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的采取协作式或探究式等学习模式,引导并鼓励学生正确利用校园网上的资源,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整合教育教学模式化
一、形势分析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因信息技术的出现而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中。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也得以迅速发展,并且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利用信息技术变革课程与生物教学己经成为全社会和整个教育界的共识。
然而与此相反的却是在不发达的地区生物教学依然继承着最原始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是不得不面对生物的课堂教学手段居然是“粉笔+黑板”的现实!这样的课堂教学如何跟上时代?生物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生物教学中,以保证我们的学生学到的不再是陈旧的知识。同时要让我们的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实践,谈谈一些想法和看法,以此来抛砖引玉。
二、问题与对策
在整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
1、在两者整合过程中容易搞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课程整合认为是简单的组合,生搬硬套。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硬性加入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多余,可有可无;三是在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时,原则性语言居多,内容空洞,没有实际内容。
2、无视学生的现实水平与状态,急功近利,以为有了信息技术就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飞速发展。
3、教育教学模式化。不管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学生认知水平高低,一味追循特定的模式,让教学去迎合,使教学变得僵化。
4、不能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唯一的教学资源,除了个别案例中使用的传统教具外,其余传统的教学资源则销声匿迹。
5、教师角色分不清。要么是过分注重教师的控制,也就是说虽然将课堂移至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但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没有脱离传统课堂的模式,教学没有实质性突破,依然以填鸭方式进行。要么是片面追求学生的自主,对学生“放羊”,不注重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殊不知,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学习没有方向。
(二)对策
纵观上述种种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思想上对整合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只将二者做简单加法)忽略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合。对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准确的定位,搞形式主义,只求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上课,只求信息技术的引入,从而忽略了信息文化。我所采取的对策如下:
1、在教学资源上,要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教学设备和教育场所(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软件、书本、计算机、网络等教学资料和设备以及教室、机房、宿舍、图书馆等教育场所)。要改变己有的习惯,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一切教学的资源都应成为学生的资源。
2、在教学环境上要利用不同类型的教学环境,营造氛围。打造一个全方面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平台并用它们来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思想、开展合作的应用。
3、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整合的连贯性、体现学科文化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在不同年级水平上对信息技术的整合要具有持续性,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作用,避免把信息技术仅仅当作信息获取和加工的工具,重技术而轻情感,而丢掉“育人”的目的。
三、基本设想:
(一)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以课本和教参为基础,在相关的教育教学网查询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学生则可以根据校园网上提供的相关链接,获得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和观点。
(二)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材,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三)开发网络课程,网络课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跨时间和空间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现以“细胞分裂”专题复习。一节为例,介绍我校开发生物学网络课程的做法。在该课程的网页上,设计有考纲要求、学习内容、重难点剖析、学科综合拓展、习题精选等五部分,点击每一部分可以链接到相关的网页上。
当学生就某一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网上论坛时,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参与其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四、总结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的采取协作式或探究式等学习模式,引导并鼓励学生正确利用校园网上的资源,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还要求生物教师不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要很好地实现生物教学与信息的整合,教师就必须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并且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接受现代教育理论、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设计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等方面的培训,才能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
总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教育课改理念指导下,信息技术在生物学上的运用会越来越广泛,也能为学生的学习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整合教育教学模式化
一、形势分析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因信息技术的出现而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中。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也得以迅速发展,并且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利用信息技术变革课程与生物教学己经成为全社会和整个教育界的共识。
然而与此相反的却是在不发达的地区生物教学依然继承着最原始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是不得不面对生物的课堂教学手段居然是“粉笔+黑板”的现实!这样的课堂教学如何跟上时代?生物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生物教学中,以保证我们的学生学到的不再是陈旧的知识。同时要让我们的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实践,谈谈一些想法和看法,以此来抛砖引玉。
二、问题与对策
在整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
1、在两者整合过程中容易搞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课程整合认为是简单的组合,生搬硬套。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硬性加入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多余,可有可无;三是在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时,原则性语言居多,内容空洞,没有实际内容。
2、无视学生的现实水平与状态,急功近利,以为有了信息技术就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飞速发展。
3、教育教学模式化。不管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学生认知水平高低,一味追循特定的模式,让教学去迎合,使教学变得僵化。
4、不能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唯一的教学资源,除了个别案例中使用的传统教具外,其余传统的教学资源则销声匿迹。
5、教师角色分不清。要么是过分注重教师的控制,也就是说虽然将课堂移至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但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没有脱离传统课堂的模式,教学没有实质性突破,依然以填鸭方式进行。要么是片面追求学生的自主,对学生“放羊”,不注重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殊不知,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学习没有方向。
(二)对策
纵观上述种种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思想上对整合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只将二者做简单加法)忽略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合。对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准确的定位,搞形式主义,只求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上课,只求信息技术的引入,从而忽略了信息文化。我所采取的对策如下:
1、在教学资源上,要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教学设备和教育场所(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软件、书本、计算机、网络等教学资料和设备以及教室、机房、宿舍、图书馆等教育场所)。要改变己有的习惯,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一切教学的资源都应成为学生的资源。
2、在教学环境上要利用不同类型的教学环境,营造氛围。打造一个全方面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平台并用它们来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思想、开展合作的应用。
3、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整合的连贯性、体现学科文化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在不同年级水平上对信息技术的整合要具有持续性,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作用,避免把信息技术仅仅当作信息获取和加工的工具,重技术而轻情感,而丢掉“育人”的目的。
三、基本设想:
(一)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以课本和教参为基础,在相关的教育教学网查询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学生则可以根据校园网上提供的相关链接,获得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和观点。
(二)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材,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三)开发网络课程,网络课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跨时间和空间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现以“细胞分裂”专题复习。一节为例,介绍我校开发生物学网络课程的做法。在该课程的网页上,设计有考纲要求、学习内容、重难点剖析、学科综合拓展、习题精选等五部分,点击每一部分可以链接到相关的网页上。
当学生就某一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网上论坛时,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参与其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四、总结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的采取协作式或探究式等学习模式,引导并鼓励学生正确利用校园网上的资源,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还要求生物教师不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要很好地实现生物教学与信息的整合,教师就必须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并且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接受现代教育理论、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设计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等方面的培训,才能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
总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教育课改理念指导下,信息技术在生物学上的运用会越来越广泛,也能为学生的学习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