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历史命运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ming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光迪文存,梅铁山、梅杰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一
  
  历史的发展有着偶然和必然的双重因素,同时也显示着特定历史时期伟大人物与时代、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民族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所谓个人的命运也与之紧密相关。
  历史上伟大的事件与伟大人物有关,时代的精彩也由于伟大人物层出迭现。因此,我服膺威廉·詹姆斯在《伟大人物、伟大思想与环境》一文中所说的:
  为了使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需要群英荟萃,连接不断。这就是伟大时代如此稀少的原因——这也是希腊、早期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突然繁荣显得如此神秘的原因。疾风必须一阵接一阵地劲吹才不至于平息。然后,国家大多数成员的激情持续高涨达到它的极盛时期,并且在国家内部的原动力消失之后,仍可通过纯粹的惯性而保持长时期的繁荣。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惊叹,即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潮阶段,不仅民众充满活力,而且天才层出不穷。此中奥秘就像长期来存在的难解之谜一样——为何大河之旁必有大城。
  (转引自怀特著、曹锦清等译:《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第18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的“伟大时代”,因此出现了“伟人”。也正是有众多“伟人”的出现,“五四”才显得伟大。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文化伟人可谓大河之旁的大城。
  梁启超在《近代学风之地理分布》一文中曾感叹皖北自朱元璋到李鸿章,“惟产英雄,不产学者”。
  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与皖人有直接的关联,是陈独秀、胡适及《新青年》在北京直接搅动的。这背后自然又与此时的北洋政府皖系政治势力有关。
  近代以来,英雄的舞台,留给皖北李鸿章、段祺瑞等人,这里只谈绩溪胡适与宣城梅光迪两位皖南学者。
  
  二
  
  梅光迪在1945年3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宣城梅氏在中国族姓中实为最光荣之一矣。予考宣城梅氏所产人物有两种,一为文艺家,一为数学家。……梅氏家风,合文学与科学而为一,在吾国尤绝无仅有。为子孙者,当如何时时仰止而知所自勉乎!”
  为了家族的荣耀,梅光迪和胡先骕一样,都是12岁即参加科举考试。在1905年科举废止后,他们成了真正的文化遗民。尽管后来有留学的机会,但他们要保守住自己的这份文化身份和曾经的荣光。1910年和胡适已经成为朋友的梅光迪,在同胡适一起参加的留美庚款考试中落榜,次年重考赴美。1915—1917年间,他与胡适就白话文、白话新诗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把胡适“逼上梁山”。胡适乘新文化运动的大势归来,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大获成功。最初,这本是两个朋友之间的事,却因此改变了历史,也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使得胡适成为“五四”这条大河之旁的大城。
  时势造英雄,胡适成功了,坚守古文和旧体诗道统的梅光迪于是暗淡在胡适的荣光背后,失语在胡适的话语霸权强势之下。
  这是梅光迪的第一次失败,也就是命运第一次捉弄他。
  
  三
  
  梅光迪不甘命运就这样降临在两个人的头上。于是他在回到南开大学短暂执教后,来到东南大学,他纠集人马,创办《学衡》,欲与胡适再战江湖。
  梅光迪展示出的身份,和胡先骕、吴宓相同,是一个信念坚定,立场顽固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是胡适派文化激进主义最有力的批判者。他拒绝写白话文,坚持自己保守的文化主见,决不随逐新文化之波流。这个身份的文化显示是在新文化运动已经取得绝对优势性胜利的1922—1924年间。此时,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对力量出现,在胡适看来,文学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胜券已稳操,且早已过了讨论的时期,“反对党已经破产了”,《学衡》只是一本“学骂”。这就决定了梅光迪及《学衡》同人的历史命运。
  所以胡先骕在1934年所刊的《梅庵忆语》中说《学衡》杂志“刊行之后,大为学术界所称道,于是北大学派乃遇旗鼓相当之劲敌矣”。胡适却不是这样看的。他认为此时已经过了文学革命的讨论期,反对党已破产。因为早在1920年1月24日以代理教育部总长(教育次长代理部务)傅岳棻的名义,发出《教育部令第七号》,通令全国各国民学校先将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
  兹定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
  可以说北大学派已经牢牢掌握了当时的话语权。他们除了像鲁迅、胡适那样说几句讽刺的话外,不屑与“学衡派”人物争辩。以至于梅光迪在《九年后之回忆》和《人文主义和现代中国》两文中也承认,他们这种保守的反新文化一新文学的人文主义运动是失败的。首先是“中国领导人的失败”。胡先骕没有认识到历史大趋势上的败北,而是寻找些个人的因素,他说梅光迪与胡适“旗鼓相当”时输在“懒”上;吴宓“以拜伦自况,而发生一段罗曼史,似尤非白璧德先生信徒所宜有之事也”。
  且不说“学衡派”同仁没有掌握话语权这样的大话。单说白话文早在1920年1月也通过政府教育部门的指令,顺利进入小学一、二年级的教科书这件事。这是教育体制化的大事。像胡先骕、梅光迪、吴宓几位反对白话文的“海归”,他们已经或将要面临自己的孩子读小学的问题。以《学衡》为阵地的三五位反对白话文的人物,将迎战数以万计的小学教师和数以百万计的包括自己孩子在内的学习白话文的小学生,失败是必然的。这就是《学衡》的现实命运,也是梅光迪的第二次失败。
  由《学衡》的创办而形成所谓的“学衡派”,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学史和学术史上的一次震荡性起伏。《学衡》杂志的实际存在是1922年1月-1933年7月。“学衡派”成员的活动却不限于这个具体的时间。“学衡派”是反对新文化一新文学的,是以保守来反对、牵制和制衡激进的新文化一新文学运动。在反抗新文化一新文学的话语霸权时,是以求中西思想融通、尊孔、国学研究和古典诗词创作来作为对抗手段的。我认为,有一个历史的坐标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在20世纪文化激进主义和政治激进主义得势的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主流话语的霸权作用下,《学衡》派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逆当时的时代大潮,处于文化时尚和社会时尚的劣势,其影响也是十分微弱的。当然是否合乎时尚,是否与主流一致,并不是我这里所预设的价值判断标准。我也不是以成败论英雄。我所要强调的是,《学衡》派的历史作用和价值恰恰在于其和时尚及主流的不符。其制衡文化激进主义导致文化的失范的功效虽然微弱,但其本身学理上的理性精神和超越现实的文化意识,却是强大的,以及由此所呈现的道德力量和文化信念的忠诚感,也是难能可贵的。
  事实上,文化激进主义者在新文化运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其话语的霸权性和由此产生并开始拥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使得他们蔑视文化保守主义者。而文化保守主义者则以固有的信念和道德力量,强化自己心中的文化情结和文化托命意识,在不能相互理解和无法沟通的情况下,最终形成敌对的两个文化阵营。
  
  四
  
  再次的失败之后,梅光迪远走他乡,到美国教授汉语。离开故国,脱离了自己要坚守的和敌对的文化语境,真的失语了。待他抗战前归来,距1917年新文学革命已有20年的光景,时过境迁,沧桑巨变,他也人到中年。战时的动荡和生活的艰难,他无法从事学术研究。好不容易苦撑到1945年抗战胜利,他的身体却垮下了。
  1945年2月18日,病中的梅光迪在日记中写道:“人生是一骗局,少年无智识,无经验,四五十以后,智识经验皆有,已达成熟之期,无论事功或学问正可及时表现,然而不测之祸,可以忽然临头,使人根本毁灭,或变成废物。……故凡一人之成功,才智居其半,命运居其半。”
  梅光迪感叹自己命运不好。
  2月26日,他在日记提到,他计划写作《明季士风》、《洛下风裁》、《正始遗音》、《韩文公评述》、《欧阳公评述》、《袁随园评述》、《曾文正评述》、《中国两大传统》、《近代西洋思想述要》、《近代西洋文学趋势》。
  可惜,天不假以时日。这宏大写作计划无一实现。
  这就是梅光迪感知到的命运。
  1948年9月,浙江大学的同事在他去世三年之后,为他编印了一册薄薄的《梅光迪文录》。
  时至今日,在梅铁山、梅杰等学人的努力下,厚重的一册《梅光迪文存》问世。
  现代文化史的席位上,梅光迪虽迟到,但不缺席。
  
  (责任编辑 王倩)
其他文献
现实世界每天都在告诉我们,个人际遇的变化牵系着整个社会阶层关系的变化;人们的是非好恶也随之变化;还有现代人不尽的怀旧感——这一点甚至所谓“新新人类”也不例外。    红学史  李广柏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自从《石头记》的钞本于18世纪中后期面世以来,脂砚斋的评语也随之与众多读者见面,而那已经是“红学”的萌芽了。如果从那时算起,红学已经足足经历了200多年,《红楼梦》小说更是倾倒了多少
期刊
个性化的文学史叙述,并非要刻意回避、甚或一概拒斥他者意见,它恰恰是在多重主体与多种观念对话交流、碰触磨砺中,方能提炼出有个体识见的历史叙述。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我们应该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的观念革新及其导引下的书写践行置于历史现场:激越的思想解放文化背景里来释读。诸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1985年)、《中国现
期刊
从传统上来看,人们对“野性”一词并无好感。斯奈德却独树一帜,将野性视为一种文化价值。这是现代社会对野性新的诠释。他继而还提到了梭罗类似的观点,即他对荒野感兴趣的是从中汲取 “野性滋补品”,以抗争“过度的文明”。斯奈德在《天地一隅》中提出了“重新安居”(reinhabitation)的论点。所谓“重新安居者”,是指从工业社会及现代文明中脱身,从身心方面都重返土地,重返生活地域的人。    1999年
期刊
日本当初之所以没有选择“东洋”的概念,当然还受到“脱亚论”的影响,企图让日本画独占种族艺术的鳌头;中国人从不愿接受“东洋”的原因,一是它是一个充满殖民腥臭的字眼,二是也不愿让日本这个学徒与自己平起平坐。    日本近现代绘画史  彭修银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作为一个富于“新”、“变”特质的开放性概念,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或许是丰富芜杂且又变动不居的。但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对象,譬如日本近
期刊
《两汉全书》包含的经学著作,第一次向世人完整展示了汉代经学著作的现存状况,这为我们全面了解和研究汉代经学学术,提供了最基础的资料和必备参考。    两汉全书  董治安等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在中国文化史的发展历程中,汉代是以“经学”的发达作为其学术特点的。所谓“经学”,是指以对“六艺”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研究为核心的学术。汉代的经学研究,不仅确立了先秦儒家著作的经典地位,而且对其进行了
期刊
鲁迅有意把小说中的两家命名为华家和夏家,暗示他们同是汉族,于是,一个与外族斗争的烈士竟然为本族人所食。在这里,民族认同的链条断裂了。更有甚者,作者还暗示我们,告发夏瑜的人不是外族,而是本族的人。外族的压制和迫害以及种族权力的规范力量,不仅使本民族的一个成员把另一成员反抗外族压制的行为视为怪异之举,而且还让本民族的成员之间失去了维系一个民族的共通情感。    1911年11月4日,也就是武昌起义爆发
期刊
此书的精彩也在于让我们看到一个在战略战术方面极具天赋和极其糟糕的“混合体”——希特勒这个“波士米亚下士”是如何与一群优秀的职业军人在吵吵嚷嚷中从胜利走向失败的全过程。    关于利德尔·哈特的生平和主要经历,国内研究者和军事爱好者大都已耳熟能详,他的机械化战争思想、间接战略、八项作战原则和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为代表的一系列著述已被世界公认为军事学领域的经典。  《山那边》是利德尔·哈特有关第二次
期刊
哈贝马斯试图通过追溯以往的理想时代,激活当代的公共领域,并通过对话语的规范和交往条件的限制实现政治领域的交往理性从而应对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以便为当今日渐干涸的民主精神找到活水之源。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4    哈贝马斯成名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中国本土发生的历史效果迄今仍在延续之中。当今知识界关于“公共领域”、“市民社会”、“公共知识分子”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陆影响很大的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论,缺少从中国启蒙内在不足,审视此启蒙所以在中国现代史遭际我们所看到的这样一种历史命运的分析视角。而缺少从启蒙内部去看此启蒙现代史遭际的分析视角,我们会过快把现代中国启蒙遭际救亡压倒、吸收、转化这一历史大问题过分归为外缘影响的结果。    一    如果我们把1915年9月《青年杂志》(第二卷旋改名《新青年》)的出版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发端的标志
期刊
莫利斯声称他不得不充当查尔斯·达尔文的后卫。他说了一堆自己所认为的常识,却挑战了人类千百年来生活于其中的文明语境和优越感觉。当人因其能思考而高于其他物种并为此激动不已在几十个世纪里连篇累牍地歌颂自己的大脑、自己思考的优越性时,莫利斯却用非常清醒的思考把人拉到了与其他动物同等的地位,这无疑令人癫狂。    裸猿三部曲  [英]德斯蒙德·莫利斯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967年,莫利斯出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