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各科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作为一个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德育理念?以下是笔者的三点想法,愿与大家分享。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第一职责应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第三才是传授具体知识。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都在细心观察,有意无意地加以仿效,会对正处于人格发展关键时期的学生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健全人格,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塑造,言传身教,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我们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我们要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关心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给予及时的解决。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发挥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二、适当关注数学史,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数学史知识之中包含了巨大的文化价值,介绍数学史知识可以让数学文化的魅力渗入到教学之中,让学生喜欢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乃至为数学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1.搜集数学家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
可以让学生从课外读物、因特网中查找收集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童年故事及他们严谨治学、迎难而上的事迹,利用课外活动课让大家相互讲述,体会数学家的人格力量与科学精神。例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就是在上中学时,数学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难倒无数数学家的难题后,其心灵受到了震撼,点燃起他攀登高峰、摘取桂冠的热情。他一生醉心于数学,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大数学家欧拉晚年双目失明,但他以坚韧的毅力继续保持了数学方面的高度创造力,以致于他的论文多而且长,科学院只好对论文篇幅做出限制。在他去世之后的10年内,他的论文仍在科学院的院刊上持续发表。
学习数学史可以让我们从数学家身上学到他们身处逆境、矢志不渝的精神,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态度,屡败屡战、永不放弃的意志,激励我们奋发向上,终身学习。
2.了解数学符号来源,体验科学发现过程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对数学符号的掌握。每一个数学符号的产生都有独特的历程。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认识到数学符号也是充满智慧、充满生命活力的。例如,等号“=”是英国数学家雷科德于1557年在他数学著作中首创,当时并没有普遍使用,此后仍有韦达和笛卡尔分别用“。”和“oc”表示相等,后来经数学家莱布尼兹的提倡后,“=”才被世人广泛采用,并沿用至今。数学符号有的来源于象形,实际上是缩小的图形。如平行符号“∥”是两条平行的直线;垂直符号“⊥”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符号“⊙”表示一个圆,中间的一点表示圆心,以免与数0及英文字母O混淆。有的是来源于会意,由图形就可以看出某种特殊的意义。用符号“>”表示大于(左侧大,右边小),“<”表示小于(左侧小,右边大),意思不难理解;用括号“( )”“[ ]”“{ }”表示把若干个量结合在一起,也是不言而喻。还有是来源于文字的缩写,如我们学到的平方根号中的“√”,是从拉丁字母radix(根值)的第一个字母r演变而来。每个数学符号从首创到被世人承认和沿用,都是数学家的聪明才智和艰辛劳动的成果,蕴含着他们对数学符号化的执着追求。一个个数学符号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探究数学史名题,领略数学的魅力
在数学课上,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如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的不同策略:杨辉法、罗伯法、巴舍法;介绍欧拉“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丢番图的墓志铭、斐波那契的“兔子问题”、涡卡诺夫斯基的算术题等数学史上的名题,这些题目因其富有挑战性的题目设置和精妙的解题策略,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的无穷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认识数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数学中许多重要的思想和方法来源于人类的现实需要,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几乎对人类历史文化的所有层面产生了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借助数学模型方法,数学生物学家们解释了为什么处于哺乳动物体积分布谱两端的大象和老鼠身上的颜色比较均匀一致,而不太大也不太小的动物,如斑马、金钱豹等,身上的花纹就会很不寻常。又如医学中应用数学方法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计算机数值诊断,即利用数学的信息理论、数据处理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对患者的症状表现及各项指标进行数学加工分析,做出疾病的诊断结果。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的获得、传递与存储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密码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其在军事对抗、政治斗争、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密码的编制与破译,都与数学息息相关。
当今数学的应用正在向包括粒子物理、生命科学、航空技术、地质勘探等在内的一切科技领域进军。除了自然科学外,在经济学及其他过去认为不适用数学的社会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内,数学方法也都在崭露头角。与过去不同的是,数学在向外渗透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与其他领域相结合而形成交叉学科。
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适时将一些相关社会内容补充进去,例如物价、增长率、造价、利润、储蓄、规划、生态平衡、运载火箭的运行轨迹方程等等,这样,数学教学才会具有生命力,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M.克莱因)数学是一门需要花费力气才能学好的科学,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学习中必然会遇到困难,有一些学生在困难面前退缩,失去学数学的兴趣,有些学生能知难而进,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通过德育,让学生学习数学家的恒心与毅力,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这种德育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是美的,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其数学素养和审美素质也随之得到提高。
概括地说,数学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概念、方法和理论的历史形成与现实价值,有助于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对待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思考方式去处置各类现实问题,真正树立科学精神,获得知识与人格的双重提升。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李星辰)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第一职责应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第三才是传授具体知识。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都在细心观察,有意无意地加以仿效,会对正处于人格发展关键时期的学生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健全人格,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塑造,言传身教,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我们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我们要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关心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给予及时的解决。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发挥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二、适当关注数学史,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数学史知识之中包含了巨大的文化价值,介绍数学史知识可以让数学文化的魅力渗入到教学之中,让学生喜欢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乃至为数学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1.搜集数学家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
可以让学生从课外读物、因特网中查找收集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童年故事及他们严谨治学、迎难而上的事迹,利用课外活动课让大家相互讲述,体会数学家的人格力量与科学精神。例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就是在上中学时,数学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难倒无数数学家的难题后,其心灵受到了震撼,点燃起他攀登高峰、摘取桂冠的热情。他一生醉心于数学,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大数学家欧拉晚年双目失明,但他以坚韧的毅力继续保持了数学方面的高度创造力,以致于他的论文多而且长,科学院只好对论文篇幅做出限制。在他去世之后的10年内,他的论文仍在科学院的院刊上持续发表。
学习数学史可以让我们从数学家身上学到他们身处逆境、矢志不渝的精神,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态度,屡败屡战、永不放弃的意志,激励我们奋发向上,终身学习。
2.了解数学符号来源,体验科学发现过程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对数学符号的掌握。每一个数学符号的产生都有独特的历程。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认识到数学符号也是充满智慧、充满生命活力的。例如,等号“=”是英国数学家雷科德于1557年在他数学著作中首创,当时并没有普遍使用,此后仍有韦达和笛卡尔分别用“。”和“oc”表示相等,后来经数学家莱布尼兹的提倡后,“=”才被世人广泛采用,并沿用至今。数学符号有的来源于象形,实际上是缩小的图形。如平行符号“∥”是两条平行的直线;垂直符号“⊥”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符号“⊙”表示一个圆,中间的一点表示圆心,以免与数0及英文字母O混淆。有的是来源于会意,由图形就可以看出某种特殊的意义。用符号“>”表示大于(左侧大,右边小),“<”表示小于(左侧小,右边大),意思不难理解;用括号“( )”“[ ]”“{ }”表示把若干个量结合在一起,也是不言而喻。还有是来源于文字的缩写,如我们学到的平方根号中的“√”,是从拉丁字母radix(根值)的第一个字母r演变而来。每个数学符号从首创到被世人承认和沿用,都是数学家的聪明才智和艰辛劳动的成果,蕴含着他们对数学符号化的执着追求。一个个数学符号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探究数学史名题,领略数学的魅力
在数学课上,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如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的不同策略:杨辉法、罗伯法、巴舍法;介绍欧拉“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丢番图的墓志铭、斐波那契的“兔子问题”、涡卡诺夫斯基的算术题等数学史上的名题,这些题目因其富有挑战性的题目设置和精妙的解题策略,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的无穷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认识数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数学中许多重要的思想和方法来源于人类的现实需要,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几乎对人类历史文化的所有层面产生了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借助数学模型方法,数学生物学家们解释了为什么处于哺乳动物体积分布谱两端的大象和老鼠身上的颜色比较均匀一致,而不太大也不太小的动物,如斑马、金钱豹等,身上的花纹就会很不寻常。又如医学中应用数学方法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计算机数值诊断,即利用数学的信息理论、数据处理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对患者的症状表现及各项指标进行数学加工分析,做出疾病的诊断结果。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的获得、传递与存储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密码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其在军事对抗、政治斗争、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密码的编制与破译,都与数学息息相关。
当今数学的应用正在向包括粒子物理、生命科学、航空技术、地质勘探等在内的一切科技领域进军。除了自然科学外,在经济学及其他过去认为不适用数学的社会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内,数学方法也都在崭露头角。与过去不同的是,数学在向外渗透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与其他领域相结合而形成交叉学科。
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适时将一些相关社会内容补充进去,例如物价、增长率、造价、利润、储蓄、规划、生态平衡、运载火箭的运行轨迹方程等等,这样,数学教学才会具有生命力,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M.克莱因)数学是一门需要花费力气才能学好的科学,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学习中必然会遇到困难,有一些学生在困难面前退缩,失去学数学的兴趣,有些学生能知难而进,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通过德育,让学生学习数学家的恒心与毅力,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这种德育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是美的,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其数学素养和审美素质也随之得到提高。
概括地说,数学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概念、方法和理论的历史形成与现实价值,有助于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对待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思考方式去处置各类现实问题,真正树立科学精神,获得知识与人格的双重提升。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李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