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管理涉及多方面,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有效机制,组织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完善教师的自我发展等方面的相应对策,为研究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提供理性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教师 继续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6-056-02
在知识经济日益急切呼唤高素质劳动者的今天,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建设一支高素质、有特色的职教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所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明确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地方各级财政要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因此,继续教育对中职学校师资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中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才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索阶段,探求中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普遍性。
1、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中等职业教育面向21世纪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存在着很多问题。2007年4月,教育部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中指出:“随着近几年中职教育持续扩招,教师紧缺的问题日益严峻。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超过21:1。据测算,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至少还有30万缺口。此外,专业教师比例偏低,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的问题还很突出。专业教师中,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仅占52%,45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教师比例不足10%。”不难看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己经成为当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的关键问题。教师继续教育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当前我们的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还存在许多弊端,如:经费问题和工学矛盾造成教师继续教育困难重重;教师继续教育意识淡薄、安于现状;培训方法、内容单一,效果不明显;对师资的再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加强等。
2、原因分析
2.1 直接原因
2.1.1 教师自身对继续教育认识不足
据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的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对参加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通过学习从而摆脱原单位到内地另谋职业的居多,而对于其它非本科毕业的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这主要迫于非本科毕业的教师不能上课的硬性规定。一旦学历学习完成,学习动力大减。并且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没有升学率的要求,考试具有随意性,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下去易养成惰性,教师的钻研、敬业精神逐渐淡化。教师未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学习动力不足,终身教育的观念未形成。
2.1.2 继续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学校未建立培训经费保障制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基本由教师本人承担,而一些继续教育费用特别是学历费用较多,使得部分教师放弃继续教育的机会。特别是边远地区经济文化还相对落后,信息闭塞,交通又欠方便,使得教师的继续教育举步维艰。
2.1.3 家庭、事业和学习三者关系难以协调
已婚教师特别是女性要承担繁重的家庭任务,再加上工作的压力和事物繁忙,使得一些教师对继续教育望而却步,心有余而力不足。
2.2 间接原因
2.2.1 学校不够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相当部分学校在对待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上,未摆正当前工作与学校长远发展的关系,认为继续教育,特别是到外地进修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导向上对教师继续教育缺乏激励。学校只注重对当前工作的管理考核,忽视教师自身发展和学校的长远发展,造成教师缺乏学习热情和知识结构的老化。
2.2.2 学校对继续教育管理不够得力。
在管理过程中,学校未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计划内容,使得教师的继续教育无法进入学校工作日程,更谈不上督促、指导,因而无法推动该项工作。
2.2.3 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学校未建立有利于教师继续教育相关的制度,如缺少奖励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没有制度的保障,教师继续教育变成了纯粹的个人行为。这样的学校是很难形成比进修、争提高的学习氛围。学校必然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缺少活力。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学校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并建立有效机制
学校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视做深化教育改革、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办出职业特色的根本大计来抓,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出教师继续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教师队伍的现状做出客观分析,确定各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规划,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机制。
3.1.1 建立激励机制。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科学的教师教育管理制度,实现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目的。以促进受教育者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种激励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西方式的行为激励模式,它根据人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从而满足人的某种欲望;二是东方式的思想激励模式,通过思想教育,促使人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判断标准。不管哪种模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产生继续教育的动力,主要是指接受教育者追求新知识、参与学习、接受继续教育的驱动力。比如,每学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学习,学习所规定的课程,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证书,学校可以凭证书奖励教师。
3.1.2 建立考核机制。考核作为评价手段,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把继续教育视为每位教师的义务,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课时和所修科目量化并参与教师的年终考评,对每年考评不称职的教师,不管职称如何一律不聘或高职低聘,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末位淘汰制。
同时,学校还应把中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聘任、晋级、职称评定、奖惩、选拔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必要条件,从而形成一种自愿学习的风气,时刻有种紧迫感,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以满足教师的自尊心、成就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3.2 组织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2.1 岗位培训
依据教师岗位职责和实际工作需要,通过岗位培训和自学自练,使教师达到岗位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此种形式,可以进行政治思想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政策法规学习,教师基本功训练,教材教法研究。
3.2.2 离岗培训
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或其它时间,在几年内按计划安排到教师进修院校接受定时间的集中离岗培训。教学形式包括授课讲座,观摩教学、听课、评课、电化教学等,主要进行教学基本功、教材、教学大纲及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考试、考核。
3.2.3 骨干教师培训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领域的中坚力量,是学科带头人的后备军。在选拔骨干教师的过程中,要重点选择思想政治过硬,有学术见解,在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有发展前途的老师,重点进行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进修,进行知识更新和现代化信息储备,开展教改实验和教育科学研究。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
3.2.4 新教师培训
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在试用期内,经过培训,使其热爱教育工作,熟悉和初步掌握所教学科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使之尽快适应教育教学的工作需要。
3.2.5 “双师型”教师培训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中职教师,无论是公共基础课、理论课教师,还是专业实践技能课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及不断接受新知识、新工艺的能力,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向一专多能型方向发展。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培训的内容要以培养专业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2)必要的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知识。(3)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处理技术。(4)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知识。培训方式包括校本培训和依托社会,采取挂职方式,实施校外培训。
3.3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完善教师的自我发展
在我国,终身教育的观念尚未被多数人甚至教育工作者所认识,一次性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学习作为一种生存手段的观念淡薄,大家学习意识不高。
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教育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的培养要靠高素质的教师,开展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己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对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管理涉及多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本文没有涉及到,只能在借鉴现行国内外中职教师的培训、管理机制建立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其后续的发展将有待于笔者进行继续不断的关注、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春茂. 世纪末的思考——教师队伍建设热点透析[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23-224.
[2] 赵连根. 新世纪与师资队伍[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68-170.
[3] 吴雪萍.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77-132.
[4] 万福. 我国对青年教师培训工作的几种模式与机制[J]. 北京教育,1998.3.
[5] 吴健震,李文明. 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12.
关键词:中职教师 继续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6-056-02
在知识经济日益急切呼唤高素质劳动者的今天,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建设一支高素质、有特色的职教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所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明确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地方各级财政要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因此,继续教育对中职学校师资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中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才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索阶段,探求中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普遍性。
1、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中等职业教育面向21世纪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存在着很多问题。2007年4月,教育部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中指出:“随着近几年中职教育持续扩招,教师紧缺的问题日益严峻。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超过21:1。据测算,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至少还有30万缺口。此外,专业教师比例偏低,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的问题还很突出。专业教师中,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仅占52%,45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教师比例不足10%。”不难看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己经成为当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的关键问题。教师继续教育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当前我们的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还存在许多弊端,如:经费问题和工学矛盾造成教师继续教育困难重重;教师继续教育意识淡薄、安于现状;培训方法、内容单一,效果不明显;对师资的再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加强等。
2、原因分析
2.1 直接原因
2.1.1 教师自身对继续教育认识不足
据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的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对参加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通过学习从而摆脱原单位到内地另谋职业的居多,而对于其它非本科毕业的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这主要迫于非本科毕业的教师不能上课的硬性规定。一旦学历学习完成,学习动力大减。并且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没有升学率的要求,考试具有随意性,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下去易养成惰性,教师的钻研、敬业精神逐渐淡化。教师未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学习动力不足,终身教育的观念未形成。
2.1.2 继续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学校未建立培训经费保障制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基本由教师本人承担,而一些继续教育费用特别是学历费用较多,使得部分教师放弃继续教育的机会。特别是边远地区经济文化还相对落后,信息闭塞,交通又欠方便,使得教师的继续教育举步维艰。
2.1.3 家庭、事业和学习三者关系难以协调
已婚教师特别是女性要承担繁重的家庭任务,再加上工作的压力和事物繁忙,使得一些教师对继续教育望而却步,心有余而力不足。
2.2 间接原因
2.2.1 学校不够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相当部分学校在对待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上,未摆正当前工作与学校长远发展的关系,认为继续教育,特别是到外地进修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导向上对教师继续教育缺乏激励。学校只注重对当前工作的管理考核,忽视教师自身发展和学校的长远发展,造成教师缺乏学习热情和知识结构的老化。
2.2.2 学校对继续教育管理不够得力。
在管理过程中,学校未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计划内容,使得教师的继续教育无法进入学校工作日程,更谈不上督促、指导,因而无法推动该项工作。
2.2.3 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学校未建立有利于教师继续教育相关的制度,如缺少奖励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没有制度的保障,教师继续教育变成了纯粹的个人行为。这样的学校是很难形成比进修、争提高的学习氛围。学校必然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缺少活力。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学校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并建立有效机制
学校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视做深化教育改革、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办出职业特色的根本大计来抓,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出教师继续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教师队伍的现状做出客观分析,确定各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规划,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机制。
3.1.1 建立激励机制。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科学的教师教育管理制度,实现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目的。以促进受教育者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种激励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西方式的行为激励模式,它根据人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从而满足人的某种欲望;二是东方式的思想激励模式,通过思想教育,促使人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判断标准。不管哪种模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产生继续教育的动力,主要是指接受教育者追求新知识、参与学习、接受继续教育的驱动力。比如,每学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学习,学习所规定的课程,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证书,学校可以凭证书奖励教师。
3.1.2 建立考核机制。考核作为评价手段,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把继续教育视为每位教师的义务,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课时和所修科目量化并参与教师的年终考评,对每年考评不称职的教师,不管职称如何一律不聘或高职低聘,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末位淘汰制。
同时,学校还应把中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聘任、晋级、职称评定、奖惩、选拔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必要条件,从而形成一种自愿学习的风气,时刻有种紧迫感,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以满足教师的自尊心、成就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3.2 组织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2.1 岗位培训
依据教师岗位职责和实际工作需要,通过岗位培训和自学自练,使教师达到岗位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此种形式,可以进行政治思想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政策法规学习,教师基本功训练,教材教法研究。
3.2.2 离岗培训
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或其它时间,在几年内按计划安排到教师进修院校接受定时间的集中离岗培训。教学形式包括授课讲座,观摩教学、听课、评课、电化教学等,主要进行教学基本功、教材、教学大纲及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考试、考核。
3.2.3 骨干教师培训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领域的中坚力量,是学科带头人的后备军。在选拔骨干教师的过程中,要重点选择思想政治过硬,有学术见解,在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有发展前途的老师,重点进行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进修,进行知识更新和现代化信息储备,开展教改实验和教育科学研究。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
3.2.4 新教师培训
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在试用期内,经过培训,使其热爱教育工作,熟悉和初步掌握所教学科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使之尽快适应教育教学的工作需要。
3.2.5 “双师型”教师培训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中职教师,无论是公共基础课、理论课教师,还是专业实践技能课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及不断接受新知识、新工艺的能力,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向一专多能型方向发展。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培训的内容要以培养专业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2)必要的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知识。(3)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处理技术。(4)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知识。培训方式包括校本培训和依托社会,采取挂职方式,实施校外培训。
3.3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完善教师的自我发展
在我国,终身教育的观念尚未被多数人甚至教育工作者所认识,一次性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学习作为一种生存手段的观念淡薄,大家学习意识不高。
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教育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的培养要靠高素质的教师,开展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己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对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管理涉及多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本文没有涉及到,只能在借鉴现行国内外中职教师的培训、管理机制建立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其后续的发展将有待于笔者进行继续不断的关注、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春茂. 世纪末的思考——教师队伍建设热点透析[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23-224.
[2] 赵连根. 新世纪与师资队伍[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68-170.
[3] 吴雪萍.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77-132.
[4] 万福. 我国对青年教师培训工作的几种模式与机制[J]. 北京教育,1998.3.
[5] 吴健震,李文明. 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