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胜于“形动”,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语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笔者围绕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语文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语文课堂 个性阅读 巧设导入 学生思维
  两年以来,我校“六环”课改逐渐走向成熟。近日,有幸听了学校几位同行的公开课。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了学生。
  课堂上,老师的问题一出,各小组便活跃起来,各自组员打破座位限制迅速围拢,形成以组长为核心的探究组,迅速查资料,组织答案,准备展示,小组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更是热烈PK……整堂课,你听到最多的是小组热烈的讨论声、争辩声、全班同学赞赏发言者的鼓掌声。这不禁让人感慨,六环课改理念的确已深入人心,传统课堂一潭死水的局面早已荡然无存,这是可喜的。但另一方面又不禁让人担忧,这样的课堂是不是热闹了点?学生自上课伊始便处于一种想要表达、展示的冲动中,那他们什么时候安静下来思考呢?浮光掠影地了解一下课文就开始“讨论”,抓住只言片语便进行“展示”,长期下来,他们对文本的感悟体验又能有多大收获呢?
  记得特级教师余映潮在遵义的一次研讨会上曾这样说:“语文课堂学生必须安静下来,老师也必须安静下来,上课不能急。”的确,只有静下来,学生才能用心思考感悟,老师首先必须安静下来,钻研教材,思考如何针对学生优化教学设计。做好新课导入,整合教材,选取教学切入角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静下来,“心动”之后再“形动”。
  一、巧设导入,做好心理铺垫
  《背影》这样的文章,如不静下心来看,学生肯定会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为学生精心营造一种特别的阅读情绪,引导他们进入一个适宜的情感氛围。有人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提到中国现代文学,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提到朱自清先生,不得不提到《背影》这篇散文。1948年朱自清先生逝世后,大街上的中学生拿着报纸惊呼:‘写《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可见,‘朱自清’这三个字已永远和《背影》联系在一起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这段导语中发出“惊呼”的正是学生们的同龄人,故能马上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给课堂罩上了一层浓厚的感情色彩,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使学生很快沉静下来,为下文的阅读与分析做出很好的铺垫。
  教学《永久的悔》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季羡林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尤其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方面卓有建树。在长达七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季老从不敢对自己有丝毫懈怠。绝大多数情况下,每天四点半起床,五时吃早点,然后就开始写作。在上班族每一天的‘正式’工作开始前,他已做完了一天中要完成的学术研究和写作任务。他说‘我恨不能每天有48小时用来工作’。这样一位惜时如金做出卓越成就的老人,还会有什么令他永久悔恨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季老82岁高龄时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悔》。”这样的导入,能让学生对季老生出敬佩之情,从而带着悬念进入课文学习。
  新课的导入设计要避免漫无边际,随意而发,使学生废话连篇,半天收不回心。如以上两文由学生分别说父母爱自己的事,自己做过的悔恨的事导入的话,学生必然七嘴八舌,沸沸扬扬,很久静不下心来。
  二、巧设教学的切入点,激活学生思维
  长期以来,课文教学总是先讲字词,从头讲到尾,再归纳主题,分析写作特色,味同嚼蜡,师生都产生了严重的倦怠心理。好的切入点不仅能简化教学头绪,而且有利于学生沉静下来进入文本,让学生“心动”。如李卫东老师教《社戏》时,抓住最后一段文字:“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提问:那夜的戏真的好看吗?戏并不好看,作者又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呢?这样,先是倒嚼甘蔗,进而中间开花,最后收拢全文,收效自然不一般。
  我在教学《满井游记》时,先把第二三段提前教学后再教学第一自然段:“作为一篇游记,游览的地点、春色、感情都已表达清楚,那么作者为什么写第一段呢?请倒回来阅读思考第一段,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这样的处理使各教学环节更紧凑,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沉入文本去思考,从而理解作者的匠心。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设教学问题,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教学中不是只要给学生一个去讨论的问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就算探究了,思考了。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计,提的问题要有探讨的价值,诸如“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之类的提问是无效的。教学《桃花源记》,主题思想的理解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如果用常规的方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小组合作归纳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那学生必然兴味索然,精力涣散,而如果变换一下,这样来提问:“你愿不愿意在桃花源居住呢?请先思考再交流。”那么学生就会很有兴趣,沉静下来集中精力去思考,这样,主题思想就能在学生思考后的展示辩论中轻松解决。
  四、重视默读,为个性阅读营造氛围
  新课标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于是为了避免出现“冷场”,课堂上“默读”已经很少。我们的课堂除了需要整齐洪亮的放声朗读外,也需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默读静思。默读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最能关注阅读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感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悟情感。
  我在教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这篇课文时,先播放一遍课文录音磁带,学生静听默想,很快被课文优美的语言感染,之后我没有急于让学生朗读,而是让他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尤其是描写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蓝色一段,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与文本“零距离”接触,默读文本、品味文本,从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乃至一个标点去体味语言,真正与作者进行心理的对话,产生共鸣,达到心灵的沟通,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此时,良好的读书氛围就形成了,学生默默研读,神情专注,自主探究,没有喧嚣,没有争吵,有的只是与文本的情感交流。
  这样的“心动”之后,这样的研读之后,再讨论、交
  流、展示,学生的发言岂能不精彩?
  五、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堂笔记、阅读批注、即兴小练笔也是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语文的好方法
  教学《桃花源记》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桃花林的美好景色,要他们安静下来写完再交流,比较自己的语言与文中的语言,从而体会古文文约义丰的特点。写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它能让学生沉静下来,快速组织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这比让学生随意地浮躁地“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要好。
  此外,教师的陈述语言、体态语言、情绪语言都会被学生看着眼里,记在心里,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要静下来,才能有效地带动学生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
  总之,语文老师应尽量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语文,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空间,让他们认认真真地、安安静静地学习,激情发言、热情讨论、精彩表演当然需要,但一定要建立在先“心动”的基础上。
  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用心教书育人,桐梓课改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英语交际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新课标对文化意识教学的表述,提出问题,展开论述。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入手,举例谈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得出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后提出文化知识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培养  有这么一则故事,是说一位外国朋友到中国家庭来做客,吃完饭后,想上厕所,就小声问道:“Where can I wash m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语感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  【关键词】语感 培养 方法 途径  所谓语言感受能力即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 从教学中我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  1、注重观察,积累习作素材  我们身边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能力;我们身边不是缺少乐趣,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发现乐趣的能力;我们身边不是缺少丰富、深刻的哲理,而是缺少发现丰富、深刻的哲理的能力。然而,要发现这些就必须细心观察,提
期刊
分析初高中语文教材,真正对学生提出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要求的是高二阶段。为什么从诗歌开始呢?因为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  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还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究其原因在于作文教学具有复杂性、主观性、持续性等方面的特点。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燃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抓住每一次契机,以丰富多变的教育艺术,探索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去开启学生思想的宝库,使作文教育成为新型教育模式下的一个突破点。  【关键词】作文教学 序列教学  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写作文,到了初中仍然是抬笔难言;教师也感到困难较大,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笔者深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问题。对此笔者有几点拙见以供讨论。  一、改变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诱导学生的主动投入,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作用。  有人认为,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到
期刊
【摘 要】如何在城市边缘区农村城市化的大环境特点下,针对这一地区初中学生的特点,从传统作文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一条道路,从而促进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发展,整体性的提高。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 初中作文 教学方式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关键的一环,更应以学生为主体,对症下药。城市边缘地区有其独有特点,一般表现为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这个地区大部分的家长过多地专注于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