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自己”的文化密码阐述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学校办学体系的目标和指向。学校文化是学校内部成长出来的,即生活在同一环境里的所有人共同创造出来的,是自己的文化与学校师生的体悟、感受和思考结合起来的产物。阐述一所学校的文化,应该把自己学校里每天经历的每件事,从学校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与表述。
  一、基于“自己”,文化认同驱使的学校文化的认知
  有位著名学者曾说过:“吸收进来的智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者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重新组织过,申述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智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学校文化建设也是如此。校长要在一定时间内,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历史、地理位置、社区文化、生源及家长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摸索、梳理和总结。关于学校文化是什么、有何价值、如何作用于师生的灵魂深处等问题,都要在办学的过程中让师生清晰地认知。
  我校办学近80载,校内有一棵200多年树龄的老榕树,几代内林师生就在这棵老榕树下学习和成长。师生们懂榕树、爱榕树、恋榕树,榕树情怀深深扎根在灵魂深处。于是,学校做出了把榕树确定为学校文化的具象化特征的重要决定。
  根据榕树的特点,学校提炼出象征榕树精神的校训——脚踏实地,心向蓝天。校训是一所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语言符号,它明白地告示师生:为人处世要脚踏实地,像榕树一样扎实根基,不断向上。榕树精神的提出,尊重了学校的历史文化,又帮助师生找到了维系学校过去和明天的一丝关联。
  学校不断挖掘榕树“脚踏实地”的精神与教育管理的链接点,从校训的提出到办学愿景“内养英华,芬芳成林”,以及教风“立己达人,枝繁叶茂”和学风“春华秋实,向善立美”的制定,榕树精神成为学校的文化基因渗透到办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并成为全体师生拥有的集体朝向。
  围绕当下的现状与需求,学校不断向师生说明学校文化的内涵,让师生理解学校“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必须“脚踏实地去做”的道理。学校的文化认同,其核心是对一种基本价值的认同。当“脚踏实地”成为学校师生特有的思维品质时,带给学校的不仅是“精气神”,还是一种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它指引着学校发展的方向。
  二、发展“自己”,落点恰当的学校文化建设的行动
  1. 榕树文化是想和做的结合。确定榕树精神作为学校的文化内涵时,学校便创造性地按榕树特点给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冠名,如“昌榕舞台”榕树文化节以及校园四节——“榕海艺梦”艺术节、“榕园书语”读书节、“榕子健体”体育节、“榕林探秘”科技节等。观其名,悟其意。从校园文化的角度去表述,给校园里的每件事印刻上榕树的精神象征,师生在各项教育实践中渐渐建立起“脚踏实地”的根本意识。
  2. 榕树课程体系的架构。学校挖掘榕树文化中蕴含的丰富资源,构建了榕树文化课程体系——根基课程、主干课程和树冠课程,三者相辅相成。根基课程,主要是以校本课程为依托的学校创编教材《榕情觅意》,它彰显榕树精神底蕴,是学校课程个性化的直接体现,促使学生认识榕树,学习榕树精神。主干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依托,寻找校园文化的生长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校本文化。作为基础课程,为学生奠定广博而丰厚的文化基础。树冠课程,则是以各种主题活动为依托的社团活动,是学生实践的平台,为学生体验榕树精神、感受榕树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3. 榕树课堂理念的建设。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的生长点和发展点。立足“榕树文化”,学校提出“榕树课堂”的三大内涵,即“实”“活”“效”。“实”是厚实,倡导用最朴素的教学手段获得最扎实的教学效果,教学应犹如榕树的根,夯实基础、扎实训练才能教得牢靠,学得厚实。“活”是鲜活,课堂是极具张力的生命场,强调教学流程和练习设计的“活”两大特点。除了紧扣课堂教学主线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外,还要重视学生主体,兼顾学练多样性。“效”是有效度的课堂,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内外兼修。学校用榕树文化滋养课堂,让课堂成为滋养学校文化的沃土,催生出榕树一样的美好情怀。
  三、成就“自己”,价值导向的学校文化的实现
  首先是学校标识系统的打造。在榕树文化情境中,内林小学师生创造了特定的符号系统。主要表现在以“内”字为主要元素的校徽,以榕树、党旗和爱心构成的党建LOGO,以及校园吉祥物“榕娃”等视觉符号的诞生。在一系列榕树文化的衍生物中,可以看到师生对榕树文化的理解与思考,也可以看到践行榕树文化而产生的真实情感和体验。如校园吉祥物“榕娃”的诞生,看似偶然却是必然,它由师生、家长共同设计而成。头顶翠绿榕叶的“榕娃”,脚踏实地,阳光向上的气质,恰恰是校训精神的体现。
  标识系统负载着鲜明的主题思想情感,代表或突出某一精神特质。学校党建活动肩负着发挥党员先锋堡垒的作用,亮出“榕情心语党员先锋”LOGO的标记,党员教师便也清楚地认识到:党员有义务和责任践行校训,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彰显党员应有的风采。秉承校训,不说虚话、不干虚事,认准党建活动必须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的道理。学校要求党员把上班比普通教师来得早、教学成效比普通教师来得高,作为最基本的标准。党员教师用务实的学习行动擦亮了内林小学党建品牌,把学校党支部建设成为区级样板支部。
  其次,实施契合学校文化的管理制度。关于制度的建设,学校坚持三个“务必”:务必利于发展,务必利于执行,务必利于落实。“利于发展”指的是制度的提出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更需具有促进师生发展的驱动性。苛刻的、不切实际的,或可能激发对立面的制度要慎思。如考勤制度的实施,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岗位教师的考勤,该统一要求或照顾差异,应通盘考虑,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位教师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歧义而产生不良影响。在“脚踏实地”的学校管理实践中,制度的制定還必须体现在“务必利于执行”和“务必利于落实”上。学校的制度条例不在多而在于实,要求条款清楚,奖罚分明,人人看得懂,人人能适用。每学期初,分发到教师手中的《内林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各项规定(工作要求)一目了然。违反规定,将受到什么惩处,也同样一看便知晓。
  凡常规,均有制。什么样的学校造就什么样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反过来又促使校园文化的凝练和提升。当全体师生秉承校训精神,当学校呈现出“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件事、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的境况,制度便升华成了文化,一种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而又迷人的校园文化: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严谨而又开放。
  一所学校的校训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和集体的价值导向,意味着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在校园里落地生根了。但学校文化并非表述出来就算成了,更为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全体成员的行为上。学校要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梳理、总结,建设和丰富“自己”的教育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内林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刘贞辉)
其他文献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最早形成的一个基本原理。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教育法,也是生活法,他特别强调要在“做”中获得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关注现实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语文教师就是要将“教”“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不同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观察生活
期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统编语文教材将具有共性的红色革命类文本集中安排在一个主题单元中,更有利于突出革命传统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持续式、浸润式的熏陶作用。那么,如何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不受阻碍地与革命传统作品对话?在与革命英雄人物对话时,学生该以怎样的姿态响应革命传统作品的精神号召?笔者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温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课堂教学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学中越发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心理体验,教师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有效地掌握新知识,并将新学会的知识点有效地融合到原有的学习结构中,进而促进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度学习的能力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促进小学生的深度学习。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学生
期刊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生法治意识形成、建立及实施的主渠道。教师或学生如果只借助道德与法治教材获取信息,那么学生对道德底线和法治意识的建立是有局限性的。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互联网+”教学时代的到来,以及远程教育工程、城乡对接同步课堂等在学校的推广,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增添了动力,结束了“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或“仅靠图片、简单的课件”的传统简单教学模式。二者深度融合,实现师生教与学的共
期刊
前不久,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举办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我原定参加会议并做发言,但因为研讨会与民进中央常委会时间冲突,无法到现场,非常遗憾。但是,因为与首都师范大学附小及宋继东校长的特殊情缘,还是忍不住为他写点文字。  我认识宋继东校长有6年多的时间了,每一年都有几次见面的机会,每一年都有两次以上走进他的校园,每一年都要与他深度交流。在我看來,他的确是一位怀揣教育理想,充满教育激情,
期刊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四大方面。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为落实语文要素,设计的问题应分别从培养学生检索、理解、评鉴、质疑、创新等能力出发,而问题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思、辨、评、驳等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以问题驱动,落实语文要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呢?本文以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一课为例展开论述。  一、以学生为主,扣“问”梳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
期刊
对于以英美体系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媒体上有很多文章,总体上,我们在“自负”和“自卑”的两个极端摇摆。特别是对美国教育的认识往往带着个人的主观情绪,根据片面的资料做一些“自以为”的解读。万维钢的《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一书中,关于美国教育的《我们“羡慕”的美国教育,到底是美国哪个阶层的教育》一文,我看过多遍。这篇文章给我们认识美国教育提供了一些新角度,但还是存在一些偏颇。  为了进一步客观认识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温床,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源泉,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求异”,便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然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等相对还不够成熟,如果一味地“放手”,就会使课堂失控,使教学变得杂乱无章。如何才能让个性化阅读绽放精彩呢?
期刊
统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所以,他提出“1+x”的教学模式,提出“海量阅读”。因此,笔者尝试“引子范本教学”,即把课文当“引子”教,采用“1+x”的办法,实践课内海量阅读。课内海量阅读已经不是新名词,韩兴娥老师早在2013年就提出“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但是,韩老师的海量阅读是将“课内”与“
期刊
【编者按】社会科学的高速发展,对人们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促使基础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化。基于此,兼具能力发展与实践操作等丰富内容的数学拓展课进入了广大教师的视野。一线教师如何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如何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发展规律等要素设计出高水平的数学拓展课?本期话题围绕“小学数学拓展课的设计与实践”展开探讨。  纵观数学史,许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