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从三套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出发,辅以教材纲目,教材编排特色等进行相互比较,目的在于帮助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的认识,便于其转变教学方法。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建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国自主编版了三套高中化学新教材,分别是宋心琦主编的人教版;王祖浩主编的苏教版;王磊主编的山东科技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目前高中化学教育已明确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目标。化学教育的三维目标中对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突出对科学探究,科学过程,科学方法教育的要求。对教师以及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教材的对比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三套化学教材编排特点的比较
1.教材编排纲目的比较
从三套教材的编排纲目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版本的教材都围绕新课标大纲要求,内容基本涵盖,只是在编排顺序,内容以及侧重点上有所区别。首先,在编排顺序上,三个版本的教材都不一样,并且都不同于新课标内容标准的编排顺序;其次,在内容编排上,有与课标内容不统一的地方,如:课标内容中有设计“含磷物质造成的污染”等知识点的讲解,但是在三套教材中均没有明确体现这个知识点;从各教材编排纲目还可以看出其各自在侧重点上的特色:人教版重视实验探究,开篇就引入“从实验学化学”;苏教版重视世界的物质性,开篇则安排“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山东科技版重视化学科学,开篇就引导学生走进化学科学,重在培养广大学生对化学这门科学的感性认识,为今后的理性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编排内容的比较
三套教材的编排都是依据课标的要求,但是三套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上都有不同的特点,就教材板块设置上:
(1)苏教版:教材是以“观察与思考”“信息提示”、“调查研究”、“活动与探究”、“问题解决”、“联系与实践” 和“回顾与总结”来编排教学内容4;
(2)山东科技版:教材是以“联想?质疑”、“知识支持”、“化学与技术”、“观察?思考”、“资料在线”、“交流?研讨”、“概括整合”和“练习与活动”来编排教学内容5;
(3)人教版:教材是以 “思考与交流”、“学与问”、 “实践与活动”、 “科学史话(或视野)”、“资料卡片”和“提示”等引出教学内容[6]。
此外,教材都大量的引入与知识点有关的图片,增加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以及化学科学与社会应用等方面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他们的学习思维。有的还适当的引入了某些化学术语的英语单词表示,比如氧化反应(oxidation relation)等。这些英语术语的引入,不但增加了教材的编排特色,教材内涵,同时潜在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各教材对学生的引导各有侧重:人教版知识点相对集中,重视实验探究,意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安全理论,动手实践能力等;苏教版重在世界的物质性,符合化学学科特点,即基于化学研究物质,由物质的结构,性质来决定用途等;山东科技版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出发,了解化学学科的主要任务,导入教学内容。
3.教材各自特色的比较
人教版抓住化学的特征,即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由此开篇,紧接着沿着化学实验安全,物质的分类,物质及其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元素,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学,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顺序组织教材。大多贴近人教版旧教材,知识点间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进入状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
苏教版从原子结构以及化学科学家对其的探索出发,向学生阐述了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用途的自然学科。教材围绕“物质世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等讲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编排,展示了化学教育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化学课程培养具备有科学素养人才的目标,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山东科技版教材的编写则别具一格,在内容上,其围绕新课改理念,重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程度的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科學研究的方法和程序。以实验为基础,从现象到本质来探证化学真理,培养学生动手,开创新思维,拓展知识迁移等能力。
二.教材对比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教材的对比研究,找出各套教材的编排特点,包括其中的插图,表格,知识点脉络等,为学生初识教材提供一个导向和初步的认识,便于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减少盲目性,为地方教育服务。同时对比三套教材,为不同地区的教育部门,教师选择教材提供了参考依据,减少了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同时也提高了教材的可读性。也帮助教师革新化学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化学人才奠定基础。
三.教材的评价与建议
三套化学教材都围绕新课标的要求,以三维目标为出发点,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体系。三套教材各有侧重,人教版重视实验探究,苏教版重视世界的物质性,山东科技版紧紧围绕化学的学科特性这一特点,走进化学科学。此外,各教材编排还考虑到难易程度,编排的不同,在插图,素材,表格,教材空白等设计上别具一格。但是对于三套教材,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教材栏目设计上,教材栏目作为教材的编排环节之一,提示了学生活动的方式,如何展开学习还取决于具体内容的特点。对于“思考与交流”应设置更多的教学情景,便于学生灵感的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
2.在知识点设计上,教材内容上与课标存在差异。如课标标准中有关于酸雨的防治以及无磷洗涤剂,包括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等内容,但是在人教版、苏教版和山东科技版中均没有讲到,让学生在知识上产生缺陷和漏洞。在教材板块设计中对一些学生实践活动没有确切的结论,容易导致学生含糊不清,应该考虑把正确结论贯穿在其中,便于帮助学生论证自己的实践成果。
3.专业术语,教材插图等设计有不妥之处。在教材插图设计上,有的教材图片过于扩大化,浪费篇幅,反而显得不严谨。应该引起编者的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通过对三套化学教材对比研究得出的浅略结论,希望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意义,对不同地区教师选择教材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索南才让.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教育创新[J].2011.7.
[3]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必修2)[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
[4]王 磊.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必修2)[M]. 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3.
[5]宋心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必修2)[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
【关键词】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建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国自主编版了三套高中化学新教材,分别是宋心琦主编的人教版;王祖浩主编的苏教版;王磊主编的山东科技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目前高中化学教育已明确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目标。化学教育的三维目标中对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突出对科学探究,科学过程,科学方法教育的要求。对教师以及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教材的对比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三套化学教材编排特点的比较
1.教材编排纲目的比较
从三套教材的编排纲目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版本的教材都围绕新课标大纲要求,内容基本涵盖,只是在编排顺序,内容以及侧重点上有所区别。首先,在编排顺序上,三个版本的教材都不一样,并且都不同于新课标内容标准的编排顺序;其次,在内容编排上,有与课标内容不统一的地方,如:课标内容中有设计“含磷物质造成的污染”等知识点的讲解,但是在三套教材中均没有明确体现这个知识点;从各教材编排纲目还可以看出其各自在侧重点上的特色:人教版重视实验探究,开篇就引入“从实验学化学”;苏教版重视世界的物质性,开篇则安排“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山东科技版重视化学科学,开篇就引导学生走进化学科学,重在培养广大学生对化学这门科学的感性认识,为今后的理性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编排内容的比较
三套教材的编排都是依据课标的要求,但是三套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上都有不同的特点,就教材板块设置上:
(1)苏教版:教材是以“观察与思考”“信息提示”、“调查研究”、“活动与探究”、“问题解决”、“联系与实践” 和“回顾与总结”来编排教学内容4;
(2)山东科技版:教材是以“联想?质疑”、“知识支持”、“化学与技术”、“观察?思考”、“资料在线”、“交流?研讨”、“概括整合”和“练习与活动”来编排教学内容5;
(3)人教版:教材是以 “思考与交流”、“学与问”、 “实践与活动”、 “科学史话(或视野)”、“资料卡片”和“提示”等引出教学内容[6]。
此外,教材都大量的引入与知识点有关的图片,增加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以及化学科学与社会应用等方面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他们的学习思维。有的还适当的引入了某些化学术语的英语单词表示,比如氧化反应(oxidation relation)等。这些英语术语的引入,不但增加了教材的编排特色,教材内涵,同时潜在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各教材对学生的引导各有侧重:人教版知识点相对集中,重视实验探究,意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安全理论,动手实践能力等;苏教版重在世界的物质性,符合化学学科特点,即基于化学研究物质,由物质的结构,性质来决定用途等;山东科技版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出发,了解化学学科的主要任务,导入教学内容。
3.教材各自特色的比较
人教版抓住化学的特征,即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由此开篇,紧接着沿着化学实验安全,物质的分类,物质及其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元素,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学,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顺序组织教材。大多贴近人教版旧教材,知识点间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进入状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
苏教版从原子结构以及化学科学家对其的探索出发,向学生阐述了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用途的自然学科。教材围绕“物质世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等讲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编排,展示了化学教育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化学课程培养具备有科学素养人才的目标,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山东科技版教材的编写则别具一格,在内容上,其围绕新课改理念,重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程度的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科學研究的方法和程序。以实验为基础,从现象到本质来探证化学真理,培养学生动手,开创新思维,拓展知识迁移等能力。
二.教材对比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教材的对比研究,找出各套教材的编排特点,包括其中的插图,表格,知识点脉络等,为学生初识教材提供一个导向和初步的认识,便于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减少盲目性,为地方教育服务。同时对比三套教材,为不同地区的教育部门,教师选择教材提供了参考依据,减少了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同时也提高了教材的可读性。也帮助教师革新化学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化学人才奠定基础。
三.教材的评价与建议
三套化学教材都围绕新课标的要求,以三维目标为出发点,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体系。三套教材各有侧重,人教版重视实验探究,苏教版重视世界的物质性,山东科技版紧紧围绕化学的学科特性这一特点,走进化学科学。此外,各教材编排还考虑到难易程度,编排的不同,在插图,素材,表格,教材空白等设计上别具一格。但是对于三套教材,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教材栏目设计上,教材栏目作为教材的编排环节之一,提示了学生活动的方式,如何展开学习还取决于具体内容的特点。对于“思考与交流”应设置更多的教学情景,便于学生灵感的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
2.在知识点设计上,教材内容上与课标存在差异。如课标标准中有关于酸雨的防治以及无磷洗涤剂,包括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等内容,但是在人教版、苏教版和山东科技版中均没有讲到,让学生在知识上产生缺陷和漏洞。在教材板块设计中对一些学生实践活动没有确切的结论,容易导致学生含糊不清,应该考虑把正确结论贯穿在其中,便于帮助学生论证自己的实践成果。
3.专业术语,教材插图等设计有不妥之处。在教材插图设计上,有的教材图片过于扩大化,浪费篇幅,反而显得不严谨。应该引起编者的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通过对三套化学教材对比研究得出的浅略结论,希望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意义,对不同地区教师选择教材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索南才让.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教育创新[J].2011.7.
[3]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必修2)[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
[4]王 磊.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必修2)[M]. 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3.
[5]宋心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必修2)[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