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公时期,晋国以“尊王攘夷”作为其邦交主旨,通过与中原诸国、周边戎狄的广泛邦交,逐步建立起以对抗南方楚国为中心的中原联盟。文公时期晋国的邦交是推动晋国发展、影响春秋社会走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春秋时期晋国邦交的考察对于我们晋国史研究和邦交相关问题研究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公时期;晋国;邦交策略
晋文公初年,楚国势力崛起,入侵中原、围困宋齐、征服郑国、交结曹卫,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都对晋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晋国自身的命运。晋文公继位后,以“尊王攘夷”作为其邦交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与中原诸国、周边戎狄的广泛邦交,形成了共同对抗南方楚国的中原联盟。
一、文公时期晋国与周王室的邦交
晋献公晚年,发生“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被逼自杀,公子重耳、夷吾出奔他国。重耳在外流亡19年,在其流亡的过程中对各国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都有所了解,回国继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晋国逐渐强大起来。
文公时期,晋国在政治上维护周王室权威;军事上则以勤王为主。“文公二年,周襄王弟子带为争夺王位,勾引狄人攻入王室。据《左传》记载:该年冬,王使来告难曰:不谷不德,德罪于母子之宠子带,鄙在郑地汜,敢告叔父。”[1]文公听取狐偃的建议,辞退前来接纳周王的秦师,并命“右师围温,左师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与隰城。”[2]晋国通过实际行动将其“尊王攘夷”的政策落到实处,获得了周王室的好感。同时,大大提高了晋国在各诸侯国中的地位。接着,晋文公去朝见天子,天子设宴招待文公,并把阳樊、温、原、穳茅四邑之地赐予文公。“晋启南阳”使其打开通往中原的关口,晋国的疆域扩展到黄河以北。
二、晋国与戎狄的邦交
春秋时期,晋国与戎狄的关系十分密切,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十分频繁,不但加速了戎狄华夏化的过程,而且也使得华夏族晋国受到戎狄的影响。晋国周围戎狄环绕,初封时,成王就告诫唐叔虞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文公时期,晋国继续实行“和戎”的传统政策,不仅改善了晋与戎狄民族的关系,而且在晋国成就霸业的过程中,“和戎”政策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晋国的“和戎”始于惠公时期,而文公即位以后,对改善晋国和戎狄的关系大有益处。在重耳流亡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狄国,其一是考虑到的是甥舅血缘关系,其二就是地缘关系,两国领土接壤且狄国地域广阔,对其来说,这无疑是个最佳选择。文公时期,晋国与戎狄不仅在政治文化上联系密切,两国在经济军事上也有一定交流。“晋文公在平叛叔带之乱时,曾行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3]文公时期,晋国通过“和戎”不仅避免了因战争而带给双方人民的痛苦,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文公霸业,加速了戎狄民族华夏化的进程,对晋国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文公时期晋国与大诸侯国的邦交
(一)晋齐邦交
春秋时期,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群起而争霸。齐桓公死后,齐国虽仍以霸主自居,但早已失去霸主应具备的实力和资格。此时,晋国势力日益强大,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也逐步提升。而文公时期,齐国受到南方楚国的入侵,晋国的东南部与齐国接壤,齐国周围有鲁国、燕国等环绕;而从国力的对比来说,晋国远远超过齐国,所以,齐国不得不向晋国寻求保护。对齐国来说,依附与强大的晋国可以避免腹背受敌的困境,对晋国来说,齐国的归附也避免了争霸战争的后顾之忧。
据《史记》记载:“二月,晋侯,齐侯盟与敛盂。”[4]晋齐两国在抗楚问题上达成共识。接着,城濮一战,晋国成为继齐国之后第二大霸主国 ,在晋国所召开的践土会盟上,晋文公被周襄王册封为“侯伯”正式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这一时期,齐国和晋国的其他附属国一样,服从晋国的统治。
(二)晋秦邦交
晋文公时期,晋秦两国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在晋文公建立霸业的过程中,与各个诸侯国的联姻使得双方避免了因兵戎相見所带给两国人民的痛苦,对其成就霸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晋国与秦国的互相联姻,至今都留有“秦晋之好”的典故。《国语》记载“秦伯召公子于楚,楚子原幣以送公子于秦。重耳至秦,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起初重耳“不欲受”后来在胥臣的劝谏下,决心以大局为重,接受怀嬴。秦晋的这次联姻对双方是十分有利的。晉文公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成为晋国国君,同时,为了报答秦国出兵相助,立五个秦女中的文嬴为夫人。从中可以看出,晋国对秦国的高度重视。此外,在晋文公争霸的过程中,秦国也一直站在晋国一方。在城濮之战中,秦国也是站在晋国一方。然而,晋文公过世后,秦国率先打破了“秦晋之好”的局面,企图侵吞郑国作为入侵中原的跳板。从这之后,两国开始连年交兵,既破坏了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又给双方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四、晋国与其他小诸侯国的邦交
晋宋邦交
晋国自献公之后国力不断提高,国家地位也有所上升,开始迈入大国争霸的行列之中,因而与南方楚国的矛盾冲突也逐渐多了起来。各个小诸侯国则要根据形势的变换来寻找自己依附的力量。晋宋两国并不接壤,也没有什么利益的纠纷。那么,宋国为什么始终是晋国坚定追随者呢?晋国对待宋国的态度为什么也与众不同呢?因为宋国与楚国接壤,在晋文公争霸中原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得到宋国的支持,对其来说不仅可以使其军队直接得到物资补给,还可以避免宋国依附于楚国,壮大楚国的国力。城濮一战,不仅解决了“宋之围”的险境,而且实现了晋国称霸中原的梦想,同时也赢得了一些诸侯国对晋国的信任,可谓是一举三得。
晋郑关系
郑国是在周宣王二十二年得以建国,最初的封地位于镐京畿内的郑地。晋文侯和郑武公护送平王东迁是晋国与郑国的首次交往。而在整个春秋中期,郑国是“秋千政策”的典型国家。郑国与楚国接壤,得到郑国的支持对晋楚两国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晋郑两国的邦交与晋楚两国的实力对比密切相关,哪一方强盛,郑国就依附哪一国,这种“唯强是从”的邦交政策贯穿于晋郑关系的始末。而文公时期,经城濮一战,晋国实力已超过楚国,这一时期的晋郑关系则是郑国依附强大的晋国。在春秋社会这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这种外交政策即给其带来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许多消极作用。
春秋时期是个大动荡,大分裂,大融合的时期,晋国与周王室、戎狄、大、小诸侯国的邦交关系错综复杂、变幻莫测。晋文公时期晋国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邦交策略,是从晋国的国情出发,服务于晋国霸业的邦交策略。文公时期,晋国以自己为中心开展的一系列外交活动避免了中原诸国受北方戎狄、西方强秦、南方楚国的入侵。同时,晋国通过与戎狄、齐国、楚国的通婚,不仅进一步增进彼此的友谊,而且还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发展。通过“尊王攘夷”进一步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起到了促进礼乐制与政治局势名实相符的作用,但在同时也破坏了原来的礼乐制度。城濮一战,确立了晋文公的霸业地位,晋文公继齐桓公之后成为春秋时代第二代霸主,开始了晋国历史的第一个强盛时期。在春秋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晋国的国家地位至关重要,而文公时期的一系列邦交政策对于其成就霸业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后来的悼公续霸、桓公复霸做了良好的铺垫。
注释: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三版,第220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422页。
[3]左丘明《国语·晋语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221页。
[4]司马迁《史记·晋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628页。
参考文献:
[1]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作者简介:张静(1991—),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关键词】:文公时期;晋国;邦交策略
晋文公初年,楚国势力崛起,入侵中原、围困宋齐、征服郑国、交结曹卫,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都对晋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晋国自身的命运。晋文公继位后,以“尊王攘夷”作为其邦交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与中原诸国、周边戎狄的广泛邦交,形成了共同对抗南方楚国的中原联盟。
一、文公时期晋国与周王室的邦交
晋献公晚年,发生“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被逼自杀,公子重耳、夷吾出奔他国。重耳在外流亡19年,在其流亡的过程中对各国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都有所了解,回国继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晋国逐渐强大起来。
文公时期,晋国在政治上维护周王室权威;军事上则以勤王为主。“文公二年,周襄王弟子带为争夺王位,勾引狄人攻入王室。据《左传》记载:该年冬,王使来告难曰:不谷不德,德罪于母子之宠子带,鄙在郑地汜,敢告叔父。”[1]文公听取狐偃的建议,辞退前来接纳周王的秦师,并命“右师围温,左师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与隰城。”[2]晋国通过实际行动将其“尊王攘夷”的政策落到实处,获得了周王室的好感。同时,大大提高了晋国在各诸侯国中的地位。接着,晋文公去朝见天子,天子设宴招待文公,并把阳樊、温、原、穳茅四邑之地赐予文公。“晋启南阳”使其打开通往中原的关口,晋国的疆域扩展到黄河以北。
二、晋国与戎狄的邦交
春秋时期,晋国与戎狄的关系十分密切,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十分频繁,不但加速了戎狄华夏化的过程,而且也使得华夏族晋国受到戎狄的影响。晋国周围戎狄环绕,初封时,成王就告诫唐叔虞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文公时期,晋国继续实行“和戎”的传统政策,不仅改善了晋与戎狄民族的关系,而且在晋国成就霸业的过程中,“和戎”政策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晋国的“和戎”始于惠公时期,而文公即位以后,对改善晋国和戎狄的关系大有益处。在重耳流亡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狄国,其一是考虑到的是甥舅血缘关系,其二就是地缘关系,两国领土接壤且狄国地域广阔,对其来说,这无疑是个最佳选择。文公时期,晋国与戎狄不仅在政治文化上联系密切,两国在经济军事上也有一定交流。“晋文公在平叛叔带之乱时,曾行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3]文公时期,晋国通过“和戎”不仅避免了因战争而带给双方人民的痛苦,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文公霸业,加速了戎狄民族华夏化的进程,对晋国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文公时期晋国与大诸侯国的邦交
(一)晋齐邦交
春秋时期,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群起而争霸。齐桓公死后,齐国虽仍以霸主自居,但早已失去霸主应具备的实力和资格。此时,晋国势力日益强大,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也逐步提升。而文公时期,齐国受到南方楚国的入侵,晋国的东南部与齐国接壤,齐国周围有鲁国、燕国等环绕;而从国力的对比来说,晋国远远超过齐国,所以,齐国不得不向晋国寻求保护。对齐国来说,依附与强大的晋国可以避免腹背受敌的困境,对晋国来说,齐国的归附也避免了争霸战争的后顾之忧。
据《史记》记载:“二月,晋侯,齐侯盟与敛盂。”[4]晋齐两国在抗楚问题上达成共识。接着,城濮一战,晋国成为继齐国之后第二大霸主国 ,在晋国所召开的践土会盟上,晋文公被周襄王册封为“侯伯”正式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这一时期,齐国和晋国的其他附属国一样,服从晋国的统治。
(二)晋秦邦交
晋文公时期,晋秦两国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在晋文公建立霸业的过程中,与各个诸侯国的联姻使得双方避免了因兵戎相見所带给两国人民的痛苦,对其成就霸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晋国与秦国的互相联姻,至今都留有“秦晋之好”的典故。《国语》记载“秦伯召公子于楚,楚子原幣以送公子于秦。重耳至秦,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起初重耳“不欲受”后来在胥臣的劝谏下,决心以大局为重,接受怀嬴。秦晋的这次联姻对双方是十分有利的。晉文公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成为晋国国君,同时,为了报答秦国出兵相助,立五个秦女中的文嬴为夫人。从中可以看出,晋国对秦国的高度重视。此外,在晋文公争霸的过程中,秦国也一直站在晋国一方。在城濮之战中,秦国也是站在晋国一方。然而,晋文公过世后,秦国率先打破了“秦晋之好”的局面,企图侵吞郑国作为入侵中原的跳板。从这之后,两国开始连年交兵,既破坏了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又给双方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四、晋国与其他小诸侯国的邦交
晋宋邦交
晋国自献公之后国力不断提高,国家地位也有所上升,开始迈入大国争霸的行列之中,因而与南方楚国的矛盾冲突也逐渐多了起来。各个小诸侯国则要根据形势的变换来寻找自己依附的力量。晋宋两国并不接壤,也没有什么利益的纠纷。那么,宋国为什么始终是晋国坚定追随者呢?晋国对待宋国的态度为什么也与众不同呢?因为宋国与楚国接壤,在晋文公争霸中原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得到宋国的支持,对其来说不仅可以使其军队直接得到物资补给,还可以避免宋国依附于楚国,壮大楚国的国力。城濮一战,不仅解决了“宋之围”的险境,而且实现了晋国称霸中原的梦想,同时也赢得了一些诸侯国对晋国的信任,可谓是一举三得。
晋郑关系
郑国是在周宣王二十二年得以建国,最初的封地位于镐京畿内的郑地。晋文侯和郑武公护送平王东迁是晋国与郑国的首次交往。而在整个春秋中期,郑国是“秋千政策”的典型国家。郑国与楚国接壤,得到郑国的支持对晋楚两国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晋郑两国的邦交与晋楚两国的实力对比密切相关,哪一方强盛,郑国就依附哪一国,这种“唯强是从”的邦交政策贯穿于晋郑关系的始末。而文公时期,经城濮一战,晋国实力已超过楚国,这一时期的晋郑关系则是郑国依附强大的晋国。在春秋社会这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这种外交政策即给其带来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许多消极作用。
春秋时期是个大动荡,大分裂,大融合的时期,晋国与周王室、戎狄、大、小诸侯国的邦交关系错综复杂、变幻莫测。晋文公时期晋国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邦交策略,是从晋国的国情出发,服务于晋国霸业的邦交策略。文公时期,晋国以自己为中心开展的一系列外交活动避免了中原诸国受北方戎狄、西方强秦、南方楚国的入侵。同时,晋国通过与戎狄、齐国、楚国的通婚,不仅进一步增进彼此的友谊,而且还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发展。通过“尊王攘夷”进一步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起到了促进礼乐制与政治局势名实相符的作用,但在同时也破坏了原来的礼乐制度。城濮一战,确立了晋文公的霸业地位,晋文公继齐桓公之后成为春秋时代第二代霸主,开始了晋国历史的第一个强盛时期。在春秋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晋国的国家地位至关重要,而文公时期的一系列邦交政策对于其成就霸业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后来的悼公续霸、桓公复霸做了良好的铺垫。
注释: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三版,第220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422页。
[3]左丘明《国语·晋语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221页。
[4]司马迁《史记·晋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628页。
参考文献:
[1]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作者简介:张静(1991—),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