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推理性较强的学科,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学习兴趣淡泊、学习主动性较差等现象。本文立足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关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培养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具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一个人对某件事发生兴趣时,就会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直至掌握它,学习兴趣是促进学习的动力。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成功”与“愉快”通行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笔者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冀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重点对后进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要求。后进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二、重视感情投资,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视师生情感交流,转变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平时,教师应多和学生接触,多方位交流,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帮助,在学生思想不稳定时进行思想教育。另外教师还应有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这一切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无形中建立起一种威信,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学生学习如果离开了兴趣,学习就会中止,兴趣之所以能持续,主要由于有情感”。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维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感情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学生对教师个人的喜欢和崇拜会直接关系到他对这门学科的喜欢与投入。教师在学中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以及自如的艺术化教学都将化为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激励。因而,教师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将自己所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知道,只有提高自学能力,勇敢地接受新技术的挑战,才会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与修养。教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重视感情投资,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经常与他们一起探讨问题、交流学习新知识的经验、体会,相互质疑。这种融洽而严谨的学习气氛,能唤起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学地投入自主学习中去。
三、在课堂提问中巧设悬念,提高学生的兴趣
巧妙的课堂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总是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学生既不动脑,也不动手,只是鹦鹉学舌瞎哄哄,而有些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却被教师包办代替了。教师巧妙地设计提问,诱引学生思维,探索新知,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提问可以在关键处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以在平淡处引出新奇,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可在“迷宫”里亮起指路明灯,使学生在顿悟后领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例如我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随便说一些三位以上的数,并板书到黑板上,然后我提出问题:“谁能不通过计算,判断出其中哪些能被3整除?”学生一下子被难住了,有些束手无策,同时浓厚的求知兴趣上来了。我一口气把能被3整除的数全部说出来,并请学生一一验证。当学生经验证正确后,更是又惊喜又迷惑,兴趣和求知欲达到了高潮。就在学生急于探究其中奥秘的时候,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索,最后终于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此刻教室里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课堂提问,教师如果能巧设悬念,紧扣学生的兴奋神经,引发学生去思考,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一种积极参与的意识,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合生活和实际,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让生活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学习代数式时,让学生以父母的手机话费为例列代数式,设手机通话时间为X,每分钟话费为0.15元,月租为5元,则月话费额y=5 0.15x,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事例,一个初中学生非常容易解决的问题,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数学就在日常的生活中,学好数学就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好知识,取得良好学习成绩,而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增强学习信心,形成良性循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抓好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科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使他们具备了今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基本品质。
参考文献
[1]马书强.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策略.教学研究.2013.05
[2]柏洪全.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初探.读写算.2013.4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培养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具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一个人对某件事发生兴趣时,就会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直至掌握它,学习兴趣是促进学习的动力。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成功”与“愉快”通行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笔者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冀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重点对后进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要求。后进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二、重视感情投资,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视师生情感交流,转变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平时,教师应多和学生接触,多方位交流,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帮助,在学生思想不稳定时进行思想教育。另外教师还应有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这一切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无形中建立起一种威信,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学生学习如果离开了兴趣,学习就会中止,兴趣之所以能持续,主要由于有情感”。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维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感情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学生对教师个人的喜欢和崇拜会直接关系到他对这门学科的喜欢与投入。教师在学中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以及自如的艺术化教学都将化为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激励。因而,教师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将自己所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知道,只有提高自学能力,勇敢地接受新技术的挑战,才会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与修养。教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重视感情投资,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经常与他们一起探讨问题、交流学习新知识的经验、体会,相互质疑。这种融洽而严谨的学习气氛,能唤起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学地投入自主学习中去。
三、在课堂提问中巧设悬念,提高学生的兴趣
巧妙的课堂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总是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学生既不动脑,也不动手,只是鹦鹉学舌瞎哄哄,而有些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却被教师包办代替了。教师巧妙地设计提问,诱引学生思维,探索新知,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提问可以在关键处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以在平淡处引出新奇,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可在“迷宫”里亮起指路明灯,使学生在顿悟后领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例如我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随便说一些三位以上的数,并板书到黑板上,然后我提出问题:“谁能不通过计算,判断出其中哪些能被3整除?”学生一下子被难住了,有些束手无策,同时浓厚的求知兴趣上来了。我一口气把能被3整除的数全部说出来,并请学生一一验证。当学生经验证正确后,更是又惊喜又迷惑,兴趣和求知欲达到了高潮。就在学生急于探究其中奥秘的时候,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索,最后终于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此刻教室里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课堂提问,教师如果能巧设悬念,紧扣学生的兴奋神经,引发学生去思考,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一种积极参与的意识,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合生活和实际,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让生活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学习代数式时,让学生以父母的手机话费为例列代数式,设手机通话时间为X,每分钟话费为0.15元,月租为5元,则月话费额y=5 0.15x,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事例,一个初中学生非常容易解决的问题,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数学就在日常的生活中,学好数学就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好知识,取得良好学习成绩,而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增强学习信心,形成良性循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抓好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科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使他们具备了今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基本品质。
参考文献
[1]马书强.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策略.教学研究.2013.05
[2]柏洪全.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初探.读写算.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