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广角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现实中探寻培养策略。梁艺燕老师的课探索可行的模式,体现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并向我们展示了有效的培养策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范例。
【关键词】集合 小学数学 建模思想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71-02
前不久,我有幸听了恩平市第一小学梁艺燕老师的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集合”一课,获益匪浅。我就以这个为小小的视觉,谈谈集合中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或变化规律,求出结果。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这段话我解读为:数学与外部世界是紧密联系的,连接它们之间的桥梁是数学模型。但是,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数学广角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现实中探寻培养策略,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梁老师的课体现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并向我们展示了有效的培养策略。现简录并结合她的教学片断,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想冲突
【课例1】《集合——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师:同学们,我们做一个抢凳子的游戏。谁想做呢?
生1:我做。
生2:我做。
……
师:好的。请X1、X2、X3这三位同学。(老师随意请了3位同学。)
生:老师,人不够。3张凳子,应该4位同学做游戏。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细心。我再请同学上来。(老师又请了3位同学。)
生:老师,人多了。只选1位同学就够了。
师:唉,老师真糊涂。这3位同学,你们都想玩这个游戏,是吧?那我们就用猜拳头的游戏来决定谁玩吧!(学生猜拳头游戏,选出1人参加抢凳子游戏)。
(备注:猜拳头活动后,进行抢凳子游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几个游戏?参加猜拳头的游戏的有几人?参加抢凳子的有多少人?参加这两个游戏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1:参加猜拳头的游戏的有3人,参加抢凳子的有4人,参加这两个游戏的一共有7人。
生2:不对,不对。上面才一共有6人。
生3:唉,怎么人数不对了呢?
师:参加猜拳头的游戏的有3人,参加抢凳子的有4人,参加这两个游戏的一共有多少人?你能确定是7人吗?但你们发现台上只有6人。你能证明为什么不是7人吗?
(备注:学生沉入了思考中。)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识水平出发,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从两个游戏入手,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提出:一共有多少人?直观的画面与抽象的问题相结合,引发了学生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人数不统一?这样的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初步感知“集合”,同时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用个性化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他们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提供时空保障,为下面继续探索作好了心理准备。
二、建立模型,寻找规律
【课例2】《集合——建立模型,寻找规律》
生1:老师,应该是7人。3+4=7(人)
生2:老师,应该是6人。3+4-1=6(人),有1个同学既玩猜拳头游戏,又玩了抢凳子游戏,重复计算了。
师:同学们,你认为谁说得对呢?
生:第二位同学对。有1位同学重复计算了,应减去1。
师:是吗?同学们,老师带来了2个夫拉圈,如果我要求参加游戏的同学站到相应的圈子里去,他们该怎样站位呢?(老师让做游戏的同学分别粘贴①—⑥的号码牌。)
(学生开始站位,台下的同学一边看,一边议论。)
师:同学们,他们站的位置对吗?
生:对。(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像老师这样摆的图叫做维恩图。
(备注:教师借助平台的课件介绍维恩图,并要求学生把自己身上的数字号码贴在黑板的维恩图上。)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老师,我发现只有6位同学。
生2:老师,我发现两个圈子里都有④号同学。他既参加了猜拳头游戏,又参加了抢凳子游戏。
师:那究竟有多少人呢?我们该怎样列式?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独立列式计算。
(备注:学生讨论、交流,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生1:3+4-1=6(人)
生2:我也是这样列式的。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3:3是表示有3个同学参加猜拳头游戏,4是表示4个同学参加抢凳子游戏,其中④号同学两样游戏都参加,重复计算了,所以要减去1。
师:这个同学的说法,你同意吗?(生:同意。)她说得可真好!也就是把两样游戏参加的人数加起来,再减去重复计算的人数,这就是所求。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集合问题。
(教师板书:3+4-1=6(人))
在这个环节中,梁老师自然地从数学问题过渡到了数学模型。她借助体育课常见的夫拉圈,让学生站位,过渡到对维恩图的介绍与学习,直观地向学生渗透这样的观念:数学模型来自现实世界,从现实抽象出数学问题,从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又用于解决类似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我们老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的语言、符号和思想方法一步一步建立数学模型。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例3】《集合——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请你们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圈一圈、连一连等方式找出参加两样比赛的学生名单。
(2)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学生学习数学模型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基本模型的学习、即学习教材中以例题为代表的新知识,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梁老师再一次引导学生归纳规律。二是利用基本模型解決各种问题,这是一个应用、拓展的过程。梁老师相应让学生完成课本第105页“做一做”的练习,以达到巩固、运用相应的知识的有效性,更是体现了数学模型到数学问题的过程。这样做,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应用意识。
四、运用规律,拓展提升
【课例4】《集合——运用规律,拓展提升》
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参加跳绳的有6人,参加跑步的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你能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列式计算吗?
梁老师在“拓展提升”这个环节中,设置的习题体现了从数学问题到生活问题。教材中出现的解决问题都是计算交集的元素个数。梁老师深入钻研,认真解读并整合教材中的素材,设置了这一包含集合并集和交集的习题。这道题设置得很巧妙,既有基本练习,也有拓展应用,开放性强,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人认为,梁老师的这一节课不愧为示范课,她能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建模思想。让学生经历从体验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人简录如上,以供老师们学习。
【关键词】集合 小学数学 建模思想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71-02
前不久,我有幸听了恩平市第一小学梁艺燕老师的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集合”一课,获益匪浅。我就以这个为小小的视觉,谈谈集合中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或变化规律,求出结果。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这段话我解读为:数学与外部世界是紧密联系的,连接它们之间的桥梁是数学模型。但是,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数学广角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现实中探寻培养策略,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梁老师的课体现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并向我们展示了有效的培养策略。现简录并结合她的教学片断,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想冲突
【课例1】《集合——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师:同学们,我们做一个抢凳子的游戏。谁想做呢?
生1:我做。
生2:我做。
……
师:好的。请X1、X2、X3这三位同学。(老师随意请了3位同学。)
生:老师,人不够。3张凳子,应该4位同学做游戏。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细心。我再请同学上来。(老师又请了3位同学。)
生:老师,人多了。只选1位同学就够了。
师:唉,老师真糊涂。这3位同学,你们都想玩这个游戏,是吧?那我们就用猜拳头的游戏来决定谁玩吧!(学生猜拳头游戏,选出1人参加抢凳子游戏)。
(备注:猜拳头活动后,进行抢凳子游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几个游戏?参加猜拳头的游戏的有几人?参加抢凳子的有多少人?参加这两个游戏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1:参加猜拳头的游戏的有3人,参加抢凳子的有4人,参加这两个游戏的一共有7人。
生2:不对,不对。上面才一共有6人。
生3:唉,怎么人数不对了呢?
师:参加猜拳头的游戏的有3人,参加抢凳子的有4人,参加这两个游戏的一共有多少人?你能确定是7人吗?但你们发现台上只有6人。你能证明为什么不是7人吗?
(备注:学生沉入了思考中。)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识水平出发,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从两个游戏入手,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提出:一共有多少人?直观的画面与抽象的问题相结合,引发了学生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人数不统一?这样的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初步感知“集合”,同时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用个性化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他们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提供时空保障,为下面继续探索作好了心理准备。
二、建立模型,寻找规律
【课例2】《集合——建立模型,寻找规律》
生1:老师,应该是7人。3+4=7(人)
生2:老师,应该是6人。3+4-1=6(人),有1个同学既玩猜拳头游戏,又玩了抢凳子游戏,重复计算了。
师:同学们,你认为谁说得对呢?
生:第二位同学对。有1位同学重复计算了,应减去1。
师:是吗?同学们,老师带来了2个夫拉圈,如果我要求参加游戏的同学站到相应的圈子里去,他们该怎样站位呢?(老师让做游戏的同学分别粘贴①—⑥的号码牌。)
(学生开始站位,台下的同学一边看,一边议论。)
师:同学们,他们站的位置对吗?
生:对。(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像老师这样摆的图叫做维恩图。
(备注:教师借助平台的课件介绍维恩图,并要求学生把自己身上的数字号码贴在黑板的维恩图上。)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老师,我发现只有6位同学。
生2:老师,我发现两个圈子里都有④号同学。他既参加了猜拳头游戏,又参加了抢凳子游戏。
师:那究竟有多少人呢?我们该怎样列式?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独立列式计算。
(备注:学生讨论、交流,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生1:3+4-1=6(人)
生2:我也是这样列式的。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3:3是表示有3个同学参加猜拳头游戏,4是表示4个同学参加抢凳子游戏,其中④号同学两样游戏都参加,重复计算了,所以要减去1。
师:这个同学的说法,你同意吗?(生:同意。)她说得可真好!也就是把两样游戏参加的人数加起来,再减去重复计算的人数,这就是所求。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集合问题。
(教师板书:3+4-1=6(人))
在这个环节中,梁老师自然地从数学问题过渡到了数学模型。她借助体育课常见的夫拉圈,让学生站位,过渡到对维恩图的介绍与学习,直观地向学生渗透这样的观念:数学模型来自现实世界,从现实抽象出数学问题,从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又用于解决类似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我们老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的语言、符号和思想方法一步一步建立数学模型。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例3】《集合——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请你们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圈一圈、连一连等方式找出参加两样比赛的学生名单。
(2)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学生学习数学模型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基本模型的学习、即学习教材中以例题为代表的新知识,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梁老师再一次引导学生归纳规律。二是利用基本模型解決各种问题,这是一个应用、拓展的过程。梁老师相应让学生完成课本第105页“做一做”的练习,以达到巩固、运用相应的知识的有效性,更是体现了数学模型到数学问题的过程。这样做,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应用意识。
四、运用规律,拓展提升
【课例4】《集合——运用规律,拓展提升》
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参加跳绳的有6人,参加跑步的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你能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列式计算吗?
梁老师在“拓展提升”这个环节中,设置的习题体现了从数学问题到生活问题。教材中出现的解决问题都是计算交集的元素个数。梁老师深入钻研,认真解读并整合教材中的素材,设置了这一包含集合并集和交集的习题。这道题设置得很巧妙,既有基本练习,也有拓展应用,开放性强,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人认为,梁老师的这一节课不愧为示范课,她能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建模思想。让学生经历从体验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人简录如上,以供老师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