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中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着重论述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意义和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关键词】教育 加强 学校 教师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这就深刻阐述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学校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作为学校工作的“灵魂”和教师的神圣职责。
在当前新形势下,怎样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成效呢?我认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对学生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爱国和理想教育
爱国主义是民族之魂,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对祖国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从小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自立精神,具备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
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课题,要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学校要认真贯彻和执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经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话、观赏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等活动,以主题班队会、报告会、演讲比赛、广播板报等形式,积极营造校园氛围;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为起点,从爱校、爱班抓起。工作讲究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即“做人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言行文明的教育。这也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在校园中,少数学生缺少教养,他们语言粗俗轻浮、乱丢垃圾、追逐打闹、乱写乱画,甚至抽烟酗酒、顶撞老师、破坏公物等等。这些不文明现象叫人痛心疾首。
学校要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相关的规定、措施,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要重视《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落实,教会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勤俭节约、讲究卫生、爱护公物、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的文明行为习惯,培养诚实、谦虚、正直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美好品德,让学生懂得文明行为习惯是为人处世的基本素质与要求,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和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三、诚信教育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最有力的保证。学校应该以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9月份“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为契机,充分利用传统道德的教育因素,如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故事等;通过开设诚信考场、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的活动,来弘扬美德。教师更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爱岗敬业,讲诚信,取信于人。同时,还可以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反面事例,如欺诈、失信等丑恶现象来教育学生,重视个体塑造,形成“人人知诚信,讲诚信”的好风气。
四、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开发智力、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基本条件之一,可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使人受益终生。
由于中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发展慢、承受力差、缺乏判断力等问题,加上社会负面影响、媒体的误导,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遇到种种困惑,甚至出现病态的心理和人格的障碍,如敌视、偏执、逆反、忧郁、自制力差等。这一问题已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担忧。
学校和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深入研究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好细致耐心的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开设心理健康课,举行系列讲座,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名与利、困难与挫折、赞扬与批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创设健康融洽、和谐宽容的环境,促进学生的成长。
五、法制教育
在当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中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审美标准等发生一系列变化,特别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家庭教育失控、文化垃圾等的影响,使得少数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偏离正确的人生航道,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出入迪厅、网吧、卡厅、台球室等未成年人禁止场所,以致荒废学业,甚至发生盗窃、抢劫、斗殴伤人等恶性事件,令人堪忧。
学校要大力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令法规,开展多种活动。如举行法制报告,开设法律常识课,专题讨论,图片展览,模拟审判法庭等,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使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总之,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把思想品德教育与传授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德育覆盖全体学生,渗透各个角落。这样,我们才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教育 加强 学校 教师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这就深刻阐述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学校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作为学校工作的“灵魂”和教师的神圣职责。
在当前新形势下,怎样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成效呢?我认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对学生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爱国和理想教育
爱国主义是民族之魂,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对祖国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从小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自立精神,具备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
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课题,要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学校要认真贯彻和执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经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话、观赏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等活动,以主题班队会、报告会、演讲比赛、广播板报等形式,积极营造校园氛围;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为起点,从爱校、爱班抓起。工作讲究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即“做人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言行文明的教育。这也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在校园中,少数学生缺少教养,他们语言粗俗轻浮、乱丢垃圾、追逐打闹、乱写乱画,甚至抽烟酗酒、顶撞老师、破坏公物等等。这些不文明现象叫人痛心疾首。
学校要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相关的规定、措施,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要重视《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落实,教会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勤俭节约、讲究卫生、爱护公物、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的文明行为习惯,培养诚实、谦虚、正直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美好品德,让学生懂得文明行为习惯是为人处世的基本素质与要求,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和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三、诚信教育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最有力的保证。学校应该以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9月份“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为契机,充分利用传统道德的教育因素,如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故事等;通过开设诚信考场、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的活动,来弘扬美德。教师更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爱岗敬业,讲诚信,取信于人。同时,还可以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反面事例,如欺诈、失信等丑恶现象来教育学生,重视个体塑造,形成“人人知诚信,讲诚信”的好风气。
四、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开发智力、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基本条件之一,可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使人受益终生。
由于中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发展慢、承受力差、缺乏判断力等问题,加上社会负面影响、媒体的误导,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遇到种种困惑,甚至出现病态的心理和人格的障碍,如敌视、偏执、逆反、忧郁、自制力差等。这一问题已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担忧。
学校和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深入研究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好细致耐心的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开设心理健康课,举行系列讲座,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名与利、困难与挫折、赞扬与批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创设健康融洽、和谐宽容的环境,促进学生的成长。
五、法制教育
在当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中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审美标准等发生一系列变化,特别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家庭教育失控、文化垃圾等的影响,使得少数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偏离正确的人生航道,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出入迪厅、网吧、卡厅、台球室等未成年人禁止场所,以致荒废学业,甚至发生盗窃、抢劫、斗殴伤人等恶性事件,令人堪忧。
学校要大力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令法规,开展多种活动。如举行法制报告,开设法律常识课,专题讨论,图片展览,模拟审判法庭等,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使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总之,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把思想品德教育与传授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德育覆盖全体学生,渗透各个角落。这样,我们才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