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语文教学的三道“门”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197671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木匠做得一手好门。他给自己家做了一扇门,他认为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过了一段时间,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颗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不久一块板坏了,木匠就找出一块板换上。后来,门闩坏了,木匠又换了一个门闩……
  若干年后,这扇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家这门!”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扇扇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又旧又破,满是补丁。木匠明白了,是自己的这门手艺阻碍了自家“门”的发展。
  近年来,教学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其中呼声最大、反响最强烈的应该是语文教学,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优质课评比更是盛行。教师们一味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完美,走入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极端,这些做法尤如一扇扇阻碍学生语文学习的“门”。教师要有勇气、有决心打破关住自己的这一扇扇“无形门”,及时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手艺”。这样才能看到更多语文教学的美丽风景。
  一、打破语文教学“背课”的“门”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愿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可见,课堂的动态生成是多么重要。然而,在我们的小学阅读教学中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把课堂上“师”和“生”的所有(可能的)对话提前设计好,打印出来,然后背诵,反复练习。甚至包括“上课”“同学们好”“请这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回答得很好,请坐”“下课”“同学们再见”等等都要进行反复的背诵。而且要求“教态自然”“动作规范”“亲近可人”,如何动作优雅地伸出小臂示意某个学生回答问题,如何层次分明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归纳和表扬等等。
  这样,教师上课时死扣教案、背教案,按照自己的预设从头至尾面面俱到,却较少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得机械、刻板、无聊,而这种程式化的教学费时较多、收效甚微,更不用说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了。
  笔者觉得,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并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性,更富有成效性。我们要打破语文教学“背课”的这扇“门”,根据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情况,时刻关注学情,关注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在生成中绽放精彩。
  二、打破语文教学“放课”的“门”
  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传统教学下的语文教师似乎看到了曙光,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中的应用,效果极佳,无可挑剔。但是,也有很多语文教师走向了极端,似乎离开了多媒体就无法教学,上课就像放电影,学生根本不用动脑。有些教师更是抱着“课不够,课件凑”“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而全然不顾多媒体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能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多媒体的盲目投入,错误使用。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字的意境,仅采用直观的手段来教学,让多媒体代替了学生的大脑,对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限制。巨大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被缩小了,哈姆雷特就只剩下屏幕上的一个标准形象,生活中不再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缺少了再创造思维,语文的魅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只有打破“放课”这扇无形之“门”,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的感悟,才能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使学生插上联想、想象和再创造思维的翅膀,在语言文字构筑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三、打破语文教学“演课”的“门”
  现在一堂好的公开课既要求有热烈气氛,又要求学生和教师互动得好,于是不少教师还要在课前“埋桩”,提前准备好几个问题,指定学生来回答。有教师开玩笑:“我们要集导演、道具、美工等身份于一身,学生们就像小演员。”为了上好公开课,有的教师给学生发“剧本”:教师提问,甭管会不会都得举手,每道题谁来答大家心里都有数,答题时间甚至精确到秒。有的教师把一些疑难问题提前告知一两个学生,等到该“抖包袱”的时候,学生来个画龙点睛,博得满堂喝彩。
  以上现象是整堂课的表演,我们平时见得较多的是个别环节的表演。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前,特意挑选了几个聪明的孩子并对他们进行了充分的排练,上课时让学生戴上头饰把找妈妈的过程表演一遍。教学《晏子使楚》前,让孩子们排练晏子与楚王斗智斗勇的过程,在匆忙学习课文后,就进行“精彩”的表演。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即兴表演,能促使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然而课堂表演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以上教师的做法仅仅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把学生的表演当做是一幕刻意安排的“场景”,把表演当做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实践活动,而不是引导全体学生体会角色、感悟文本的动态生成,学生与文本的接触就像蜻蜓点水,远离了对语言文字的探究和感悟。
  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曾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语文课不应该仅仅是形式化、迎合式的“表演课”,我们应该打破语文教学“演课”的这扇“门”,回归教学本意,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觉自主地学习。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地感悟课文内容,从中激发创新思维、发展智力,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的目的。
  (浙江省泰顺县罗阳镇岭北中心小学 325500)
其他文献
杨汉梅: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汉阳区体育教研员。从教28年,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学校体育科研先进个人”“湖北省教育界名师”“武汉市教育界名师”“武汉市体育学科带头人”。曾获全国体育创编游戏一等奖、湖北省体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武汉市体育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主持省级重点课题《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其成果获专家好评并广泛推广,撰写的教学论文在
关键词:学校体育;四季;特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2-0021-01  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曾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身为铜山体育人,我们一直在用实干实现铜山人的体育梦,力求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突破自己,创造学校的体育特色。我校的体育活动特
新接手的是一批四年级学生,对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我这个有着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不说知根知底,也可以说心有明镜。但是,在第一次批阅他们的习作时,我这个老手就犯难了,这真是不遇不知道,遇了才心跳。  那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我深知“初次见面”尤为重要,于是,我着实认真地准备了一番。我上了一堂关于“老师·语文·我”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选择这个话题,我还是颇有用心的,我希望从今以后,通过语文,能把
课堂小结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之后,对所教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等进行的一个总结过程,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它在时间、次数上不同于课堂教学结尾部分。成功的课堂小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炼等等。尽管课堂小结对整个课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审视我们的课堂小结,仍然不尽如人意。课堂小结往往
关键词:阳光少年;活力园丁;评选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8-0017-06  为丰富运动会教育内涵,宣传“阳光运动、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委托中国教育报刊社、文汇报社分别举办了“活力园丁”和“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两项评选是配合全国学生运动会的召开而开展的非竞技类项目,是本届学生运动会的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3. 感受“东方之珠”的美丽、璀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河山”专题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安排在精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之后,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以前学过的方法,学会独立阅读,在
《加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加法运算,也是四则运算教学的初始,它的教学地位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是作为初识性教学,我们却不可漠视这个学习现实起点。对于多数一年级学生来说,加法并非第一次接触,透过这种“似曾相识”乃至“比较熟悉”的感知经验,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的这种经验仅停留在对加法算式的认知上居多,对图意蕴含的加法意义缺乏准确的解读与口叙,更不能从抽象的加法式题外化列举具体化的生活原型。也
浙江山村秀丽、人文荟萃,名都胜会、海岳精英。浙江教育,历史上也是大家辈出,在史笔照耀的背后,蕴含的正是教育工作者极为丰富的实践智慧和创新精神。在“浙派语文”的璀灿群星中,湖州的邵起凤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邵起凤老师就十分注重对语文整体教育思想的实践和研究,对此,前杭州大学的朱作仁教授评价她能“以优化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内容
200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先前我们提得比较多的是:理解、感受、感悟。这样可能会导致一种倾向:重视内容感悟,忽视语言运用。现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即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显然,强调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该指向语言运用。  那么,同样的教材,在教学内容选择、目标定位等方面有怎样的变化
祝贵耀老师的课上得很感人,也很本色。我们说语文学科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关键在渗透上。如何渗透?我们在祝贵耀老师的课上看到了一种很有创意、很有实效的做法。  第一个策略就是“有创意地问”。通过“问”,让学生去思考。思考什么呢?其实这节课的内容彰显的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人生观,做什么样的人才会永远不朽。这种价值观是以诗歌载体来呈现的。祝老师的课选取的第一个策略是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中让学生思考,思考人生