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和生物学教学整合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cz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的采取协作式或探究式等学习模式,引导并鼓励学生正确利用校园网上的资源,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整合教育教学模式化
  一、形势分析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因信息技术的出现而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中。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也得以迅速发展,并且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利用信息技术变革课程与生物教学己经成为全社会和整个教育界的共识。
  然而与此相反的却是在不发达的地区生物教学依然继承着最原始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是不得不面对生物的课堂教学手段居然是“粉笔+黑板”的现实!这样的课堂教学如何跟上时代?生物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生物教学中,以保证我们的学生学到的不再是陈旧的知识。同时要让我们的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实践,谈谈一些想法和看法,以此来抛砖引玉。
  二、问题与对策
  在整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
  1、在两者整合过程中容易搞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课程整合认为是简单的组合,生搬硬套。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硬性加入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多余,可有可无;三是在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时,原则性语言居多,内容空洞,没有实际内容。
  2、无视学生的现实水平与状态,急功近利,以为有了信息技术就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飞速发展。
  3、教育教学模式化。不管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学生认知水平高低,一味追循特定的模式,让教学去迎合,使教学变得僵化。
  4、不能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唯一的教学资源,除了个别案例中使用的传统教具外,其余传统的教学资源则销声匿迹。
  5、教师角色分不清。要么是过分注重教师的控制,也就是说虽然将课堂移至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但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没有脱离传统课堂的模式,教学没有实质性突破,依然以填鸭方式进行。要么是片面追求学生的自主,对学生“放羊”,不注重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殊不知,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学习没有方向。
  (二)对策
  纵观上述种种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思想上对整合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只将二者做简单加法)忽略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合。对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准确的定位,搞形式主义,只求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上课,只求信息技术的引入,从而忽略了信息文化。我所采取的对策如下:
  1、在教学资源上,要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教学设备和教育场所(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软件、书本、计算机、网络等教学资料和设备以及教室、机房、宿舍、图书馆等教育场所)。要改变己有的习惯,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一切教学的资源都应成为学生的资源。
  2、在教学环境上要利用不同类型的教学环境,营造氛围。打造一个全方面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平台并用它们来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思想、开展合作的应用。
  3、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整合的连贯性、体现学科文化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在不同年级水平上对信息技术的整合要具有持续性,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作用,避免把信息技术仅仅当作信息获取和加工的工具,重技术而轻情感,而丢掉“育人”的目的。
  三、基本设想:
  (一)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以课本和教参为基础,在相关的教育教学网查询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学生则可以根据校园网上提供的相关链接,获得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和观点。
  (二)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材,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三)开发网络课程,网络课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跨时间和空间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现以“细胞分裂”专题复习。一节为例,介绍我校开发生物学网络课程的做法。在该课程的网页上,设计有考纲要求、学习内容、重难点剖析、学科综合拓展、习题精选等五部分,点击每一部分可以链接到相关的网页上。
  当学生就某一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网上论坛时,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参与其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四、总结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的采取协作式或探究式等学习模式,引导并鼓励学生正确利用校园网上的资源,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还要求生物教师不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要很好地实现生物教学与信息的整合,教师就必须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并且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接受现代教育理论、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设计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等方面的培训,才能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
  总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教育课改理念指导下,信息技术在生物学上的运用会越来越广泛,也能为学生的学习更好的服务。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实际上也是给语文教师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即如何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要求,为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供帮助。  阅读能力有那些呢?  1、认读能力。认读不是孤立的读出字音,也伴随着初步的理解。认读时,必须要逐字逐句的读,朗读要读准字音,默读要看清楚每个字每个词。  2、理解能力。它是阅
期刊
学习英语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很枯燥无味。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a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代社会尽管有多种信息渠道,但阅读仍然是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对于处在成长期的孩子来说,读什么和怎么读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打下深深的烙印。  关键词:快速阅读默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一是有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二是对于信息不断增加的学生学
期刊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遵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课程对策。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调动了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积极性,使教与学达到了整合,有利于教育形成合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  关建词:校本课程 课程 美术实用性 直接体验 乡土文化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是
期刊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思维方面的导入,二是知识方面的导入。导入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取决于导得“巧”、导得“活”和导得“实”。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导入环节。面
期刊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
期刊
在“减负”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深入,不少学校能自己制作课件,设计程序,在课堂上运用,令人耳目一新,达到较好的效果。然而,如果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思想,仍扮演课堂的统治者,学生被动接受来自教师、教材、多媒体各方面的灌输,成了一个知识容器。那么,计算机就不能发挥其优势。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如何体现这一点,下面以《学写人物的对话》为例,谈谈自己
期刊
审美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品位之高低,而青少年的审美观,更是决定了一个社会未来的品德、风尚的高低好坏。要形成一个品德高尚、风气良好的现代和谐社会,就必须先从良好的审美观的形成开始。   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的起步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爱美之心也明显地显露出来。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一、让学生
期刊
从教十年,经历了对教材的由陌生到熟悉,从课堂上机械地传授到由学生激情洋溢地演讲,从认为课堂就是老师的阵地到课堂应该是学生创造、创新的实验室观念上的转变,由老师与学生之间不是针尖对麦芒就是东风压倒西风到与学生做朋友这种态度上的改变,我颇有感慨。以下是我在认真学习新课标后结合教学实际,,创造和谐课堂的收获和感悟:  1、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对学习
期刊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性质和理念: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应该发生相应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