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方面存在着大量的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成果。本文简述这些理论的基本思想、发展过程以及它们对课堂语言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交际语言教学 任务教学方法
我们看待第二语言习得的方法影响我们在课堂上教授第二语言的方法。如我们所知,我们使用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的结果,因此选择正确的语言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一些重要的理论而找到针对不同情况的最合适的教授第二语言的方法。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期间,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是行为主义。这种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像任何其他学习一样是习惯的形成。学习者接触环境中的特定的刺激物并不断地对刺激物作出正确的反应(目的是记住它)这样就形成了某种特定的习惯,如学习骑自行车。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练习。当学习者面临新的情形,他总是感到非常紧张,并且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在语言学习中,如果学习者不断地接触类似的情形,学习者将熟悉这样的情形以及在这种情形下使用的语言,比如学习如何问路,如果学习者多次遇到相同或类似的情况。那么问路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如果学习者花更多的时间练习,他会学得更好。
针对行为主义理论有一种相应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听说教学法——这是一种以口语为基础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学习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的一些句子结构,并通过不断强化从而形成一种习惯。
行为主义只强调第二语言习得可直接观察到的结果,而忽略了学员大脑中发生的变化。学习不仅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因此,行为主义不能充分解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EHis,1994)。所以,这一理论遭到很多批评。其中最有名的人是乔姆斯基,他认为孩子们不仅在环境中使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也创造自己的规则并创造新的语言。
20世纪70年代
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是通用语法(乔姆斯基,1968)。乔姆斯基认为,儿童不仅可以从环境中学习语言,还可以自己创建新的语言,所以人必定有针对语言习得的某些特殊的结构。乔姆斯基提供了通用语法的想法。根据通用语法,语言学习不是习惯的形成,而是形成自己的规则。通用语法主要基于第一语言习得。对于通用语法是否适用于第二语言习得,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理论家认为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只适用于第一语言习得,它不适用于成年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然而也有研究人员认为通用语法仍然适用于第二语言习,但它往往受到学习者习得第一语言的方法的影响。
在70年代末,克拉申开发了一种新的理论:监察理论。这一理论与普遍语法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着重在第二语言习得上。这一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构成:习得——学得区别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尽管许多研究者批评这一理论。但是它的确对第二语言教学有一些影响。例如,它提供了获得和学习之间的区别;它提供了学生既要在课堂上也要在外部环境中学习语言的想法。
20世纪80年代至今
80年代及以后的大部分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理论基础上发生大的变化发展而来的,其中两个不得不提的:语篇理论和人文主义。
1.语篇理论
研究人员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与说母语的人交流而掌握他们运用语言的规则;他们认为语言输入和相互作用都可能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当说母语的人和说非母语的人交谈时,他们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他们发生这种变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相互理解。在这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向说母语的人学习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克拉申认为如果在谈话中使用的语言适合学生的水平,那么,学习者可以自动获得知识,这意味着“可理解的输入”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迈克尔的互动假说表明在交谈过程中学生有时使用目标语言的不正确的形式,可能导致误解,因此,他们将努力纠正自己的错误或由与其对话的人改正他们的错误。他们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让他们理解对方所说的话,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新的语言结构。交谈为学习者提供了使用目标语言的一个机会。
此外,克拉申认为学生也可以从他们的输出中学习新的知识。美林斯温提出了学习者可以从自己的输出中学习的三个主要途径:首先,输出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差距;其次,学习者可以用输出来检验他们第二语言习得的水平或者看他们学得有多成功;最后,学习者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改善输出的办法,使之更接近说母语人的语言输出。
因此,第二语言教学中出现了沉默法。这种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学是主要的方面,而教是为学的过程服务的一种手段。沉默法并不意味着老师保持沉默,而意味着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要角色,教师只是给予必要的帮助。学习者应该使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去连接新知识,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或向其他学生学习以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而不是由老师纠正错误,或总是给予学生正确的语言形式。使用这种方法,教师只是一个提供必要信息的辅助者。教师应信任学生的能力,并鼓励他们不依赖老师而独立。
2.人文主义
在人文主义教育中,学生的感受成为考虑的因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应表明他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相信自己在语言学习方面有能力。另外,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好的学习气氛能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舒适,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将具有更高的热情和动力,因此,他们会学得更好,同时他们的沟通技巧也将得到发展。
在人文主义理论中,交际语言教学是值得一提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它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被广泛讨论。众所周知,通过使用大部分的教学或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将第二语言学习得相当不错,但他们不能将他们的所学用在课堂以外的交流中,然而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交际能力是交际语言教学的目标,换句话说,交际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在交际语言教学中的角色是顾问或导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监督学生的表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应该有一个信任、支持、合作的关系。在交际语言教学中,学生使用的火量语言是通过游戏、角色扮演、解决问题等交际活动来完成的。一般来说,大多数活动是完成某种任务。
任务教学法是以意义为基础的,是交际语言教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讨论任务教学法之前,要先看一种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这就是三P教学法:展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lce)和成果(production)。普遍认为,任务教学法是从三P教学法发展而来的,但又存在不同。任务型学习比三P法更好的原因在于它最后才聚焦语言的结构,而且将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这一任务型学习的目的贯穿整个任务。
任务教学法优于其他方法是因为任务对现实世界的语言需求有明确的教学关系(龙和克鲁克斯,1993)。这种方法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提高交际能力的机会以及通过小组活动向其他学生学习的机会。任务教学法旨在为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一个自然的环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机会与其他人互动:他们要尽量理解对方,并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学生可以在任务中学到新知识。
这种方法也有一些缺点。举例来说,并非所有的学生对共同完成任务都有积极的态度。在小组活动中存在各种问题,可能对任务的完成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还有时间的局限性,这让学生很紧张;最困难的是选择任务,因为任务的范围很广泛,教师必须从中选择在课堂教学中最能改善学生沟通技巧和交际能力的任务。
总之,没有任何第二语言习得的方法是完美的。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虽然现在三P教学法与交际语言教学法相比已经过时,但是它仍然是世界各地教师最喜爱的教学方法之一。由于很多教师在这种方法下接受培训,他们对这种方法很熟悉。此外,教师是学习过程的领导者,因此教师有权组织或控制课堂,特别是学生人数很多的大课堂。哈默认为任何的方法本身或其要表达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如何将这一方法应用在课堂上,以满足特殊的学生群体的需求。教师和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他们对什么是语言学习的最好的方法的看法也不同。如果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有所改变以达成双方之间的协议,那么他们使用的方法应该是最合适、最成功的。如果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找到最合适的方法,那么第二语言习得就会取得最好的成绩。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交际语言教学 任务教学方法
我们看待第二语言习得的方法影响我们在课堂上教授第二语言的方法。如我们所知,我们使用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的结果,因此选择正确的语言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一些重要的理论而找到针对不同情况的最合适的教授第二语言的方法。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期间,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是行为主义。这种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像任何其他学习一样是习惯的形成。学习者接触环境中的特定的刺激物并不断地对刺激物作出正确的反应(目的是记住它)这样就形成了某种特定的习惯,如学习骑自行车。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练习。当学习者面临新的情形,他总是感到非常紧张,并且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在语言学习中,如果学习者不断地接触类似的情形,学习者将熟悉这样的情形以及在这种情形下使用的语言,比如学习如何问路,如果学习者多次遇到相同或类似的情况。那么问路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如果学习者花更多的时间练习,他会学得更好。
针对行为主义理论有一种相应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听说教学法——这是一种以口语为基础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学习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的一些句子结构,并通过不断强化从而形成一种习惯。
行为主义只强调第二语言习得可直接观察到的结果,而忽略了学员大脑中发生的变化。学习不仅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因此,行为主义不能充分解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EHis,1994)。所以,这一理论遭到很多批评。其中最有名的人是乔姆斯基,他认为孩子们不仅在环境中使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也创造自己的规则并创造新的语言。
20世纪70年代
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是通用语法(乔姆斯基,1968)。乔姆斯基认为,儿童不仅可以从环境中学习语言,还可以自己创建新的语言,所以人必定有针对语言习得的某些特殊的结构。乔姆斯基提供了通用语法的想法。根据通用语法,语言学习不是习惯的形成,而是形成自己的规则。通用语法主要基于第一语言习得。对于通用语法是否适用于第二语言习得,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理论家认为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只适用于第一语言习得,它不适用于成年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然而也有研究人员认为通用语法仍然适用于第二语言习,但它往往受到学习者习得第一语言的方法的影响。
在70年代末,克拉申开发了一种新的理论:监察理论。这一理论与普遍语法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着重在第二语言习得上。这一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构成:习得——学得区别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尽管许多研究者批评这一理论。但是它的确对第二语言教学有一些影响。例如,它提供了获得和学习之间的区别;它提供了学生既要在课堂上也要在外部环境中学习语言的想法。
20世纪80年代至今
80年代及以后的大部分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理论基础上发生大的变化发展而来的,其中两个不得不提的:语篇理论和人文主义。
1.语篇理论
研究人员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与说母语的人交流而掌握他们运用语言的规则;他们认为语言输入和相互作用都可能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当说母语的人和说非母语的人交谈时,他们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他们发生这种变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相互理解。在这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向说母语的人学习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克拉申认为如果在谈话中使用的语言适合学生的水平,那么,学习者可以自动获得知识,这意味着“可理解的输入”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迈克尔的互动假说表明在交谈过程中学生有时使用目标语言的不正确的形式,可能导致误解,因此,他们将努力纠正自己的错误或由与其对话的人改正他们的错误。他们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让他们理解对方所说的话,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新的语言结构。交谈为学习者提供了使用目标语言的一个机会。
此外,克拉申认为学生也可以从他们的输出中学习新的知识。美林斯温提出了学习者可以从自己的输出中学习的三个主要途径:首先,输出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差距;其次,学习者可以用输出来检验他们第二语言习得的水平或者看他们学得有多成功;最后,学习者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改善输出的办法,使之更接近说母语人的语言输出。
因此,第二语言教学中出现了沉默法。这种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学是主要的方面,而教是为学的过程服务的一种手段。沉默法并不意味着老师保持沉默,而意味着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要角色,教师只是给予必要的帮助。学习者应该使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去连接新知识,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或向其他学生学习以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而不是由老师纠正错误,或总是给予学生正确的语言形式。使用这种方法,教师只是一个提供必要信息的辅助者。教师应信任学生的能力,并鼓励他们不依赖老师而独立。
2.人文主义
在人文主义教育中,学生的感受成为考虑的因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应表明他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相信自己在语言学习方面有能力。另外,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好的学习气氛能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舒适,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将具有更高的热情和动力,因此,他们会学得更好,同时他们的沟通技巧也将得到发展。
在人文主义理论中,交际语言教学是值得一提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它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被广泛讨论。众所周知,通过使用大部分的教学或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将第二语言学习得相当不错,但他们不能将他们的所学用在课堂以外的交流中,然而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交际能力是交际语言教学的目标,换句话说,交际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在交际语言教学中的角色是顾问或导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监督学生的表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应该有一个信任、支持、合作的关系。在交际语言教学中,学生使用的火量语言是通过游戏、角色扮演、解决问题等交际活动来完成的。一般来说,大多数活动是完成某种任务。
任务教学法是以意义为基础的,是交际语言教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讨论任务教学法之前,要先看一种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这就是三P教学法:展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lce)和成果(production)。普遍认为,任务教学法是从三P教学法发展而来的,但又存在不同。任务型学习比三P法更好的原因在于它最后才聚焦语言的结构,而且将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这一任务型学习的目的贯穿整个任务。
任务教学法优于其他方法是因为任务对现实世界的语言需求有明确的教学关系(龙和克鲁克斯,1993)。这种方法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提高交际能力的机会以及通过小组活动向其他学生学习的机会。任务教学法旨在为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一个自然的环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机会与其他人互动:他们要尽量理解对方,并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学生可以在任务中学到新知识。
这种方法也有一些缺点。举例来说,并非所有的学生对共同完成任务都有积极的态度。在小组活动中存在各种问题,可能对任务的完成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还有时间的局限性,这让学生很紧张;最困难的是选择任务,因为任务的范围很广泛,教师必须从中选择在课堂教学中最能改善学生沟通技巧和交际能力的任务。
总之,没有任何第二语言习得的方法是完美的。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虽然现在三P教学法与交际语言教学法相比已经过时,但是它仍然是世界各地教师最喜爱的教学方法之一。由于很多教师在这种方法下接受培训,他们对这种方法很熟悉。此外,教师是学习过程的领导者,因此教师有权组织或控制课堂,特别是学生人数很多的大课堂。哈默认为任何的方法本身或其要表达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如何将这一方法应用在课堂上,以满足特殊的学生群体的需求。教师和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他们对什么是语言学习的最好的方法的看法也不同。如果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有所改变以达成双方之间的协议,那么他们使用的方法应该是最合适、最成功的。如果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找到最合适的方法,那么第二语言习得就会取得最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