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理应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确定为课改的核心和重要目标。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模式
在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要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新课程的理念,让我们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快乐地学习、自主地学习,每一个都是独特的学习者。我们要改变以前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构建起一个以学生为主的、努力发现、积极创造、愉快合作、孜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一个快乐而充满激情的课堂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验,我和我的同仁们总结出初中语文学科“六步探索教学法”。
一、情境导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兴趣的事物,就容易成为人注意的对象,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导入就是在上课伊始就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一开始就对本节学习充满兴趣。常用的情境导入的方法有介绍人物法、故事铺垫法、设置悬念法、歌曲导入法、图片导入法、视频导入法等等,都可以有效地为学生创设出课堂需要的情境。如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首先让学生集体演唱闻一多先生作词的《七子之歌?澳门》,让学生进入情境,再引出闻一多先生的经历及作品,整堂课学生都很有兴趣,而且对闻一多先生充满敬意,学习目标达成度非常高。
二、检查预习
预习就是让学生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前,利用字词典、互联网以及各种资料自己学习文章的过程。其中包括阅读文章内容,扫除文字障碍,解决课后练习题,了解文章主旨,同时提出自己预读过程中不明白的问题,在同学们中间质疑问难。这样学生不但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而且也把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了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平时加强对于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也要为学生提供最恰当的预习内容。预习内容要围绕三维目标,根据所学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设置,主要是围绕文章的自读提示,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预习题,具体指导学生的预习。常见的预习模式大概是:(1)默读课文至少一遍,通过查找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同时标段;(2)圈点勾画能体现课文主要内容的重点段落和关键词语,尽量找出每段的中心句;(3)概括出课文的主旨;(4)写出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学生自学了生字词,大概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长期坚持,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自觉预习、积极思考、勤查字典的好习惯。而检查预习就是在情境导入之后,简单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既可以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调整课堂,又巩固了学生的预习成果,还对预
习起到了指导和督促的作用,可谓是一举三得。
三、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继预习之后进一步地与文本对话,也是从整体上来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感知的最基本方法是读书,在我们平时的听课中,评价一节语文课的关键标准之一就是读书。读书,是学习语文最原始也最有用的基本方法之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多少人学习经验的总结。这里所说的读书主要指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在教师指导下的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要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否则读书过程便不能深入细致地进行下去。整体感知就是通过读书初步感知课文基本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并初步感知作品主旨。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感知课文,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但切忌问题烦琐细致,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纲式大问题,数量最多不能超过三个。如在学习何其芳的《秋天》这首诗歌时,我给学生提出的整体感知问题有三个:(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2)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和感情都有了一个理性而又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讨论探究
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前面的检查预习和整体感知,学生已经基本解决了那些简单的问题,但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能还是糊里糊涂,当学生独立思考走入了迷雾,或者是误入歧途时,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是大家低着头鸦雀无声,要么是各执一词,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一定会在此时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利用强大的集体智慧,解决个体思维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此一来不但使学生的个人思维得到了发展和检验,也使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到了合作的力量与快乐。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题目应该是提前设计再加上课堂上的运行情况而决定的,提前设计时要注意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艰深晦涩。比如,在学习《绿色蝈蝈》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行文活泼和语言生动的特点,我安排他们讨论探究以下问题:(1)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2)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这些问题既是必须要解决的,也是学生独立学习时的难点。通过讨论探究的形式,很好地突破了难点。至于讨论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依,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课文内容、课堂目标、讨论目标等灵活决定,还应给学生留有回去思考的余地。不可否认的是,会有一些难度较大、分歧较多的问题,通过讨论仍不能解决,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了。
其实,教学过程应该有模式却又不唯模式,要学会灵活运用,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每节课的具体方案。但是不管怎样上,都始终要记住我们的目标: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快乐中得到提升,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模式
在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要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新课程的理念,让我们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快乐地学习、自主地学习,每一个都是独特的学习者。我们要改变以前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构建起一个以学生为主的、努力发现、积极创造、愉快合作、孜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一个快乐而充满激情的课堂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验,我和我的同仁们总结出初中语文学科“六步探索教学法”。
一、情境导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兴趣的事物,就容易成为人注意的对象,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导入就是在上课伊始就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一开始就对本节学习充满兴趣。常用的情境导入的方法有介绍人物法、故事铺垫法、设置悬念法、歌曲导入法、图片导入法、视频导入法等等,都可以有效地为学生创设出课堂需要的情境。如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首先让学生集体演唱闻一多先生作词的《七子之歌?澳门》,让学生进入情境,再引出闻一多先生的经历及作品,整堂课学生都很有兴趣,而且对闻一多先生充满敬意,学习目标达成度非常高。
二、检查预习
预习就是让学生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前,利用字词典、互联网以及各种资料自己学习文章的过程。其中包括阅读文章内容,扫除文字障碍,解决课后练习题,了解文章主旨,同时提出自己预读过程中不明白的问题,在同学们中间质疑问难。这样学生不但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而且也把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了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平时加强对于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也要为学生提供最恰当的预习内容。预习内容要围绕三维目标,根据所学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设置,主要是围绕文章的自读提示,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预习题,具体指导学生的预习。常见的预习模式大概是:(1)默读课文至少一遍,通过查找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同时标段;(2)圈点勾画能体现课文主要内容的重点段落和关键词语,尽量找出每段的中心句;(3)概括出课文的主旨;(4)写出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学生自学了生字词,大概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长期坚持,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自觉预习、积极思考、勤查字典的好习惯。而检查预习就是在情境导入之后,简单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既可以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调整课堂,又巩固了学生的预习成果,还对预
习起到了指导和督促的作用,可谓是一举三得。
三、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继预习之后进一步地与文本对话,也是从整体上来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感知的最基本方法是读书,在我们平时的听课中,评价一节语文课的关键标准之一就是读书。读书,是学习语文最原始也最有用的基本方法之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多少人学习经验的总结。这里所说的读书主要指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在教师指导下的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要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否则读书过程便不能深入细致地进行下去。整体感知就是通过读书初步感知课文基本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并初步感知作品主旨。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感知课文,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但切忌问题烦琐细致,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纲式大问题,数量最多不能超过三个。如在学习何其芳的《秋天》这首诗歌时,我给学生提出的整体感知问题有三个:(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2)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和感情都有了一个理性而又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讨论探究
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前面的检查预习和整体感知,学生已经基本解决了那些简单的问题,但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能还是糊里糊涂,当学生独立思考走入了迷雾,或者是误入歧途时,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是大家低着头鸦雀无声,要么是各执一词,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一定会在此时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利用强大的集体智慧,解决个体思维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此一来不但使学生的个人思维得到了发展和检验,也使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到了合作的力量与快乐。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题目应该是提前设计再加上课堂上的运行情况而决定的,提前设计时要注意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艰深晦涩。比如,在学习《绿色蝈蝈》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行文活泼和语言生动的特点,我安排他们讨论探究以下问题:(1)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2)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这些问题既是必须要解决的,也是学生独立学习时的难点。通过讨论探究的形式,很好地突破了难点。至于讨论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依,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课文内容、课堂目标、讨论目标等灵活决定,还应给学生留有回去思考的余地。不可否认的是,会有一些难度较大、分歧较多的问题,通过讨论仍不能解决,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了。
其实,教学过程应该有模式却又不唯模式,要学会灵活运用,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每节课的具体方案。但是不管怎样上,都始终要记住我们的目标: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快乐中得到提升,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