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画的审美哲学对中国视觉传达设计风格的启发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in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研究宋代山水画中的审美原则,来探究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设计之间融合的可能性。用溯本清源的方式,找到中国设计风格最本质的视觉承载平台。重点分析宋代代表性山水画《严关古寺图》和《松风高卧图》的结体、笔墨以及气韵,尝试利用中国元素进行视觉表达,并提供一个恰当的符号或形象判断标准。希望通过这个研究提升中国本土设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建设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见解。
  【关键词】宋代山水画;视觉传达设计;审美哲学;山水画;审美原则
  【中图分类号】J633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缘起
  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都在各自的设计市场和设计体系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设计风格。比如德国设计的秩序感,英国设计的“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日本设计的冷冽清愁。然而,中国的设计始终在模仿和追随其他地域成功的设计案例,高辨识度的中国设计风格作品出现的并不普遍。并不是中国设计者没有意识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事实上,中国设计者已达成一种共识——如果想要超越,就必须形成独树一帜的设计文化和设计思维。但中国的设计师现阶段始终用“盲人摸象”的方式在探索,而缺乏高度概括的方法和理论作为指引。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把中国沉淀千年的博大文化资源和西方的现代设计理论强行结合,多数往往不得要领,成功的设计成果也屈指可数。
  当然,亚洲也有许多将本位文化成功呈现的设计师和设计环境。他们的作品应该成为中国设计者对自己的要求和目标,而不应该仅仅当作走捷径所模仿的设计模板。但是,许多打着中国风的设计作品总能找到日式设计风格、韩式设计风格的影子。这样的现状是急于追求成果,缺少过程的必然发展,而这个发展并不是中国设计者们乐于见到的。2017年,设计史专家王受之先生在论题“设计的本质”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设计还有前途吗?他的看法是中国的设计者是有问题的,而且这个问题也不是个人的力量能挽回的。有没有前途,还要看设计者们走进了死胡同能不能懂得反省,懂得思考。中国的设计文化下一步究竟要怎么走,说到底还要靠中国设计者自己发掘和梳理。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中,同样发现中国的设计专业学生在寻找设计中国元素时总会出现一些固定的选项:扇子、脸谱、中国结……这些符号或形象的文化包容性有限,承载不了博大厚重的中国历史和文明。因此,本人通过分析宋代山水画的特点作为众多角度中的一个切入点,试图寻找中国风格的承载物或承载平台。
  二、宋代山水画的审美哲学特点
  以《严关古寺图》和《松风高卧图》为例,两幅宋画初看无非就是描绘山石树木,并无太多区别。当然,二者共同之处很多,如画面结构都是稳定的画面左侧三角形构图。
  《严关古寺图》虽然元素相对简单,但用笔多,线条强调力量;而《松风高卧图》画面空灵,但细节上如果有失细腻,有失控制,便会形散。因此,两幅画作在结体和笔墨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处理方式。
  (一)结体的特点
  尽管两张画的画面元素相近,都有山、树、屋、人,但《严关古寺图》图中的结体为“三两之趣”,《松风高卧图》图中的结体为“双单有别”。也正是在结体上的差异首先决定了两张画作造型迥异。
  (1)《严关古寺图》中自然景观的元素结体以“三”为基本单位,如三层石、三丛草、三棵古松、三排参天树;而人文景观的元素则以凑“两”为趣,如两古寺、两条羊肠路、两位旅人。
  “双”为单位时,在《松风高卧图》中很少看到平均对等处理。尤其在自然景观的形态处理上讲究一强一弱而又相辅相成,不仅通过一浓一淡进行虚实处理,还有双树一大一小、双松一曲一直、双山石一密一空的对比。
  如此构图,无论是从空间布局还是组织形态都使《松风高卧图》的画面更加细腻和复杂。
  (二)笔墨的特点
  通过笔墨的特点也能体会出两张画作不同的心境。《严关古寺图》画中用笔和状物并无过多变化,低山石平顺,高山石虽有棱角但边缘圆润,松树郁郁葱葱,松针和树叶成团成球,野草厚密湿润,看上去毛茸茸。深山之中虽然有寺庙,但并不是冷清的青灯古刹;画面中两座寺庙首尾相望,路上两位旅人向此处行进,他们或许是探友,或许是归家,细品画面流露出温馨之意,画面塑造出山野间的一处安逸之乡。
  而《松风高卧图》画中用笔浓淡曲直,变化多元,各形态个性鲜明。其中,山石凌厉,切面陡峭,两棵劲松盘根山石间隙,逆风而立,一副茕茕孑立之姿。松枝弯曲如佛手,似有迎客的神韵,但树下只一条路通往一间草屋,草屋内独卧一人,气定神闲,甘愿遗世独立,自有宁静以致远的心境写照。
  (三)审美原则的特点
  宋代山水画背后具有独特的文人精神,这种主观性常体现在画面中的结体、用笔、构图,同时,心境也直接影响着客观世界的刻画。纵观宋代的山水画以外的主题,如人物、花鸟等不仅描绘宋代场景,同时也体现宋代文人的精神向往。诸如,《松风高卧图》描绘的“布衣生活”、《渊明归隐图》描绘的“田园生活”、《清明上河圖》描绘的“市井生活”,等等,蕴含着人们对逍遥的向往,对君子情操的追求。宋人对美好的定义悄然隐于画中细节,用“言不尽意”的方式创造出想象空间。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其影响力根植于民族文化的美学思想,也是中国意识形态下的处世哲学。   “言不尽意”在我国易学史上,是魏晋玄学讨论的问题之一。此问题的来源出于《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 不可以言传也。”后人概括为“言不尽意”。可以说,正是“言不尽意”充分反映了“言、象、意”之间的矛盾,从而在符號学和解释学的意义上推动着易学文化的发展,至今仍有其生命力。同时,“言不尽意”本身作为中国文化中的独特现象渗透在儒、释、道三大学说之中,佛教禅宗的“顿悟说”以及“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传道方式把“ 言不尽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宋代山水画的气韵和境界深受儒家和道家美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形成了独有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特色。
  “言不尽意”根植于易学,对设计思维也有所影响和启迪。易作为至高至简的道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杨振宁先生是这样描述《易经》的:“浓缩化、分类化、抽象化、精简化、符号化是《易经》的精神。”诸如“观物取象”“取向比类”“易者象也”,都是贯穿易经中从自然规律中总结出来的归纳法。中国的文明素来在极复杂、极庞大的信息中,能找到一个极简单而又极抽象的道理概括所有事物的发展。通过万物归一的道理挖掘中国设计的特点,借助“易学”的中国传统哲学意识形态,找到属于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这个“根”,从而赋予当下的中国设计风格高辨识度和高光时刻。
  中国的历史不曾断层,宋代的审美原则包括社会结构依然能在现代社会找到影子,其哲学意识形态更多存在于社会观念、社会阶层和民族性当中,对于我们如今的设计创作也会或多或少具有抽象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欣.浅议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中国画意境的借鉴与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0).
  [2]赖兴才.传承国画艺术经验为平面设计开生面[J].龙岩学院学报,2007(4).
  [3]陈彦雄.论易经与文化艺术[J].建筑与文化,2016(7).
  [4]叶海平.论周易的意、象、言[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1998(2).
  [5]R. L.Wing作.丁钢摘译.易经与绘画艺术[J].文艺研究,1986(2).
  作者简介:鞠然(1984-),女,汉族,山东荣成,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出版业态在不段丰富,IP概念也与出版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探究新型出版模式对各个出版社来说日渐紧迫,除小说外,还有哪些优质内容可以通过IP孵化增加其附加值,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因大象出版社在传统文化领域不断深耕细作,出版了众多好书,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大象出版社现有图书进行分析,探索可以实现的IP孵化路径,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IP出版;创新;转型;大象出版社  【中图分类
早在上个世纪初,生涯教育就萌芽于美国,并取得很大的发展。生涯规划课程作为生涯教育的载体,也受到颇大的关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国外生涯教育理论的影响以及我国对生涯教育的需要,国内研究者也开始关注生涯规划课程研究领域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尚存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十二五”规划启动初期,有必要对已有的生涯规划课程研究进行一定的梳理,为未来生涯规划课程的发展指引方向。  关于生涯课程的含义,已有研究几乎没
“丹青难写是精神,笔墨深处见真情”。读新闻界老前辈、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同志所著《十个共产党员》一书后,我被书中另一种精神,另一种真情震颤了:那情,如水、清澈明亮,滋润着我的心田;那情,如火、熊熊燃烧,铸造着我的情操。  这是一位新闻界老前辈用自己的良知和共产党员的情操,同一个个震撼过几代人的共产党员心灵间筑起的真情厚谊。  这是一位有六十年党龄的老布尔什维克,用自己对党的赤胆真情为人民大众塑造的一个
【摘要】梅兰芳先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他继承传统、勇于革新,成为享誉世界的表演艺术家,成为二十世纪东方戏曲戏剧文化的代表。梅兰芳先生能够取得这样的艺术成就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热爱学习,尤其是对画画情有独钟。他广交文化、绘画、艺术届的朋友,使他的眼界和思想都能够超越同年代的艺人。他在抗日战争时期蓄须明志、忍痛离开舞台,以画画寄情抒志维持生计,体现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关键词
一、“彭加木历史剧创演”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的确定  我校距离彭加木家乡槎龙村仅一公里,周边社区资源丰富,将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社区资源相结合一直以来都是我校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也被视为能充分体现我校校本课程特色的有效途径。  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是石井地区槎龙人。他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新疆分院副院长。他身患癌症,毅然三次深入到罗布泊探险考察,获得了大量的珍贵资料,最后为科学
【摘要】“不可靠叙事”是石黑一雄的小说中常见的叙事手段,而“回忆”正是他达成“不可靠叙事”效果的重要方式。在《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中,记忆本身的不可靠性以及小说主人公出于种种原因的自我欺骗共同构建了扑朔迷离的故事,在体现个体内心挣扎的同时也展现出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创伤。  【关键词】石黑一雄;不可靠叙事;《远山淡影》;《浮世画家》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广东省艺术师范学校是继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后,广东省教育厅积极筹划的另外一所中等艺术师范学校。当时的中国,历经十年浩劫后,美育在教育领域中近乎绝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使得教育领域万物复苏、百废待兴,而美育也再次被提上学校教育的议事日程,终于在1981年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增加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内容。广东不愧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省,
小学生作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它离不开特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因此,对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由于不明白作文的规范性,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而对作文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针对这种现状,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采用仿写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生作文仿写的有效途径  1. 结合语文阅读课教学进行仿写  丁有宽先生曾说过:“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
【摘要】以《金光明經》中的AB/BA型音节词为主,将其与鄂尔浑碑铭词语和哈萨克语作对比,浅析三者在语义、语音以及具体使用中的异同点。  【关键词】《金光明经》语言;AB/BA型音节词汇;鄂尔浑碑铭语言;哈萨克语  【中图分类号】H236 【文献标识码】A
新的时代精神赋予了严格要求学生全新的含义。我们向来所认同的“严师出高徒”如今也有了更深更广的诠释。严格要求学生要讲究艺术性,这是我们今天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应当遵循的重要准则之一。  首先,应严而有纲。由于中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相对较差,多数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行为准则,因此,班主任要求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首先应让全体学生明确,使他们心中有数,胸中有“纲”。例如,由上级教育部门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