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一直处于一种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实际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改的需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对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问题解决 策略 生活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研究的背景
1、实际教学的需要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较差,缺乏创造能力,不能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对解决实际问题也缺乏科学的数学方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多注意贴近生活,联系实际,从小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新课改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精神。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合作交流”,“評价与反思”无疑是重要的目标。
二、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不仅重视对数学知识结果的掌握,而且更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与体验,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索发现过程。实际问题的解决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值得我们认真的去研究,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教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问题解决的欲望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智力活动必须是为一种情感性力量所激发的,一个人从来不想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得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兴趣则是产生学习动机的主观原因,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如:模拟生活创设情境,用故事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
有的孩子在做应用题时,盲目追求做题速度,拿过来就做,结果经常做错,适得其反。实际上解决问题的步骤包括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在这几步中,阅读与理解尤为重要。新教材应用题类型很多,有的是图文式,有的是表格式,有的是对话式等等,所以如何抓住关键词,获取问题需要的信息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前提。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审题,要求学生先通读全题,再字逐句地阅读,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问题的意义,然后再联系起来理解和体会。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说了一件什么事,给了几个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事实证明有好多学生做错应用题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领会全题的意思。
3、提供足够的问题解决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活动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探索、发现,新知识才能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当学生已积极投入问题解决活动中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只有给学生提供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途径,才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问题的由来,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数学知识的应用以及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以及良好的数学情感体验。
4、引导学生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5、引导反思评价 ,优化解决策略
“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的本身,而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几个问题解决过程的经历、探索与体验来学会解决问题的一些常用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并且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在探求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结果,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发表意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解决后,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多种答案,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另外,反思评价也是让学生体验成功与进步的一个重要过程,能让成功的学生增强自信,让未成功的学生得到鞭策,让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得到张扬。
总之,面对包罗万象的实际问题,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策略,积极引导学生丰富生活积累,加强体验,充分“熟悉”生活和理解各种信息;注重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积极、主动地探索思路和方法,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新课标》
2、林崇德 主编 《学习策略》 湖北教育出版社.
3、王建林.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導学生主动探究.《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第5期.
4、郑毓信著,《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5、雷玲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
【关键词】:问题解决 策略 生活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研究的背景
1、实际教学的需要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较差,缺乏创造能力,不能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对解决实际问题也缺乏科学的数学方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多注意贴近生活,联系实际,从小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新课改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精神。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合作交流”,“評价与反思”无疑是重要的目标。
二、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不仅重视对数学知识结果的掌握,而且更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与体验,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索发现过程。实际问题的解决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值得我们认真的去研究,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教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问题解决的欲望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智力活动必须是为一种情感性力量所激发的,一个人从来不想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得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兴趣则是产生学习动机的主观原因,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如:模拟生活创设情境,用故事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
有的孩子在做应用题时,盲目追求做题速度,拿过来就做,结果经常做错,适得其反。实际上解决问题的步骤包括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在这几步中,阅读与理解尤为重要。新教材应用题类型很多,有的是图文式,有的是表格式,有的是对话式等等,所以如何抓住关键词,获取问题需要的信息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前提。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审题,要求学生先通读全题,再字逐句地阅读,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问题的意义,然后再联系起来理解和体会。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说了一件什么事,给了几个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事实证明有好多学生做错应用题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领会全题的意思。
3、提供足够的问题解决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活动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探索、发现,新知识才能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当学生已积极投入问题解决活动中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只有给学生提供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途径,才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问题的由来,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数学知识的应用以及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以及良好的数学情感体验。
4、引导学生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5、引导反思评价 ,优化解决策略
“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的本身,而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几个问题解决过程的经历、探索与体验来学会解决问题的一些常用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并且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在探求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结果,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发表意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解决后,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多种答案,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另外,反思评价也是让学生体验成功与进步的一个重要过程,能让成功的学生增强自信,让未成功的学生得到鞭策,让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得到张扬。
总之,面对包罗万象的实际问题,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策略,积极引导学生丰富生活积累,加强体验,充分“熟悉”生活和理解各种信息;注重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积极、主动地探索思路和方法,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新课标》
2、林崇德 主编 《学习策略》 湖北教育出版社.
3、王建林.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導学生主动探究.《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第5期.
4、郑毓信著,《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5、雷玲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