鬼子发现,一枪打到我爷爷小腿上,爷爷掉进一个树坑里。所幸因为天黑,日本鬼子怕看不见路,没有追上去。我爷爷爬到附近一个村子,那个村的农会派人用担架给抬回来,捡了一条命。要是押到日本煤矿上,那肯定回不来了。”胡小平说。
家人有这样死里逃生的经历,闫三妮唱出的抗战歌曲,可谓字字血泪,声声控诉。
烈士不朽,歌声传颂时代英雄
抗战期间,闫三妮的家乡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村里办起了识字班,闫三妮进了民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昔日不识字的妇女,这回也能文绉绉地创作了。这个时期,她编唱了大量抗战歌曲,除了前述几首,还有《太行山是靠山》《百团大战歌》《三杯酒》《自从来了共产党》《歌唱晋察冀》《欢迎咱们的子弟兵》《劝妇女》《张二嫂放哨》《盘查通行证》等。这些歌曲紧扣时代的脉搏,每逢边区军民大会,几乎场场都能听到闫三妮的歌声,闫三妮成了晋察冀边区的“明星”。
这一时期,她的歌词用语较以往有了极大的提升,最具代表性的是她即兴创作的《默读碑文起歌声》这首歌。那是1938年的清明节,闫三妮随边区司令部领导一同乘车前往小觉镇红石崖墓地,悼念牺牲的晋察冀边区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闫三妮看着碑文心潮澎湃,悠悠地唱了起来:
“军区司令员哪周建屏,生前抗日立大功。三妮我清明来扫墓,满眼的泪水似泉涌。远听彩花哭声急,近看那龚夫人她泪眼红。三人叙罢了知心的话,默读碑文起歌声:红石崖角柏似龙,俯身昂首气势雄。欲饮滹沱千丈水,巧借太行七彩虹。曾經日寇战火燃,喜闻抗战炮声隆。勇士牺牲多壮志,千秋万代伴英魂。”
这首歌唱得深情而悲壮,在场的人们听了无不泪下。这歌声,让边区人民将悲痛化成力量,将思念凝结成抗战的实际行动。
事实上,闫三妮歌唱过的英雄不止周建屏一位。2016年8月17日,抗日英烈韩增丰烈士诞辰100周年之日,闫三妮创作的民歌《英雄赞》(又名《三妮挥泪唱英雄》)再次被提起。文艺作品成为记录伟大时代与弘扬英雄精神的最好证明。
歌声拥军,她与戎冠秀是“搭档”
“当年在晋察冀边区,闫三妮与戎冠秀可以说是齐名的。”胡小平说。事实上,解放前及解放后,闫三妮与拥军模范戎冠秀,一直在开展“拥军天下行”活动,直到上世纪80年代。几十年来,这一对老姐妹,一同走进石家庄八一礼堂、保定大戏院、天津虹桥大戏院、北京二七礼堂等地,戎冠秀作报告,闫三妮唱山歌,成为铁杆“搭档”。老姐俩风雨无阻,将人民对党的热爱、对子弟兵的敬意,不断地传递给广大干部战士。
闫三妮唱过许多拥军歌曲,比如《小小的灯儿》《支援前线多打粮》《缝军装》《支前小唱》等。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那首《平山人民拥军谣》:
“最后的一把小黄米呀用来做军粮,最后的几寸老粗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一床老棉被也盖在那担架上啊,最后的一位亲骨肉也送到那部队上。”
虽为“明星”,却终生朴实如初
在外出作报告的日子里,闫三妮的歌声,引起了省内外音乐家们的关注。马思聪、李中艺、施光南、江玉亭、乔伦等音乐家,都曾向她采风、为她记谱。从1956年起,在音乐家尤熹的倡导下,由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的程千里带队,两赴蛟潭庄,录制整理闫三妮民歌共65首,结集出版了《闫三妮民歌选》两集。此外,闫三妮的民歌还登上了《人民日报》《北京文艺》《文化月刊》《河北音乐》等多种报刊。有10余首歌,被收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北卷)。
1964年,闫三妮随河北省民间艺术表演队,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民歌演唱会。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闫三妮纵情歌唱,在唱完预定曲目《要采灵芝攀山岩》之后,还即兴编唱了一首《北京城就是好》,博得满堂掌声。
在北京唱红不久,知名学府天津音乐学院就派学生把闫三妮接来,作报告,唱歌。这一时期,闫三妮最红。胡小平说,当时文化部来过两封信,让闫三妮到北京去发展(安排进入文艺团体),但不知因为什么,信被人扣下了,家里几年以后才知道这件事。一个没念过书的农村妇女如能进入国家文艺团体工作,这将是多么大的人生转变呀,胡小平这样认为,“但是当奶奶得知这件事时,却非常淡然,完全没有露出一点气愤或遗憾的感觉。”
“她这人没架子”,红了前后没变化,这是村民共同的反映。“谁让她唱个歌儿她都唱,唱完了该干啥干啥。”蛟潭庄村民吕贵连说。吕贵连有个嫂子住在闫三妮家旁边,去看嫂子的时候,经过闫三妮家门口,吕贵连听见这位老太太,烧火做饭也唱着歌。
唱歌真正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80年代中期,程千里、梁志等人再赴蛟潭庄,录制整理了闫三妮民歌第三集。此时闫三妮已经70多岁了。这位终生吃素、瘦削结实的老太太,于1986年正月初三辞世,享年73岁。
她,大名闫三妮,开创了河北民间音乐独树一帜的“闫三妮民歌”。
她,望山喊歌,隔水拉话,是太行山与滹沱河成就了她美丽的歌喉。
她,情为人民所动,歌随时代而唱。她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向往、对旧社会的控诉、对家乡土地的深情。她,也用歌声表达对侵略者的愤怒、对子弟兵的赞颂、对祖国的热爱、对共产党的拥护。
信步放歌,山歌好比滹沱水
闫三妮的家乡在平山县合河口乡杏树湾村,此地山高谷深,入目皆是风景。村边潺潺流淌的小河,向东汇入卸甲河后,再向南蜿延百余里,汇入滹沱河。俗话说:高山出俊女,净水养歌喉。是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成就了闫三妮“望山喊歌,隔水拉话”的民歌艺术,产生了咱河北人的“信天游”。
闫三妮1913年出生,小脚女人,身材瘦削,个子不高。三花儿是她的昵称,因为在家排行老三,又脑瓜灵、悟性高,招人喜欢。她从小爱唱歌,她是跟谁学的?说不清了。只知道,合河口乡地处冀、晋两省交界地带,是一个山歌的汇集地。从山西五台那边传来不少民歌,而此地人的口音也相当接近山西口音。不过,音乐界认为,这仍是我们河北的民歌,与山西的并不一样。闫三妮用地道的家乡方言唱歌,她的嗓音清纯甜美,虽音量不大,但是音质清澈有穿透力,就像水中的一块美玉与鹅卵石清脆碰撞。“这是来自山野的最朴实、最动听、最迷人的歌声,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江先生如是说。
闫三妮有即兴创作的习惯,诸如“摘花椒”“割韭菜”“打枣”等生活场景,她都随时唱来。那时,她唱的最多的是情歌,尤其是诉相思之苦的情歌,比如《哥走山梁妹走沟》《半斤莜面推窝窝》。不过,与现实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那时的女孩们虽然传唱情歌,现实中却没有自由恋爱的机会,闫三妮16岁时,在父母的包办下,嫁到50里外的蛟潭庄。
婚后,闫三妮生了三四个孩子,由于营养不良,医疗条件又差,最后只养活了一个儿子,其他的都夭折了。在蛟潭庄的日子里,闫三妮劳作之余,继续学歌、唱歌。那充满酸楚的《秋莲吊孝》,催人泪下的《寡妇难》,描写水灾、听来令人感到惊心动魄的《淹没天》等,虽然不一定是她的亲身经历,但却唱出了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广大妇女,在旧社会所遭受的种种磨难。
国恨家仇,歌声成为抗战的武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七月的太阳似火烧,日本进攻卢沟桥。侵略我国呀灭我种,还要奴役我同胞。”这是闫三妮唱的《七七事变歌》。从那时起,她的歌风为之一变。她的关注点,从“家”而到了“国”。是呀,没有国,哪有家?
“一更鼓儿敲呀,二更鼓儿响,鬼子来了遭了殃,遭呀遭了殃。见人他就杀呀,大火烧毁了房……”(闫三妮《哭五更》)
蛟潭庄村向上通往山西五台,向下则出山进入平原河谷地带,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八路军和日寇在这里展开多次较量。聂荣臻在蛟潭庄设过司令部,白求恩在蛟潭庄住过。在蛟潭庄东边不远的柏叶沟村,曾发生“柏叶沟惨案”。日军将不肯替他们收粮的村干部梁贵武扔到开水锅里烫死,并用机枪扫射试图冲出包围的村民,86具尸体横卧街头。
“我奶奶说,日本鬼子入侵时期没人敢在村里住,都跑到附近山沟里,搭个茅草屋躲着。”闫三妮的孙子胡小平回忆。
“三更鼓儿鸣呀,四更鼓儿敲,汉奸来了更糟糕,更呀更糟糕。拉咱们去当夫哇,专把那腰包掏。你要是不同意呀,他杀头绝不饶。”
闫三妮的丈夫就曾被抓夫,押往日本挖煤。押到阜平县时,他示意日本鬼子要解手,鬼子给他松了绑。“那时天已经擦黑,看不太清,我爷爷身材高大又会武功,一看这是个机会,就一溜儿烟跑了。连着翻上20多个大堾,快翻过梁时,被日本鬼子发现,一枪打到我爷爷小腿上,爷爷掉进一个树坑里。所幸因为天黑,日本鬼子怕看不见路,没有追上去。我爷爷爬到附近一个村子,那个村的农会派人用担架给抬回来,捡了一条命。要是押到日本煤矿上,那肯定回不来了。”胡小平说。
家人有这样死里逃生的经历,闫三妮唱出的抗战歌曲,可谓字字血泪,声声控诉。
烈士不朽,歌声传颂时代英雄
抗战期间,闫三妮的家乡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村里办起了识字班,闫三妮进了民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昔日不识字的妇女,这回也能文绉绉地创作了。这个时期,她编唱了大量抗战歌曲,除了前述几首,还有《太行山是靠山》《百团大战歌》《三杯酒》《自从来了共产党》《歌唱晋察冀》《欢迎咱们的子弟兵》《劝妇女》《张二嫂放哨》《盘查通行证》等。这些歌曲紧扣时代的脉搏,每逢边区军民大会,几乎场场都能听到闫三妮的歌声,闫三妮成了晋察冀边区的“明星”。
这一时期,她的歌词用语较以往有了极大的提升,最具代表性的是她即兴创作的《默读碑文起歌声》这首歌。那是1938年的清明节,闫三妮随边区司令部领导一同乘车前往小觉镇红石崖墓地,悼念牺牲的晋察冀边区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闫三妮看着碑文心潮澎湃,悠悠地唱了起来:
“军区司令员哪周建屏,生前抗日立大功。三妮我清明来扫墓,满眼的泪水似泉涌。远听彩花哭声急,近看那龚夫人她泪眼红。三人叙罢了知心的话,默读碑文起歌声:红石崖角柏似龙,俯身昂首气势雄。欲饮滹沱千丈水,巧借太行七彩虹。曾經日寇战火燃,喜闻抗战炮声隆。勇士牺牲多壮志,千秋万代伴英魂。”
这首歌唱得深情而悲壮,在场的人们听了无不泪下。这歌声,让边区人民将悲痛化成力量,将思念凝结成抗战的实际行动。
事实上,闫三妮歌唱过的英雄不止周建屏一位。2016年8月17日,抗日英烈韩增丰烈士诞辰100周年之日,闫三妮创作的民歌《英雄赞》(又名《三妮挥泪唱英雄》)再次被提起。文艺作品成为记录伟大时代与弘扬英雄精神的最好证明。
歌声拥军,她与戎冠秀是“搭档”
“当年在晋察冀边区,闫三妮与戎冠秀可以说是齐名的。”胡小平说。事实上,解放前及解放后,闫三妮与拥军模范戎冠秀,一直在开展“拥军天下行”活动,直到上世纪80年代。几十年来,这一对老姐妹,一同走进石家庄八一礼堂、保定大戏院、天津虹桥大戏院、北京二七礼堂等地,戎冠秀作报告,闫三妮唱山歌,成为铁杆“搭档”。老姐俩风雨无阻,将人民对党的热爱、对子弟兵的敬意,不断地传递给广大干部战士。
闫三妮唱过许多拥军歌曲,比如《小小的灯儿》《支援前线多打粮》《缝军装》《支前小唱》等。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那首《平山人民拥军谣》:
“最后的一把小黄米呀用来做军粮,最后的几寸老粗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一床老棉被也盖在那担架上啊,最后的一位亲骨肉也送到那部队上。”
虽为“明星”,却终生朴实如初
在外出作报告的日子里,闫三妮的歌声,引起了省内外音乐家们的关注。马思聪、李中艺、施光南、江玉亭、乔伦等音乐家,都曾向她采风、为她记谱。从1956年起,在音乐家尤熹的倡导下,由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的程千里带队,两赴蛟潭庄,录制整理闫三妮民歌共65首,结集出版了《闫三妮民歌选》两集。此外,闫三妮的民歌还登上了《人民日报》《北京文艺》《文化月刊》《河北音乐》等多种报刊。有10余首歌,被收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北卷)。
1964年,闫三妮随河北省民间艺术表演队,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民歌演唱会。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闫三妮纵情歌唱,在唱完预定曲目《要采灵芝攀山岩》之后,还即兴编唱了一首《北京城就是好》,博得满堂掌声。
在北京唱红不久,知名学府天津音乐学院就派学生把闫三妮接来,作报告,唱歌。这一时期,闫三妮最红。胡小平说,当时文化部来过两封信,让闫三妮到北京去发展(安排进入文艺团体),但不知因为什么,信被人扣下了,家里几年以后才知道这件事。一个没念过书的农村妇女如能进入国家文艺团体工作,这将是多么大的人生转变呀,胡小平这样认为,“但是当奶奶得知这件事时,却非常淡然,完全没有露出一点气愤或遗憾的感觉。”
“她这人没架子”,红了前后没变化,这是村民共同的反映。“谁让她唱个歌儿她都唱,唱完了该干啥干啥。”蛟潭庄村民吕贵连说。吕贵连有个嫂子住在闫三妮家旁边,去看嫂子的时候,经过闫三妮家门口,吕贵连听见这位老太太,烧火做饭也唱着歌。
唱歌真正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80年代中期,程千里、梁志等人再赴蛟潭庄,录制整理了闫三妮民歌第三集。此时闫三妮已经70多岁了。这位终生吃素、瘦削结实的老太太,于1986年正月初三辞世,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