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特有的命题。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经济填补数量缺口的时代正在接近完成,质量的矛盾开始上升到主导位置。
应该再造国家的整体形象,一定要从中国速度变成中国质量,中国质量整体好,商品的价格才能体现价值。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共同主办的“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于2017年12月23日在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等国内知名专家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提出了真知灼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正处在重要关口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特有的命题。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经济填补数量缺口的时代正在接近完成,质量的矛盾开始上升到主导位置。
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有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在微观层面,它能够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不断跟上结构升级的步伐,提供更多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宏观层面,高质量供给体系应该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有更高的素质,更高的效率,更高的质量,形成一套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从宏观上看,我国的生产效率,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资本回报率,还是全要素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如果说过去40多年主要的潜力是数量缺口,未来发展的潜力就是质量缺口。
怎样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关键需要在以下五方面不断推进。
第一,要明确主攻方向。过去那种地方政府GDP竞赛的体制非常适合数量追赶时代的要求。现在数量的缺口慢慢填满了,怎么建立一套适应质量追赶要求的体制和管理模式,这是未来一个很大的课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这个主攻方向确立起来,关键是在体制上怎样能够创造出更高的质量优势。
第二,坚持一条主线,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要求建立两个机制,一是落后产能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去产能下了很多功夫,也取得了相当成效,但是市场化退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还无法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效出清落后产能,僵尸企业退不出,死不掉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二是要真正确立产业升级的机制。产业怎样有效实现升级?关键要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来倒逼企业在市场压力下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技术含量。
第三,强化一个战略支撑,支撑的核心就是创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关键还是要有更高的技术支撑。过去比较多的是强调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创新本身就是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过程,现在也比较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一个强大的创新能力一定是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做支撑的。所以,这个也是未来支撑体系里不可或缺的,包括强大技术的商业化能力,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支撑,这使得科技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能够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第四,建设一个新型的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要求产业的发展跟人力资源、金融、科技相互推动、相互促进。这种新型的产业体系,现在比较明确的一个方向,从科技支撑来说,就是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这种智能制造的新型生产模式来提高产业的质量体系和竞争力。从现实生活来看,很多智能制造企业利用智能机器人实现生产,次品率大幅下降,产品质量水平比传统制造有大幅提升,这个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还有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来进行嫁接,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
第五,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根本的动力来自改革。原有的弊端,包括不适应高质量要求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在于改革不到位。下一步最关键的就是增强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产权制度改革,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生产要素产权的清晰界定。二是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要素能够自由流动,这种自由流动有利于形成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现在企业家追求的不是优惠政策,更强烈呼唤的是公平竞争环境。所以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能够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创造条件,而这种公平的竞争才能倒逼企业去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从现在来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条件已逐渐具备,消费升级形成的市场驱动力不断增大,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这些都为供给体系质量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我们所具备的环境来看,现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政府应加快改革适应供给体系质量变化
经济领域最大的转变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怎样从外沿增长转向内涵增长,从数量增长变成质量增长,从总量增长变成结构更加优化的增长,使中国速度变成中国质量?主要谈两个问题。
首先,哪些问题和挑战影响了供给体系质量的提高,问题主要出在五个方面。
第一,新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形成。现有的很多法律法规都是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形成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而且这些法律法规仍停留在文件上,真正形成长效的制度安排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
第二,优质商品短缺。提高供给质量实际上要解决结构性问题,当前主要问题是优质产品的供给不足。
第三,缺乏大国工匠精神。制造业大国的工匠精神还只是落实在文件和领导讲话里面,而没有真正落实在制造业的每个环节。当前缺少大国工匠精神,缺乏精细加工的精神。
第四,缺乏创造质量财富的智力资源。质量财富是指靠质量创造价值,现在创造、创意、创新是產品最大的附加值,但是我们恰恰缺乏这块。
第五,缺乏与质量强国和高质量供给水平相匹配的制度设计、政策设计以及政府管理方式。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贸易形态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形态是全新的,比起传统的贸易形态有很多优点,但是很多政府部门因为管理跟不上,站在对立面,用旧的思维方式、管理方式来衡量这些新业态。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政府必须进行改革。当然,不是政府不愿意改革,只是还没有关注到这些方面最深刻的改革,这种改革是从原来的生产力释放转向生产关系的调整,从原来微观基础的再造转向上层建筑的变革。 下一步怎样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使我国尽快实现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再造国家形象。最初中国制造约等于低端产品,后来逐步发展为中低端产品,低质低价,现在中国制造是优质低价,产品质量上去了,但是价格还在低端,在国际竞争比较中还没有真正创造财富,为什么?因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产品给外部的整体形象还是低端产品。这与我国现在的大国地位是很不相称的。所以,应该再造国家的整体形象,一定要从中国速度变成中国质量,中国质量整体好,商品的价格才能体现价值。
二是制定质量强国国家战略。我们要成为真正的质量强国,必须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总体的谋划,所以国家应亟须制定一个关于质量变革,质量强国的规划,作为国家重大战略。
三是实现软硬交替。“十三五”规划和其他一些国家规划中提出了一些硬约束标准,比如环境、排放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最大作用的东西还是属于软约束,比如标准、认证认可体系。但是,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美国、日本、欧盟创造的国际标准占全球国际标准的90%,中国能够称得上国际标准的不到1%。所以,一定要把一些软的东西变成硬的东西,比如将来可以用认证认可的办法,提高标准的办法,把好质量关,这个标准有些要变成强制性标准。只有把这些软的东西通过不同的路径变成硬约束,才能提高我国产品水平。
四是进行一场质量变革的全民行动。质量变革,建设质量强国需要每一个企业,也需要每一个企业的从业者,必须是全民行动。
五是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精准化等现代的信息手段对质量进行全流程监控,全流程的管理,建立可追溯的体系。只有这样,质量才是有来有去。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在质量强国中尽到了我们的责任,质量强国的目标才能实现。
北大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要相信市场对产业的调节作用
如何理解供给体系质量?我认为,供给体系质量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产品质量。现在讲质量,更多的理解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不再贫穷,不再短缺,低端、廉价、低质的产品不再有市场,国际上基本失去了成本的比较优势,所以需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二是生产质量,也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怎样能够更好地发挥全员的劳动生产率。现在资源越来越稀缺,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很多标准自然就提升上去了,比如環境标准,劳工标准,从这点上来讲,中国也要面对一个在生产过程中怎样提高质量的问题。
第三,供给体系质量也是个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随着一个国家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会发生变化、转型。基本路径是从最初追求生活必需品慢慢变成追求生活质量的一种产业结构。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比超过70%,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达到80%左右。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实际上也面临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背后反映的是质量的提高,这种质量提高不光是产品的质量提高,还包括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目前的服务业刚刚超过50%,离发达国家还有相当距离。
如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我希望将来能够通过机制的改革,使更多的高质量产品能够生产出来,有四个方面的措施或者要关注的点。
一是机制和政策。要相信市场对产业的调节作用,高质量产品不是生产方面决定的,是要通过市场了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样企业就会生产这样的产品。
还有一部分改革是体制上的障碍。中国改革现在最滞后的,也是人们最需要的是医疗健康、文化、教育这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之所以没有获得到更好的发展,主要是没有很好地去改革。虽然这三个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还有外部性、公共性和公平性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市场都是失灵的,这三个领域还存在着市场。医疗行业发展的核心不光是公立医院,还要把医生从现有的体制当中解放出来,为什么医生就不能办诊所,所以这是一个体制改革问题,教育问题也是同样道理。
二是科学技术。谈到提高产品质量肯定要说到技术问题,技术来自研发,中国企业的研发和国际上有很大的距离。数据显示,国外公司,包括互联网公司和医药公司,他们的研发成本基本占到总数的10%左右,我国企业将来要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话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政府能不能在税收方面或者其他方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去做研发。
此外,基础研究越来越重要,基础研究一旦突破了一种技术以后,可以产生不断延续的技术发明,而不是单个、偶然的发明,所以我们对基础研究一定要重视,政府一个很大的作用是要重视基础研究,虽然不能马上创造价值,但是对长久的质量至关重要。
第三,从企业角度来讲,企业的机制也需要改进或者发展。要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现在国内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还不多,跟未来的需求相比远远不足,下一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搞科研,需要对很多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生产高质量商品没有科研是不行的,所以怎么样能够组成一些专业化的,甚至有规模的企业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破除地方保护,突破很多具体的制度障碍。
最后一点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涉及两方面,一是创新人才培养,还有基本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一个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教育制度改革也一定也要跟上,将来科技走在前面,但是没有人能完成这样的使命,无人去操作和应用机器也是不行的,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培养机制。
(摘自2017年12月25日《经济参考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应该再造国家的整体形象,一定要从中国速度变成中国质量,中国质量整体好,商品的价格才能体现价值。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共同主办的“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于2017年12月23日在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等国内知名专家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提出了真知灼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正处在重要关口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特有的命题。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经济填补数量缺口的时代正在接近完成,质量的矛盾开始上升到主导位置。
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有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在微观层面,它能够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不断跟上结构升级的步伐,提供更多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宏观层面,高质量供给体系应该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有更高的素质,更高的效率,更高的质量,形成一套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从宏观上看,我国的生产效率,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资本回报率,还是全要素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如果说过去40多年主要的潜力是数量缺口,未来发展的潜力就是质量缺口。
怎样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关键需要在以下五方面不断推进。
第一,要明确主攻方向。过去那种地方政府GDP竞赛的体制非常适合数量追赶时代的要求。现在数量的缺口慢慢填满了,怎么建立一套适应质量追赶要求的体制和管理模式,这是未来一个很大的课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这个主攻方向确立起来,关键是在体制上怎样能够创造出更高的质量优势。
第二,坚持一条主线,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要求建立两个机制,一是落后产能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去产能下了很多功夫,也取得了相当成效,但是市场化退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还无法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效出清落后产能,僵尸企业退不出,死不掉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二是要真正确立产业升级的机制。产业怎样有效实现升级?关键要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来倒逼企业在市场压力下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技术含量。
第三,强化一个战略支撑,支撑的核心就是创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关键还是要有更高的技术支撑。过去比较多的是强调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创新本身就是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过程,现在也比较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一个强大的创新能力一定是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做支撑的。所以,这个也是未来支撑体系里不可或缺的,包括强大技术的商业化能力,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支撑,这使得科技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能够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第四,建设一个新型的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要求产业的发展跟人力资源、金融、科技相互推动、相互促进。这种新型的产业体系,现在比较明确的一个方向,从科技支撑来说,就是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这种智能制造的新型生产模式来提高产业的质量体系和竞争力。从现实生活来看,很多智能制造企业利用智能机器人实现生产,次品率大幅下降,产品质量水平比传统制造有大幅提升,这个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还有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来进行嫁接,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
第五,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根本的动力来自改革。原有的弊端,包括不适应高质量要求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在于改革不到位。下一步最关键的就是增强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产权制度改革,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生产要素产权的清晰界定。二是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要素能够自由流动,这种自由流动有利于形成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现在企业家追求的不是优惠政策,更强烈呼唤的是公平竞争环境。所以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能够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创造条件,而这种公平的竞争才能倒逼企业去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从现在来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条件已逐渐具备,消费升级形成的市场驱动力不断增大,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这些都为供给体系质量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我们所具备的环境来看,现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政府应加快改革适应供给体系质量变化
经济领域最大的转变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怎样从外沿增长转向内涵增长,从数量增长变成质量增长,从总量增长变成结构更加优化的增长,使中国速度变成中国质量?主要谈两个问题。
首先,哪些问题和挑战影响了供给体系质量的提高,问题主要出在五个方面。
第一,新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形成。现有的很多法律法规都是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形成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而且这些法律法规仍停留在文件上,真正形成长效的制度安排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
第二,优质商品短缺。提高供给质量实际上要解决结构性问题,当前主要问题是优质产品的供给不足。
第三,缺乏大国工匠精神。制造业大国的工匠精神还只是落实在文件和领导讲话里面,而没有真正落实在制造业的每个环节。当前缺少大国工匠精神,缺乏精细加工的精神。
第四,缺乏创造质量财富的智力资源。质量财富是指靠质量创造价值,现在创造、创意、创新是產品最大的附加值,但是我们恰恰缺乏这块。
第五,缺乏与质量强国和高质量供给水平相匹配的制度设计、政策设计以及政府管理方式。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贸易形态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形态是全新的,比起传统的贸易形态有很多优点,但是很多政府部门因为管理跟不上,站在对立面,用旧的思维方式、管理方式来衡量这些新业态。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政府必须进行改革。当然,不是政府不愿意改革,只是还没有关注到这些方面最深刻的改革,这种改革是从原来的生产力释放转向生产关系的调整,从原来微观基础的再造转向上层建筑的变革。 下一步怎样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使我国尽快实现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再造国家形象。最初中国制造约等于低端产品,后来逐步发展为中低端产品,低质低价,现在中国制造是优质低价,产品质量上去了,但是价格还在低端,在国际竞争比较中还没有真正创造财富,为什么?因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产品给外部的整体形象还是低端产品。这与我国现在的大国地位是很不相称的。所以,应该再造国家的整体形象,一定要从中国速度变成中国质量,中国质量整体好,商品的价格才能体现价值。
二是制定质量强国国家战略。我们要成为真正的质量强国,必须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总体的谋划,所以国家应亟须制定一个关于质量变革,质量强国的规划,作为国家重大战略。
三是实现软硬交替。“十三五”规划和其他一些国家规划中提出了一些硬约束标准,比如环境、排放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最大作用的东西还是属于软约束,比如标准、认证认可体系。但是,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美国、日本、欧盟创造的国际标准占全球国际标准的90%,中国能够称得上国际标准的不到1%。所以,一定要把一些软的东西变成硬的东西,比如将来可以用认证认可的办法,提高标准的办法,把好质量关,这个标准有些要变成强制性标准。只有把这些软的东西通过不同的路径变成硬约束,才能提高我国产品水平。
四是进行一场质量变革的全民行动。质量变革,建设质量强国需要每一个企业,也需要每一个企业的从业者,必须是全民行动。
五是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精准化等现代的信息手段对质量进行全流程监控,全流程的管理,建立可追溯的体系。只有这样,质量才是有来有去。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在质量强国中尽到了我们的责任,质量强国的目标才能实现。
北大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要相信市场对产业的调节作用
如何理解供给体系质量?我认为,供给体系质量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产品质量。现在讲质量,更多的理解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不再贫穷,不再短缺,低端、廉价、低质的产品不再有市场,国际上基本失去了成本的比较优势,所以需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二是生产质量,也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怎样能够更好地发挥全员的劳动生产率。现在资源越来越稀缺,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很多标准自然就提升上去了,比如環境标准,劳工标准,从这点上来讲,中国也要面对一个在生产过程中怎样提高质量的问题。
第三,供给体系质量也是个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随着一个国家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会发生变化、转型。基本路径是从最初追求生活必需品慢慢变成追求生活质量的一种产业结构。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比超过70%,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达到80%左右。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实际上也面临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背后反映的是质量的提高,这种质量提高不光是产品的质量提高,还包括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目前的服务业刚刚超过50%,离发达国家还有相当距离。
如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我希望将来能够通过机制的改革,使更多的高质量产品能够生产出来,有四个方面的措施或者要关注的点。
一是机制和政策。要相信市场对产业的调节作用,高质量产品不是生产方面决定的,是要通过市场了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样企业就会生产这样的产品。
还有一部分改革是体制上的障碍。中国改革现在最滞后的,也是人们最需要的是医疗健康、文化、教育这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之所以没有获得到更好的发展,主要是没有很好地去改革。虽然这三个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还有外部性、公共性和公平性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市场都是失灵的,这三个领域还存在着市场。医疗行业发展的核心不光是公立医院,还要把医生从现有的体制当中解放出来,为什么医生就不能办诊所,所以这是一个体制改革问题,教育问题也是同样道理。
二是科学技术。谈到提高产品质量肯定要说到技术问题,技术来自研发,中国企业的研发和国际上有很大的距离。数据显示,国外公司,包括互联网公司和医药公司,他们的研发成本基本占到总数的10%左右,我国企业将来要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话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政府能不能在税收方面或者其他方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去做研发。
此外,基础研究越来越重要,基础研究一旦突破了一种技术以后,可以产生不断延续的技术发明,而不是单个、偶然的发明,所以我们对基础研究一定要重视,政府一个很大的作用是要重视基础研究,虽然不能马上创造价值,但是对长久的质量至关重要。
第三,从企业角度来讲,企业的机制也需要改进或者发展。要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现在国内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还不多,跟未来的需求相比远远不足,下一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搞科研,需要对很多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生产高质量商品没有科研是不行的,所以怎么样能够组成一些专业化的,甚至有规模的企业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破除地方保护,突破很多具体的制度障碍。
最后一点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涉及两方面,一是创新人才培养,还有基本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一个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教育制度改革也一定也要跟上,将来科技走在前面,但是没有人能完成这样的使命,无人去操作和应用机器也是不行的,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培养机制。
(摘自2017年12月25日《经济参考报》。作者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