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排体系,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训练的过程展示得妥帖自如,留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质。一句话,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解。
通过学习理论,把握课标精神,再联系教学实际,我认为,语文教学要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真善美的陶冶中不断提高能力,形成健全人格。
一、从识字教学入手
学生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但是工具是被人所使用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作形象的描绘,利用会意字巧妙的形义联系作富有情趣的解说。这样,学生的想象、创造,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并且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是一个个有趣的符号,他们也会由此对它产生无穷的乐趣。
老师在上课时,应充分利用象形字来引导学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如指导学生学习“奴、仆”两字时,可分别板演奴、仆两字的象形字,然后引导学生记忆字形,并直观形象地理解奴仆的生活遭遇是如此的“不堪”,“受尽屈辱”。这样能使识字教学富于趣味。
二、知识充实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学生,甚至个别老师对知识的学习在认识上往往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片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知识为学习目的,把知识作为穷究的对象;二是片面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轻视知识的学习。我们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能力。
1.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始终以个体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当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趋于一致时,学生就会把外来的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而获得新知;当外界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学生就会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者产生抗拒,或者对外界刺激进行鉴别、改造,重新组织,一边摒弃旧知识,一边吸收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让学生尝到运用知识的“甜头”
获取知识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在运用中尝到“甜头”,才能更好地维持强化学习兴趣。例如把握词义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最基本要求,学生如能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通过分析结构推断词义,则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学生就能使所学的知识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三、领悟文意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着重认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注重情感体验是新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不少。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
如我在指导学生理解“卧薪尝胆”一词的意思后问学生:你们要不要“卧薪尝胆”?这时的学生不明白“卧薪尝胆”的另一层含义,当然说“不”。我举了一个例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人卧薪尝胆了十几年,终于使我国第一枚航天火箭飞上了太空,他们真的去卧薪尝胆了吗?学生顿时体会到“卧薪尝胆”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发奋图强”。这样,使整个理解过程充满了情味。
四、情感的陶冶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和表现,语文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以情动人,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叶圣陶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要摒弃只重视理性分析,而置文理情思意境的美和作者的性灵情趣不顾的教法,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我们采用的教学手法一般为传统的“涵咏法”和后起的比较法。
1.涵咏法。指古人品鉴诗文,主张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也就是充分尊重作品,通过朗诵,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传统的“涵咏法”只尊重维护作者的权威,讲究寻求作者本意,“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而忽视了作品本身意义的开放性、未定性,以及读者理解的主观性、创造性,极易造成思维的偏隘、单一。因此,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社会阅历、人生体验去参悟,在尊重作品的同时,争取有独到的发现。
2.比较法。传统的“涵咏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东方色彩,它强调心领神会和得意忘言。而后起的“比较法”则侧重理性的评价,在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两篇或更多的作品之间识其同、辨其异,并由同中之异着眼,作出自己的鉴别判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选材、组材、语言表达方面的比较鉴赏,深入理解作品,较好地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异同。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提高。通过深究“异同”的原因,学生对所读作品会有更多的思考、更高的认识和更广泛的吸收。所以,在鉴赏中我们强调涵咏感悟,并不排斥理性分析。需要指出的是理性分析应该建立在单篇涵咏感悟的基础上,语文教学才会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通过学习理论,把握课标精神,再联系教学实际,我认为,语文教学要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真善美的陶冶中不断提高能力,形成健全人格。
一、从识字教学入手
学生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但是工具是被人所使用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作形象的描绘,利用会意字巧妙的形义联系作富有情趣的解说。这样,学生的想象、创造,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并且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是一个个有趣的符号,他们也会由此对它产生无穷的乐趣。
老师在上课时,应充分利用象形字来引导学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如指导学生学习“奴、仆”两字时,可分别板演奴、仆两字的象形字,然后引导学生记忆字形,并直观形象地理解奴仆的生活遭遇是如此的“不堪”,“受尽屈辱”。这样能使识字教学富于趣味。
二、知识充实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学生,甚至个别老师对知识的学习在认识上往往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片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知识为学习目的,把知识作为穷究的对象;二是片面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轻视知识的学习。我们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能力。
1.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始终以个体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当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趋于一致时,学生就会把外来的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而获得新知;当外界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学生就会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者产生抗拒,或者对外界刺激进行鉴别、改造,重新组织,一边摒弃旧知识,一边吸收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让学生尝到运用知识的“甜头”
获取知识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在运用中尝到“甜头”,才能更好地维持强化学习兴趣。例如把握词义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最基本要求,学生如能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通过分析结构推断词义,则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学生就能使所学的知识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三、领悟文意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着重认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注重情感体验是新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不少。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
如我在指导学生理解“卧薪尝胆”一词的意思后问学生:你们要不要“卧薪尝胆”?这时的学生不明白“卧薪尝胆”的另一层含义,当然说“不”。我举了一个例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人卧薪尝胆了十几年,终于使我国第一枚航天火箭飞上了太空,他们真的去卧薪尝胆了吗?学生顿时体会到“卧薪尝胆”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发奋图强”。这样,使整个理解过程充满了情味。
四、情感的陶冶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和表现,语文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以情动人,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叶圣陶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要摒弃只重视理性分析,而置文理情思意境的美和作者的性灵情趣不顾的教法,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我们采用的教学手法一般为传统的“涵咏法”和后起的比较法。
1.涵咏法。指古人品鉴诗文,主张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也就是充分尊重作品,通过朗诵,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传统的“涵咏法”只尊重维护作者的权威,讲究寻求作者本意,“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而忽视了作品本身意义的开放性、未定性,以及读者理解的主观性、创造性,极易造成思维的偏隘、单一。因此,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社会阅历、人生体验去参悟,在尊重作品的同时,争取有独到的发现。
2.比较法。传统的“涵咏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东方色彩,它强调心领神会和得意忘言。而后起的“比较法”则侧重理性的评价,在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两篇或更多的作品之间识其同、辨其异,并由同中之异着眼,作出自己的鉴别判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选材、组材、语言表达方面的比较鉴赏,深入理解作品,较好地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异同。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提高。通过深究“异同”的原因,学生对所读作品会有更多的思考、更高的认识和更广泛的吸收。所以,在鉴赏中我们强调涵咏感悟,并不排斥理性分析。需要指出的是理性分析应该建立在单篇涵咏感悟的基础上,语文教学才会有血有肉、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