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文武兼备的帅才
其实我们是不能百分百断言说西门豹是个无神论者的。在那样一个鬼神信仰代代相传的封建时代,所谓唯物主义的帽子多少有点不靠谱,当是扣得有点大了。理性的来说,如他那般的武将,浴血奋战,刀口舔血的经历铸就了他对生死的无畏,这种精神才是他治理邺城时候的精神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西门豹是一个天生具有无畏精神的斗士。
据说,西门豹本是魏国大将乐羊(战国名将乐毅先祖)的先锋大将,乐羊打下中山国之后就派西门豹驻守当地。大约因为自己的“领导”为表忠贞食子肉的举止引起魏文侯的忌惮,加上群臣进言,大约也的确是不放心西门豹拥兵自重,于是文侯遂封太子为中山侯,把西门豹替换了回来,让他回到自己的故乡安邑,实际上是削夺了他的兵权。后来又听从辅臣翟瑝的建议,调西门豹去“啃”迷信盛行的邺城。邺城是魏文侯的封邑,亦是魏国陪都。达官显贵、缙绅世家聚集如云,特权阶层阵容庞大,政坛积弊甚多,治理难度极大。从执政权谋的角度来说,这大约就属于故意刁难,伺其出错,进而借机处理掉绊脚石的手段。
拥有敏锐的剖析能力
邺城在古漳水(漳河)以北。邑东有“古大河”,乃为黄河一部。西门豹为什么没有引浊漳(漳河)水灌溉农田,其原因应该有多个方面,其中主要有两点:第一,河水历年来泛滥成灾,河伯取妇的恶俗发生在“古大河”水域,清除积弊,治理河患是到任后西门豹所遇到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务之急。所以他只能选择疏导河水灌溉田地,而不能利用更为便利的漳水。第二,引漳水的工程量应该很大,比引河水要大得多。《吕氏春秋》记史起“引漳水灌邺田”之际,曾向国君说道: “臣为之,民必大怨臣,大者死,其次乃藉臣。”后来他的遭际也印证了这点,从此可以看出工程量之大。我们知道,鲧“奉尧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于羽山。”隋炀帝开凿运河其后世的功绩是不可估量,但当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之大,几乎相当于导致亡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治水”的风险之高,代价之大。这也应该是西门豹权衡之后没有利用漳水的又一客观因素。至于后世史起“引漳水灌邺田”,也应该是在西门豹治理了黄河水患的前提下的进一步的水利工程。倘若水患不除,史起应该也只能选择和西门豹一样的做法。
从这一选择来看,西门豹选择“治理河患”,不失为睿智之举。
兼具准确的决策能力
西门豹到达邺城,看到的是百姓流离失所,一片衰败萧条景象。而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年年泛滥的黄河水患。
是先根除河伯取妇的恶俗还是治理黄河泛滥的灾患,这是一个到底是“先兴利”还是“先除弊”的根本性选择。这个选择其实关乎官员的声誉。“先兴利”相当于新官上任的三把火,面子工程的味道浓郁,百姓可以切身感受利好,官员的口碑自然上去,自然有利于飞黄腾达。然而对西门豹而言,这一切似乎都有点“水中花镜中月”的味道,“先兴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西门豹在“会长老”了解民生疾苦之后,果断的做出了“先除弊后兴利”的政策决断。这一战略性的决策就注定了西门豹最后的必然成功。从这点来看,我们似乎依旧看到的是具有宏观掌控能力的将帅风度。
雷厉风行的铁腕手段
然而准确的战略决策未必就意味着一定成功。成功还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作保障。其实在古今中外的官场,具有远见卓识者比比皆是,然而真正政绩斐然、流芳千古的,都是些有强力的执行保障的铁腕人物。从卑斯麦、撒切尔夫人到商鞅、吴起,无不如是。
西门豹要面对的是头脑中具有根深蒂固迷信观念,并且在三老、廷掾、巫祝、豪长者精心编制的骗局中已经深信不疑的全体百姓。中国民谚有云:“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爱默生曾说:“人是丧失地位的神。”即使世界上其他人都说不,他也能独自的坚持、高高在上、目空一切。当他们自己认为自己坚持的是正确的、是真理的时候,他们就走向了一种自己毫无觉察的极端,其他的一切说教也就都丧失了说服力。
对付这种极端的现象,就需要用一种非常规的手段。西门豹便是选择了一种近乎恐怖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的。
当贪官墨吏们正以为西门大人和前任一般容易搞定的时候,西门豹已经编好了一出精彩的戏,静待“硕鼠”们上演了。当我们想象着西门豹在河畔泰然自若的推进剧情之际,除了敬佩他临场处事的沉着冷静之外,就应该是为他毫不客气的连续将巫妪、弟子、三老次第投入河中之时的杀一儆百所震撼了。
在三两千人聚集的公众场合,惩治了危害一方的祸首巨恶,取得了揭穿骗局、警醒百姓的最大化的社会效应,这种智慧更是值得我们敬佩。
其实我们是不能百分百断言说西门豹是个无神论者的。在那样一个鬼神信仰代代相传的封建时代,所谓唯物主义的帽子多少有点不靠谱,当是扣得有点大了。理性的来说,如他那般的武将,浴血奋战,刀口舔血的经历铸就了他对生死的无畏,这种精神才是他治理邺城时候的精神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西门豹是一个天生具有无畏精神的斗士。
据说,西门豹本是魏国大将乐羊(战国名将乐毅先祖)的先锋大将,乐羊打下中山国之后就派西门豹驻守当地。大约因为自己的“领导”为表忠贞食子肉的举止引起魏文侯的忌惮,加上群臣进言,大约也的确是不放心西门豹拥兵自重,于是文侯遂封太子为中山侯,把西门豹替换了回来,让他回到自己的故乡安邑,实际上是削夺了他的兵权。后来又听从辅臣翟瑝的建议,调西门豹去“啃”迷信盛行的邺城。邺城是魏文侯的封邑,亦是魏国陪都。达官显贵、缙绅世家聚集如云,特权阶层阵容庞大,政坛积弊甚多,治理难度极大。从执政权谋的角度来说,这大约就属于故意刁难,伺其出错,进而借机处理掉绊脚石的手段。
拥有敏锐的剖析能力
邺城在古漳水(漳河)以北。邑东有“古大河”,乃为黄河一部。西门豹为什么没有引浊漳(漳河)水灌溉农田,其原因应该有多个方面,其中主要有两点:第一,河水历年来泛滥成灾,河伯取妇的恶俗发生在“古大河”水域,清除积弊,治理河患是到任后西门豹所遇到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务之急。所以他只能选择疏导河水灌溉田地,而不能利用更为便利的漳水。第二,引漳水的工程量应该很大,比引河水要大得多。《吕氏春秋》记史起“引漳水灌邺田”之际,曾向国君说道: “臣为之,民必大怨臣,大者死,其次乃藉臣。”后来他的遭际也印证了这点,从此可以看出工程量之大。我们知道,鲧“奉尧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于羽山。”隋炀帝开凿运河其后世的功绩是不可估量,但当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之大,几乎相当于导致亡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治水”的风险之高,代价之大。这也应该是西门豹权衡之后没有利用漳水的又一客观因素。至于后世史起“引漳水灌邺田”,也应该是在西门豹治理了黄河水患的前提下的进一步的水利工程。倘若水患不除,史起应该也只能选择和西门豹一样的做法。
从这一选择来看,西门豹选择“治理河患”,不失为睿智之举。
兼具准确的决策能力
西门豹到达邺城,看到的是百姓流离失所,一片衰败萧条景象。而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年年泛滥的黄河水患。
是先根除河伯取妇的恶俗还是治理黄河泛滥的灾患,这是一个到底是“先兴利”还是“先除弊”的根本性选择。这个选择其实关乎官员的声誉。“先兴利”相当于新官上任的三把火,面子工程的味道浓郁,百姓可以切身感受利好,官员的口碑自然上去,自然有利于飞黄腾达。然而对西门豹而言,这一切似乎都有点“水中花镜中月”的味道,“先兴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西门豹在“会长老”了解民生疾苦之后,果断的做出了“先除弊后兴利”的政策决断。这一战略性的决策就注定了西门豹最后的必然成功。从这点来看,我们似乎依旧看到的是具有宏观掌控能力的将帅风度。
雷厉风行的铁腕手段
然而准确的战略决策未必就意味着一定成功。成功还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作保障。其实在古今中外的官场,具有远见卓识者比比皆是,然而真正政绩斐然、流芳千古的,都是些有强力的执行保障的铁腕人物。从卑斯麦、撒切尔夫人到商鞅、吴起,无不如是。
西门豹要面对的是头脑中具有根深蒂固迷信观念,并且在三老、廷掾、巫祝、豪长者精心编制的骗局中已经深信不疑的全体百姓。中国民谚有云:“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爱默生曾说:“人是丧失地位的神。”即使世界上其他人都说不,他也能独自的坚持、高高在上、目空一切。当他们自己认为自己坚持的是正确的、是真理的时候,他们就走向了一种自己毫无觉察的极端,其他的一切说教也就都丧失了说服力。
对付这种极端的现象,就需要用一种非常规的手段。西门豹便是选择了一种近乎恐怖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的。
当贪官墨吏们正以为西门大人和前任一般容易搞定的时候,西门豹已经编好了一出精彩的戏,静待“硕鼠”们上演了。当我们想象着西门豹在河畔泰然自若的推进剧情之际,除了敬佩他临场处事的沉着冷静之外,就应该是为他毫不客气的连续将巫妪、弟子、三老次第投入河中之时的杀一儆百所震撼了。
在三两千人聚集的公众场合,惩治了危害一方的祸首巨恶,取得了揭穿骗局、警醒百姓的最大化的社会效应,这种智慧更是值得我们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