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教学,中国近代史,陈旭麓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67—03
有一本历史著作,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在作者逝世20年后依旧热销不已,被称为“力透近代社会风云的精湛之作”。这部书,就是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陈先生晚年精心编撰的一部哲理性历史著作,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等方方面面展示了近代中国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
中国近代史内容占高中历史教学近三分之一。近年来,高考对中国近代史的关注度也一直很高。但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教授中国近代史的心情是复杂的,不仅仅是因为那屈辱求和的卖国史实、不断抗争的反抗悲歌、曲折多舛的民族经济,还有那并不鲜明的历史线索和阶级意识很强的历史表述。然而,陈旭麓先生的大作,却让我眼睛一亮,也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来了一次“新陈代谢”。
陈旭麓先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多有突破,而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最大的突破是对近代中国史线索的突破。陈先生曾经撰写《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一文,对中国近代史线索进行积极的反思并体现到“新陈代谢”一书中。传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往往以阶级斗争为主线,以不同阶级的抗争为线索展开。这样的表述,常会出现“太重政治而轻其他”“只见国家而没有社会”的史现象,让多元化的历史变成了单一的政治史。以最新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例,涉及中国近代史有4个单元,标题分别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四个角度讲述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即使是这样,也还是以革命史观进行解读,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单元里,编者用8课内容阐述了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而另外的三个单元总共只有6课内容,换言之,关于政治和阶级的表述超过了关于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表述的总和。教材是这样,高考也不例外,以2008年高考江苏卷为例,考卷涉及中国近代史内容共24分,其中政治方面就占了18分,占所考核近代史内容的75%。《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则以中国近代化作为全书线索,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新陈代谢”:以时间为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社会生活、教育、科技近代化等角度理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让人感受到全方位、鲜活的近代历史。这也给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我们能不能在近代史线索的探索上有一些新的突破?例如在高考复习上设计这样的专题:1 政治近代化——求民族独立、求政治民主的历程;2 经济近代化——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到工业化的曲折发展;思想近代化——追求科学、民主、理性;3 社会生活近代化——从衣食住行到民俗风情的渐变;4 —教育的近代化——从新式学堂到民国的教育变革;5 —文学的近代化——带有启蒙性质的平民文学和追求文学为人生的盛行。
在该书中,陈先生不断拓宽历史研究视野,不仅仅关注中国近代政治结构的变革,还关注物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而且研究了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问题和种种社会心态的变化。就像一部大制作、大容量、大场面的历史巨片。这种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研究,使本书主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更加鲜明。法国年鉴派认为,历史研究要有新认识、新角度、新对象。其中新对象,即长期为传统史学忽视的领域,如气候、民俗、人体、心态、神话、饮食、文学、艺术等。我们不知道陈旭麓先生是不是历史年鉴派史观的倡导者,但他确实借鉴了年鉴派的观点。在著作里,他开拓了历史关注的视角,让历史更加平民化,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国内背景时,他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盛世已经成为过去”“人口、移民、会党”“洋货与洋害”。在“人口、移民、会党”一节里,他分析中国在顺治年间人口只有6000万左右,而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国人口达到了4亿,并进一步论述人口问题引发的两大社会问题——移民和会党,会党的病态又反映了中国的病态。“当中国社会带着一个秘密会党的王国走向近代的时候,在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独有偶,在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影响的时候,他用了这样的三节内容:“莽莽欧风卷亚雨”“哲学、电影、戏剧、小说”“复杂的社会心态”。可见,陈旭麓先生治史视野的开阔,他不仅仅囿于政治、经济或文化,而是关注全社会的整体嬗变。这也给我们近代史教学带来思考,在高考第二轮复习中可以对某一阶段历史进行全方位学习,并总结相应的历史特征。例如清朝末年的历史,我们可以不拘泥教材的限制,设计这样几个小专题:政治——清朝统治在变革徘徊中走向崩溃;外交——由闭关锁国走向被迫对外开放;经济——在自然经济解体中近代经济曲折发展;文化——“诗界革命”引领爱国华章、京剧由“下里巴人”走向“阳春白雪”;革命斗争——反帝反封建逐渐成为时代潮流,等等。通过这些小小的专题,可以比较容易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清朝末期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不断深化、中国人民反抗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不断近代化的时期。
陈先生以“新陈代谢”作书名,体现了他在探索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辩证法。书中,他多次提到要“借助辩证思维”,“离开辩证思维和历史主义是难以解释其本来意义的”,等等,这说明他治史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觉运用辩证法的过程。书中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与卖国、侵略与进步、革命与改良的分析,都彰显了辩证法的光辉。例如,他在表述太平天国历史的时候,用了“天国的悲喜剧”作标题。在论述太平天国悲剧的时候,他说:“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的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摆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在论述太平天国“喜剧”的时候,他说:“造成了地主分子的出逃和地主经济的萎缩,部分农民因此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太平天国搅乱了整个封建制度,这种搅乱是统治阶级永远无法平复的。……除了这两点外,太平天国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对后来的许多政治力量也发生着间接的影响。”唯物辩证法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对历史人物、现象的定位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而事实上,在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谈到李鸿章往往和卖国联系到一起,谈到北洋政府往往和“黑暗统治”画等号,帝国主义侵略就意味着野蛮性、掠夺性、灾难性。其实,陈先生的著作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在今后教学中,谈到李鸿章的时候能 否多谈谈他倡导的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巨大作用?谈到北洋军阀政府的时候,是否也可以多谈谈其黑暗统治时期的“另一面”——“民族经济的短暂春天”“近代史上史无前例的思想大解放”“中国文化的跨越式的大发展”?在教学列强侵华内容的时候,是否也可以让学生明了其客观上的进步性——推动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和经济的加速近代化?
该书给中学历史教学的另一个启发,是重视历史规律的总结。在陈先生这部书中,处处都有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他认为,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他说:“八十年以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他还对恩格斯关于历史辩证法的论述进行了解释,他说:“这种‘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就是历史的选择,它体现了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必然性。”重视历史规律的总结,是“新陈代谢”这部书的精髓所在。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同样要重视“历史必然性”。例如,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是否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与袁世凯的军人背景、革命党的软弱、帝国主义的支持、大多数国民的认识倾向、袁世凯的政治策略等密切相关。因此,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不论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其实都有那一特定阶段历史的必然选择。
陈先生巨著另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是语言的精彩,他擅长用优美、洒脱的文字写出深刻、凝重的道理。这里仅以该书的标题为例来说明:在论述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的时候,他分别用了“东西对视,隔雾看花”和“炮口下的震撼”的标题;在论述甲午战争的时候,用了“日本冲来了”的标题;在论述辛亥革命的时候,用了“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那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是否也能对历史文本的标题进行一些“改造”,等等。让历史离本真更近一些,离学生更近一些,离高绩效的历史课堂更近一些。笔者在历史标题上也曾作过一些不成熟的尝试,例如,讲授“罗斯福新政”时将标题改为“经济危机的冬天和美利坚的春天”,“十年文化大革命”时将标题改为“左倾错误的珠穆朗玛”,“第一次世界大战”用这样的标题“一个玻璃瓶里的两只杀红了眼的蟋蟀”,“辛亥革命”用标题“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亮剑行动”,“新文化运动”的标题改为“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死刑判决和对西方文化的顶礼膜拜”,等等。
对于一本真正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吸取营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充满激情而思辨的论述,勾画出中国近代社会百年的新陈代谢和急遽变革,对中学近代史教学有很重要的启迪意义:品读这本书,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有利于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学术修养,有利于打造高绩效、富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也有利于我们向莘莘学子展示一部鲜活的、思辨的中国近代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67—03
有一本历史著作,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在作者逝世20年后依旧热销不已,被称为“力透近代社会风云的精湛之作”。这部书,就是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陈先生晚年精心编撰的一部哲理性历史著作,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等方方面面展示了近代中国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
中国近代史内容占高中历史教学近三分之一。近年来,高考对中国近代史的关注度也一直很高。但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教授中国近代史的心情是复杂的,不仅仅是因为那屈辱求和的卖国史实、不断抗争的反抗悲歌、曲折多舛的民族经济,还有那并不鲜明的历史线索和阶级意识很强的历史表述。然而,陈旭麓先生的大作,却让我眼睛一亮,也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来了一次“新陈代谢”。
陈旭麓先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多有突破,而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最大的突破是对近代中国史线索的突破。陈先生曾经撰写《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一文,对中国近代史线索进行积极的反思并体现到“新陈代谢”一书中。传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往往以阶级斗争为主线,以不同阶级的抗争为线索展开。这样的表述,常会出现“太重政治而轻其他”“只见国家而没有社会”的史现象,让多元化的历史变成了单一的政治史。以最新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例,涉及中国近代史有4个单元,标题分别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四个角度讲述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即使是这样,也还是以革命史观进行解读,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单元里,编者用8课内容阐述了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而另外的三个单元总共只有6课内容,换言之,关于政治和阶级的表述超过了关于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表述的总和。教材是这样,高考也不例外,以2008年高考江苏卷为例,考卷涉及中国近代史内容共24分,其中政治方面就占了18分,占所考核近代史内容的75%。《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则以中国近代化作为全书线索,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新陈代谢”:以时间为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社会生活、教育、科技近代化等角度理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让人感受到全方位、鲜活的近代历史。这也给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我们能不能在近代史线索的探索上有一些新的突破?例如在高考复习上设计这样的专题:1 政治近代化——求民族独立、求政治民主的历程;2 经济近代化——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到工业化的曲折发展;思想近代化——追求科学、民主、理性;3 社会生活近代化——从衣食住行到民俗风情的渐变;4 —教育的近代化——从新式学堂到民国的教育变革;5 —文学的近代化——带有启蒙性质的平民文学和追求文学为人生的盛行。
在该书中,陈先生不断拓宽历史研究视野,不仅仅关注中国近代政治结构的变革,还关注物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而且研究了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问题和种种社会心态的变化。就像一部大制作、大容量、大场面的历史巨片。这种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研究,使本书主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更加鲜明。法国年鉴派认为,历史研究要有新认识、新角度、新对象。其中新对象,即长期为传统史学忽视的领域,如气候、民俗、人体、心态、神话、饮食、文学、艺术等。我们不知道陈旭麓先生是不是历史年鉴派史观的倡导者,但他确实借鉴了年鉴派的观点。在著作里,他开拓了历史关注的视角,让历史更加平民化,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国内背景时,他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盛世已经成为过去”“人口、移民、会党”“洋货与洋害”。在“人口、移民、会党”一节里,他分析中国在顺治年间人口只有6000万左右,而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国人口达到了4亿,并进一步论述人口问题引发的两大社会问题——移民和会党,会党的病态又反映了中国的病态。“当中国社会带着一个秘密会党的王国走向近代的时候,在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独有偶,在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影响的时候,他用了这样的三节内容:“莽莽欧风卷亚雨”“哲学、电影、戏剧、小说”“复杂的社会心态”。可见,陈旭麓先生治史视野的开阔,他不仅仅囿于政治、经济或文化,而是关注全社会的整体嬗变。这也给我们近代史教学带来思考,在高考第二轮复习中可以对某一阶段历史进行全方位学习,并总结相应的历史特征。例如清朝末年的历史,我们可以不拘泥教材的限制,设计这样几个小专题:政治——清朝统治在变革徘徊中走向崩溃;外交——由闭关锁国走向被迫对外开放;经济——在自然经济解体中近代经济曲折发展;文化——“诗界革命”引领爱国华章、京剧由“下里巴人”走向“阳春白雪”;革命斗争——反帝反封建逐渐成为时代潮流,等等。通过这些小小的专题,可以比较容易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清朝末期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不断深化、中国人民反抗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不断近代化的时期。
陈先生以“新陈代谢”作书名,体现了他在探索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辩证法。书中,他多次提到要“借助辩证思维”,“离开辩证思维和历史主义是难以解释其本来意义的”,等等,这说明他治史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觉运用辩证法的过程。书中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与卖国、侵略与进步、革命与改良的分析,都彰显了辩证法的光辉。例如,他在表述太平天国历史的时候,用了“天国的悲喜剧”作标题。在论述太平天国悲剧的时候,他说:“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的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摆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在论述太平天国“喜剧”的时候,他说:“造成了地主分子的出逃和地主经济的萎缩,部分农民因此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太平天国搅乱了整个封建制度,这种搅乱是统治阶级永远无法平复的。……除了这两点外,太平天国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对后来的许多政治力量也发生着间接的影响。”唯物辩证法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对历史人物、现象的定位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而事实上,在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谈到李鸿章往往和卖国联系到一起,谈到北洋政府往往和“黑暗统治”画等号,帝国主义侵略就意味着野蛮性、掠夺性、灾难性。其实,陈先生的著作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在今后教学中,谈到李鸿章的时候能 否多谈谈他倡导的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巨大作用?谈到北洋军阀政府的时候,是否也可以多谈谈其黑暗统治时期的“另一面”——“民族经济的短暂春天”“近代史上史无前例的思想大解放”“中国文化的跨越式的大发展”?在教学列强侵华内容的时候,是否也可以让学生明了其客观上的进步性——推动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和经济的加速近代化?
该书给中学历史教学的另一个启发,是重视历史规律的总结。在陈先生这部书中,处处都有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他认为,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他说:“八十年以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他还对恩格斯关于历史辩证法的论述进行了解释,他说:“这种‘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就是历史的选择,它体现了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必然性。”重视历史规律的总结,是“新陈代谢”这部书的精髓所在。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同样要重视“历史必然性”。例如,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是否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与袁世凯的军人背景、革命党的软弱、帝国主义的支持、大多数国民的认识倾向、袁世凯的政治策略等密切相关。因此,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不论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其实都有那一特定阶段历史的必然选择。
陈先生巨著另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是语言的精彩,他擅长用优美、洒脱的文字写出深刻、凝重的道理。这里仅以该书的标题为例来说明:在论述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的时候,他分别用了“东西对视,隔雾看花”和“炮口下的震撼”的标题;在论述甲午战争的时候,用了“日本冲来了”的标题;在论述辛亥革命的时候,用了“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那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是否也能对历史文本的标题进行一些“改造”,等等。让历史离本真更近一些,离学生更近一些,离高绩效的历史课堂更近一些。笔者在历史标题上也曾作过一些不成熟的尝试,例如,讲授“罗斯福新政”时将标题改为“经济危机的冬天和美利坚的春天”,“十年文化大革命”时将标题改为“左倾错误的珠穆朗玛”,“第一次世界大战”用这样的标题“一个玻璃瓶里的两只杀红了眼的蟋蟀”,“辛亥革命”用标题“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亮剑行动”,“新文化运动”的标题改为“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死刑判决和对西方文化的顶礼膜拜”,等等。
对于一本真正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吸取营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充满激情而思辨的论述,勾画出中国近代社会百年的新陈代谢和急遽变革,对中学近代史教学有很重要的启迪意义:品读这本书,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有利于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学术修养,有利于打造高绩效、富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也有利于我们向莘莘学子展示一部鲜活的、思辨的中国近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