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意识一直被许多语文教师所关注。因此,在课堂上,落实语言训练成了重头戏。每逢重点句段,教师总习惯让孩子去圈圈、划划、读读、议议,前一个环节刚结束,学生还没读出些什么,教师就马不停蹄地继续下个环节。乍一看,一节课教学环节紧凑,语言训练形式多样,可是静下心来,撇开那种种的浮光掠影,总感觉我们只是让学生对课文的话言材料停留在朦胧的理解、机械的记忆上,并未能真正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我们的语文教学究竟少了些什么?我想那该是一种语言训练的“深度”,教师不仅仅是让孩子蜻蜓点水般地触摸到文字,更需要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嗅进文字的深层,直至嚼出那微妙的感觉,激起孩子灵魂的撞击、情感的激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感情朗读,直至熟读成诵,内化、积累语言。
笔者目前执教了《数星星的孩子》一课,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不知有多少教师上过,文中的语言训练点能抠的都已经被抠过了。这样的一篇课文,如何让它散发出新课程的生命力呢?考虑到二下年级孩子的学情和他们的实际需求,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将目标定位于语言的朗读与品味,培养学生的语感上,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以教学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为主。
一、寻根——挖掘语言的研读点
树,因为有了自己的根,它的枝枝丫丫才得以延伸,它的叶片才得以越长越繁茂。我们的课文也是如此,只有找准了它的感情基调,教学才能顺杆儿爬,展开一系列语言训练。《数星星的孩子》记叙了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在星空下数星星的事情。课文通过描写星空的美丽,爷爷奶奶的慈祥,小张衡的认真劲儿等一幅幅温馨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张衡之所以能成为一名著名的天文学家,与他小时候那种认真、执若是分不开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确立了本文的几个语言研读点:
1 通过“汉朝”“天文学家”等词语的理解,让学生对张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想象画面,理解“满天”“撒”“珍珠”等词,感受到夜晚星空的那种宁静、繁星点点之美;
3 圈圈划划张衡数星星时的动作词,体会作者用词的连贯性和精确性,进而能感受一种温馨之美。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从而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学习文本中有效的思维方式,养成研读、品味语言的习惯,激发其大胆想象的热情,积累语言,从而达成由浅入深的教学形态。
二、激活——激发语言的表达意识
确立了品味语言的训练点,教学就有了一个立足点。紧接着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心,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怎样激活,靠的就是教师自身一种得体而优美的语言,富有激励和鼓舞的语调,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并抛出一个个值得他们去思考、去发散的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在本文中,有很多词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隔甚远,如“汉朝”“天文学家”等。怎样使学生走进这些遥远的词语,并对他们产生亲近感?这就得靠课堂上教师一次又一次的言语刺激、反复,使得这些静态的文字被激活,在理解中逐步生动、鲜活起来。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对张衡的了解只停留在“他是汉朝的一位天文学家”这种字面上的理解。至于张衡对我们后人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为什么还记得他,甚至还要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这种情感对学生而言似乎有些遥远。正因如此,在读句子时,学生无法进入文本,带着自己的一种情感去读课文。
于是,我在思索:如何能使学生通过品读文中的语言,加深对人物的印象,直至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课文?在一次次的修改、解读中,我蓦然发现,其实文中最后一段的几句话都是围绕“著名”一词在展开叙述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后,我决定以“著名”一词作为学生朗读品味本段语言的辐射点,通过词的教学带动句子,乃至整段话的理解。让“著名”一词与“张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通过教师的带读,不断用“著名”一词敲打、刺激孩子的感官,学生在反复的回读中,使本段语言呈滚动式出现,而“汉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这些原本远离学生生活的词语,也在孩子脑中不断地复现。与此同时,学生慢慢感受到这些词语不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他们的语言意识开始被激活:哦,原来几句简简单单的话居然还有那么多层意思,还同时围绕着一个词语在写啊!学习语言成了一种主动的需求,而品味语言的深度,教学的力度,也在逐步显现。
三、丰盈——充盈语言的情感体验
一旦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教师就可以把着力点放在文字的品味上。对于低段学生而言,感受语言的魅力,可以从最基本的字词入手。像本课中,学生读了句子后能体会到星空的美,但这种美是通过哪些字眼表达出来的,学生还不能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的引领,提供给孩子一个体会字义的空间。通过品味,使孩子对语言的感悟深刻起来,情感体验逐渐充盈起来,进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语言技能也得以发展。
“撒”表示的是一种不规则的美,最能体现星空的美丽,可以说是本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眼”。怎样教学才能让这样一个字,散发出一种汉字的形象美和意境美?我从“撒”的字形入手,让学生观察“撒”字的构字特点,是由“提手旁”和“散”组成,很形象地表示用手在散。明白这一点后,教师用肢体语言和情境描述,让学生的脑海里联想星星一颗颗“撒”在天空的画面;然后再出示一幅星空图,让真实的画面与他们的想象印证一下。学生在充分感受到“撒”字的形象、意趣、情致和色彩之后,再去读这个句子时的感受就是鲜活的、灵动的,更好地促进了对句子的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从“撒”的字形理解到对这个字的画面想象,并对这画面进行语言的归结,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个简简单单的字也是有生命力的,它能穿透一句话,甚至涵盖整段语言。这样,“撒”字的教学不仅有了一种厚重感,而且学生在理解“撒”的同时,还活化了画面所带来的语言,进而带动朗读层次的提高。更主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在描写时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使他们的语言技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不是“微风拂面,表皮而过”。
四、延展——提升语言的迁移运用
学习语文,不仅要“入乎其内”,还应“出乎其外”,使学生在学习了语言之后,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延展,达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迁移运用。
师:现在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来介绍一下张衡吗?
生:张衡是汉朝人,是著名的天文学家。
师:把这些词语的顺序换一下,你还能怎么说?
生: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是汉朝人。
生:张衡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是汉朝人。
……
师:说得真好,有时同一种意思,咱们可以这样说,也可以这样说。
让学生用上“汉朝”“天文学家”“张衡”“著名的”几个词语来介绍一下张街,其目的就在于延展,在丰盈的基础上,延展学生的原有语言,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同一种意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表达。
而在最后的写字环节,书写“珍珠”两字,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也像“珍珠”,看图用上“珍珠”一词来说话,再写写这两个字。使原本单一的写字教学变得丰满,同时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迁移运用了“珍珠”一词,更好地促进了言语的表达。
一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有体现语言的“热度”,还应有它最佳、最合适的语言“深度”。通过教师引领孩子去品味、积累文中的语言,培养语感,从而提高他们朗读、说话的能力,最终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够使整个课堂更加和谐、美好。
我们的语文教学究竟少了些什么?我想那该是一种语言训练的“深度”,教师不仅仅是让孩子蜻蜓点水般地触摸到文字,更需要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嗅进文字的深层,直至嚼出那微妙的感觉,激起孩子灵魂的撞击、情感的激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感情朗读,直至熟读成诵,内化、积累语言。
笔者目前执教了《数星星的孩子》一课,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不知有多少教师上过,文中的语言训练点能抠的都已经被抠过了。这样的一篇课文,如何让它散发出新课程的生命力呢?考虑到二下年级孩子的学情和他们的实际需求,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将目标定位于语言的朗读与品味,培养学生的语感上,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以教学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为主。
一、寻根——挖掘语言的研读点
树,因为有了自己的根,它的枝枝丫丫才得以延伸,它的叶片才得以越长越繁茂。我们的课文也是如此,只有找准了它的感情基调,教学才能顺杆儿爬,展开一系列语言训练。《数星星的孩子》记叙了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在星空下数星星的事情。课文通过描写星空的美丽,爷爷奶奶的慈祥,小张衡的认真劲儿等一幅幅温馨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张衡之所以能成为一名著名的天文学家,与他小时候那种认真、执若是分不开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确立了本文的几个语言研读点:
1 通过“汉朝”“天文学家”等词语的理解,让学生对张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想象画面,理解“满天”“撒”“珍珠”等词,感受到夜晚星空的那种宁静、繁星点点之美;
3 圈圈划划张衡数星星时的动作词,体会作者用词的连贯性和精确性,进而能感受一种温馨之美。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从而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学习文本中有效的思维方式,养成研读、品味语言的习惯,激发其大胆想象的热情,积累语言,从而达成由浅入深的教学形态。
二、激活——激发语言的表达意识
确立了品味语言的训练点,教学就有了一个立足点。紧接着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心,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怎样激活,靠的就是教师自身一种得体而优美的语言,富有激励和鼓舞的语调,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并抛出一个个值得他们去思考、去发散的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在本文中,有很多词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隔甚远,如“汉朝”“天文学家”等。怎样使学生走进这些遥远的词语,并对他们产生亲近感?这就得靠课堂上教师一次又一次的言语刺激、反复,使得这些静态的文字被激活,在理解中逐步生动、鲜活起来。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对张衡的了解只停留在“他是汉朝的一位天文学家”这种字面上的理解。至于张衡对我们后人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为什么还记得他,甚至还要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这种情感对学生而言似乎有些遥远。正因如此,在读句子时,学生无法进入文本,带着自己的一种情感去读课文。
于是,我在思索:如何能使学生通过品读文中的语言,加深对人物的印象,直至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课文?在一次次的修改、解读中,我蓦然发现,其实文中最后一段的几句话都是围绕“著名”一词在展开叙述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后,我决定以“著名”一词作为学生朗读品味本段语言的辐射点,通过词的教学带动句子,乃至整段话的理解。让“著名”一词与“张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通过教师的带读,不断用“著名”一词敲打、刺激孩子的感官,学生在反复的回读中,使本段语言呈滚动式出现,而“汉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这些原本远离学生生活的词语,也在孩子脑中不断地复现。与此同时,学生慢慢感受到这些词语不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他们的语言意识开始被激活:哦,原来几句简简单单的话居然还有那么多层意思,还同时围绕着一个词语在写啊!学习语言成了一种主动的需求,而品味语言的深度,教学的力度,也在逐步显现。
三、丰盈——充盈语言的情感体验
一旦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教师就可以把着力点放在文字的品味上。对于低段学生而言,感受语言的魅力,可以从最基本的字词入手。像本课中,学生读了句子后能体会到星空的美,但这种美是通过哪些字眼表达出来的,学生还不能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的引领,提供给孩子一个体会字义的空间。通过品味,使孩子对语言的感悟深刻起来,情感体验逐渐充盈起来,进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语言技能也得以发展。
“撒”表示的是一种不规则的美,最能体现星空的美丽,可以说是本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眼”。怎样教学才能让这样一个字,散发出一种汉字的形象美和意境美?我从“撒”的字形入手,让学生观察“撒”字的构字特点,是由“提手旁”和“散”组成,很形象地表示用手在散。明白这一点后,教师用肢体语言和情境描述,让学生的脑海里联想星星一颗颗“撒”在天空的画面;然后再出示一幅星空图,让真实的画面与他们的想象印证一下。学生在充分感受到“撒”字的形象、意趣、情致和色彩之后,再去读这个句子时的感受就是鲜活的、灵动的,更好地促进了对句子的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从“撒”的字形理解到对这个字的画面想象,并对这画面进行语言的归结,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个简简单单的字也是有生命力的,它能穿透一句话,甚至涵盖整段语言。这样,“撒”字的教学不仅有了一种厚重感,而且学生在理解“撒”的同时,还活化了画面所带来的语言,进而带动朗读层次的提高。更主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在描写时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使他们的语言技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不是“微风拂面,表皮而过”。
四、延展——提升语言的迁移运用
学习语文,不仅要“入乎其内”,还应“出乎其外”,使学生在学习了语言之后,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延展,达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迁移运用。
师:现在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来介绍一下张衡吗?
生:张衡是汉朝人,是著名的天文学家。
师:把这些词语的顺序换一下,你还能怎么说?
生: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是汉朝人。
生:张衡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是汉朝人。
……
师:说得真好,有时同一种意思,咱们可以这样说,也可以这样说。
让学生用上“汉朝”“天文学家”“张衡”“著名的”几个词语来介绍一下张街,其目的就在于延展,在丰盈的基础上,延展学生的原有语言,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同一种意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表达。
而在最后的写字环节,书写“珍珠”两字,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也像“珍珠”,看图用上“珍珠”一词来说话,再写写这两个字。使原本单一的写字教学变得丰满,同时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迁移运用了“珍珠”一词,更好地促进了言语的表达。
一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有体现语言的“热度”,还应有它最佳、最合适的语言“深度”。通过教师引领孩子去品味、积累文中的语言,培养语感,从而提高他们朗读、说话的能力,最终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够使整个课堂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