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创刊60周年回顾之六:阶级斗争指导下的历史教学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2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教学》,改进,教育方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1-0071-02
  
   1964年第5期《历史教学》编辑部撰写的“编者的话”肯定不是空穴来风。文章起笔说:“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正确地提高教育质量,是目前全日制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原来1964年也提出过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但那时减轻课业负担的目的与现在不一样,对比之下,历史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有很多不同之处。这年第10期的第一篇文章“历史教学要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做出贡献 ——对改进历史教学的几点认识”(署名:石工)明确了改进教学的目的,即“实现培养坚强革命后代这个总目标,是我们办学的目的。”那时也有追求高考升学率的现象。这篇文章说,片面追求升学率是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认为“历史学科是一门党性十分强烈的科学,从来就是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历史学科的阶级性很明显,教学中用正确的观点向学生进行阶级教育,会起到很大作用。”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没有这样的功能。笔者那时正在上初中,记得英语课本扉页上是马克思的一句话: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课文有“周扒皮的故事”等。类似英语课这样向“阶级斗争的工具”靠拢的现象,其他学科也有,但似乎只有政治、语文、历史具有明显的“党性”特征。
   1964年底的第11、12期合刊,《历史教学》编辑部组织了笔谈,题目为“为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而努力”。文中,天津三中的李自强老师说:“运用历史知识向学生进行以阶级和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为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做出贡献,是革命的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战斗任务。”四川省泸州二中的童默庵老师说:“阶级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应当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阶级和阶级斗争,能够分清敌我,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天津市十三中的赵镗老师说:“过去由于自己对教育战线上的阶级斗争认识不足,划不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种教育思想的界线,自己的思想也没有彻底改造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自觉地把资产阶级思想带给了学生。这实际上是给资产阶级帮了忙。”北京市第八中学的高自谦老师说:“改进教学不仅是方法问题,首要问题是对改进方向必须有明确的认识,深入领会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的重大意义;历史教师必须加强自我改造,自觉地承担起这一战斗任务。”北京市九十五中任凌霄老师说:“改进教学必须从教师的思想改造做起;应该明确历史课的任务,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恰当地联系实际,古为今用。”北京市部分历史教师还座谈了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问题,合刊继第一篇后刊登了座谈会的消息。会上任凌霄老师提出了“历史课与语文、数学等工具课不同。工具课要有熟练的技巧,要求学生多练熟记;历史课是常识课,不是要求学生多练,而是要求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规律性知识,以热爱党、热爱劳动人民。”高自谦老师不大同意,他认为:“历史课是阶级斗争课,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不这样去看就会削弱历史课的战斗性。历史课也不同于政治课,它要通过典型的史实向学生进行阶级教育。”阎应请老师则认为:“历史课既要传授基础知识,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不能互相排斥,教学上要史论结合,处理得恰当才能更有力地向学生进行教育。”史论结合被用于阶级斗争教育,大概也会产生说服力。
   老一辈历史教师留下的墨迹被盖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那时候的历史课本都是阶级斗争的内容。先秦的奴隶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黄巾大起义、流民起义、黄巢起义、钟相杨幺起义、宋江方腊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等等,这些是中国古代史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内容呢?因为历史课就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了解这些史实是为了灌输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思想。于是,在“文革”初期,便有了一呼百应的“红卫兵运动”。那时不是少数学生积极参加运动,而是绝大部分学生都积极投入“文化大革命”,都以为自己是献身于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历史教育的功能在“文革”中被发挥出来了。当然不仅是历史教育。笔者印象最深的还是政治课。政治课讲刘文彩,讲阶级敌人的反攻倒算,那叫“触目惊心”。历史上是不是有那么多农民起义呢?写进历史课本的农民起义是不是史实?应该说,上述大部分起义的确是史实,只是个别起义是否可以定性为“农民起义”,存在争议。这里有一个选择问题。历史课程是有选择的历史、有选择的历史学,既不是历史,也不是历史学(当然也不可能是全部)。课程内容是根据教育方针去选择历史及其历史学。当历史课被定位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时,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育,就成为必然,内容的选择也必然要服从教育目标的需要。现在的教育是公民教育,要建立和谐社会,不是培养接班人的教育,不鼓励瞎“折腾”。因此,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各种起义被淘汰出去,顺理成章。农民起义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但不是那段历史的全部。在中国古代史上,大多数朝代的和平时期是主要的,相比之下动荡时期要暂短。因此,选什么都有理由。
  此次新课程改革,语文课删去了鲁迅的几篇文章曾引起文学界的争议,其实历史课改变得更多,只是人们已经饱尝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苦头儿,巴不得历史课有更多的变化,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历史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较之于其他学科有很多自身的特征。数学、物理、化学课的公式、定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教育方针如何变化,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是不能改变的。人文学科是不断变化的。但不要以为人文学科的变化是可悲的。一个民族只有自然科学的发展,只能提高技术和生存质量;人文学科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教育目标的变化和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浓缩了人文学科的价值取向,它的时代性应该反映本学科学术的发展,而不是作为政治的工具。
   阶级斗争的年代虽然过去了,但历史课程的工具性似乎没有完全被抹去。它将伴随国家的政治导向而强化或削弱。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之林,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指标。对以往历史的认知是衡量现代民族国家上下是否同心的一个视角。
   1965年是“文革”酝酿的一年。《历史教学》从这一年的第7期开始,连续开辟“历史教学工作者必须是个革命者”“让毛泽东思想占领历史教学阵地”“在课外活动阵地上插上革命的红旗”以及“向贫下中农学习”4个栏目。“教学经验”栏也都是介绍如何向学生进行阶级斗争教育的文章。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几乎没有。
  
  【作者简介】任世江,男,1950年生,天津人,编审,本刊主编。
  【责任编辑:李婷轩】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皇节(Pope’s Day)亦名为“教皇之夜”(Pope-night),起源于英国传统节日“盖伊·福克斯之夜”,是流行于17—18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节日,颇受中下层民众的欢迎,其中尤以新英格兰地区的庆祝活动最盛且富有代表性。教皇节自17世纪中后期举办至美国独立后逐渐消亡,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却是美国早期历史上的重要政治节庆之一。其中表现出的政治文化内涵随着北美殖民地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发
作者简介:王公悫,男,1948年生,副编审,本刊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历史学刊编辑研究。  关键词: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知识点  中图分类: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7—0054—02    今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的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其中历史科考试范围的变化引起种种猜测。有人统计:与去年相比,今年新增条目大约有60多个。这似乎不是个好兆头。高考要倒
[关键词]以大观小,小题大做,因小见大,理论,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J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5—0005—11  编者提示:李教授谈的是做学问、写文章的问题,其中很多道理同样适用于历史教育。如果在阅读时联想你正在研究的问题,你一定会有所收获。这样的文章需要耐心阅读,仔细体会。    人类从有文字开始,就在设法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就在从事历史写作。到今
摘 要 英国工业化期间,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恶化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传播福音主义的热情和强烈的道德责任感,鼓舞着一些福音派上层人士去关怀工人阶级的境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福音派上层从宗教信仰理论出发,将各种关怀工人阶级的思想付诸实践,在推动工厂改革、学校教育、贫困救助等方面给下层劳动者带来了福音。在自由放任思潮盛行的年代,福音派的思想和行动在改善工人阶级境况的同时,也对英国“渐进式”发展
[摘要]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与其文化自觉,以及孔学地位的动摇,是新文化运动要特别突出的两大背景。《新青年》并非一开始就是名刊,其内容也十分丰富,给学生介绍一下该刊很有必要。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孔教”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超越,不是全盘否定,没有将洗澡水与孩子一起泼掉。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教学内容,《新青年》,历史真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编者按:本刊“以故事(细节)、材料和问题的教学设计”征文首先得到周明老师的响应。在邮件联系中,我们得知,周老师此前曾在教学中作过类似的实验。在周老师原作的基础上,本刊进行了较多的补充、修改,其中所引《史记》的原文,我们舍弃了,因为这只是一个设计,在真正实施中,给学生提供什么文字材料,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决定。在此文稿成熟后,我们发给几位教师征求意见,他们的回复都排在此文后面。以这样的思路改变常规教学,
关键词 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情境化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O)07—0017—05    就目前教育测量实践来说,历史教育测量始终扮演排头兵和探索者的角色,而历年高考历史试题无疑就是一篇篇出色的实践报告。总结历年高考命题的经验,审视命题理念的变迁,对于思考目前命题组卷策略和提高命题技巧,其意义自不待言。本文重点考察一类来自我国高考命题者创新
摘要 美国的政治体制和安排决定了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能够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富布赖特在担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期间曾主持参议院“越南听证会”和“中国听证会”,向政府决策者和普通公众更全面地展示中国,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中国,他主持的听证会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富布赖特的“中国听证会”为中美关系解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富布赖特  中
编者按:李翰老师的教学别具一格。他不是要求学生死读课本,而是经常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他将自己看到的历史资料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更大的范围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他还和学生交流思想,把自己也作为一名学习者,真正做到师生平等。这是在教会学生学习,也是向素质教学的方向迈进。从文章中可以窥视到李翰老师的专业兴趣。做教师的自己不喜欢所学专业,就不可能保持阅读。习惯阅读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更新知识,才能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民主,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58-03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人教社版)关于新文化运动是这样描述的: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个结论在中学教材中似乎已经成为“铁定”。王奇生先生在其《革命的反革命》一书中,以反思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